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4415发布日期:2022-12-13 22:5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是由一根或者多根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用于传输电力或者信息,电缆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品的需要或者试验需要经常将两股电缆进行对接。
3.目前现有的电缆线对接的方式,一般是由人工将两根电缆插入进铜管内,再将穿入有电缆线的铜管放置在压线钳上,然后再通人工使用压线钳对铜管进行挤压卡接,以此来实现对电缆线进行对接,但是这样的对接方式不便于对电缆线进行限位,在挤压铜管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电缆线歪斜,从而影响电缆线对接的质量,通过人工使用压线钳对铜管进行挤压的方式,导致电缆线对接的效率较低。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对电缆线进行对接,提高对接效率的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通过人工使用压线钳对铜管进行挤压的方式,导致电缆线对接的效率较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电缆线进行对接,提高对接效率的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
6.一种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包括有底板、放置架、导向架、夹板、对接机构和卡接机构,底板中上部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放置架,两个放置架顶部前后两侧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架,导向架上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将铜管夹紧在电缆线上的夹板,底板上设置有能够将电缆线进行牵引穿入铜管内的对接机构,放置架与夹板上设置有能够实现自动对接的卡接机构。
7.可选地,对接机构包括有导轨、滑动座、第一导杆、第一夹块和复位弹簧,底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上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杆,相近的两个第一导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对电缆线进行限位的第一夹块,第一夹块底部与相近的第一导杆下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第一导杆上。
8.可选地,卡接机构包括有固定架、第一电机、连接块、双向丝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弹性件,两个放置架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导向架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转动式设置有双向丝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夹板背向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双向丝杆螺纹式连接,夹板与相近的导向架外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在夹板上。
9.可选地,还包括有能够使得滑动座自动进行滑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第二电机、齿轮和齿条,底板中部前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滑动座下部前侧固定设置有齿条,齿条与
齿轮相互啮合。
10.可选地,还包括有能够对铜管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导杆、第二夹块和第二弹性件,放置架内顶部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贯穿相近的放置架,相近的两个第二导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将铜管进行夹紧固定的第二夹块,第二夹块底部与相近的第二固定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套在第二导杆上。
11.可选地,还包括有能够实现第二夹块自动向下滑动进行固定的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有导向块、接触杆和第一接触块,放置架上部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上滑动式设置有接触杆,接触杆外端与相近的滑动座连接,第二夹块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接触块,接触杆向内滑动会挤压第一接触块向下移动。
12.可选地,还包括有能够将左部的第一夹块向上推动的松料机构,松料机构包括有支撑架、滑动架、三角块、固定轴、第二接触块和扭力弹簧,底板左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架,第一夹块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与相近的支撑架滑动式连接,支撑架上部内固定设置有三角块,三角块右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二接触块,滑动架向右滑动会挤压第二接触块向上转动,第二接触块与相近的三角块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套在固定轴上。
13.可选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
14.采用了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1、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带动第一夹块向下滑动复位对电缆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电缆线在对接过程中发生位移,双向丝杆转动带动第一固定块向内移动,使得夹板向内滑动对铜管进行挤压,从而实现了对电缆线进行自动对接。
15.2、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动座自动滑动,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推动。
16.3、第二夹块向下滑动对铜管进行夹紧,避免电缆线端部穿入铜管的过程中,使得铜管发生位移。
17.4、通过接触杆向内移动挤压第一接触块能够使得第二夹块自动向下滑动,对铜管进行夹紧。
18.5、滑动架向左滑动在第二接触块与三角块斜面的作用下随之向上移动,滑动架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夹块向上滑动松开电缆线,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对接完成的电缆线抽出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对接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对接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卡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松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松料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图。
31.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_底板,2_放置架,3_导向架,4_夹板,5_对接机构,501_导轨,502_滑动座,503_第一导杆,504_第一夹块,505_复位弹簧,6_卡接机构,601_固定架,602_第一电机,603_连接块,604_双向丝杆,605_第一固定块,606_第一弹性件,7_移动机构,701_固定座,702_第二电机,703_齿轮,704_齿条,8_固定机构,801_第二固定块,802_第二导杆,803_第二夹块,804_第二弹性件,9_下压机构,901_导向块,902_接触杆,903_第一接触块,10_松料机构,1001_支撑架,1002_滑动架,1003_三角块,1004_固定轴,1005_第二接触块,1006_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33.实施例1
34.请参阅图1-图6,一种电缆对接用定位装置,包括有底板1、放置架2、导向架3、夹板4、对接机构5和卡接机构6,底板1中上部左右对称焊接有放置架2,两个放置架2顶部前后两侧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架3,导向架3上滑动式设置有夹板4,夹板4能够将铜管夹紧在电缆线上,底板1上设置有对接机构5,对接机构5能够将电缆线进行牵引穿入铜管内,放置架2与夹板4上设置有卡接机构6,卡接机构6能够实现自动对接。
