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8242发布日期:2022-11-26 08:4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薄膜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薄膜开关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薄膜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2.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由面板、上电路、隔离层、下电路四部分组成,按下薄膜开关,上电路的触点向下变形,与下电路的极板接触导通,手指松开后,上电路触点反弹回来,电路断开,回路触发一个信号。薄膜开关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的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工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
3.当前的薄膜开关存在一定不足:1、薄膜开关在安装时组装时,主要是通过将倒刺弹片卡在卡槽的内部,完成对薄膜开关的安装,但是在需要对薄膜开关进行检修盒更换时,不便于将倒刺从卡槽的内部取出,需要对其进行破坏方可拆卸。
4.2、同时在薄膜开关处于闲置的状态时,一般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的,表面的按键和开关会很容易触碰到,造成误操作,容易造成机器的意外开启和关闭,很容易造成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3、且薄膜开关内部的芯片电路板在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时,会存在温度升高的情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对内部的零件和线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薄膜开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薄膜开关结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两端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滑槽,四组所述第一连接滑槽的内部皆滑动设置有连接滑块,两组所述连接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保护罩,两组所述保护罩内部相互靠近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卡杆,所述外壳体底部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连接滑槽,所述外壳体内部底部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体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外壳体内部两侧的两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限位滑槽,两组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两组所述限位滑块相互靠近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限位滑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外壳体内部套设有安装机构。
7.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框、第一弹簧、推杆、通槽、卡块和通气孔,所述安装框位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框内部底部的两端均匀开设有多组通气孔,所述安装框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两组所述通槽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设置有推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套设有薄膜开关机构。
8.优选的,所述薄膜开关机构包括散热壳、散热片、面板、安装槽、导流筒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壳位于安装框的内部,所述导流筒位于安装框的底部,所述散热壳的顶部设置有面板,所述散热壳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散热壳底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对组散热片,所述导流筒内侧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9.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位于收纳槽的内部滑动,所述连接筒的一侧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并相互适配。
10.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位于通气孔的上方,所述通气孔与散热片之间一一相互对应。
11.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顶部延伸至第二连接滑槽的内部,所述卡杆的一侧延伸至卡槽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滑杆的顶部皆与安装框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相互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壳体的底部和限位板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卡杆由横杆和竖杆组成,且横杆位于竖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卡槽与横杆相互适配。
15.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薄膜开关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散热壳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可以与卡块进行快速连接,安装和拆卸更加的便利,在安装时将散热壳放置在安装框的内部,此时散热壳底部的两侧与卡块的斜边相互接触,推动两组卡块向通槽的内部滑动进行收纳,此时散热壳带动安装槽继续向下移动,当安装槽滑动至卡块处时,通过第一弹簧弹入至安装槽的内部,对散热壳进行固定和安装,操作便捷和省事。
17.2、本发明利用两组保护罩可以对面板进行保护,在使用时将两组保护罩相互远离滑动进行打开,使得滑轨带动卡杆移动,使得卡杆脱离卡槽的内部,使得两组固定杆解除限定,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下,使得第三弹簧通过滑杆将安装框向上顶出外壳体的内部,带动面板同时移出外壳体的内部,供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18.3、本发明通过同时在进行长时间的使用时,安装框带动面板向上移动移出外壳体的内部使用时,此时安装框在向上移动时,与连接筒的一侧相互滑动,当安装框通过收纳槽时,此时在两组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带动连接筒向导流筒处移动,当导流筒与连接筒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连接筒延伸至导流筒的内部,同时散热风扇工作,通过通气孔将散热片表面的热量通过连接筒传递出外壳体的内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侧视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主视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图1的a处放大图。
20.图中:1、外壳体;2、安装机构;201、安装框;202、第一弹簧;203、推杆;204、通槽;205、卡块;206、通气孔;3、薄膜开关机构;301、散热壳;302、散热片;303、面板;304、安装槽;
