1.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房用信号传输高屏蔽计算机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2.计算机控制电缆属于电气装备用电缆,本电缆适用于对于防干扰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仪器仪表。根据不同环境和设备的使用要求,这种电缆对于屏蔽性能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环境使用中,计算机控制电缆的使用现场往往需要连接的电气装备比较多,单股的电缆往往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而设置多个电缆往往导致布线的复杂化,现场电缆分布杂乱无章,不利于电缆的安装盒维护。而如果将多股电缆合股,或者将单个电缆设置的具有很多的缆芯,则可能到时电缆使用产生的热量集聚在一起,也不利于电缆的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款能够实现多个电气设备的连接且布线简单、散热效果好的电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发明目的:本身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房用信号传输高屏蔽计算机控制电缆。
4.技术方案:一种机房用信号传输高屏蔽计算机控制电缆,包括导热单元、包裹所述导热单元的外护套以及两个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内护层、铠装层、外阻燃层、外屏蔽层和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内具有多个缆芯单元,所述缆芯单元包括两个芯线、包裹两个芯线的内屏蔽层以及包裹内屏蔽层的内阻燃层,所述芯线包括导体以及包裹导体的绝缘层;所述导热单元呈条形且沿着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热单元包括两个包裹导热单元以及连接两个包裹导热单元的连接导热单元,所述包裹导热单元的截面呈带有缺口的圆环形,两个包裹导热单元和两个电缆本体一一对应,每个包裹导热单元内包裹有一个所述电缆本体,所述连接导热单元内具有散热通道。
5.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铜导体,所述铠装层为钢丝铠装层,所述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均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绕包层为阻水绕包层,所述内护层为聚乙烯层,所述外护套为聚四氟乙烯层。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热单元和两个包裹导热单元一体成型;所述导热单元由铜铝合金制成。
7.从而实现很好的导热效果,从而散热通道散热。
8.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包括两个包裹所述包裹导热单元的第一包裹护套和两个包裹所述连接导热单元的第二包裹护套,两个第一包裹护套相对,两个第二包裹护套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包裹护套和两个第二包裹护套一体挤塑成型;每个第二包裹护套处均具有两个沿电缆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限位凹槽。
9.从而实现对电缆本体和导热单元的一体化固定,使得电缆成为一个整体。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缆沿电缆本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多个两端敞口的安装
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包裹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凹槽之间,另一端位于另一个第二包裹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凹槽之间,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连接导热单元和两个第二包裹单元;每个安装通孔处安装有一个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包括两个散热单元,两个散热单元从安装通孔的两端分别插入安装通孔内,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安装盒体以及与第一安装盒体固定连接的两个与所述条形限位凹槽配合的条形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盒体包括两个端部板、两个分隔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互平行,两个端部板和两个隔板均与两个侧板垂直,两个隔板将第一安装盒体内空间分隔为两个散热空间以及位于两个散热空间之间的检测空间,每个散热空间内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所述端部板处具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通风凹槽。
11.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限位杆和条形限位凹槽之间通过粘结胶粘结;所述散热风扇处连接有挡风板;同一个功能单元的两个散热单元的第一安装盒体相互抵接,从而在所述功能单元的两端形成两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由两个所述通风凹槽拼接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两端敞口的第二安装盒体,所述第二安装盒体位于两个第一安装盒体的检测空间内,所述第二安装盒体的一端抵接其中一个散热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杆,另一端抵接另一个散热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杆;所述第二安装盒体内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气室单元,所述气室单元连接有气泵、两个第一活塞筒和两个第二活塞筒,第一活塞筒内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活塞筒内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安装盒体包括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所述端面板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端面板处还安装有第一限位筒,所述第一推杆处安装有位于第一限位筒内的第一推板,第一推板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检测散热空间内的温度,所述侧面板处具有第二通孔,所述侧面板处还安装有第二限位筒,第二推杆处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筒内的第二推板,第二推板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限位筒处具有透气槽;所述第一安装盒体的隔板处具有第一凹口,第一安装盒体的侧板处具有第二凹口,每个第一通孔面对一个由两个第一凹口拼接而成的第一拼接孔,每个第二通孔面对一个由两个第二凹口拼接而成的第二拼接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孔的两侧均具有位于导热单元处的检测凹槽,两个检测凹槽和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插入所述检测凹槽内检测温度。
