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气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用真空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2.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具有节能、节材、防火、防爆、体积小、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和无污染等特点。
3.但是目前在真空灭弧器内产生电弧时,内部的高温无法快速有效的散热,导致了真空灭弧器内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使得内部器械会出现因热涨导致空间挤压产生的形变,从而影响器械后续复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用真空灭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在真空灭弧器内产生电弧时,内部的高温无法快速有效的散热,导致了真空灭弧器内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使得内部器械会出现因热涨导致空间挤压产生的形变,从而影响器械后续复位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用真空灭弧装置,包括固定陶瓷筒,所述固定陶瓷筒一侧安装有散热防护组件,所述散热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屏蔽筒、定接触块、静端接电柱、动接触块、加速风扇、动端接电柱、波纹管、导热防护板、固定安装柱、插入固定槽、导热固定架、冷却换热筒、密封垫片、注液管、增压泵、输入管、存储固定箱、回流管、防护隔离管和冷却孔;
6.所述动接触块与定接触块逐步分离,在动接触块的移动过程中推动波纹管向一端压缩,并最终与导热防护板侧端贴合,此时由增压泵通过输入管和注液管抽取存储固定箱内的冷却液,冷却液顺着输入管和注液管注入到冷却换热筒内侧,通过流动的冷却液持续的对导热防护板、固定安装柱和导热固定架持续的冲刷,所述加速风扇带动防护隔离管内部的空气进行持续流动。
7.优选的,所述固定陶瓷筒内侧嵌入套接有固定屏蔽筒,所述固定屏蔽筒内侧卡接安装有定接触块,所述定接触块一端安装有静端接电柱,所述固定屏蔽筒内侧靠近定接触块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动接触块,所述动接触块一端安装有动端接电柱,所述固定陶瓷筒内侧对应动接触块位置处安装有波纹管,所述固定陶瓷筒内侧对应波纹管位置处等距卡接有若干个导热防护板,多个所述导热防护板通过固定安装柱焊接连接,所述固定陶瓷筒内侧端对应固定屏蔽筒位置处开设有插入固定槽,所述插入固定槽内侧嵌入安装有导热固定架,所述导热固定架和导热防护板侧端均嵌入安装于冷却换热筒内侧,所述冷却换热筒外侧端对应导热固定架和导热防护板位置处粘接有密封垫片,所述冷却换热筒底端贯穿连接
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进液端与增压泵出液端相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液端通过转接头卡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一端贯穿安装有存储固定箱一端,所述冷却换热筒顶端贯穿连接有回流管;
8.所述冷却换热筒侧端套接有防护隔离管,所述防护隔离管两端对称开设有冷却孔,位于所述防护隔离管一端位置处的冷却孔内侧等距嵌入安装有若干个加速风扇。
9.优选的,所述定接触块和动接触块侧端贴合,所述导热防护板套接安装于波纹管侧端,所述加速风扇和增压泵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器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导热固定架侧端与固定屏蔽筒侧端贴合,所述导热固定架贯穿安装于固定陶瓷筒一端,所述密封垫片侧端分别与导热固定架和导热防护板贴合。
11.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一端贯穿安装于存储固定箱一端,所述注液管和回流管均贯穿安装于防护隔离管一端。
12.优选的,所述防护隔离管一侧安装有固定防护组件,所述固定防护组件包括固定支撑台、移动安装槽、卡接固定条、卡接限位孔、移动固定槽、推动弹簧、卡接限位架、联动绳、固定防护盒、连接卡接槽、密封固定板、内孔固定板、内孔固定条和卡接销钉;
13.所述防护隔离管侧端底部卡接有固定支撑台,所述固定支撑台底端对称开设有移动安装槽,所述移动安装槽内侧嵌入安装有卡接固定条,所述固定支撑台和卡接固定条一端均开设有卡接限位孔,所述固定支撑台一端靠近卡接限位孔位置处开设有移动固定槽,所述移动固定槽内侧等距焊接有若干个推动弹簧,多个所述推动弹簧一端对应卡接限位孔位置处焊接有卡接限位架,所述卡接限位架一端粘接有联动绳;
14.两个所述卡接固定条底端焊接有固定防护盒,所述固定防护盒一端顶部对称开设有连接卡接槽,所述固定防护盒一端对应连接卡接槽位置处插入卡接有密封固定板,所述密封固定板两端对称焊接有内孔固定板,所述固定防护盒两端对称焊接有内孔固定条,所述内孔固定条和内孔固定板通过卡接销钉卡接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移动安装槽和卡接固定条的纵截面均为t形,所述卡接限位架滑动安装于移动固定槽内侧,所述卡接限位架嵌入安装于卡接限位孔内侧。
