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6083发布日期:2023-01-14 10:5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铅酸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


背景技术:

2.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3.目前,人们在对汽车铅酸电池的安装中,为了对汽车铅酸电池的保护,通常会使用到防护壳体进行铅酸电池进行保护,但防护壳体都是紧贴汽车铅酸电池,也就将汽车铅酸电池包裹,当防护壳体受到撞击和震动时,由于防护壳体紧贴汽车铅酸电池,导致不能够对汽车铅酸电池进行缓冲减震,容易使得汽车铅酸电池出现损坏影响使用。
4.为此需要提供设计一种能够对汽车铅酸电池有效缓冲减震,防护效果好,不影响使用的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防护壳体受到撞击和震动时,不能够对汽车铅酸电池进行缓冲减震,容易导致汽车铅酸电池出现损坏影响使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汽车铅酸电池有效缓冲减震,防护效果好,不影响使用的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包括有内壳和蓄电池,内壳内固接有蓄电池,还包括有平面减震机构和竖向减震机构,内壳上设置有用于对蓄电池水平缓冲的平面减震机构,平面减震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对蓄电池竖向缓冲的竖向减震机构。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软胶垫,内壳内壁上固接有软胶垫,软胶垫与蓄电池接触。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平面减震机构包括有安装壳、槽板、滑动板、限位块、滑动杆、滑动环和缓冲弹簧,内壳上套装有安装壳,安装壳内侧面间隔固接有槽板,槽板内都滑动式设有滑动板,内壳上间隔固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上都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外端都固接有滑动环,滑动环分别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滑动环分别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分别绕在滑动杆上。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竖向减震机构包括有外壳、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安装壳上滑动式套装有外壳,安装壳外侧面间隔固接有第一磁块,外壳内侧面间隔固接有第二磁块,第二磁块分别与第一磁块对应,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相斥。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反向减速的脉冲减速机构,脉冲减速机构包括有l型板、第一齿条、转动杆、第一柱齿轮、缺齿轮、t型板和第二齿条,滑动板上都固接有两根l型板,l型板上固接有第一齿条,安装壳上间隔转动式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接有第一
柱齿轮,第一柱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啮合,转动杆上还固接有缺齿轮,缺齿轮位于第一柱齿轮内侧,滑动环上固接有t型板,t型板上固接有两个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分别与缺齿轮啮合。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保护蓄电池接口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固定盘、旋钮、卷簧、第二柱齿轮、限位板、第三齿条和挡板,安装壳上部中间嵌入式设有固定盘,固定盘上转动式设有旋钮,旋钮与固定盘之间连接有卷簧,旋钮下部固接有第二柱齿轮,安装壳内顶部中间前后对称固接有限位板,前后两侧限位板内都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前后两侧第三齿条均与第二柱齿轮啮合,前后两侧第三齿条上都固接有用于保护蓄电池接口的挡板。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进一步对蓄电缓震的缓震机构,缓震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和海绵垫,安装壳上间隔固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内固接有用于进一步对蓄电缓震的海绵垫,海绵垫与内壳接触。
14.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旋钮定位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滑动卡块和复位弹簧,固定盘左右两侧中部都开有定位槽,旋钮上滑动式设有用于对旋钮定位的滑动卡块,滑动卡块与旋钮之间连接有两根复位弹簧。
15.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6.1、本发明软胶垫可实现对蓄电池进行保护,如蓄电池产生水平位移,限位块通过缓冲弹簧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缓冲,同理,如蓄电池产生竖向位移,由于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排斥,从而安装壳始终悬浮在外壳内,进而对蓄电池竖向进行有效缓冲,如此,能够对铅酸电池有效缓冲减震,防护效果好,不影响使用。
17.2、在防护机构的作用下,前后两侧第二齿条也就分别带动左右两侧挡板向外移动复位,左右两侧挡板向外移动将蓄电池外接口挡住,避免灰尘或杂质粘连在蓄电池外接口,影响蓄电池使用效果,如此,可方便对蓄电池外接口进行保护。
