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结构、断路器及配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0624发布日期:2022-09-24 01:5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结构、断路器及配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结构、断路器及配电器。


背景技术:

2.断路器根据安装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和插拔式。传统的断路器为固定式,一般采用弹性件夹卡将断路器固定在配电器的机箱内上,取下断路器则需要用螺丝刀,操作不方便。插拔式断路器则可通过简单插拔操作即可实现断路器在配电器的机箱内的拆装。断路器作为开关元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可承载和断开故障电流,通过内部操作机构驱动触头系统实现通断。在断路器安装到机箱之后,断路器与机箱中的电源产生连接,断路器合闸时触头系统接通,对与其连接的负载进行供电。在断路器需要插入或拔出机箱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断路器的带电操作,应保证断路器内的动静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尤其是随着5g技术、智能云配电等智能化应用的日益广泛,安全用电更加重要。 然而,现有的插拔式断路器在插入或拔出机箱的过程中,断路器有可能处于接通带电状态,断路器的安全性较低,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
3.因此,亟需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结构,解决了断路器处于带电状态下被拔出机箱或插入机箱的问题。
5.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断路器的防触电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结构,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断路器的手柄机构的第一侧面抵接,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手柄机构远离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的侧面;第二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断路器的壳体内,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断路器的手柄机构的第二侧面抵接,所述手柄机构的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手柄机构的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朝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手柄机构通过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的触头系统接通合闸,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均伸出所述壳体外;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朝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手柄机构通过所述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带动所述断路器的触头系统断开分闸,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缩入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锁
定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6.可选地,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的第二侧面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第一方向朝靠近所述手柄本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锁体,与所述第一斜面抵接;第一锁头,设置在所述第一锁体的远离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
7.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还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锁体的朝向所述手柄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斜面贴合。
8.可选地,所述第二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锁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锁体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回复力下复位,所述第一锁头缩入所述壳体内。
9.可选地,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锁定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移动方向。
10.可选地,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的第一侧面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所述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体;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锁体的第一端,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落入所述第一限位位置处;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落入所述第二限位位置处。
11.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断路器的手柄机构的第一侧面抵压。
12.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手柄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趋势。
13.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隔部,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二凹槽中经由所述间隔部滑落至所述第一凹槽中;当所述手柄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一凹槽中经由所述间隔部滑落至所述第二凹槽中。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抵接侧面、第一底侧面和第二抵接侧面,所述第一抵接侧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抵接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底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抵接侧面、第二底侧面和第四抵接侧面,所述第三抵接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底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抵接侧面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16.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侧面、第一导向斜面、
第一过渡抵接面、第二导向斜面和第二限位侧面,所述第一限位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三抵接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17.可选地,所述第二抵接侧面与所述第三抵接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面。
