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2801发布日期:2023-03-08 06: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由铁芯和绕组等部分构成,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等,同时变压器按照绕组材料不同可分为线绕式变压器和箔绕式变压器。
3.大容量移相整流变压器采用传统的线绕方式,需要专业的绕制人员,这不仅对绕制人员的绕制技能要求高,并且人工绕制周期较长,不利提高产品效率,而常规的箔绕需要增加层绝缘和端绝缘,其中,传统的端绝缘制作方法通常是在绕组侧端人工套设绝缘板,会导致变压器尺寸增加,从而导致制作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有助于控制制作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包括:获取绕组规格;基于所述绕组规格,获取绝缘材料对所述绕组的绕制规则;判断所述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若所述绕制规则不满足所述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所述误差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基于所述误差因素,重新设置所述绕制规则;若所述绕制规则满足所述规则要求,则判断所述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若所述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基于所述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若所述绕组被绕制完成,则切断所述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再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如果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再根据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如果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再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当绕组未被绕制完成时,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绕组被绕制完成时,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根据设置的绕制规则,对绕组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无需人工绕制,有助于提高绕制效率和绕制工艺,同时将绝缘材料缠绕在绕组上,由于
绝缘材料比较薄,不会增加绕组额外的宽度,有助于减小变压器尺寸,从而有助于控制制作成本。
7.可选的,基于所述误差因素,重新设置所述绕制规则的具体步骤包括:判断所述误差因素是否为所述密集程度;若所述误差因素为所述密集程度,则获取所述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判断所述密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密集阈值;若所述密集程度大于所述密集阈值,则降低所述密集程度;若所述密集程度小于所述密集阈值,则提高所述密集程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判断误差因素是否为密集程度,当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时,获取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再根据判断密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密集阈值,来调节密集程度,有助于减少因密集程度过大而导致绝缘材料浪费或因密集程度过小而导致绕组未被完全绕制的情况发生。
9.可选的,还包括若所述误差因素不是所述密集程度,则获取所述紧密程度;判断所述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若所述紧密程度大于所述紧密阈值,则降低所述紧密程度;若所述紧密程度小于所述紧密阈值,则提高所述紧密程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误差因素不是密集程度时,则导致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的因素即为紧密程度,通过判断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来调节紧密程度,有助于减少因紧密程度过大而导致绕组变形或绝缘材料断裂的情况发生,也有助于减少因紧密程度过小而导致绝缘材料未绕紧绕组从而造成绝缘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11.可选的,所述若所述误差因素为所述密集程度,则获取所述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的具体步骤包括:若所述误差因素为所述密集程度,则获取所述绕组的移动速度;获取所述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基于所述绕制速度与所述移动速度,获取所述密集程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绕组的移动速度和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并根据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计算得到密集程度,不仅有助于判断绝缘材料绕制是否均匀,此外,通过调节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从而使得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处于一个合理的比值范围,有助于使得密集程度满足实际需求。
13.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绝缘材料对所述绕组的绕制力度;获取所述绕组的材料类型;基于所述材料类型,获取判断所述绕制力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力度阈值;若所述绕制力度大于所述力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紧密程度大于所述紧密阈值;若所述绕制力度小于所述力度阈值,则判定所述紧密程度小于所述紧密阈值。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材料类型,可以获取到不同材料类型绕组的物理特性,再以不同的物理特性为基础,通过判断绕制力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力度阈值,来判定紧密程度是否大于紧密阈值,根据绕制力度的大小来确定紧密程度的大小,有助于将紧密
程度数据化,从而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控制紧密程度。
15.可选的,还包括:获取所述绕组的完整程度;基于所述完整程度,判断所述绕组边缘是否存在缺陷;若所述绕组存在缺陷,则获取缺陷等级;判断所述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若所述缺陷等级超过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则结束当前绕制任务,并进行报警;若所述缺陷等级未超过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则判断所述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若所述缺陷等级超过所述第二等级阈值,则提高所述绕制速度和/或降低所述移动速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根据绕组的完整程度判断绕组边缘是否存在缺陷,当绕组边缘存在缺陷时,再获取缺陷等级并判断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当缺陷等级超过第一等级阈值时,表明绕组边缘存在的缺陷较大,容易造成绝缘材料破裂等情况发生,因此需要立即结束当前绕制任务,并且报警,从而有助于通知工作人员前来观察或修整;当缺陷等级位于第一等级阈值与第二等级阈值之间时,表明绕组边缘缺陷程度适中,因此只需要降低绕组移动速度或者提高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使得缺陷位置被绕制更多的绝缘材料,从而有助于减少因绕组缺陷导致绝缘材料破损的情况发生。