305、导流筒;306、散热风扇;4、连接滑块;5、保护罩;6、滑轨;7、第一连接滑槽;8、第二连接滑槽;9、固定杆;10、卡槽;11、滑杆;12、第三弹簧;13、卡杆;14、收纳槽;15、第二弹簧;16、限位滑槽;17、限位滑块;18、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薄膜开关结构,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两端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滑槽7,四组第一连接滑槽7的内部皆滑动设置有连接滑块4,两组连接滑块4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保护罩5,两组保护罩5内部相互靠近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滑轨6,两组滑轨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卡杆13,外壳体1底部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连接滑槽8,外壳体1内部底部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固定杆9,两组固定杆9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0,外壳体1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滑杆11,滑杆11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2,外壳体1内部两侧的两端开设有收纳槽14,收纳槽14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限位滑槽16,两组限位滑槽1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17,两组限位滑块17相互靠近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连接筒18,限位滑槽16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5,外壳体1内部套设有安装机构2。
2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框201、第一弹簧202、推杆203、通槽204、卡块205和通气孔206,安装框201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框201内部底部的两端均匀开设有多组通气孔206,安装框201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通槽204,两组通槽204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02,两组第一弹簧20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卡块205,卡块205的顶部设置有推杆203,安装框201的内部套设有薄膜开关机构3,便于对薄膜开关的安装和更换。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薄膜开关机构3包括散热壳301、散热片302、面板303、安装槽304、导流筒305和散热风扇306,散热壳301位于安装框201的内部,导流筒305位于安装框201的底部,散热壳301的顶部设置有面板303,散热壳301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304,散热壳301底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对组散热片302,导流筒305内侧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06,提高薄膜开关的散热效果。
2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连接筒18位于收纳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筒18的一侧延伸至导流筒305的内部并相互适配,便于将热量输送出去。
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散热片302位于通气孔206的上方,通气孔206与散热片302之间一一相互对应,使得通气孔206最大程度将热量散发出去。
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卡杆13的顶部延伸至第二连接滑槽8的内部,卡杆13的一侧延伸至卡槽10的内部,使得卡杆13不阻碍滑轨6的一侧。
28.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固定杆9和滑杆11的顶部皆与安装框20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相互连接,使得安装框201移动稳定。
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滑杆11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板,第三弹簧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壳体1的底部和限位板固定连接,使得第三弹簧12带动安装框201复位。
3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卡杆13由横杆和竖杆组成,且横杆位于竖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卡槽10与横杆相互适配,便于卡杆对固定杆9卡死。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卡槽10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使得卡杆13与卡槽10摩擦力增大。
32.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滑块4在第一连接滑槽7的内部滑动,推动两组保护罩5相互远离滑动进行打开,带动滑轨6进行移动,滑轨6与卡杆13相对滑动,当卡杆13滑动至滑轨6最末端,滑轨6带动卡杆13在第二连接滑槽8的内部滑动,使得卡杆13脱离卡槽10的内部,使得两组固定杆9解除限定,在第三弹簧12的弹力下,使得第三弹簧12通过滑杆11将安装框201向上顶出外壳体1的内部,带动面板303同时移出外壳体1的内部,供操作人员进行使用,收纳时,将安装框201按压至外壳体1的内部,将两组保护罩5相互靠近,使得滑轨6推动卡杆13向卡槽10的内部移动,对固定杆9卡死,完成收纳保护。
33.实施例2,如图3-5所示,使用面板303时,安装框201带动面板303向上移动移出外壳体1的内部使用时,此时安装框201在向上移动时,与连接筒18的一侧相互滑动,当安装框201通过收纳槽14时,此时在两组第二弹簧15的弹力下,带动连接筒18移出收纳槽14的内部向导流筒305处移动,当导流筒305与连接筒18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连接筒18延伸至导流筒305的内部,同时散热风扇306工作,散热壳301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片302的内部,散热风扇306工作产生的气流将散热片302的热量通过通气孔206吸附至导流筒305的内部,并通过连接筒18传递出外壳体1的内部。
34.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将散热壳301放置在安装框201的内部,此时散热壳301底部的两侧与卡块205的斜边相互接触,推动两组卡块205向通槽204的内部滑动进行收纳,此时散热壳301带动安装槽304继续向下移动,当安装槽304滑动至卡块205处时,通过第一弹簧202弹入至安装槽304的内部,对散热壳301进行固定和安装。
35.在使用时将两组保护罩5相互远离滑动进行打开,使得滑轨6带动卡杆13移动,使得卡杆13脱离卡槽10的内部,使得两组固定杆9解除限定,在第三弹簧12的弹力下,使得第三弹簧12通过滑杆11将安装框201向上顶出外壳体1的内部,带动面板303同时移出外壳体1的内部,供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36.在进行长时间的使用时,安装框201带动面板303向上移动移出外壳体1的内部使用时,此时安装框201在向上移动时,与连接筒18的一侧相互滑动,当安装框201通过收纳槽14时,此时在两组第二弹簧15的弹力下,带动连接筒18向导流筒305处移动,当导流筒305与连接筒18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连接筒18延伸至导流筒305的内部,同时散热风扇306工作,通过通气孔206将散热片302表面的热量通过连接筒18传递出外壳体1的内部进行散热。
3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