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1564发布日期:2022-12-07 01:5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具有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基板上等多种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性能显示领域如柔性显示装置中。
3.为了增强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及显示效果,通常在oled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微透镜阵列,微透镜阵列能够起到聚光作用,可将大角度光线聚集成小角度光线,从而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然而,将上述微透镜阵列应用于具有曲面的oled显示面板时,oled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色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能够改善oled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色偏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平面显示区以及与所述平面显示区连接的弧形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发光层、封装层和光学胶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层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像素开口,每个所述像素开口内设置有一像素单元;
7.所述光学胶层具有多个微透镜开口,每个微透镜开口中设置有一微透镜结构,且各所述像素开口与各所述微透镜开口一一对应;沿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方向,所述微透镜开口的小径端在所述封装层上的投影形成第一轮廓,所述像素开口的小径端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形成第二轮廓,且所述第一轮廓包围所述第二轮廓,并形成中心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轮廓与所述第二轮廓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至少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和第三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像素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其在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为蓝色像素单元,其在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绿色像素单元,其在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为蓝色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绿色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在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
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以及,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在所述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所述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轮廓和所述第二轮廓围成同心的回字型结构或者同心的环形结构;优选地,沿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所述像素开口和所述微透镜开口的截面形状呈倒梯形。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扩距离l’与所述外扩距离l的差值≥0.5μm。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平面显示区至所述弧形显示区的方向,位于所述弧形显示区内的各所述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l逐渐变小。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形显示区包括n个等间隔布置的子区域,其中n为正整数,且n≥2;相邻两个所述子区域内的所述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l变化差值为(l
’‑
l)/n。
16.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和与其连接的弧形显示区;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每个像素开口均设置有一个像素单元;光学胶层设置于发光层的上方,光学胶层具有多个微透镜开口,各微透镜开口分别与各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且每个微透镜开口内分别设置有微透镜结构。
19.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微透镜开口在阵列基板上的最小轮廓投影包围像素开口在阵列基板上的最小轮廓投影,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并形成该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由于随着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的增大,则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衰减幅度变小,从而增加该颜色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因此,通过调整像素单元在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以增大位于弧形显示区内的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的衰减程度,从而使平面显示区和弧形显示区的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20.例如,当显示面板的大视角偏蓝时,可调整弧形显示区内的蓝色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小于平面显示区的蓝色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以使平面显示区和弧形显示区中的蓝光在白光中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大视角下的偏蓝问题。
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开口、微透镜结构的布置示意图;
25.图3为图2中所示a-a剖视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单元在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与其在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布置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显示区的多个子区域布置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阵列基板;
30.20-发光层;
31.21-像素定义层;211-像素开口;
32.22-像素单元;221-第一像素单元;222-第二像素单元;223-第三像素单元;
33.40-封装层;
34.50-光学胶层;
35.51-微透镜开口;
36.60-微透镜结构;
37.100-显示面板;
38.101-平面显示区;
39.102-弧形显示区;