17.可选的,在所述若所述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基于所述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绕组的第一剩余量;获取单位距离内所述绝缘材料的单位消耗量;基于所述第一剩余量与所述单位消耗量,获取剩余消耗量;获取所述绝缘材料的第二剩余量;获取所述剩余消耗量与所述第二剩余量的相对差值;判断所述相对差值是否小于0;若所述相对差值小于0,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若所述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判断所述第二剩余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剩余量阈值;若所述第二剩余量小于或等于实时剩余量阈值,则基于所述相对差值进行预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一剩余量与单位消耗量计算得到剩余消耗量,再通过判断剩余消耗量与第二剩余量的相对差值是否小于0,来判断剩余绝缘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当相对差值小于0时,表明剩余绝缘材料能够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0时,表明剩余绝缘材料不能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再判断第二剩余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剩余量阈值,当第二剩余量小于或等于实时剩余量阈值时,则基于相对差值进行预警,通过设置预警功能,有助于防止因绝缘材料消耗完但绕组未被绕制完成且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更换绝缘材料的情况发生,而通过设置剩余量阈值,有助于防止在绕组绝缘绕制装置刚开始工作时就持续预警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获知绝缘材料还能使用多久以及多久之后适合前往更换绝缘材料。
1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绕组规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绕组规格,获取绝缘材料对所述绕组的绕制规则;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第三获取模块,若所述绕制规则不满足所述规则要求,则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误差因素,重新设置所述绕制规则,所述误差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第二判断模块,若所述绕制规则满足所述规则要求,则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第一执行模块,若所述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第二执行模块,若所述绕组被绕制完成,则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切断所述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再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如果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再根据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如果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再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当绕组未被绕制完成时,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绕组被绕制完成时,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根据设置的绕制规则,对绕组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无需人工绕制,有助于提高绕制效率和绕制工艺,同时将绝缘材料缠绕在绕组上,由于绝缘材料比较薄,不会增加绕组额外的宽度,有助于减小变压器尺寸,从而有助于控制制作成本。
2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智能终端,方便使用者使用。
2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再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如果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再根据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如果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再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当绕组未被绕制完成时,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绕组被绕制完成时,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
止当前绕制任务;根据设置的绕制规则,对绕组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无需人工绕制,有助于提高绕制效率和绕制工艺,同时将绝缘材料缠绕在绕组上,由于绝缘材料比较薄,不会增加绕组额外的宽度,有助于减小变压器尺寸,从而有助于控制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图2是步骤s201至步骤s205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3是步骤s301至步骤s304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4是步骤s401至步骤s403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5是步骤s501至步骤s505的步骤流程图;图6是步骤s601至步骤s607的步骤流程图;图7是步骤s701至步骤s709的步骤流程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的模块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获取模块;2、第二获取模块;3、第一判断模块;4、第三获取模块;5、设置模块;6、第二判断模块;7、第一执行模块;8、第二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中,先将绕组放置在放料架上,并使得绕组一侧穿过传输辊、导向轮、羊毛毡以及尼龙轮并固定在收卷架上;将绝缘材料卷安装在纸盘架上,启动机器,传输辊将绕组沿指定方向匀速移动,同时绝缘材料通过纸盘架环绕组匀速旋转,从而将绝缘材料均匀地缠绕在绕组上。
29.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
30.参照图1,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8:步骤s101:获取绕组规格。
3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提前手动输入绕组规格,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在数据库中匹配出相对应的绕组规格,绕组规则包括绕组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等,绕组包括铜箔和铝箔。
32.步骤s102:基于绕组规格,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
3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绝缘材料为绝缘纸带或绝缘橡胶带,值得注意的是,绝缘材料的厚度在[0.1,0.76]mm之间;绕制规则包括对绕组的缠绕方法和缠绕要求,例如绕制缠绕圈数以及绝缘材料重叠程度等,绕制规则预先保存在数据库中,在需要进行绕制工作时,根据绕组规则,在数据库中自动匹配出相应的绕制规则。
[0034]
步骤s103: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
