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连接线

文档序号:32781468发布日期:2022-12-31 15:0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智能连接线

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连接线。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类电子设备性能日趋提高,功能日趋复杂,该类设备对采用串行传输总线进行充电的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3.为应对加快充电速度这一市场需求,开发了众多快速充电软硬件,其中一种基于串行传输总线的充电协议得到广泛应用,它可通过提供可编程的较高输入电压来降低连接线电流及相应的能量损耗,提高串行传输总线的传输功率。
4.为适配电子设备的快速充电,在电子设备的设备端必须有配备相应的降压芯片来匹配设备的供电电压。随着充电功率的逐步提升,转换效率相同时,势必使得耗散功率进一步增大,这样会增加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提高电子设备的成本与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连接线,可以降低对电子设备的降压要求,减小电子设备的成本和体积。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第一方面,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连接线,包括: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第一有源转接板、传输线缆、第二有源转接板以及第二串行通信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有源转接板和所述第二有源转接板分别为镜像设置的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
8.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有源转接板,所述第一有源转接板通过所述传输线缆连接所述第二有源转接板,所述第二有源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
9.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源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有源转接板上设置有第二降压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10.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以检测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的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以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对所述第一降压模块进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以检测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以基于所述第二电信号对所述第二降压模块进行控制。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源转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二有源转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
12.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两端。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
1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
口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两端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15.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两端,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两端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16.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第八开关单元和第四电容;
17.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后,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的两端;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第一串联连接点,和第二串联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串联连接点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串联连接点,所述第二串联连接点为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串联连接点;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18.所述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六开关单元、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八开关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后,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八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两端;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第三串联连接点,和第四串联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三串联连接点为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串联连接点,所述第四串联连接点为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八开关单元的串联连接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六开关单元、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八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19.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二降压模块包括: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以及第四电容;
20.其中,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串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21.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串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输线缆的两个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六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22.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为集成降压芯片,或者,由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降压模块;
23.所述第二降压模块为集成降压模块,或者由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降压模块。
24.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上,或者所述第一降
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之外;
25.所述第二电容设置在所述第二降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上,或者,所述第二降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之外。
26.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电平转换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以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产生第一数字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连接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器,以基于所述第一数字控制信号产生第一电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平转换器还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以基于所述第一电平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降压模块进行控制;
27.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二电平转换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以基于所述第二电信号产生第二数字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连接所述第二电平转换器,以基于所述第二数字控制信号产生第二电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电平转换器还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以基于所述第二电平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二降压模块进行控制。
28.可选的,所述第一串行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为相同类型的串行通信接口,或者不同类型的串行通信接口。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其可包括: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第一有源转接板、传输线缆、第二有源转接板以及第二串行通信接口,其中第一串行通信接口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分别连接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第一有源转接板通过传输线缆连接第二有源转接板,其中,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分别为镜像设置的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中传输线缆的两端分别镜像设置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即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实现了降压功能在电子设备外的实现,使得减小电子设备中无需设置降压功能模块,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和成本,并且降低了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耗散功率,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充电散热;其次,传输线缆可作为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的无源电感元件,在能量传输的同时便实现了电压域的转换,减小了电能转换过程中所需的无源元件的数量与所需的体积。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三;
34.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3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四;
36.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二;
3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五;
3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三;
39.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六。
40.图标:
41.10-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1-第一有源转接板;12-传输线缆;13-第二有源转接板;14-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11-第一降压模块;112-第一控制模块;131-第二降压模块;132-第二控制模块;1121-第一控制单元;1122-第一电平转换器;1321-第二控制单元;1322-第二电平转换器;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s1-第一开关单元;s2-第二开关单元;s3-第三开关单元;s4-第四开关单元;s5-第五开关单元;s6-第六开关单元;s7-第七开关单元;s8-第八开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技术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43.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此外,本发明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6.在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解释解释之前,先对本发明的可能应用的一种场景予以介绍。