40.1021-子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41.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微透镜阵列应用于具有曲面的oled显示面板时,oled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色偏的问题,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在oled显示面板中,白光是由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当三种颜色的光亮度和色调衰减速度不同时,合成的白光就会发生色偏。然而当微透镜阵列应用于具有曲面的oled显示面板时,在大视角下由于微透镜阵列对各像素单元的亮度聚集程度不同,导致各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衰减程度不同,因而显示面板存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4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通过使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在平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大于该像素单元在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l,以改善显示面板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43.具体地,由于随着像素单元的外扩距离的增大,则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衰减幅度变小,从而增加该颜色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因此通过调整像素单元在弧形显示区的外扩距离,以增大位于弧形显示区内的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的衰减程度,从而使平面显示区和弧形显示区的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44.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
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超级个人计算机、导航仪等具有显示面板100的移动或固定终端。
4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10、发光层20、封装层40和光学胶层50。其中阵列基板10具有驱动电路以驱动发光层20的像素单元22发光。发光层20设置于阵列基板10上,发光层20包括像素定义层21以及多个像素单元22,像素定义层21设置有多个像素开口211,即多个像素单元22分别设置在多个像素开口211内,且每个像素开口211内布置有一个像素单元22,像素单元22发出的光线可沿发光层20背离阵列基板10的方向射出。
47.例如,像素定义层21可以是在阵列基板10的表面沉积黑色遮光材料而形成的黑色遮光层,像素定义层21间隔设置有多个像素开口211。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像素开口211的形状可以是倒梯形,即像素开口211包括相对设置的大径端和小径端,其中小径端靠近阵列基板10设置,大径端远离阵列基板10设置,如此设置可提升像素单元22的正面出光量,以提升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效率。
48.每个像素开口211内均设置有一个像素单元22。例如发光层20包括第一像素单元221、第二像素单元222、第三像素单元223,其中第一像素单元221可定义为蓝色像素单元、第二像素单元222可定义为绿色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223可定义为红色像素单元,其中第一像素单元221、第二像素单元222和第三像素单元223分别设置上述像素开口211内,且每个像素单元22对应一个像素开口211。
49.封装层40设置在像素定义层21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并覆盖整个像素定义层21。部分封装层40填充于像素开口211内并覆盖各像素单元22。封装层40背离阵列基板10的表面较为平整,以便于在封装层40的表面形成光学胶层50。
50.光学胶层50位于封装层40背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光学胶层50设置有多个微透镜开口51,多个微透镜开口51间隔布置。多个微透镜开口51与多个像素开口211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即微透镜开口51与像素开口211相对。
51.每个微透镜开口51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微透镜结构60,此微透镜结构60可以是凸透镜,并且形成微透镜结构60的填充层,其折叠率大于光学胶层50的折射率,以使照射在光学胶层50与填充层界面上的光线能够被全反射,即能够两者之间形成的界面能够对大角度光线进行聚拢,以使光线以小角度射出,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正面出光效率。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为曲面显示屏,其包括平面显示区101和与平面显示区101连接的弧形显示区102。例如,弧形显示区102可布置在平面显示区101的一侧;或者,弧形显示区102可布置在平面显示区101两侧;或者弧形显示区102围设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四周,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53.优选地,弧形显示区102布置在平面显示区101的两侧,曲面显示屏的两侧边缘区域为弧形显示区102,且弧形显示区102的曲度接近78
°
,曲面显示屏的中间区域为平面显示区101。
54.然而,上述微透镜结构60应用于具有曲面的oled显示面板100时,由于在大视角下微透镜结构60对各像素单元22的亮度聚集程度不同,导致各像素单元22所发出的光线衰减程度不同,因而oled显示面板100存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5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使显示面板100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单元22在平面显示区
101的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l’大于弧形显示区102的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l,以改善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56.参阅图4,首先对上述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进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微透镜开口51在阵列基板10上的形成的最小轮廓投影包围像素开口211在阵列基板10上形成的最小轮廓投影,且两者最小轮廓投影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距离,此间隔距离可定义为该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
57.示例性地,微透镜开口51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方向进行投影,其在封装层40上形成的最小轮廓投影为第一轮廓,即微透镜开口51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方向进行投影,其小径端在封装层40上形成的投影为第一轮廓。
58.像素开口211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方向进行投影,其在封装层40上形成的最小轮廓投影为第二轮廓,即像素开口211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进行投影,其小径端在阵列基板10上形成的投影为第二轮廓。
59.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轮廓包围第二轮廓,第一轮廓与第二轮廓的中心重合并且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关于中心对称;即沿第一轮廓的周向方向,位第一轮廓各位置到第二轮廓边缘的距离均相等,且第一轮廓与第二轮廓之间的间距定义为该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