[003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规则要求是用于衡量绕制规则的标准。
[0036]
步骤s104:若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误差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
[0037]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误差因素即导致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的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
[0038]
步骤s105:基于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
[0039]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根据密集程度或紧密程度,重新设置绕制规则,例如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则根据密集程度重新调整绕制规则。
[0040]
步骤s106:若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则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
[004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被绕制完成指绕组全部被绝缘材料缠绕或绕组指定位置全部被绝缘材料缠绕。
[0042]
步骤s107:若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
[004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绕组未被绕制完成时,则按照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直至绕组被绕制完成。
[0044]
步骤s108:若绕组被绕制完成,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004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绕组被绕制完成后,及时控制相关设备,例如闸刀或剪刀等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0046]
本实施例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再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如果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再根据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如果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再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当绕组未被绕制完成时,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绕组被绕制完成时,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根据设置的绕制规则,对绕组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无需人工绕制,有助于提高绕制效率和绕制工艺,同时将绝缘材料缠绕在绕组上,由于绝缘材料比较薄,不会增加绕组额外的宽度,有助于减小变压器尺寸,从而有助于控制制作成本。
[0047]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5基于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5:步骤s201:判断误差因素是否为密集程度。
[0048]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密集程度指绝缘纸缠绕在绕组上时沿绕组移动方向的相邻纸圈间的间隔程度,例如可以将密集程度分为密集、适中以及稀疏三类,沿绕组移动方向的相邻纸圈之间的重叠率超过20%即为密集,重叠程度处于(0,20%]之间则为适中,重叠程度小于或等于0则为稀疏。
[0049]
步骤s202:若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则获取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
[00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密集程度可以根据摄像头摄像,再对视频图像进行识别与分析得到。
[0051]
步骤s203:判断密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密集阈值。
[005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密集阈值用于衡量密集程度是否满足绕制规则,密集阈值可以设置为[0,20%]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密集程度大于密集阈值指密集程度大于所有范围内的密集阈值,即密集程度大于20%,密集程度等于密集阈值指密集程度位于(0,20%]之间,密集程度小于密集阈值指密集程度小于所有范围内的密集阈值,即密集程度小于或等于0。
[0053]
步骤s204:若密集程度大于密集阈值,则降低密集程度。
[005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降低密集程度指降低沿绕组移动方向的相邻两纸圈的重叠程度。
[0055]
步骤s205:若密集程度小于密集阈值,则提高密集程度。
[0056]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高密集程度指提高沿绕组移动方向的相邻两纸圈的重叠程度。
[0057]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先判断误差因素是否为密集程度,当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时,获取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再根据判断密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密集阈值,来调节密集程度,有助于减少因密集程度过大而导致绝缘材料浪费或因密集程度过小而导致绕组未被完全绕制的情况发生。
[0058]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4:步骤s301:若误差因素不是密集程度,则获取紧密程度。
[0059]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误差因素不是密集程度时,则误差因素为紧密程度,紧密程度指绝缘纸缠绕在绕组上时纸圈的绷紧程度,具体的,可以紧密集程度分为绷紧、适中以及疏松三类,当紧密程度大于120%时紧密程度为绷紧,当紧密程度位于[100%,120%]之间时为适中,当紧密程度小于100%时为疏松,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纸圈受到的拉力匹配紧密程度,当纸圈受到沿旋转方向的拉力大于20n时紧密程度大于120%,当纸圈受到沿旋转方向的拉力位于[5,20]n之间时紧密程度位于[100%,120%]之间,当纸圈受到沿旋转方向的拉力小于5n时紧密程度小于100%,拉力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测量得到。
[0060]
步骤s302:判断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
[006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紧密阈值用于衡量紧密程度是否满足绕制规则,紧密阈值可以设置为适中,值得注意的是,紧密程度大于紧密阈值指紧密程度大于所有范围内的紧密阈值,即紧密程度大于120%,紧密程度等于紧密阈值指紧密程度位于[100%,120%]之间,紧密程度小于紧密阈值指紧密程度小于所有范围内的紧密阈值,即紧密程度小于100%。
[0062]
步骤s303:若紧密程度大于紧密阈值,则降低紧密程度。
[006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降低紧密程度可以通过减小纸圈受到的沿旋转方向的拉力。
[0064]
步骤s304:若紧密程度小于紧密阈值,则提高紧密程度。
[006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高紧密程度可以通过增大纸圈受到的沿旋转方向的拉力。