18.可选地,所述手柄本体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当所述手柄机构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一凸台的所述第一导向面滑落至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导向面;当所述手柄机构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导向面滑落至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导向面,并且,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壳体抵接,以限制所述手柄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19.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面。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面沿第二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沿第二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圆弧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21.可选地,所述限位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面、第三圆弧面、第二过渡抵接面、第四圆弧面和第四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22.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伸入所述壳体内的手柄机构,还包括上述的防触电结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止锁孔和第二止锁孔,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止锁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止锁孔伸出所述壳体外。
23.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配电器,包括机箱,还包括上述的断路器,所述机箱上开设有与第一止锁孔相对应的第一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止锁孔相对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止锁孔和所述第一开孔伸出所述机箱外,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止锁孔和所述第二开孔伸出所述机箱外。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当断路器的触头系统接通合闸时断路器有双重锁定,即使将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压入壳体内,也不能够将断路器从机箱中拔出,从而避免了断路器处于带电状态下被拔出机箱的问题,同时,当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处于合闸状态时,由于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始终伸出壳体外,用户也不能够将断路器插入机箱中,从而避免了断路器处于带电状态下被插入机箱的问题;当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分闸时,将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压入壳体内,即可将断路器拔出机箱,并能够将断路器推入机箱,在安装、维修时避免带电操作,提高了产品防触电保护功能,使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25.2.手柄机构与第一锁定结构、第二锁定结构联动,通过手柄机构带动第一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经由第一止锁孔缩进或伸出壳体,第一锁定结构在断路器插入机箱时,第二锁头被压缩,此时可进行位置检测,到达第一止锁孔后,从第一止锁孔中弹出,进而实现断路器的安装限位;通过手柄机构带动第二锁定结构经由第二止锁孔缩进或伸出壳体,第二锁定结构的第二端经由第二止锁孔缩进或伸出壳体,进而实现断路器的安装限位。在断路器未安装到位或完全拔出机箱时,手柄机构无法作用于操作机构,进而使得触头系统无法接通合闸,实现对断路器的机械锁定,进而使得断路器在带电时不能拔出或插入机箱,具有防
触电保护功能。在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附近设置电子检测元件,进行位置检测,输出实时位置信号,进而实现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的实时监控。
26.3.第一锁定结构、第二锁定结构与手柄机构机械联动,通过手柄带动断路器操作机构运动,进而带动触头系统断开和接通。手柄机构可手动驱动,也可通过壳体内的电机齿轮机构以及与电机齿轮机构通信连接的线路板来驱动,进行本地和远程控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时远程故障报警、维护指引、分闸和合闸操作,满足断路器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场景中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配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二锁定结构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第二锁定结构以及手柄机构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安装在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与手柄本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图9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与手柄本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图10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手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与手柄本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图14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5图13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与手柄本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图16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手柄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第一锁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1、下壳体;111、第二止锁孔;112、第一止锁件;113、导向件;114、第二止锁件;12、上壳体;121、第一止锁孔;122、限位柱;123、限位件;2、手柄机构;21、手柄本体;211、止挡部;22、第一斜面;23、把手;24、直齿;201、第二凹槽;2011、第一抵接侧面;2012、第一底侧面;2013、第二抵接侧面;202、第一凹槽;2021、第三抵接侧面;2022、第二底侧面;2023、第四抵接侧面;203、间隔部;2031、第一圆弧面;
204、第一凸台;2041、第一导向面;2042、第二圆弧面;2043、第二导向面;3、第一锁定结构;31、第二锁体;311、止锁槽孔;32、限位部;321、第一限位侧面;322、第一导向斜面;323、第一过渡抵接面;324、第二导向斜面;325、第二限位侧面;301、第三导向面;302、第三圆弧面;303、第二过渡抵接面;304、第四圆弧面;305、第四导向面;33、第二锁头;34、连接件;4、第二锁定结构;41、第一锁体;42、第一锁头;43、第二斜面;44、导向槽;5、第一弹性件;6、弹性复位件;7、机箱;8、第二弹性件;9、电机齿轮机构;101、第一开孔;102、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30.请参考图1-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器,包括机箱7以及断路器,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伸入壳体内的手柄机构2,还包括上述的防触电结构,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止锁孔121和第二止锁孔111。机箱7上开设有与第一止锁孔121相对应的第一开孔101以及与第二止锁孔111相对应的第二开孔102。