18.3、在锁定机构的作用下,滑动卡块转动能够卡入定位槽内,从而对旋钮进行定位,如此,可方便对旋钮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平面减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平面减震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竖向减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脉冲减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缓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内壳,2、软胶垫,3、蓄电池,4、平面减震机构,41、安装壳,42、槽板,43、滑动板,44、限位块,45、滑动杆,46、滑动环,47、缓冲弹簧,5、竖向减震机构,51、外壳,52、第一磁块,53、第二磁块,6、脉冲减速机构,61、l型板,62、第一齿条,63、转动杆,64、第一柱齿轮,65、缺齿轮,66、t型板,67、第二齿条,7、防护机构,71、固定盘,72、旋钮,73、卷簧,74、第二柱齿轮,75、限位板,76、第三齿条,77、挡板,8、缓震机构,81、固定座,82、海绵垫,9、锁定机构,91、定位槽,92、滑动卡块,9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6.实施例1
37.一种带有缓冲防震壳体的汽车铅酸电池,如图1-图6所示,包括有内壳1、软胶垫2、蓄电池3、平面减震机构4和竖向减震机构5,内壳1内壁上固接有软胶垫2,内壳1内固接有蓄电池3,内壳1上设置有平面减震机构4,平面减震机构4可用于对蓄电池水平位移时进行缓震,平面减震机构4上设置有竖向减震机构5,竖向减震机构5可用于对蓄电池竖向位移时进行缓震。
38.如图1-图5所示,平面减震机构4包括有安装壳41、槽板42、滑动板43、限位块44、滑动杆45、滑动环46和缓冲弹簧47,内壳1上套装有安装壳41,安装壳41内侧面间隔固接有槽板42,槽板42内都滑动式设有滑动板43,内壳1上间隔固接有限位块44,限位块44上都滑动式设有滑动杆45,滑动杆45外端都固接有滑动环46,滑动环46分别与滑动板43固定连接,滑动环46分别与限位块44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47,缓冲弹簧47分别绕在滑动杆45上。
39.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竖向减震机构5包括有外壳51、第一磁块52和第二磁块53,安装壳41上滑动式套装有外壳51,安装壳41外侧面间隔固接有第一磁块52,外壳51内侧面间隔固接有第二磁块53,第二磁块53分别与第一磁块52对应,第二磁块53与第一磁块52相斥。
40.当人们使用蓄电池3时,软胶垫2可实现对蓄电池3进行保护,如蓄电池3产生水平位移,限位块44通过缓冲弹簧47对内壳1进行有效缓冲,蓄电池3也就被缓冲,同理,如蓄电池3产生竖向位移,由于第一磁块52与第二磁块53相互排斥,从而安装壳41始终悬浮在外壳51内,进而对蓄电池3竖向进行有效缓冲。
41.实施例2
4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还包括有脉冲减速机构6,脉冲减速机构6包括有l型板61、第一齿条62、转动杆63、第一柱齿轮64、缺齿轮65、t型板66和第二齿条67,滑动板43上都固接有两根l型板61,l型板61上固接有第一齿条62,安装壳41上间隔转动式设有转动杆63,转动杆63上固接有第一柱齿轮64,第一柱齿轮64分别与第
一齿条62啮合,转动杆63上还固接有缺齿轮65,缺齿轮65位于第一柱齿轮64内侧,滑动环46上固接有t型板66,t型板66上固接有两个第二齿条67,第二齿条67分别与缺齿轮65啮合。
43.如图1、图7、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防护机构7,防护机构7包括有固定盘71、旋钮72、卷簧73、第二柱齿轮74、限位板75、第三齿条76和挡板77,安装壳41上部中间嵌入式设有固定盘71,固定盘71上转动式设有旋钮72,旋钮72与固定盘71之间连接有卷簧73,旋钮72下部固接有第二柱齿轮74,安装壳41内顶部中间前后对称固接有限位板75,前后两侧限位板75内都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76,前后两侧第三齿条76均与第二柱齿轮74啮合,前后两侧第三齿条76上都固接有挡板77,挡板77可实现对蓄电池3接口进行保护。
44.当人们使用蓄电池3时,如蓄电池3产生横向水平位移,前后两侧滑动板43横向移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l型板61横向移动,前后两侧l型板61横向移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第一齿条62横向移动,前后两侧第一齿条62横向移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第一柱齿轮64转动,前后两侧第一柱齿轮64转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转动杆63转动,前后两侧转动杆63转动分别带动前后两侧缺齿轮65转动,前后两侧缺齿轮65转动分别通过第二齿条67带动左右两侧t型板66横向移动,左右两侧t型板66反方向移动对内壳1进行减速,避免内壳1水平移动过快,同理,如蓄电池3产生纵向水平位移,前后两侧t型板66也会反方向移动对内壳1进行减速,如此,可方便水平位移进行脉冲减速。
45.当人们使用本装置时,如需对蓄电池3进行外接时,扭动旋钮72正转,卷簧73被拉伸,旋钮72正转带动第二柱齿轮74正转,第二柱齿轮74正转带动前后两侧第二齿条67向内移动,前后两侧第二齿条67向内移动分别带动左右两侧挡板77向内移动,左右两侧挡板77向内移动停止将蓄电池3外接口挡住,随后无需对蓄电池3进行外接时,松开旋钮72,因卷簧73的作用,旋钮72带动第二柱齿轮74反转复位,前后两侧第二齿条67也就分别带动左右两侧挡板77向外移动复位,左右两侧挡板77向外移动将蓄电池3外接口挡住,避免灰尘或杂质粘连在蓄电池3外接口,影响蓄电池3使用效果,如此,可方便对蓄电池3外接口进行保护。
46.实施例3
47.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7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缓震机构8,缓震机构8包括有固定座81和海绵垫82,安装壳41上间隔固接有固定座81,固定座81内固接有海绵垫82,海绵垫82与内壳1接触,海绵垫82可实现进一步对蓄电缓震。
48.如图1、图7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锁定机构9,锁定机构9包括有滑动卡块92和复位弹簧93,固定盘71左右两侧中部都开有定位槽91,旋钮72上滑动式设有滑动卡块92,滑动卡块92与旋钮72之间连接有两根复位弹簧93,滑动卡块92能够卡入定位槽91内实现对旋钮72锁定。
49.当人们使用本装置时,海绵垫82可实现对内壳1进行缓冲保护,从而蓄电池3也就被缓冲保护,如此,可更好对蓄电池3进行保护。
50.当扭动旋钮72正转时,旋钮72正转带动滑动卡块92正转,因复位弹簧93的作用,滑动卡块92正转卡入左方定位槽91内,同理,如扭动旋钮72反转时,滑动卡块92反转卡入右方定位槽91内,从而对旋钮72进行定位,如此,可方便对旋钮72进行定位。
51.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