47.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智能连接线,可通过将降压功能的模块从电子设备中迁移设置在智能连接线中,作为内嵌在智能连接线中的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实现通过智能连接线的降压,使得电子设备中便无需再设置降压芯片或者模块,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体积和重量。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需要数据线能量传输的电子设备。
48.如下结合附图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进行解释说明。智能连接线还可称为智能线缆、有源线缆、有源连接线或者智能充电线等其它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连接线可包括:第一串行通信接口
10、第一有源转接板11、传输线缆12、第二有源转接板13以及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其中,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分别为镜像设置的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
49.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连接第一有源转接板11,第一有源转接板11通过传输线缆12连接第二有源转接板13,第二有源转接板13连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
50.其中,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与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可分别用来连接电子设备的串行通信接口和充电电源。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可以为相同类型的串行通信接口,或者不同类型的串行通信接口。例如,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例如可以为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等任一类型的usb接口,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例如可以为usb type-a,usb type-b,usb type-c等任一类型的usb接口。
51.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均可以为有源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e board,pcb),其可以为采用pcb实现的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为分别镜像设置的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电路板。由于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分别连接传输线缆12,因此,传输线缆12对于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其相当于无源电感元件,又称磁性元件,可在能量传输的同时,实现电压域的转换。
52.由于第一有源转接板11和第二有源转接板13相对于传输线缆12相互镜像设置,因此,无论是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连接充电电源,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连接电子设备,亦或是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连接电子设备,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连接充电电源,其智能连接线均可实现电能传输。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其可包括:第一串行通信接口、第一有源转接板、传输线缆、第二有源转接板以及第二串行通信接口,其中第一串行通信接口和第二串行通信接口分别连接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第一有源转接板通过传输线缆连接第二有源转接板,其中,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分别为镜像设置的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中传输线缆的两端分别镜像设置两个具有降压功能的转接板,即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实现了降压功能在电子设备外的实现,使得减小电子设备中无需设置降压功能模块,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和成本,并且降低了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的耗散功率,减小了电子设备的充电散热;其次,传输线缆可作为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的无源电感元件,在能量传输的同时便实现了电压域的转换,减小了电能转换过程中所需的无源元件的数量与所需的体积。
54.在上述图1所示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通过具体的示例对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的具体结构进行示例说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第一有源转接板11上设置有第一降压模块111和第一控制模块112,第二有源转接板13上设置有第二降压模块131和第二控制模块132。
55.第一控制模块112连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以检测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第一电信号,第一控制模块112还连接第一降压模块111,以基于第一电信号对第一降压模块111进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132连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以检测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第二电信号,第二控制模块132还连接第二降压模块131,以基于第二电信号对第二降压模块131进行控制。
56.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降压模块1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和传输线缆12,第一控制模块11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以检测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第一电信号,第一控制模块1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降压模块111的控制端。示例的,第一控制模块112可根据第一电信号确定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则第一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降压模块111执行电源输入端匹配的降压操作。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出端,则第一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降压模块111执行电源输出端匹配的降压操作。
57.相应的,第二降压模块13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和传输线缆12。第二控制模块13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以检测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第二电信号,第二控制模块13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降压模块131的控制端。示例的,第二控制模块132可根据第二电信号确定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则第二控制模块132控制第二降压模块131执行电源输入端匹配的降压操作。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则第二控制模块132控制第二降压模块131执行电源输出端匹配的降压操作。
58.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中,可通过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相互配合、第二降压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相互配合,使得第一有源转接板和第二有源转接板连通传输线缆,实现电能传输过程中的降压转换。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源转接板是通过降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配合实现的,实现了有源的电压转换功能,无需额外的控制模块,避免了智能连接线的体积过大。
59.继续参照上述图2,第一有源转接板11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容c1,第二有源转接板13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连接在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两端,第二电容c2连接在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两端。
60.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时,第一电容c1,可实现输入电压的分担,第二电容c2可稳压滤波的作用。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出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时,第二电容c2可实现输入电压的分担,第一电容c1可实现稳压滤波的作用。
61.如下通过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的可能实现方式,对智能连接线进行说明。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第一降压模块11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第二降压模块131包括: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
62.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串联后连接在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两端,第二开关单元s2的两端连接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一接线端,第一控制模块11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的控制端。
63.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串联后连接在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两端,第三开关单元s3的两端连接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二接线端,第二控制模块132连接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控制端。
64.第一控制模块112,可基于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132,可基于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还是电源输出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
式对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
65.如下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出端为例,结合等效电路图进行说明,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可通过第二控制模块132控制第三开关单元s3处于常开状态,第四开关单元s4处于常闭状态,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交替打开,传输线缆12可作为无源电感元件,充当了转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在能量传输的同时,实现了电压域的降压转换。
66.在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结构的可能实现方式。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四,如图5所示,第一降压模块11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第四开关单元s4和第三电容c3,第二降压模块131包括: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第八开关单元s8和第四电容c4。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第四开关单元s4依次串联连接后,连接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一接线端,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串联后连接在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两端;第三电容c3连接在第一串联连接点和第二串联连接点之间,第一串联连接点为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的串联连接点,第二串联连接点为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串联连接点;第一控制模块11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控制端。
