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1811发布日期:2023-01-14 09:1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中用电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


背景技术:

2.磁保持继电器是继电器的一种,但却具有比其他继电器更为稳定的性能,更为娇小的体积,更强的承载能力等。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可以自动接通或断开,其平时依靠永久磁铁的磁性可以保持稳定状态,若需转换状态只需使用脉冲信号对其进行激励即可。
3.目前的磁保持继电器大多需要组合多个组合起来一起使用,方便对不同的电路进行控制,此时就需要将相同的磁保持继电器模块逐个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内,同时通过导线连接磁保持继电器模块的接口与接线端子,导线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电源电压采样、电源供电、状态反馈均采用在pcb板上焊细软导线导通;这种连接以及安装方式大大降低了安装效率,同时不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的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继电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接线端子,在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用于定位继电器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pcb板,所述继电器与pcb板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l=2n+2,其中n为继电器的数量;所述接线端子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接线端子仅对应一个继电器,剩余未对应继电器的两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端子连接板电连接;所述继电器上有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连接板连接至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上,所述输出接口通过输出连接板连接至另一个接线端子上。
6.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若干用于定位继电器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上设置有第一垫高块,在所述放置位四周设置有限位板,在所述限位板上开设可供输入连接板与输出连接板通过的让位缺口,在所述让位缺口内设置有用于定位输入连接板或输出连接板的定位组件。
7.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从所述让位缺口底部向上伸出的两个伸出端、位于伸出端向一侧伸出的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向设置,两个所述伸出端以及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形成限位腔,所述输入连接板以及输出连接板设置于限位腔内;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最近距离小于输入连接板或输出连接板的宽度;两个伸出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输入连接板或输出连接板的宽度。
8.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定位部上形成一导向面,所述伸出端有弹性;所述输入连接板以及输出连接板顺着导向面进入限位腔内。
9.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pcb板通过固定件连接至固定座上,所述固定件以及放置位分别位于固定座相对的两侧。
10.进一步具体的,所述固定件为从所述固定座向上伸出的卡隼,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隼插入卡槽内。
11.进一步具体的,在每个所述放置位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贯穿孔,所述继电器的连接脚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连接至pcb板上;在所述放置位内均设置有第二贯穿孔,在所述第二贯穿孔内设置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一端焊接在pcb板上,另一端抵在输入连接板上。
12.进一步具体的,所述pcb板包括第一pcb板以及第二pcb板,在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之间由若干支撑柱撑起形成用于存放电器元件的空间;所述第一pcb板连接在固定件上。
13.进一步具体的,所述输入连接板包括与输入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入端部、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第二输入端部以及设置于第一输入端部与第二输入端部之间的输入连接部;所述输入连接板一体成型。
14.进一步具体的,所述输出连接板包括与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出端部、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第二输出端部以及设置于第一输出端部与第二输出端部之间的输出连接部;所述输出连接板一体成型。
15.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端子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端部、第二连接端部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部与第二连接端部之间的端子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板一体成型。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实现自动化装配;通过固定座上放置位的设置,可实现磁保持继电器的快速定位,并通过第一贯穿孔实现与pcb板的快速连接与定位,通过第二贯穿孔并配以导电弹簧实现电源电压采样、电源供电、状态反馈快速电连接;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输入连接板、输出连接板以及端子连接板既实现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又能实现快速安装,不再采用导线焊接的方式,为自动化装配的重要一环。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带壳);
18.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不带壳);
