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2402084发布日期:2022-12-02 19:2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具有防脱落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新能源汽车大量上市,将替代燃油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电动汽车,经济环保,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在外力拖拽的情况下充电接头容易松动甚至脱落,影响充电效率,还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需要设计防脱落的充电接口。
3.例如申请号:cn201822173165.5中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脱落充电接口及接头,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它包括充电枪和安装在汽车上的充电座,充电座上设有与充电枪配合使用的充电插孔,充电枪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前端的充电接口,充电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活动座上分别设有与充电接口配合使用的插孔以及与充电端子配合使用的连接套,活动座尾端铰接在固定座内,活动座前端和固定座之间通过防尘密封套连接,固定座内底部设有卡簧,本发明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防脱落充电接口及接头,使用方便,充电接口和接头之间通过双重锁紧,避免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口和接头松动脱落,活动座的前端朝下倾斜,防止水渍等进入到充电接口内,降低安全隐患。
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充电接口缺乏可进行快速拆装的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充电接口容易摩擦受损,而无法使用,传统的充电接口与车体为一体式设计,不仅成本高,更换起来更不方便,且现有的充电接口缺乏自动固定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手动对充电插头进行固定,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充电接口缺乏可进行快速拆装的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充电接口容易摩擦受损,而无法使用,传统的充电接口与车体为一体式设计,不仅成本高,更换起来更不方便,且现有的充电接口缺乏自动固定的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手动对充电插头进行固定,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的问题。
6.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包括:
8.安装机构;
9.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活动机构,且活动机构的活动板滑动安装在顶槽内,并且活动板与顶槽之间设有两组弹性件;
10.安装机构内设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的移动杆插接在插槽内,并且升降件卡接在固定槽内;
11.安装机构内设有触发机构,且触发机构的顶板通过两组弹性件安装在安装槽内,并且弹块外端卡接在卡槽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13.主体,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且主体前端开设有矩形插孔,主体上端设有通电开关,主体外侧前端设有限位环,并且主体后侧设有导线片;
14.插槽,为圆形凹槽,且插槽共设有两组,并且插槽开设在主体内部两侧;
15.安装槽,为矩形凹槽,且安装槽开设在主体内部,并且安装槽两侧与插槽相邻。
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
17.顶槽,为矩形凹槽,且顶槽设在主体顶部两侧,并且顶槽呈倾斜状,并且顶槽上端设有两组矩形通孔;
18.固定槽,为环形凹槽,且固定槽开设在主体前端,并且固定槽与插槽相连通。
1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
20.活动板,整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活动板前后两端设有矩形凸起结构,并且活动板前端的矩形凸起结构上设有圆柱形凸起结构;
21.接触件,为弧形结构,且接触件设在活动板上侧后端的矩形凸起结构上。
2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23.移动杆,为t形结构,且移动杆共设有两组,并且移动杆后侧设有弹性件;
24.插接孔,为圆形通孔,且插接孔开设在移动杆的前端。
2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
26.卡槽,为楔形槽,且卡槽开设在移动杆内测中间位置;
27.升降件,为u形结构,且升降件共设有两组,升降件插接在移动杆前端的插接孔内,并且两组升降件之间设有拉簧。
28.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
29.顶板,为方形板状结构,且顶板为pps材质;
30.弹块,整体为矩形结构,且弹块外端为楔形结构,弹块滑动安装在顶板前端两侧,并且弹块通过弹性件相连接。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如图1所示,在主体顶部两侧对称设置矩形顶槽,在顶槽内设置两组弹性件,将活动板插接到顶槽内,并且顶槽底部与弹性件相接触,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弹性件顶住活动板卡在主体上端,使用时,按住动板前侧,使活动板下压,将主体插接到汽车的充电槽内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松开活动板,弹性件推动活动板复位,使活动板上的弧形接触件与汽车的充电槽的内壁相接触,并使主体得到固定,通过这样设计,可使主体拆卸更加方便;