[0066]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当误差因素不是密集程度时,则导致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的因素即为紧密程度,通过判断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来调节紧密程度,有助于减少因紧密程度过大而导致绕组变形或绝缘材料断裂的情况发生,也有助于减少因紧密程度过小而导致绝缘材料未绕紧绕组从而造成绝缘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0067]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2若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则获取绕组被绕制的密集程度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3:步骤s401:若误差因素为密集程度,则获取绕组的移动速度。
[0068]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移动速度指绕组沿绕组长度方向移动的速度,可以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
[0069]
步骤s402:获取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
[007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绕制速度指纸盘架围绕绕组旋转的速度,可以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
[0071]
步骤s403:基于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获取密集程度。
[007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密集程度可以通过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计算得到,例如,绕
制速度为1s/圈,移动速度为1s/5cm,绝缘材料的宽度为6cm,则绕组每秒移动5cm,恰好纸盘架围绕绕组旋转一圈,而绝缘材料的宽度为6cm,则绝缘材料每旋转一圈则有1cm被覆盖,重叠率为16.67%处于(0,20%]之间,即紧密程度为适中。
[0073]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获取绕组的移动速度和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并根据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计算得到密集程度,不仅有助于判断绝缘材料绕制是否均匀,此外,通过调节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从而使得绕制速度与移动速度处于一个合理的比值范围,有助于使得密集程度满足实际需求。
[0074]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02判断紧密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紧密阈值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05:步骤s501: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力度。
[007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绕制力度即绕组受到绝缘材料的压力。
[0076]
步骤s502:获取绕组的材料类型。
[0077]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材料类型包括铜箔和铝箔。
[0078]
步骤s503:基于材料类型,获取判断绕制力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力度阈值。
[0079]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力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5n或其他力度,也可以根据材料类型与绕组厚度实时设置。
[0080]
步骤s504:若绕制力度大于力度阈值,则判定紧密程度大于紧密阈值。
[0081]
步骤s505:若绕制力度小于力度阈值,则判定紧密程度小于紧密阈值。
[0082]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根据不同材料类型,可以获取到不同材料类型绕组的物理特性,再以不同的物理特性为基础,通过判断绕制力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力度阈值,来判定紧密程度是否大于紧密阈值,根据绕制力度的大小来确定紧密程度的大小,有助于将紧密程度数据化,从而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控制紧密程度。
[0083]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7:步骤s601:获取绕组的完整程度。
[008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完整程度可以通过摄像头摄像,再对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分析,本实施例中,主要指绕组两侧的完整程度。
[0085]
步骤s602:基于完整程度,判断绕组边缘是否存在缺陷。
[0086]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边缘指绕组侧端边缘,即常规绕组需要设置端绝缘的侧端;缺陷包括开裂、错位以及尖刺等。
[0087]
步骤s603:若绕组存在缺陷,则获取缺陷等级。
[0088]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缺陷等级根据缺陷对绝缘材料的危害程度确定,可以分为一级至五级,对绝缘材料危害大的,缺陷等级高,例如绕组侧端存在较大的尖刺,在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时,绝缘材料容易被尖刺刺穿,导致绝缘效果不佳,从而对变压器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缺陷等级可以设置为四级,而绕组有些许较小的缺口,在进行绝缘材料绕制时影响不大,则可以将安全等级设置为一级。
[0089]
步骤s604:判断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
[009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等级阈值可以设置为四级。
[0091]
步骤s605:若缺陷等级超过第一等级阈值,则结束当前绕制任务,并进行报警。
[009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超过四级,即缺陷等级为五级时,直接结束当前绕制任务,并
进行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该故障的发生。
[0093]
步骤s606:若缺陷等级未超过第一等级阈值,则判断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0094]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等级阈值可以设置为二级。
[0095]
步骤s607:若缺陷等级超过第二等级阈值,则提高绕制速度和/或降低移动速度。
[0096]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当缺陷等级位于第一等级阈值与第二等级阈值之间时,可以通过提高绕制速度和/或降低移动速度的方式,使得绝缘材料在对存在缺陷的位置多次缠绕,从而有助于防止因缺陷导致绝缘材料的绝缘效果不佳。
[0097]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先根据绕组的完整程度判断绕组边缘是否存在缺陷,当绕组边缘存在缺陷时,再获取缺陷等级并判断缺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当缺陷等级超过第一等级阈值时,表明绕组边缘存在的缺陷较大,容易造成绝缘材料破裂等情况发生,因此需要立即结束当前绕制任务,并且报警,从而有助于通知工作人员前来观察或修整;当缺陷等级位于第一等级阈值与第二等级阈值之间时,表明绕组边缘缺陷程度适中,因此只需要降低绕组移动速度或者提高绝缘材料的绕制速度,使得缺陷位置被绕制更多的绝缘材料,从而有助于减少因绕组缺陷导致绝缘材料破损的情况发生。