67.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依次串联连接后,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二接线端,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串联后连接在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两端;第四电容c4连接在第三串联连接点和第四串联连接点之间,第三串联连接点为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的串联连接点,第四串联连接点为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的串联连接点;第二控制模块132连接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的控制端。
68.第一降压模块中111的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第四开关单元s4和第三电容c3通过上述线路连接方式,共同实现第一降压模块111的降压作用,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第八开关单元s8和第四电容c4通过上述线路连接方式,共同实现第二降压模块131的降压作用。
69.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与串联在一起的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并列连接,第三电容c3与串联在一起的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并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12通过连接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控制端实现对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控制。
70.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与串联在一起的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并列连接,第四电容c4与串联在一起的第六开关单元s6和第七开关单元s7并列连接,第二控制模块132通过连接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的控制端实现对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的控制。
71.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时,第一降压模块11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
交替打开,与传输线缆12、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容c4共同实现降压转换。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出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时,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交替打开,与传输线缆12、第一降压模块111中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共同实现降压转换。
72.如下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出端为例,结合等效电路图进行说明,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可通过第二控制模块132控制第七开关单元s7和第八开关单元s8处于常开状态,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处于常闭状态,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第四开关单元s4交替打开,传输线缆12可作为无源电感元件,充当了转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在能量传输的同时,实现了降压转换。
73.在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结构的可能实现方式。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五,如图7所示,第一降压模块11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以及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降压模块131包括:第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以及第四电容c4;
74.第三电容c3和第三开关单元s3串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一接线端,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1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的一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单元s2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一控制模块11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和第三开关单元s3的控制端。
75.第四电容c4和第四开关单元s4串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传输线缆12的两个第二接线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一端通过第五开关单元s5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的一端还通过第六开关单元s6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二控制模块132连接第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的控制端。
76.第一降压模块11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以及第三电容c3通过上述线路连接方式,共同实现第一降压模块111的降压作用,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以及第四电容c4通过上述线路连接方式,共同实现第一降压模块111的降压作用。
77.传输线缆12与串联的第三电容c3和第三开关单元s3的连接关系为并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12通过连接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和第三开关单元s3的控制端实现对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和第三开关单元s3的控制。
78.传输线缆12与串联的第四电容c4和第四开关单元s4的连接关系为并列连接,第二控制模块132通过连接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的控制端实现对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的控制。
79.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时,第一降压模块11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交替打开,与传输线缆12、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容c4共同实现降压转换。当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出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入端时,第二降压模块131中的第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和第六开关单元s6交替打开,与传输线缆12、第一降压模块
111中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共同实现降压转换。
80.如下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为电源输出端为例,结合等效电路图进行说明,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等效电路示意图三。如图8所示,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为电源输入端,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为电源输出端,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处于常闭状态,第二开关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处于常开状态,通过第二控制模块132控制第四开关单元s4、第五开关单元s5、第六开关单元s6交替打开,传输线缆12可作为无源电感元件,充当了转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在能量传输的同时,实现了电压域的降压转换。
81.在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的可能实现方式。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降压模块111为集成降压芯片,或者,由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降压模块;第二降压模块131为集成降压模块,或者由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降压模块。
82.第一降压模块可能包含降压芯片,通过降压芯片实现降压目的,也可能包含可以实现降压功能的分立元器件。第二降压模块可能包含降压芯片,通过降压芯片实现降压目的,也可能包含可以实现降压功能的分立元器件。
83.在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可能实现方式。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容设置在第一降压模块111所在的芯片上,或者第一降压模块111所在的芯片之外;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二降压模块131所在的芯片上,或者,第二降压模块131所在的芯片之外。
84.第一降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中可以包含第一电容,根据实现降压目的的要求,第一电容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方式,如果第一电容的体积太大,可将第一电容设置在第一降压模块所在的降压芯片之外,再与降压芯片连接。
85.第二降压模块所在的芯片中可以包含第二电容,根据实现降压目的的要求,第二电容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方式,如果第二电容的体积太大,可将第二电容设置在第二降压模块所在的降压芯片之外,再与降压芯片连接。
86.在本技术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连接线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结构的可能实现方式。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六。
87.第一控制模块112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121和第一电平转换器1122,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以基于第一控制单元1121产生第一数字控制信号;第一控制单元还连接第一电平转换器1122,以基于第一数字控制信号产生第一电平控制信号,第一电平转换器1122还连接第一降压模块111,以基于第一电平控制信号,对第一降压模块111进行控制。
88.第二控制模块132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321和第二电平转换器1322,第二控制单元1321连接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以基于第二控制单元1321产生第二数字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单元1321还连接第二电平转换器1322,以基于第二数字控制信号产生第二电平控制信号,第二电平转换器1322还连接第二降压模块131,以基于第二电平控制信号,对第二降压模块131进行控制。
89.第一串行通信接口10传递的第一电信号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121产生第一数字控
制信号,再通过第一电平转换器1122将第一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一电平控制信号,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换实现对第一降压模块111的控制。第二串行通信接口14传递的第二控制单元1321通过第二控制单元产生第二数字控制信号,再通过第二电平转换器1322将第二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第二电平控制信号,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换实现对第二降压模块131的控制。
9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