19.图3是本发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是图3中h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22.图6是本发明继电器与输入连接板、输出连接板、端子连接板、接线端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输入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输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端子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壳体;2、继电器;3、接线端子;4、固定座;41、放置位;42、第一垫高块;43、限位板;44、让位缺口;45、定位组件;451、伸出端;452、定位部;453、导向面;454、限位腔;46、第一贯穿孔;47、第二贯穿孔;48、卡隼;5、pcb板;51、第一pcb板;52、第二pcb板;53、支撑
柱;6、端子连接板;61、第一连接端部;62、第二连接端部;63、端子连接部;631、加强凹槽;7、输入连接板;71、第一输入端部;711、第一输入竖板;712、输入斜板;713、第二输入竖板;714、第一输入凹槽;715、第一输入凸起;716、接触凹槽;717、第二输入凸起;72、第二输入端部;721、第一输入平板;722、第三输入竖板;723、第三输入凸起;724、第四输入凸起;73、输入连接部;8、输出连接板;81、第一输出端部;811、第一输出竖板;812、输出通孔;813、定位缺口;82、第二输出端部;821、第一输出平板;822、第二输出竖板;823、第一输出凸起;824、第二输出凸起;83、输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0.如图1、图2与图6所示一种自复式过欠压磁保持模块,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继电器2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接线端子3,在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用于定位继电器2的固定座4,在所述固定座4上固定有pcb板5,所述继电器2与pcb板5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3的数量l=2n+2,其中n为继电器2的数量,即若继电器2为一个时,接线端子3为4个,若继电器2为两个时,接线端子3为6个,而在本方案中继电器2设计为3个,对应接线端子3为8个;所述接线端子3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接线端子3仅对应一个继电器2,剩余未对应继电器2的两个接线端子3之间通过端子连接板6电连接;所述继电器2上有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通过输入连接板7连接至其中一个接线端子3上,所述输出接口通过输出连接板8连接至另一个接线端子3上。
31.基于本方案的继电器2为3个分别为继电器a、继电器b以及继电器c,对应的接线端子3为8个,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继电器a上的输入接口a连接第一接线端子a,输出接口a连接第二接线端子a;所述继电器b上的输入接口b连接第一接线端子b,输出接口b连接第二接线端子b;所述继电器c上的输入接口c连接第一接线端子c,输出接口c连接第二接线端子c。
32.如图3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若干用于定位继电器2的放置位41,同时在放置位41上设置有第一垫高块42,在所述放置位41四周设置有限位板43,所述限位板43的高度高于第
一垫高块42的高度,所述限位板43在两个方向上限制继电器2的运动,在安装继电器2时能够快速实现定位,而第一垫高块42可使得继电器2距离放置位41的底面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需大于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的最大厚度,方便输入连接板7以及输出连接板8置于其中;同时,在所述限位板43上开设可供输入连接板7与输出连接板8通过的让位缺口44,所述让位缺口44使得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可从放置位41处伸出并与接线端子3进行连接;进一步,为了方便对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进行定位与固定,在所述让位缺口44内设置有定位组件45,所述定位组件45可快速将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进行定位并固定,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晃动。
33.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组件45包括从所述让位缺口44底部向上伸出的两个伸出端451、位于伸出端451向一侧伸出的定位部452,两个定位部452相向设置,即定位部452为位于伸出端451侧面上的凸台,两个凸台在同一平面内,同时两个凸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方便输入连接板7以及输出连接板8通过该距离进入;两个所述伸出端451以及两个所述定位部452之间形成限位腔454,即两个所述伸出端451之间的第一区域,两个所述定位部452靠近让位缺口44底部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重合部分为限位腔454;其中,为了限制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的位置,两个所定位部452之间的最近距离需小于输入连接板7或输出连接板8的宽度,也就是说两个定位部452需要将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限制在限位腔454内,同时需要保证两个伸出端45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输入连接板7或输出连接板8的宽度,防止输入连接板7与输出连接板8的晃动,减少异响发生的几率。
34.进一步为了实现快速安装,所述定位部452上形成一导向面453,所述伸出端451具有一定弹性,两个导向面453相对设置,所述输入连接板7以及输出连接板8顺着导向面453向限位腔454方向滑动,当两个定位部452之间的距离小于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的宽度时,会通过定位部452推动伸出端451向两侧张开,直至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可通过并进入限位腔454,此时定位部452失去推动的动力,两个伸出端451复位使得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限制在限位腔454内。
35.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固定座4上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上述所述放置位41以及相关结构置于第一表面上,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固定pcb板5,所述pcb板5通过设置于第二表面上的固定件进行固定。
36.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件为从所述固定座4上并沿垂直于第二表面向上伸出的卡隼48,在所述pcb板5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隼48可插入卡槽内,pcb板5上的卡槽与固定座4上的卡隼48对齐后向下按压可实现pcb板5的快速安装;所述卡隼48设置于固定座4的边缘处,所述卡槽设置于pcb板5的边缘处,且对称的设置有4组;处于边缘处的卡隼48与卡槽组合方便加工,且不会对pcb板5内部蚀刻线路造成影响。