[0098]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7若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之后还包括步骤s701至步骤s709:步骤s701:获取绕组的第一剩余量。
[0099]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剩余量指未被缠绕绝缘材料的绕组长度,本实施例中,提前获知绕组的规格,也就知道了绕组未被绕制之前的总长度,通过移动速度和绕制时间可以计算得到被绕制完成的绕组长度,从而即可得到未被绕制完成的绕组长度即第一剩余量。
[0100]
步骤s702:获取单位距离内绝缘材料的单位消耗量。
[010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单位距离可以是1m或其他单位距离,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单位消耗量即在单位距离内需要消耗的量。
[0102]
步骤s703:基于第一剩余量与单位消耗量,获取剩余消耗量。
[010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剩余消耗量即第一剩余量所需要的消耗的绝缘材料的量,可以通过第一剩余量与单位消耗量的乘积计算得到。
[0104]
步骤s704:获取绝缘材料的第二剩余量。
[010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剩余量即当前正在使用的绝缘材料卷所剩余的量,例如一卷完整的绝缘材料工50m,已经使用了20m,则剩余30m,即第二剩余量为30m。
[0106]
步骤s705:获取剩余消耗量与第二剩余量的相对差值。
[0107]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相对差值为剩余消耗量减去第二剩余量得到的差值,例如剩余消耗量为50m,第二剩余量为30m,则相对差值为50-30=20m。
[0108]
步骤s706:判断相对差值是否小于0。
[0109]
步骤s707:若相对差值小于0,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
[011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相对差值小于0即表明剩余消耗量小于第二剩余量,也就是绝缘材料的第二剩余量足以满足绕组被绕制完成剩余所需要的绝缘材料的量。
[0111]
步骤s708:若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0,则判断第二剩余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剩
余量阈值。
[01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剩余量阈值可以为5m。
[0113]
步骤s709:若第二剩余量小于或等于实时剩余量阈值,则基于相对差值进行预警。
[0114]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绕组绝缘绕制方法,根据第一剩余量与单位消耗量计算得到剩余消耗量,再通过判断剩余消耗量与第二剩余量的相对差值是否小于0,来判断剩余绝缘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当相对差值小于0时,表明剩余绝缘材料能够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当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0时,表明剩余绝缘材料不能满足剩余绕组的绕制,再判断第二剩余量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剩余量阈值,当第二剩余量小于或等于实时剩余量阈值时,则基于相对差值进行预警,通过设置预警功能,有助于防止因绝缘材料消耗完但绕组未被绕制完成且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更换绝缘材料的情况发生,而通过设置剩余量阈值,有助于防止在绕组绝缘绕制装置刚开始工作时就持续预警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获知绝缘材料还能使用多久以及多久之后适合前往更换绝缘材料。
[0115]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的实施原理为:获取绕组规格;基于绕组规格,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若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误差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基于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密集程度紧密;若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则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若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若绕组被绕制完成,则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0116]
第二方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
[0117]
参照图8,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绕组规格;第二获取模块2,用于基于绕组规格,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第一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第三获取模块4,若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则第三获取模块4用于停止当前绕制任务,并获取误差因素;设置模块5,用于基于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误差因素包括密集程度以及紧密程度;第二判断模块6,若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则第二判断模块6用于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第一执行模块7,若绕组未被绕制完成,则第一执行模块7用于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第二执行模块8,若绕组被绕制完成,则第二执行模块8用于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
[0118]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绕组绝缘绕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第一获取模块1获取绕组规格,并将绕组规格发送至第二获取模块2,第二获取模块2获取绝缘材料对绕组的绕制规则,并将绕制规则发送至第一判断模块3,第一判断模块3判断绕制规则是否满足预设的规则要求,若绕制规则不满足规则要求,第一判断模块3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三获取模块4,第三获取模块4停止当前绕制任务,获取误差因素,并将误差因素发送至设置模块5,设置模块
5基于误差因素,重新设置绕制规则,并将重新获取的绕制规则发送至第一判断模块3;若绕制规则满足规则要求,第一判断模块3将第一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6,第二判断模块6判断绕组是否被绕制完成,若绕组未被绕制完成,第二判断模块6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一执行模块7,第一执行模块7基于绕制规则,继续当前绕制任务;若绕组被绕制完成,第二判断模块6将第二判断结果发送至第二执行模块8,第二执行模块8切断绝缘材料,并停止当前绕制任务,从而达到与前述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同样的技术效果。
[0119]
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中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加载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
[0120]
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绕组绝缘绕制方法。
[0121]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