16.优选的,所述固定防护盒内侧底端与固定支撑台底端贴合,所述密封固定板一端嵌入安装于连接卡接槽内侧,所述固定防护盒和密封固定板侧端均与静端接电柱和动端接电柱贴合。
17.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台一侧安装有注入真空组件,所述注入真空组件包括弧形卡接板、滑动连接槽、吸附电磁铁、滑动连接条、气瓶、连接固定管、排入管、电磁限制阀、排出管和真空泵;
18.所述固定支撑台顶端一侧焊接有弧形卡接板,所述弧形卡接板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连接槽,所述滑动连接槽内侧嵌入安装有吸附电磁铁,所述滑动连接槽内侧对应吸附电磁铁位置处插入安装有滑动连接条,两个所述滑动连接条一端焊接连接有气瓶,所述气瓶侧端贯穿连接有连接固定管,所述连接固定管顶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排入管,所述排入管一端嵌入安装有电磁限制阀,所述排入管一端贯穿安装于固定陶瓷筒侧端,所述固定陶瓷筒侧端远离排入管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排出管,所述固定支撑台顶端一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真空泵。
19.优选的,所述滑动连接槽和滑动连接条的纵截面均为匚型,所述排出管出气端与真空泵进气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所述吸附电磁铁、电磁限制阀和真空泵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21.1、设置有散热防护组件,通过动接触块推动波纹管与导热防护板侧端贴合,同时增压泵、输入管、注液管、存储固定箱和回流管带动冷却液循环,通过流动的冷却液持续的对导热防护板、固定安装柱和导热固定架持续的冲刷,带走其表面的热量,从而快速的对固定陶瓷筒内散热,由加速风扇带动防护隔离管内部的空气流动带走固定陶瓷筒表面的热量,从快速的对内外进行散热,避免因长时间高温导致器械因热涨出现不可逆的形变,从而保证了内部器械的稳定性。
22.2、设置有固定防护组件,由推动弹簧带动卡接限位架对固定支撑台和卡接固定条固定连接,通过固定防护盒和密封固定板对静端接电柱和动端接电柱进行防护,使得在需要搬运真空灭弧器时可以快速的防护连接,保证了存储搬运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推动弹簧、卡接限位架和移动安装槽对固定支撑台限位卡接,使得在需要安装时可以快速的定位,便于工作人员对器械固定安装。
23.3、设置有注入真空环境,通过气瓶、连接固定管、排入管、真空泵和排出管带动惰性气体在固定陶瓷筒内循环,带走内部的高温,同时稳定内外气压差,避免内部真空环境与高温环境相配合导致固定陶瓷筒受压损坏的情况出现,同时加速散热降低内部器械因高温带来的不可逆的形变,从而保证了器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吸附电磁铁和滑动连接条对气瓶限位固定,便于工作人员维护操作。
24.综上所述,通过散热防护组件与固定防护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搬运和安装真空灭弧器时可以快速的操作,便于工作人员使用,通过散热防护组件和注入真空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灭弧散热时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多方面散热,加快了散热的速度,保证了器械使用和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多个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真空灭弧器时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了其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的导热防护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的联动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的注入真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号:1、固定陶瓷筒;
34.2、散热防护组件;201、固定屏蔽筒;202、定接触块;203、静端接电柱;204、动接触块;205、加速风扇;206、动端接电柱;207、波纹管;208、导热防护板;209、固定安装柱;210、
插入固定槽;211、导热固定架;212、冷却换热筒;213、密封垫片;214、注液管;215、增压泵;216、输入管;217、存储固定箱;218、回流管;219、防护隔离管;220、冷却孔;
35.3、固定防护组件;301、固定支撑台;302、移动安装槽;303、卡接固定条;304、卡接限位孔;305、移动固定槽;306、推动弹簧;307、卡接限位架;308、联动绳;309、固定防护盒;310、连接卡接槽;311、密封固定板;312、内孔固定板;313、内孔固定条;314、卡接销钉;