60.例如,上述像素开口211和微透镜开口51均呈倒梯形,且像素开口211和微透镜开口51均居中且相对设置,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的中心重合,且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关于中心对称,两者可围成同心的回字型结构。进一步地2,在一些实施例中改变上述像素开口211和微透镜开口51的开口形状,第一轮廓和第二轮廓可围成同心的环形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61.本技术实施例为改善上述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可使上述多个像素单元22中的至少一者,其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可参照图4中的外扩距离l’)。例如,上述第一像素单元221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或者,上述第一像素单元221、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均大于各自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
62.如此设置,与相关技术平面显示区101和弧形显示区102中的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均相等的方案相比,由于随着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的增大,照射在光学胶层50与微透镜结构之间的界面上的大角度光线被聚拢并射出,则该像素单元22所发出的光线衰减幅度变小,则该颜色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增加,因此通过减小像素单元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以增大位于弧形显示区102内的像素单元22所发出的光线的衰减程度,则像素单元在弧形显示区所发出的该颜色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降低,从而使平面显示区101和弧形显示区102的该像素单元22所发出的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6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出现偏蓝的问题时,可使第一像素单元221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
64.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为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正面出光率,可通过缩小第一像素单元221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使调整后的位于弧形显示区102内的第一像素单元221的外扩距离l小于平面显示区101内的第一像素单元221的外扩距离l’。如此设置,以降
低弧形显示区102大角度蓝光占比,从而使平面显示区101和弧形显示区102中的蓝光在白光中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的偏蓝问题。
6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出现偏青绿的问题时,可使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
66.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为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正面出光率,可通过缩小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使调整后的位于弧形显示区102内的第二像素单元222的外扩距离l’小于平面显示区101的第二像素单元222的外扩距离l’。如此设置,以降低弧形显示区102大角度绿光占比,从而使平面显示区101和弧形显示区102中的绿光在白光中占比一致,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的偏青绿问题。
6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显示面板100大视角出现偏黄的问题时,可使第一像素单元221、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各自在弧形区的外扩距离l。
68.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正面出光率,可通过缩小第一像素单元221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使第一像素单元221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小于其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同样的,可通过缩小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使第二像素单元2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小于其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如此设置,以同时降低弧形显示区102的大角度蓝光、绿光占比,从而改善显示面板100大视角下的偏黄问题。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面板100出现色偏问题时,可通过调整一个像素单元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使该像素单元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其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改善显示面板100的色偏问题;或者在各像素单元22中选择二个或三个像素单元22,以组合的方式调整各自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以改善显示面板100出现的色偏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7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100中,至少一个像素单元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大于该像素单元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其中外扩距离l’与外扩距离l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0.5μm。例如,本技术实施例外扩距离l’与外扩距离l之间差值可以是1或2μm。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改善oled显示面板100的色偏问题。
71.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显示区102设置在平面显示区101的两侧,且沿平面显示区101至弧形显示区102的方向,位于弧形显示区102内的各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l逐渐降低,如此设置,沿平面显示区101至弧形显示区的方向,可使该颜色光线在白光中的占比逐渐变小,可使平面显示区101到弧形显示区102的视角过渡更加自然,避免使观察者感受明显的视角色偏,从而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72.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弧形显示区102包括n个等间隔布置的子区域1021,其中n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相邻两个子区域1021内的像素单元22的外扩距离l’变化差值为(l
’‑
l)/n。
73.例如,上述n等于5,即弧形显示区102包括5个子区域1021;像素单元22在平面显示区101的外扩距离l’与该像素单元22在弧形显示区102的外扩距离l’的差值为0.5μm,则相邻两个子区域1021之间的外扩距离l’之间的差值为0.1μm。
74.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75.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76.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77.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78.文中使用的术语“衬底”是指在其上添加后续材料层的材料。衬底本身可以被图案化。添加到衬底顶上的材料可以被图案化,或者可以保持不被图案化。此外,衬底可以包括宽范围内的一系列材料,例如,硅、锗、砷化镓、磷化铟等。替代地,衬底可以由非导电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或者蓝宝石晶圆等)制成。
7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