35.请参阅图3-图4,对接机构5包括有导轨501、滑动座502、第一导杆503、第一夹块504和复位弹簧505,底板1顶部焊接有导轨501,导轨501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滑动座502,滑动座502上前后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杆503,相近的两个第一导杆503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夹块504,第一夹块504能够对电缆线进行限位,第一夹块504底部与相近的第一导杆503下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05,复位弹簧505套在第一导杆503上。
36.请参阅图5,卡接机构6包括有固定架601、第一电机602、连接块603、双向丝杆604、第一固定块605和第一弹性件606,两个放置架2前侧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01,固定架6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02,第一电机602为伺服电机,导向架3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03,两个连接块603之间转动式设置有双向丝杆604,第一电机602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604前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夹板4背向一端均焊接有第一固定块605,第一固定块605与双向丝杆604螺纹式连接,夹板4与相近的导向架3外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06,第一弹性件606套在夹板4上。
37.在需要对两根电缆线的端部进行对接时,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夹块504向上滑动,复位弹簧505随之被压缩,然后工作人员分别将两根电缆线的端部放置在滑动座502,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一夹块504,复位弹簧505随之复位带动第一夹块504向下滑动复位对电缆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电缆线在对接过程中发生位移,电缆线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再
将铜管放置在两个放置架2上部之间的位置,放置完成后,工作人员推动滑动座502向内滑动将两根电缆线的端部牵引穿入至铜管内,待电缆线穿入铜管之后,工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602,第一电机6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双向丝杆604转动,双向丝杆604转动带动第一固定块605向内移动,第一固定块605向内移动带动夹板4向内滑动,第一弹性件606随之被压缩,夹板4向内滑动对铜管进行挤压,从而实现了对电缆线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602的输出轴反转带动双向丝杆604反转,双向丝杆604反转带动第一固定块605向外移动复位,第一固定块605向外移动带动夹板4向外滑动复位,第一弹性件606随之复位,复位之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一电机602,随后工作人员拉动第一夹块504向上滑动,复位弹簧505随之被压缩,第一夹块504向上滑动不再对电缆线进行限位,然后工作人员将对接完成的电缆线取下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一夹块504,复位弹簧505随之复位带动第一夹块504向下滑动复位,复位之后,工作人员推动滑动座502向外滑动复位,由于第一电机602为伺服电机,能够精准的控制转速,使得本装置稳定运行。
38.实施例2
39.请参阅图1、图6和图7,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移动机构7,移动机构7能够使得滑动座502自动进行滑动,移动机构7包括有固定座701、第二电机702、齿轮703和齿条704,底板1中部前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座701,固定座70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702,第二电机702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齿轮703,滑动座502下部前侧焊接有齿条704,齿条704与齿轮703相互啮合。
40.在需要对两根电缆线的端部进行对接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702,第二电机70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703转动,齿轮703转动带动齿条704相向移动,齿条704相向移动带动滑动座502向内滑动使得电缆线端部穿入铜管内进行对接作业,待工作人员将对接完成的电缆线取下之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702的输出轴反转带动齿轮703反转,齿轮703反转带动齿条704背向移动复位,齿条704背向移动带动滑动座502向外滑动复位,在齿轮703与齿条704相互啮合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滑动座502自动滑动,不再需要人工手动推动,使用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二电机702。
41.请参阅图1和图8,还包括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能够对铜管进行固定,固定机构8包括有第二固定块801、第二导杆802、第二夹块803和第二弹性件804,放置架2内顶部前后对称焊接第二固定块801,第二固定块80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杆802,第二导杆802贯穿相近的放置架2,相近的两个第二导杆802之间滑动式设置有第二夹块803,第二夹块803能够将铜管进行夹紧固定,第二夹块803底部与相近的第二固定块801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804,第二弹性件804套在第二导杆802上。
42.当工作人员将铜管放置在放置架2上之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二夹块803向下滑动,第二弹性件804随之被压缩,第二夹块803向下滑动对铜管进行夹紧,避免电缆线端部穿入铜管的过程中,使得铜管发生位移,待电缆线对接作业完成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二夹块803,第二弹性件804随之复位带动第二夹块803向上滑动复位不再夹紧铜管。
43.请参阅图1和图9,还包括有下压机构9,下压机构9能够实现第二夹块803自动向下滑动进行固定,下压机构9包括有导向块901、接触杆902和第一接触块903,放置架2上部前后对称焊接有导向块901,导向块901上滑动式设置有接触杆902,接触杆902外端与相近的滑动座502连接,第二夹块803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接触块903,接触杆902向内滑动
会挤压第一接触块903向下移动。
44.滑动座502向内滑动带动接触杆902向内滑动,接触杆902向内滑动挤压第一接触块903向下移动,第一接触块903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夹块803向下滑动对铜管进行夹紧,当电缆线对接作业完成后,滑动座502向外滑动复位带动接触杆902向外滑动复位不再挤压第一接触块903,第二夹块803随之向上滑动复位不再夹紧铜管,第二夹块803向上滑动带动第一接触块903向上移动复位。
45.请参阅图1、图10、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松料机构10,松料机构10能够将左部的第一夹块504向上推动,松料机构10包括有支撑架1001、滑动架1002、三角块1003、固定轴1004、第二接触块1005和扭力弹簧1006,底板1左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架1001,第一夹块504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动架1002,滑动架1002与相近的支撑架1001滑动式连接,支撑架1001上部内固定设置有三角块1003,三角块1003右部焊接有固定轴1004,固定轴1004上转动式设置有第二接触块1005,滑动架1002向右滑动会挤压第二接触块1005向上转动,第二接触块1005与相近的三角块1003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扭力弹簧1006,扭力弹簧1006套在固定轴1004上。
46.右部的滑动座502向左滑动通过第一夹块504带动滑动架1002向右滑动,滑动架1002向右滑动挤压第二接触块1005向上转动,扭力弹簧1006随之发生形变,待滑动架1002向右滑动不再挤压第二接触块1005时,扭力弹簧1006随之复位带动第二接触块1005向下转动复位,当右部的滑动座502向右滑动通过第一夹块504带动滑动架1002向左滑动,滑动架1002向左滑动在第二接触块1005与三角块1003斜面的作用下随之向上移动,滑动架1002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夹块504向上滑动松开电缆线,然后工作人员将对接完成的电缆线从左部的滑动座502上抽出进行收集,待滑动架1002向左滑动至最左侧时,第一夹块504随之向下滑动复位带动滑动架1002向下滑动复位。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