36.4、注入真空组件;401、弧形卡接板;402、滑动连接槽;403、吸附电磁铁;404、滑动连接条;405、气瓶;406、连接固定管;407、排入管;408、电磁限制阀;409、排出管;410、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8.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用真空灭弧装置,包括固定陶瓷筒1,固定陶瓷筒1一侧安装有散热防护组件2,散热防护组件2包括固定屏蔽筒201、定接触块202、静端接电柱203、动接触块204、加速风扇205、动端接电柱206、波纹管207、导热防护板208、固定安装柱209、插入固定槽210、导热固定架211、冷却换热筒212、密封垫片213、注液管214、增压泵215、输入管216、存储固定箱217、回流管218、防护隔离管219和冷却孔220;
39.动接触块204与定接触块202逐步分离,在动接触块204的移动过程中推动波纹管207向一端压缩,并最终与导热防护板208侧端贴合,此时由增压泵215通过输入管216和注液管214抽取存储固定箱217内的冷却液,冷却液顺着输入管216和注液管214注入到冷却换热筒212内侧,通过流动的冷却液持续的对导热防护板208、固定安装柱209和导热固定架211持续的冲刷,加速风扇205带动防护隔离管219内部的空气进行持续流动。
40.固定陶瓷筒1内侧嵌入套接有固定屏蔽筒201,固定屏蔽筒201内侧卡接安装有定接触块202,定接触块202一端安装有静端接电柱203,固定屏蔽筒201内侧靠近定接触块202位置处滑动安装有动接触块204,定接触块202和动接触块204侧端贴合,使得在初始状态时可以有效的贴合连接,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动接触块204一端安装有动端接电柱206,固定陶瓷筒1内侧对应动接触块204位置处安装有波纹管207,固定陶瓷筒1内侧对应波纹管207位置处等距卡接有若干个导热防护板208,导热防护板208套接安装于波纹管207侧端,使得在换热时可以保证换热的贴合面积,从而加快换热的速度,多个导热防护板208通过固定安装柱209焊接连接,固定陶瓷筒1内侧端对应固定屏蔽筒201位置处开设有插入固定槽210,插入固定槽210内侧嵌入安装有导热固定架211,导热固定架211贯穿安装于固定陶瓷筒1一端,使得在安装限位时可以有效的固定卡接,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导热固定架211侧端与固定屏蔽筒201侧端贴合,使得在换热时可以保证最佳的换热位置,不会干扰供电的同时保证最佳的换热效果,导热固定架211和导热防护板208侧端均嵌入安装于冷却换热筒212内侧,冷却换热筒212外侧端对应导热固定架211和导热防护板208位置处粘接有密封垫片213,密封垫片213侧端分别与导热固定架211和导热防护板208贴合,使得在换热时可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连接处漏液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冷却换热筒212底端贯穿连接有注液管214,注液管214进液端与增压泵215出液端相连接,增压泵215进液端通过转接头卡
接有输入管216,输入管216一端贯穿安装有存储固定箱217一端,冷却换热筒212顶端贯穿连接有回流管218,回流管218一端贯穿安装于存储固定箱217一端,注液管214和回流管218均贯穿安装于防护隔离管219一端,使得在冷却时可以带动冷却液持续回流冷却;
41.冷却换热筒212侧端套接有防护隔离管219,防护隔离管219两端对称开设有冷却孔220,位于防护隔离管219一端位置处的冷却孔220内侧等距嵌入安装有若干个加速风扇205,加速风扇205和增压泵215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外部控制器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42.防护隔离管219一侧安装有固定防护组件3,固定防护组件3包括固定支撑台301、移动安装槽302、卡接固定条303、卡接限位孔304、移动固定槽305、推动弹簧306、卡接限位架307、联动绳308、固定防护盒309、连接卡接槽310、密封固定板311、内孔固定板312、内孔固定条313和卡接销钉314;
43.防护隔离管219侧端底部卡接有固定支撑台301,固定支撑台301底端对称开设有移动安装槽302,移动安装槽302内侧嵌入安装有卡接固定条303,移动安装槽302和卡接固定条303的纵截面均为t形,使得在连接时可以有效的卡接固定,避免出现连接脱离的情况发生,固定支撑台301和卡接固定条303一端均开设有卡接限位孔304,固定支撑台301一端靠近卡接限位孔304位置处开设有移动固定槽305,移动固定槽305内侧等距焊接有若干个推动弹簧306,多个推动弹簧306一端对应卡接限位孔304位置处焊接有卡接限位架307,卡接限位架307滑动安装于移动固定槽305内侧,卡接限位架307嵌入安装于卡接限位孔304内侧,使得在限位连接时可以快速的组合卡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定位,卡接限位架307一端粘接有联动绳308;