14.从而实现对散热空间和检测凹槽的温度的检测。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筒处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推板处具有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靠近散热空间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限位筒处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推板处具有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槽靠近检测凹槽的一端封闭。
16.从而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在移动时,能够被限位。
17.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均为圆形。
18.所述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均为圆环柱形。
19.所述第二限位筒处具有多个透气槽,多个透气槽呈环形等间距分布。
20.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单元能够处于散热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散热状态中,两个第
一温度传感器均不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不伸入对应的检测凹槽内,4个散热风扇均用于向对应的散热空间进气,或者均用于向对应的散热空间出气;所述检测状态中,其中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两个散热风扇用于向散热空间进气,另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两个散热风扇用于向散热空间出气,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检测温度,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伸入对应的检测凹槽内检测温度。
21.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状态中,第一推板封闭对应的第一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一端,第二推板封闭对应的第二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一端。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筒远离气室单元的端部和第一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端部齐平;所述第二活塞筒远离气室单元的端部和第二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端部齐平。
2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缆设置了两个电缆本体集成在一起,并且两个电缆本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不存在布线杂乱的问题,实现布线的整洁化;
24.本技术的电缆由于每个电缆本体内含有的线芯的数量多,从而每个本技术的电缆能够连接的电气设备数量大,从而由利于在复杂场景下的使用。
25.本技术的电缆将导热单元和电缆本体实现集成化,从而在电缆使用的同时,能够实现对电缆的有效散热,有利于电缆的长时间的稳定使用。
26.本技术的电缆,还能够对自身的散热单元和电缆使用时的发热情况进行自检,从而确保散热系统的无故障以及电缆自身的无故障,从而确保电缆长时间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电缆截面示意图;
28.图2为电缆立体示意图;
29.图3为散热状态下,电缆示意图;
30.图4为检测状态下,电缆示意图;
31.图5为电缆部件分解示意图;
32.图6为a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附图标记:1.1导体;1.2绝缘层;1.3内屏蔽层;1.4内阻燃层;1.5绕包层;1.6外屏蔽层;1.7外阻燃层;1.8铠装层;1.9内护层;2连接导热单元;2.1散热通道;2.2包裹导热单元;2.3缺口;3外护套;3.1条形限位凹槽;3.2安装通孔;3.3检测凹槽;4.1条形限位杆;4.2端部板;4.2.1通风凹槽;4.3侧板;4.3.1第二凹口;4.4隔板;4.4.1第一凹口;4.6散热风扇;4.7挡风板;5第二安装盒体;5.1第一通孔;5.1.1第一限位筒;5.1.2第一限位槽;5.1.3第一推杆;5.1.4第一推板;5.1.5第一温度传感器;5.2第二通孔;5.2.1第二限位筒;5.2.2透气槽;5.2.4第二限位槽;5.2.5第二推杆;5.2.6第二推板;5.2.7第二温度传感器;5.3气室单元;5.3.1第一活塞筒;5.3.2第二活塞筒;5.3.3安装支架;5.3.4气泵。
34.如图所示:一种机房用信号传输高屏蔽计算机控制电缆,包括导热单元、包裹所述导热单元的外护套3以及两个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内护层1.9、铠装层1.8、外阻燃层1.7、外屏蔽层1.6和绕包层1.5,所述绕包层1.5内具有多个缆芯单元,所述缆芯单元包括两个芯线、包裹两个芯线的内屏蔽层1.3以及包裹内屏蔽层1.3的内阻燃层
1.4,所述芯线包括导体1.1以及包裹导体1.1的绝缘层1.2;所述导热单元呈条形且沿着电缆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热单元包括两个包裹导热单元2.2以及连接两个包裹导热单元2.2的连接导热单元2,所述包裹导热单元2.2的截面呈带有缺口2.3的圆环形,两个包裹导热单元2.2和两个电缆本体一一对应,每个包裹导热单元2.2内包裹有一个所述电缆本体,所述连接导热单元2内具有散热通道2.1。所述导体1.1为铜导体,所述铠装层1.8为钢丝铠装层,所述内屏蔽层1.3和外屏蔽层1.6均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绕包层1.5为阻水绕包层,所述内护层1.9为聚乙烯层,所述外护套3为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连接导热单元2和两个包裹导热单元2.2一体成型;所述导热单元由铜铝合金制成。制作时,先将电缆本体和导热单元分别制作完成,再将电缆本体通过导热单元的缺口放置其中(包裹导热单元的厚度很薄,从而缺口很容易打开),再在最外层进行挤塑,从而完整整个电缆的制作。
35.所述外护套3包括两个包裹所述包裹导热单元的第一包裹护套和两个包裹所述连接导热单元的第二包裹护套,两个第一包裹护套相对,两个第二包裹护套相对,两个所述第一包裹护套和两个第二包裹护套一体挤塑成型;每个第二包裹护套处均具有两个沿电缆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限位凹槽3.1。所述控制电缆沿电缆本体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多个两端敞口的安装通孔3.2,所述安装通孔3.2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包裹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凹槽3.1之间,另一端位于另一个第二包裹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凹槽3.1之间,所述安装通孔3.2贯穿所述连接导热单元2和两个第二包裹单元;每个安装通孔3.2处安装有一个功能单元,所述功能单元包括两个散热单元,两个散热单元从安装通孔3.2的两端分别插入安装通孔3.2内,所述散热单元包括第一安装盒体以及与第一安装盒体固定连接的两个与所述条形限位凹槽3.1配合的条形限位杆4.1,所述第一安装盒体包括两个端部板4.2、两个分隔板和两个侧板4.3,两个侧板4.3相互平行,两个端部板4.2和两个隔板4.4均与两个侧板4.3垂直,两个隔板4.4将第一安装盒体内空间分隔为两个散热空间以及位于两个散热空间之间的检测空间,每个散热空间内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4.6;所述端部板4.2处具有与所述散热通道2.1连通的通风凹槽4.2.1(通风凹槽用于进风或出风)。所述条形限位杆4.1和条形限位凹槽3.1之间通过粘结胶粘结;所述散热风扇4.6处连接有挡风板4.7;同一个功能单元的两个散热单元的第一安装盒体相互抵接,从而在所述功能单元的两端形成两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由两个所述通风凹槽4.2.1拼接而成。
