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466313发布日期:2023-03-15 06:4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 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 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cmos数字电路由于其功耗低,输入阻抗高,结构简单等优势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cmos数字电路在高频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此,对cmos数字电路和模块的高频化,小型化,集成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具有优异的高频性能,当前navitas等公司的将gan功率器件与si基逻辑控制部分和前级驱动混合集成,这方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an高频性能的发挥。基于全gancmos数字电路可以满足高频和低功耗需求,同时避免了两种材料在集成过程中产生的寄生参数的影响。但是,由于gan基器件工艺制造中刻蚀对于器件表面产生的损伤,导致p-gan中空穴的漂移迁移率很低,限制了高频和低功耗优势的发挥。因此,开展全gan cmos研究,不仅为改善p/n沟道改善器件性能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利用gan材料的优良特性,为信息系统的多功能,小型化和高效化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基于gan基数字器件在高频化,小型化等应用场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 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先在gan帽层上外延介质并结合光刻、刻蚀工艺形成介质硬掩膜,之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依次生长p-gan层与in-situ sin
x
钝化层,去除介质硬掩膜后经过台面隔离定义gan n-fet与gan p-fet两个分立器件,再淀积介质形成增强型p-fet的凹槽型mis栅极,同时选择性外延生长的p-gan层也作为n-fet的p-gan栅而实现增强型,逐步定义两个器件的源漏电极与栅电极,最后分别将两个器件的栅极互联与漏极互联形成gan cmos反相器。同时,本发明使用选择性外延方法生长p-gan层与in-situ sin
x
钝化层,降低了因刻蚀引入的晶格损伤,使2deg与2dhg的迁移率未受影响,且降低了界面态密度。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采用选择性外延工艺的gan cmos反相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制备基片,所属基片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衬底1、gan缓冲层2、gan沟道层3、algan势垒层4以及gan帽层5;
7.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工艺,在gan帽层5上淀积介质层,并结合光刻技术与刻蚀技术,所形成的介质硬掩膜6沿器件横向呈不间断分布,并且每一段介质硬掩膜6的长度不等;
8.步骤3: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工艺,在介质硬掩膜6之间的gan帽层5上表面先后形成p-gan层7和sin
x
钝化层8,sin
x
钝化层8高度低于介质硬掩膜6;
9.步骤4:刻蚀去除介质硬掩膜6,得到通过选择性外延生成的第一p-gan层71、第二p-gan层72、第三p-gan层73以及第一sin
x
钝化层81、第二sin
x
钝化层82、第三sin
x
钝化层83;其中,第一sin
x
钝化层81位于第一p-gan层71上表面,第二sin
x
钝化层82位于第二p-gan层72上表面,第三sin
x
钝化层83位于第三p-gan层73上表面,并且第二p-gan层72位于第一p-gan层71和第三p-gan层73之间;
10.步骤5:在第二p-gan层72远离第一p-gan层71的一侧与gan cmos反相器的两端刻蚀gan帽层5、algan势垒层4以及部分gan沟道层3,将gan帽层5和algan势垒层4分割为第一gan帽层51、第二gan帽层52与第一algan势垒层41、第二algan势垒层42;其中,第一gan帽层51位于第一algan势垒层41的上表面构成第一异质结,且第一p-gan层71和第二p-gan层72位于第一gan帽层51的上表面的两端;第二gan帽层52位于第二algan势垒层42的上表面构成第二异质结,且第三p-gan层73位于第二gan帽层52上表面的中部;
11.步骤6:在第二异质结上表面两端淀积形成n-fet源极11和n-fet漏极12欧姆接触的材料,采用剥离工艺并进行退火形成n-fet源极11和n-fet漏极12,其中n-fet源极11位于靠近第一异质结的一端;
12.步骤7:刻蚀第一sin
x
钝化层81远离第二p-gan层72的一侧与第二sin
x
钝化层82远离第一p-gan层71的一侧,在第一p-gan层71和第二p-gan层72表面显露出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所需要的孔;
13.步骤8:淀积形成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欧姆接触的材料,采用剥离工艺并进行退火,分别在第一p-gan层71,第二p-gan层72表面开孔处形成p-fet源极9与p-fet漏极10;
14.步骤9:采用低温介质淀积技术在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之间的第一sin
x
钝化层81上表面、第二sin
x
钝化层82上表面、第一gan帽层51上表面淀积栅介质13,同时刻蚀去除第三sin
x
钝化层83;
15.步骤10:在栅介质13上淀积形成p-fet栅极14所需的肖特基金属,在第三p-gan层73上淀积形成n-fet栅极15所需的肖特基金属,采用剥离工艺后形成p-fet栅极14和n-fet栅极15;
16.步骤11:在第一异质结与第二异质结之间的凹槽中淀积钝化层16,在钝化层16上淀积第一金属17,第一金属1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部分p-fet漏极10上表面与n-fet漏极12上表面;
17.步骤12:淀积钝化层18覆盖整个器件表面,在钝化层18上淀积第二金属19,第二金属19的两端分别与p-fet栅极14的部分上表面以及n-fet栅极15间的上表面连接。
18.作为优选方式,栅介质13所用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层淀积(ald)工艺和脉冲激光淀积(pld),采用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sin
x
、al2o3、hfo2中的一种以及它们的组合。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在gan帽层上外延介质并结合光刻、刻蚀工艺形成介质硬掩膜,再在此结构上选择性外延生长p-gan层与sin
x
钝化层,最后去除介质硬掩模,形成p-fet的凹槽型mis栅极,同时选择性外延生长的p-gan层也作为n-fet的p-gan栅而实现增强型,。相较于利用部分或全部刻蚀p-gan层来实现增强型技术,本发明减少了因刻蚀p-gan层引入的晶格损伤,提升栅极界面的质量并防止沟道电子和空穴迁移率降低,且无需控制刻蚀的精度,而且选择性外延生长的p-gan层同时作为增强型p-fet的漂移区和n-fet的p-gan
栅实现增强型。