44.两个卡接固定条303底端焊接有固定防护盒309,固定防护盒309一端顶部对称开设有连接卡接槽310,固定防护盒309一端对应连接卡接槽310位置处插入卡接有密封固定板311,固定防护盒309内侧底端与固定支撑台301底端贴合,密封固定板311一端嵌入安装于连接卡接槽310内侧,固定防护盒309和密封固定板311侧端均与静端接电柱203和动端接电柱206贴合,保证了对整体的防护效果,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漏出撞击损坏的情况,密封固定板311两端对称焊接有内孔固定板312,固定防护盒309两端对称焊接有内孔固定条313,内孔固定条313和内孔固定板312通过卡接销钉314卡接连接。
45.固定支撑台301一侧安装有注入真空组件4,注入真空组件4包括弧形卡接板401、滑动连接槽402、吸附电磁铁403、滑动连接条404、气瓶405、连接固定管406、排入管407、电磁限制阀408、排出管409和真空泵410;
46.固定支撑台301顶端一侧焊接有弧形卡接板401,弧形卡接板401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滑动连接槽402,滑动连接槽402内侧嵌入安装有吸附电磁铁403,滑动连接槽402内侧对应吸附电磁铁403位置处插入安装有滑动连接条404,滑动连接槽402和滑动连接条404的纵截面均为匚型,使得在贴合固定时可以稳定插入固定,避免出现贴合松动的情况,两个滑动连接条404一端焊接连接有气瓶405,气瓶405侧端贯穿连接有连接固定管406,连接固定管406顶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排入管407,排入管407一端嵌入安装有电磁限制阀408,排入管407一端贯穿安装于固定陶瓷筒1侧端,固定陶瓷筒1侧端远离排入管407位置处贯穿连接有排出管409,固定支撑台301顶端一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真空泵410,排出管409出气端与真空泵410进气端通过转接头连接,使得在需要抽取真空时可以保证抽取的稳定性,吸附电
磁铁403、电磁限制阀408和真空泵410输入端均与外部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4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安装真空灭弧器时,工作人员将固定支撑台301放置到安装位置处,推动固定支撑台301,使得移动安装槽302与安装位置贴合固定,由推动弹簧306带动卡接限位架307沿移动固定槽305滑动,并最终嵌入到卡接限位孔304内侧,使得在需要卡接限位时可以快速的组合,从而便于对真空灭弧器进行定位限制,加快工作人员安装的速度;
48.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电弧时,在电弧产生的过程中,动接触块204与定接触块202逐步分离,同时电弧对真空环境中的固定屏蔽筒201和固定陶瓷筒1内部产生高温,在动接触块204的移动过程中推动波纹管207向一端压缩,并最终与导热防护板208侧端贴合,此时由增压泵215通过输入管216和注液管214抽取存储固定箱217内的冷却液,冷却液顺着输入管216和注液管214注入到冷却换热筒212内侧,冷却液逐步填充冷却换热筒212内,此时导热固定架211将固定屏蔽筒201位置处的高温导出,冷却液通过回流管218回流,通过流动的冷却液持续的对导热防护板208、固定安装柱209和导热固定架211持续的冲刷,带走其表面的热量,从而快速的对固定陶瓷筒1内散热,加快其散热的速度,使得在因电弧产生高温时可以快速的得到处理,避免因长时间高温导致固定屏蔽筒201和波纹管207因热涨出现不可逆的形变,从而保证了内部器械的稳定性,在冷却液冷却的同时,由加速风扇205带动防护隔离管219内部的空气进行持续流动,通过空气吹拂固定陶瓷筒1侧端,从而将带走固定陶瓷筒1表面的热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散热速度;
49.在电弧完全消失并且动接触块204与定接触块202位置处断电时,通过外部控制器打开电磁限制阀408,气瓶405内存储的惰性气体通过连接固定管406进入到排入管407内侧,并最终输入到固定陶瓷筒1内侧,在注入一定时间后,真空泵410通过排出管409抽取固定陶瓷筒1内的惰性气体,此时气瓶405继续输出气体,直至气体完全输出完成后关闭电磁限制阀408,由真空泵410将内部抽取到真空环境,通过直接对内部注入气体,从而进一步加速内部的散热速度,同时可以均衡内外气压,避免内部真空环境与高温环境相配合导致固定陶瓷筒1受压损坏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加速内部散热,在气瓶405排气完成后,关闭吸附电磁铁403,将滑动连接条404从滑动连接槽402内抽出,再将新的气瓶405的滑动连接条404插入到滑动连接槽402内侧,再通过吸附电磁铁403对其进行固定卡接,使得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快速的更换气瓶405,保证了下次的防护;
50.在需要对真空灭弧器进行搬运时,将卡接固定条303插入到移动安装槽302内侧,使得固定支撑台301套接到固定防护盒309内侧,在套接卡接完成后,由推动弹簧306带动卡接限位架307沿移动固定槽305滑动并最终嵌入到卡接限位孔304内侧,从而对固定支撑台301和卡接固定条303固定连接,再将密封固定板311的一端与连接卡接槽310固定贴合,通过固定防护盒309和连接卡接槽310对静端接电柱203和动端接电柱206进行防护,再通过卡接销钉314对内孔固定板312和内孔固定条313限位卡接,使得在需要搬运真空灭弧器时可以快速的防护连接,保证了存储搬运的安全性。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