36.所述功能单元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两端敞口的第二安装盒体5,所述第二安装盒体5位于两个第一安装盒体的检测空间内,所述第二安装盒体5的一端抵接其中一个散热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杆4.1,另一端抵接另一个散热单元的两个条形限位杆4.1;所述第二安装盒体5内通过安装支架5.3.3安装有气室单元5.3,所述气室单元5.3连接有气泵5.3.4、两个第一活塞筒5.3.1和两个第二活塞筒5.3.2,第一活塞筒5.3.1内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连接有第一推杆5.1.3,所述第二活塞筒5.3.2内安装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连接有第二推杆5.2.5,所述第二安装盒体5包括两个侧面板和两个端面板,所述端面板处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端面板处还安装有第一限位筒5.1.1,所述第一推杆5.1.3处安装有位于第一限位筒5.1.1内的第一推板5.1.4,第一推板5.1.4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1.5能够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检测散热空间内的温度,所述侧面板处具有第二通孔,所述侧面板处还安装有第二限位筒5.2.1,第二推杆5.2.5处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筒5.2.1内的第二推板5.2.6,第二推板5.2.6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5.2.7,第二限位筒5.2.1处具有透气槽5.2.2;所述第一安装盒体的隔板处具有第一凹口4.4.1,第一安装盒体的侧板处具有第二凹口4.3.1,每个第一通孔面对一个由两个第一凹口4.4.1拼接而成的第一拼接孔,每个第二通孔面对一个由两个第二凹口4.3.1拼接而成的第二拼接孔。
37.所述安装通孔3.2的两侧均具有位于导热单元处的检测凹槽3.3,两个检测凹槽3.3和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5.2.7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2.7能够插入所述检测凹槽3.3内检测温度。所述第一限位筒5.1.1处具有第一限位槽5.1.2,所述第一推板5.1.4处具有与第一限位槽5.1.2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5.1.2靠近散热空间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限位筒5.2.1处具有第二限位槽5.2.4,所述第二推板5.2.6处具有与第二限位槽5.2.4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槽5.2.4靠近检测凹槽3.3的一端封闭。所述功能单元能够处于散热状态和检测状态,所述散热状态中,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1.5均不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5.2.7均不伸入对应的检测凹槽3.3内,4个散热风扇4.6均用于向对应的散热空间进气,或者均用于向对应的散热空间出气;所述检测状态中,其中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1.5对应的两个散热风扇用于向散热空间进气,另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1.5对应的两个散热风扇4.6用于向散热空间出气,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1.5伸入对应的散热空间内检测温度,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5.2.7伸入对应的检测凹槽内检测温度。
38.本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电缆如图所示,由于集成了两个电缆本体,并且每个电缆本体内含有多个芯线,从而能够实现复杂的信号传输,并且能够实现对多个设备的连接。并且由于导热机构的存在,电缆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散热通道内,并且被散热通道内的散热气流带走。由于安装通孔具有多个,且等间距分布,因此相邻的两个安装通孔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散热循环。为了避免气流的互相干扰,同一个功能单元的多个散热风扇均用于进气,具体地,例如具多个功能单元,第一个功能单元的散热风扇用于进气,第二功能单元的散热风扇用于出气,第三个功能单元的散热风扇用于进气,第四个功能单元的散热风扇用于出气,依次类推,从而实现对散热通道内散热气流的循环,从而实现有效的散热。并且散热状态中,第一推板实现对第一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一端的封闭,第二推板实现对第二限位筒靠近气室单元的一端的封闭。从而散热气流不会被第一通孔分流浪费,并且由于透气槽的存在,检测空间两侧的电缆本体虽没有散热气流辅助散热,但是可以通过透气槽自然散热。
39.另外,在电缆使用较长时间后,本技术的功能单元可能存在损坏,散热通道出现积灰堵塞等问题,并且随着电缆的老化,电缆本体内部本技术的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相较于初始状态,发热异常等。因此为了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检测,本技术的电缆还可以切换为检测状态。通过气泵实现对两个第一推杆和两个第二推杆的驱动,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检测状态中,其中一个散热空间进气,另一个散热空间出气(挡风板可以避免两股气流之间的干扰),从而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实际上一个检测散热气流起始端的温度,另一个检测散热气流末端的温度,从而根据温度差,可以判断散热效果,整个系统是否运行正常。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插入对应的检测凹槽内,从而实现对电缆本体没有散热气流散热的位置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电缆本体的发热情况是否正常,并且由于第一、二推板和第一、二限位筒的配合,可以使得第一、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更加准确。
40.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