37.进一步为了方便继电器2与pcb板5之间连接,在每个所述放置位41内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贯穿孔46,所述贯穿孔46的数量与位置根据继电器2连接脚的数量与位置进行确认,所述继电器2的连接脚需穿过对应的第一贯穿孔46并与所述pcb板5进行连接实现通讯以及控制;在每个所述放置位41内均设置有第二贯穿孔47,在所述第二贯穿孔47内设置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一端焊接在pcb板5上,另一端抵在输入连接板7上,所述导电弹簧用于实现电源电压采样、电源供电、状态反馈快速电连接,方便快速装配。
38.如图2所示所述pcb板5包括第一pcb板51以及第二pcb板52,在所述第一pcb板51与
第二pcb板52之间由若干支撑柱53撑起形成用于存放电器元件的空间,所述第一pcb板51连接在固定件上,即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一pcb板51的边缘;所述第一pcb板51与第二pcb板52的结合使用,既能够提高产品性能,增加功能性,将原来平面式的电路板设计为立体式的电路板,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且能够将电器元件保护其中,防止在装配过程中造成损坏,大大提高产品装配的良率。
39.如图7所示所述输入连接板7包括与输入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入端部71、与接线端子3连接的第二输入端部72以及设置于第一输入端部71与第二输入端部72之间的输入连接部73;所述输入连接板7一体成型。
40.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部7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竖板711、输入斜板712以及第二输入竖板713,所述第一输入竖板711连接在输入连接部73上,所述第一输入端部71通过输入接口完全插入继电器2内部,并与继电器2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竖板711两侧面向外突出形成多个第一输入凸起715,在所述第一输入竖板711的两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输入凹槽714,多个第一输入凸起715之间也会形成凹槽,通过第一输入凸起715以及第一输入凹槽714与继电器2的外壳以及内部进行匹配,可实现对第一输入端部71的定位与固定;在所述输入斜板712的板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接触凹槽716并在其背面形成接触隆起,该接触隆起用于与继电器2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接触连接,方便外部电流输入;在所述第二输入竖板713的板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输入凸起717,所述第二输入凸起717既可用于定位以及固定继电器2,又能够起到连接内部电器元件的目的。
41.所述第二输入端部7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入平板721以及第三输入竖板722,所述第一输入平板721一端连接在输入连接部73上,另一端与第三输入竖板722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竖板722自第一输入平板721的连接处向上伸出;在所述第一输入平板721两侧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三输入凸起723,所述第三输入凸起723设置于靠近第一输入平板721与输入连接部73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三输入竖板722两侧面向外形成第四输入凸起724,所述第四输入凸起724设置于远离第一输入平板721与第三输入竖板722连接处的端部;所述第三输入凸起723、第四输入凸起724刚好将接线端子3卡入其中,不容易脱落;同时,为了方便接线端子3将第一输入平板721与外部输入线缆连接,且不容易滑落,在所述第一输入平板721的板面上设置有压花,所述压花朝向接线端子3接口一侧。
42.如图8所示所述输出连接板8包括与输出接口连接的第一输出端部81、与接线端子3连接的第二输出端部82以及设置于第一输出端部81与第二输出端部82之间的输出连接部83;所述输出连接板8一体成型。
43.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部81为与输出连接部83连接的第一输出竖板811,在所述第一输出竖板811的板面上开设有输出通孔812,用于与内部电器元件进行连接,同时在所述第一输出竖板811的顶部一角上设置一定位缺口813,该定位缺口813用于与继电器2的外壳配合进行定位与固定,保证第一输出端部81在继电器2内部保持稳定。
44.所述第二输出端部8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输出平板821以及第二输出竖板822,所述第一输出平板821的一端与输出连接部83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竖板822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竖板822自与所述第一输出平板821连接处向上伸出;在所述第一输出平板821两侧面向外凸出形成第一输出凸起823,所述第一输出凸起823设置于靠近第一输出平板821与输出连接部83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二输出竖板822两侧面向外形成第二输出凸起824,所
述第二输出凸起824位于第二输出竖板822的尾部;所述第一输出凸起823与第二输出凸起824之间形成限位部刚好将接线端子3卡入其中,不容易脱落;进一步,在第一输出平板821的板面上设置有压花,所述压花朝向接线端子3接口一侧,方便与外部线缆的连接并且具有防滑作用。
45.如图9所示所述端子连接板6包括第一连接端部61、第二连接端部6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端部61与第二连接端部62之间的端子连接部63;所述端子连接板6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端子连接板6为呈板状的第一端子水平板,在所述第一端子水平板的板面向下凹陷形成加强凹槽631并在背面形成加强隆起,该加强凹槽631与加强隆起的形成是通过冲压一次成型,能够提高端子连接板6的强度,不容易出现折弯;而第一连接端部61、第二连接端部62均连接至接线端子3,其结构与第二输入端部72、第二输出端部82结构一致。
46.综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实现自动化装配;通过固定座4上放置位41的设置,可实现磁保持继电器的快速定位,并通过第一贯穿孔46实现与pcb板5的快速连接与定位,通过第二贯穿孔47并配以导电弹簧实现电源电压采样、电源供电、状态反馈快速电连接;通过使用一体成型的输入连接板7、输出连接板8以及端子连接板6既实现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又能实现快速安装,不再采用导线焊接的方式,为自动化装配的重要一环。
47.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