附图说明
20.图1是实施例1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22.图3是实施例1的具体的工艺步骤,其中:
23.(a)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1材料准备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4.(b)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2淀积并刻蚀形成介质硬掩膜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5.(c)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3再生长p-gan层与钝化层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6.(d)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4去除介质硬掩膜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7.(e)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5刻蚀形成台面隔离将n-fet与p-fet以及相邻器件间隔离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8.(f)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6形成n-fet源漏极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29.(g)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7刻蚀钝化层形成p-fet源极孔和漏极孔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30.(h)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8形成p-fet源漏极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31.(i)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9淀积p-fet栅介质并刻蚀n-fet栅上钝化层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32.(j)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10形成p-fet与n-fet栅极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33.(k)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11实现p-fet与n-fet间漏极互联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34.(l)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中步骤11实现p-fet与n-fet间栅极互联后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6.实施例1:
37.步骤1:制备基片,所属基片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衬底1、gan缓冲层2、gan沟道层3、algan势垒层4以及gan帽层5;
38.步骤2:采用化学气相淀积cvd工艺,在gan帽层5上淀积介质层,并结合光刻技术与刻蚀技术,所形成的介质硬掩膜6沿器件横向呈不间断分布,并且每一段介质硬掩膜6的长度不等;
39.步骤3: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工艺,在介质硬掩膜6之间的gan帽层5上表面先后形成p-gan层7和sin
x
钝化层8,sin
x
钝化层8高度低于介质硬掩膜6;
40.步骤4:刻蚀去除介质硬掩膜6,得到通过选择性外延生成的第一p-gan层71、第二p-gan层72、第三p-gan层73以及第一sin
x
钝化层81、第二sin
x
钝化层82、第三sin
x
钝化层83;其中,第一sin
x
钝化层81位于第一p-gan层71上表面,第二sin
x
钝化层82位于第二p-gan层72上表面,第三sin
x
钝化层83位于第三p-gan层73上表面,并且第二p-gan层72位于第一p-gan
层71和第三p-gan层73之间;
41.步骤5:在第二p-gan层72远离第一p-gan层71的一侧与gan cmos反相器的两端刻蚀gan帽层5、algan势垒层4以及部分gan沟道层3,将gan帽层5和algan势垒层4分割为第一gan帽层51、第二gan帽层52与第一algan势垒层41、第二algan势垒层42;其中,第一gan帽层51位于第一algan势垒层41的上表面构成第一异质结,且第一p-gan层71和第二p-gan层72位于第一gan帽层51的上表面的两端;第二gan帽层52位于第二algan势垒层42的上表面构成第二异质结,且第三p-gan层73位于第二gan帽层52上表面的中部;
42.步骤6:在第二异质结上表面两端淀积形成n-fet源极11和n-fet漏极12欧姆接触的材料,采用剥离工艺并进行退火形成n-fet源极11和n-fet漏极12,其中n-fet源极11位于靠近第一异质结的一端;
43.步骤7:刻蚀第一sin
x
钝化层81远离第二p-gan层72的一侧与第二sin
x
钝化层82远离第一p-gan层71的一侧,在第一p-gan层71和第二p-gan层72表面显露出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所需要的孔;
44.步骤8:淀积形成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欧姆接触的材料,采用剥离工艺并进行退火,分别在第一p-gan层71,第二p-gan层72表面开孔处形成p-fet源极9与p-fet漏极10;
45.步骤9:采用低温介质淀积技术在p-fet源极9和p-fet漏极10之间的第一sin
x
钝化层81上表面、第二sin
x
钝化层82上表面、第一gan帽层51上表面淀积栅介质13,同时刻蚀去除第三sin
x
钝化层83;
46.步骤10:在栅介质13上淀积形成p-fet栅极14所需的肖特基金属,在第三p-gan层73上淀积形成n-fet栅极15所需的肖特基金属,采用剥离工艺后形成p-fet栅极14和n-fet栅极15;
47.步骤11:在第一异质结与第二异质结之间的凹槽中淀积钝化层16,在钝化层16上淀积第一金属17,第一金属1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部分p-fet漏极10上表面与n-fet漏极12上表面;
48.步骤12:淀积钝化层18覆盖整个器件表面,在钝化层18上淀积第二金属19,第二金属19的两端分别与p-fet栅极14的部分上表面以及n-fet栅极15间的上表面连接。
49.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备的gan cmos器件,先在gan帽层上外延介质并结合光刻、刻蚀工艺形成介质硬掩膜,在此结构上选择性外延生长p-gan层与sin
x
钝化层,最后去除介质硬掩模,完成p-fet与n-fet的源漏欧姆接触后再淀积介质形成增强型p-fet的凹槽型mis栅极,同时选择性外延生长的p-gan层也作为n-fet的p-gan栅而实现增强型,最后经过n-fet与p-fet之间电极的金属互联后形成gan cmos反相器。相较于利用部分或全部刻蚀p-gan层来实现增强型技术,本发明减少了因刻蚀p-gan层引入的晶格损伤,提升界面的质量并减少沟道电子和空穴迁移率降低,且无需控制刻蚀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