33.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触发机构和固定机构,如图3所示,将移动杆插接到插槽内,在移动杆前端开设插接孔,将两组升降件插接到插孔内,并通拉簧进行连接,在主体内设置安装槽,将顶板通过弹性件安装到安装槽内,在顶板前端滑动安装两组弹块,并将弹块通过弹性件相连接,将弹块两端卡接到卡槽内,当充电插头插入主体前端的充电口时,插头弹块相接触,并推动弹块向后侧移动,弹块向后侧移动,失去对移动杆的限位,使弹性件推动移动杆向前侧移动,移动杆向前侧移动将升降件从固定槽内推出,使固定槽失去对两组升降
件之间的拉簧的限制,拉簧收缩带动升降件向内侧移动,并对充电插头进行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发明的由图3引出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8.1、安装机构;
39.101、主体;1011、插槽;1012、安装槽;
40.102、顶槽;103、固定槽;
41.2、活动机构;201、活动板;202、接触件;
42.3、固定机构;
43.301、移动杆;3011、插接孔;3012、卡槽;
44.302、升降件;
45.4、触发机构;401、顶板;402、弹块。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9.实施例:
50.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5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口机构,包括:安装机构1;安装机构1上设有活动机构2,且活动机构2的活动板201滑动安装在顶槽102内,并且活动板201与顶槽102之间设有两组弹性件;安装机构1内设有固定机构3,且固定机构3的移动杆301插接在插槽1011内,并且升降件302卡接在固定槽103内;安装机构1内设有触发机构4,且触发机构4的顶板401通过两组弹性件安装在安装槽1012内,并且弹块402外端卡接在卡槽3012内。
52.如图3所示,其中,安装机构1包括:主体101,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且主体101前端开设有矩形插孔,主体101上端设有通电开关,主体101外侧前端设有限位环,并且主体101后侧设有导线片;插槽1011,为圆形凹槽,且插槽1011共设有两组,并且插槽1011开设在主体
101内部两侧;安装槽1012,为矩形凹槽,且安装槽1012开设在主体101内部,并且安装槽1012两侧与插槽1011相邻;顶槽102,为矩形凹槽,且顶槽102设在主体101顶部两侧,并且顶槽102呈倾斜状,并且顶槽102上端设有两组矩形通孔;固定槽103,为环形凹槽,且固定槽103开设在主体101前端,并且固定槽103与插槽1011相连通,设置主体101,通过设置充电插口,可与充电插头相连接给汽车充电,设置插槽1011,可插接移动杆301,并使移动杆301可以在主体101内移动,设置安装槽1012,可通过弹性件安装顶板401,设置顶槽102,可通过弹性件安装活动板201,设置固定槽103,可对升降件302的活动进行限位。
53.如图2所示,其中,活动机构2包括:活动板201,整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活动板201前后两端设有矩形凸起结构,并且活动板201前端的矩形凸起结构上设有圆柱形凸起结构;接触件202,为弧形结构,且接触件202设在活动板201上侧后端的矩形凸起结构上,设置活动板201,可将主体101固定到汽车的充电口内,设置接触件202,可在进行固定主体101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5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其中,述固定机构3包括:移动杆301,为t形结构,且移动杆301共设有两组,并且移动杆301后侧设有弹性件;插接孔3011,为圆形通孔,且插接孔3011开设在移动杆301的前端;卡槽3012,为楔形槽,且卡槽3012开设在移动杆301内测中间位置;升降件302,为u形结构,且升降件302共设有两组,升降件302插接在移动杆301前端的插接孔3011内,并且两组升降件302之间设有拉簧,设置移动杆301,可在前端插接升降件302,并带动升降件302进行移动,设置插接孔3011,可将升降件302插接到移动杆301内设置,设置卡槽3012,可通过与弹块402相卡合,来对移动杆301进行限位,设置升降件302,可对充电插头进行固定。
55.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在升降件302的中间套接一组橡胶套,使本装置在对充电插头进行固定时,通过橡胶套与充电插头相接触,进而防止充电插头被升降件302夹坏。
56.如图4所示,其中,触发机构4包括:顶板401,为方形板状结构,且顶板401为pps材质;弹块402,整体为矩形结构,且弹块402外端为楔形结构,弹块402滑动安装在顶板401前端两侧,并且弹块402通过弹性件相连接,设置顶板401,可推动弹块402移动,并对弹块402的移动起限位作用,设置弹块402,可将弹块402卡合到卡槽3012内对移动杆301进行限位。
5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58.本发明中,在主体101后侧设置导线片,如图1所示,在主体101上端对称设置顶槽102,将活动板201通过弹性件插接到顶槽102内,向下按压活动板201,将主体101插接到汽车的充电槽内进行安装,固定好后,松开活动板201,弹性件推动活动板201复位,并使活动板201上的弧形接触件202顶到汽车充电口的内壁上,将主体101进行固定,并使主体101后端的导线片插接到汽车充电口内的凹槽里,将两组弹性件的移动杆301插入到主体101内部的插槽1011里,通过在移动杆301前端开设插接孔3011,使两组升降件302对称插接到插接孔3011内,并通过拉簧将两组升降件302进行连接,在主体101内开设安装槽1012,将顶板401安装到安装槽1012内,并在顶板401与安装槽1012之间设置两组弹性件,将两组弹块402滑动安装到顶板401的前侧,如图4所示,将弹块402两端卡接到卡槽3012内,并通过弹性件将两组弹块402相连接,将充电插头插入主体101前端的充电口内,插头通过移动与弹块402相接触,并推动弹块402移动,弹块402向后侧移动,使两端滑出卡槽3012内,并失去对移动
杆301的限位,失去限位后,使弹性件推动移动杆301向前侧移动,移动杆301向前侧移动将升降件302从固定槽103内推出,使固定槽103失去对两组升降件302之间的拉簧的限制,拉簧收缩带动升降件302移动,升降件302向内收缩对充电插头进行夹持固定。
59.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