31.防触电结构包括第一锁定结构3和第二锁定结构4。第一锁定结构3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一端与断路器的手柄机构2的第一侧面抵接,第一侧面为手柄机构2远离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二端的侧面。第二锁定结构4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第二锁定结构4的第一端与断路器的手柄机构2的第二侧面抵接,手柄机构2的第二侧面为手柄机构2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外力包括三种情况产生的力:手动推入和拔出手柄的力、电机驱动手柄推入拔出的力、电路出现故障,触头系统断开时,触头系统通过操作机构驱动手柄的力)的作用下朝第一方向(图3和图12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手柄机构2通过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带动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合闸,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二端(与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一端相对设置)依次穿过第一止锁孔121和第一开孔101伸出机箱7外,第二锁定结构4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止锁孔111和第二开孔102伸出机箱7外,此时断路器具有双重锁定,即使将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二端压入壳体内,也不能够将断路器从机箱7中拔出,从而避免了断路器处于带电状态下被拔出机箱7的问题,同时,当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处于合闸状态时,由于第二锁定结构4的第二端(与第二锁定结构4的第一端相对设置)始终伸出壳体外,用户也不能够将断路器插入机箱7中,从而避免了断路器处于带电状态下被插入机箱7的问题;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朝第二方向相(图3和图12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与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反)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在通电状态下出现故障电流时,触头系统通过操作机构带动手柄机构2向第二位置运动),手柄机构2通过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带动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分闸,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二端伸出壳
体外,第二锁定结构4的第二端缩入壳体内,此时将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二端压入壳体内,即可将断路器拔出机箱7,并能够将断路器推入机箱7。
32.可选地,壳体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手柄机构2伸入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围合形成的腔体内,第一锁定结构3、第二锁定结构4均设置在腔体内。第一止锁孔121开设在上壳体12上,第二止锁孔111开设在下壳体11上。
33.可选地,手柄机构2包括手柄本体21以及设置在手柄本体21的第二侧面的第一斜面22,手柄本体21的位于壳体外的部分还设置有把手23。第一斜面22沿第一方向朝靠近手柄本体2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锁定结构4包括第一锁体41和第一锁头42。第一锁体41与第一斜面22抵接。第一锁头42设置在第一锁体41的远离手柄本体21的一端。
34.可选地,第二锁定结构4还包括第二斜面43,第二斜面43设置在第一锁体41的朝向手柄机构2的一端并与第一斜面22贴合,当手柄本体21往第一方向推动时,第一斜面22推动第二斜面43,使得第二锁定结构4逐渐朝远离手柄本体21的方向移动,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锁头42伸出壳体外。
35.可选地,第二锁定结构4还包括弹性复位件6,弹性复位件6的一端与第一锁体41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锁体41在弹性复位件6的回复力下复位,第一锁头42缩入壳体内。
36.可选地,弹性复位件6为拉簧,下壳体11内还设置有第一止锁件112,该拉簧的一端与第一锁体4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止锁件112连接。
37.可选地,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设置在第二锁定结构4与壳体之间并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导向结构用于限定第二锁定结构4的移动方向。
38.可选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锁体41上的导向槽44以及设置在下壳体11内的导向件113,导向件113伸入导向槽44内并能够相对导向槽44滑动,从而实现导向。
39.可选地,手柄机构2包括手柄本体21以及设置在手柄本体21的第一侧面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第一锁定结构3包括第二锁体31和限位部32。限位部32设置在第二锁体31的第一端,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限位部32落入第一限位位置处;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部32落入第二限位位置处,从而实现手柄结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的限位效果。
40.可选地,第一锁定结构3还包括第二锁头33,第二锁头33设置在第二锁体31的第二端,第二锁头33能够经由第一止锁孔121伸出或缩入壳体内。
41.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第一弹性件5设置在第一锁定结构3与壳体之间,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一端能够在第一弹性件5的作用下与断路器的手柄机构2的第一侧面抵压,以使得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一端能够始终压紧在第一限位位置或第二限位位置处,进而防止手柄本体21在无外力的状态下从壳体内滑出。
42.可选地,第一弹性为扭簧,第二锁体31上设置有止锁槽孔311,上壳上还设置有限位件123和限位柱122,扭簧套设在限位柱122上,扭簧的一端插入止锁槽孔311内,另一端与限位件123抵接,以使得限位部32能够始终在扭簧的扭力下始终紧压在第一限位位置或第二限位位置处。
43.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第二弹性件8设置在手柄本体21与壳体之间,手柄本
体21能够在第二弹性件8的作用下具有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趋势,以进一步将第一锁定结构3的第一端压紧在第一限位位置或第二限位位置处,提高对手柄机构2的位置调节的稳定控制。
44.可选地,第二弹性件8为拉簧,下壳体11上还设置有第二止锁件114,该拉簧的一端与手柄本体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止锁件114连接,以使得手柄机构2始终具有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趋势。
45.可选地,第一锁定结构3还包括连接件34,连接件34设置在第二锁体31与限位部32之间,以便于限位部32能够跨越手柄本体21后,在第一限位位置和第二限位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46.手柄机构2可以通过手动驱动,也可通过壳体内的电机齿轮机构9以及与电机齿轮机构9通信连接的线路板来驱动,进行本地和远程控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实时远程故障报警、维护指引、分闸和合闸操作。
47.可选地,手柄本体21上还设置有直齿24,电机齿轮机构9与直齿24啮合传动连接,手柄本体21与操作机构连接。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48.进一步地,手柄机构2可通过手动或电机驱动以带动操作机构动作,进而实现动触头系统分合闸。在分闸状态,第一锁定结构3伸出壳外,第二锁定结构4缩进壳体内;在合闸状态,第一锁定结构3和第二锁定结构4均伸出壳体外,一方面起到安装限位作用,手柄机构2与第一锁定结构3、第二锁定结构4联动,通过手柄机构2带动第一锁定结构3、第二锁定结构4缩进或伸出壳体,第一锁定结构3在插入机箱7时,第二锁头33被压缩,此时可进行位置检测,到达第一止锁孔121后,从第一止锁孔121弹出,以实现安装限位。第二锁定结构4经由第二止锁孔111缩进或伸出壳体,以实现安装限位。另一方面,在断路器未安装到位或完全拔出机箱时,手柄机构2无法作用于操作机构,进而使得触头系统无法合闸,实现对断路器的机械锁定,进而使得断路器在带电时不能拔出或插入机箱,具有防触电保护功能。
49.可选地,也可以在第一锁定结构3和第二锁定结构4附近可设置电子检测元件,进行位置检测,输出实时位置信号。
50.请参考图3、图4、图8-图11,一实施例中,可选地,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的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1,第一凹槽202与第二凹槽201之间形成间隔部203,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限位部32从第二凹槽201中经由间隔部203滑落至第一凹槽202中,限位部32被限定在第一凹槽202中;当手柄机构2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部32从第一凹槽202中经由间隔部203滑落至第二凹槽201中,限位部32被限定在第二凹槽201中。
51.可选地,第二凹槽201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抵接侧面2011、第一底侧面2012和第二抵接侧面2013,第一抵接侧面2011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二抵接侧面2013沿第二方向朝远离第一底侧面2012的方向倾斜设置。
52.可选地,第一凹槽202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抵接侧面2021、第二底侧面2022和第四抵接侧面2023,第三抵接侧面2021沿第二方向朝靠近第二底侧面2022的方向倾斜设置,第四抵接侧面2023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53.可选地,限位部32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侧面321、第一导向斜面322、第一过渡抵接面323、第二导向斜面324和第二限位侧面325,第一限位侧面321与第一方向
垂直设置,第一导向斜面322与第二抵接侧面2013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导向斜面324与第三抵接侧面2021的倾斜方向相同。
54.可选地,第二抵接侧面2013与第三抵接侧面2021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面2031。
55.具体地,当限位部32位于第二凹槽201中时,第二限位侧面325与第一抵接侧面2011贴合,第一过渡抵接面323与第一底侧面2012贴合,第一导向斜面322与第二抵接侧面2013贴合。当手柄机构2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限位部32相对手柄机构2沿第二方向滑动,此时,第一导向斜面322沿第二抵接侧面2013滑动,直至第一导向斜面322与第二抵接侧面2013脱离后,第一过渡抵接面323沿着第一圆弧面2031滑动,直至第一过渡抵接面323与第一圆弧面2031脱离后,第二导向斜面324沿第三抵接侧面2021滑动,直至第一过渡抵接面323与第二底侧面2022贴合,此时第二导向斜面324与第三抵接侧面2021贴合到位,第一限位侧面321与第四抵接侧面2023贴合到位,此时限位部32落入第一凹槽202中,当手柄机构2沿第二方向滑动时,限位部32相对手柄机构2沿第一方向滑动,此时,第二导向斜面324沿第三抵接侧面2021滑动,直至第二导向斜面324与第三抵接侧面2021脱离后,第一过渡抵接面323沿着第一圆弧面2031滑动,直至第一过渡抵接面323与第一圆弧面2031脱离后,第一导向斜面322沿着第二抵接侧面2013滑动,直至第一过渡抵接面323与第一底侧面2012贴合,此时限位部32落入第二凹槽201中。
56.请参考图12-图17,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手柄本体21上设置有止挡部211,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凸台204,第一凸台204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面2041和第二导向面2043,当手柄机构2沿第一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的第一位置时,限位部32从第一凸台204的第一导向面2041滑落至第一凸台204的第二导向面2043;当手柄机构2沿第二方向相对壳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部32从第一凸台204的第二导向面2043滑落至第一凸台204的第一导向面2041,并且,止挡部211与壳体抵接,以限制手柄机构2沿第二方向运动。同时,在手柄机构2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6以及第二弹性件8的拉力逐渐减小,且手柄本体21在第二斜面43与第一斜面22的摩檫力作用下,也限制手柄机构2继续向第二方向运动。
57.可选地,第一导向面2041与第二导向面2043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面2042。
58.可选地,第一导向面2041沿第二方向朝靠近第二圆弧面2042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导向面2043沿第二方向朝远离第二圆弧面2042的方向倾斜设置。
59.可选地,限位部3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导向面301、第三圆弧面302、第二过渡抵接面303、第四圆弧面304和第四导向面305,第三导向面301与第一导向面2041的倾斜方向相同,第四导向面305与第二导向面2043的倾斜方向相同。
60.具体地,当手柄机构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导向面301与第一导向面2041贴合,当手柄机构2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限位部32沿第二方向滑动,此时,第三导向面301沿第一导向面2041滑动,直至第三导向面301与第一导向面2041脱离后,第三圆弧面302沿第二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三圆弧面302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二过渡抵接面303沿第二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二过渡抵接面303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四圆弧面304沿第二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四圆弧面304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四导向面305沿第二导向面2043滑动,直至第四导向面305与第二导向面2043贴合到位,此时手柄机构2位于第一位置,当手柄机构2向第二方向滑动时,限位部32沿第一方向滑动,此时,第四导向面305沿第二导向面2043滑动,直至第四导向面305与第二导向面2043脱离后,第四圆弧面304沿第二
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四圆弧面304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二过渡抵接面303沿第二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二过渡抵接面303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三圆弧面302沿第二圆弧面2042滑动,直至第三圆弧面302与第二圆弧面2042脱离后,第三导向面301沿第一导向面2041滑动,直至第三导向面301与第一导向面2041贴合到位,此时手柄机构2位于第二位置。
6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