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7514发布日期:2023-03-08 14:2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市场对电气开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可靠、小型化、模块化、大容量、高寿命等。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大容量,极大地增加了电气开关的技术难度,该难度不仅体现在对开关中各元器组件的自身材料要求更高,更体现在对开关的安全承载、可靠分断上要求更严格。
3.常用的电气开关通常设有静触导电组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所述静触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静触头,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动触头。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能够被控制相对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运动,使得其所述动触头可切换地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接合或者分离,进而使得电气开关在合闸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
4.在电力系统中,当回路中的电压越来越高或者电流越来越大时,电气分闸过程产生更大的电弧,而当产生的电弧超过一定的极限时会导致电气开关被烧毁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在分闸过程中快速灭弧,以保证电气开关在预定电压和电流下的安全分断能力。
5.现有一些用于提升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的技术手段,例如,增大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导电元件的直径、增设磁体来引导电弧,增加灭弧栅等,主要通过拉长电弧来实现快速灭弧,进而实现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然而,上述技术手段都会增加电气开关的成本或者增大开关的尺寸。
6.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分断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适用于电气开关,能够在分闸过程中为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增大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进而提升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8.本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为其储能元件配置了弹性分断辅助元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能够在电气开关分闸过程中为适于连接于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从动件提供与所述储能元件同向的驱动力,以增大所述从动件的运动速度,进而增大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
9.本技术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能够选择性地调控电气开关在合闸过程和分闸过程中的解锁阻力、对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驱动力,例如,在合闸控制过程中仅储能不放能,在分闸控制过程中仅放能不再次储能,使得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小于在合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大于在合闸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也就是减小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的同时提升了所述
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
10.本技术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相比于传统的电气开关,在相同的分断速度要求下,本技术的储能元件的尺寸较小,与所述储能元件配合的部件,例如,锁止结构的尺寸也随之减小。
11.本技术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由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储能元件尺寸较小,因此,驱动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储能的驱动力将减小,所述储能元件是通过驱动组件运动而被带动运动的,相应地,驱动所述驱动组件运动的驱动力将减小,这样,在操作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时可以更加省力。
12.本技术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及其分断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能够在不大幅增大其整体尺寸或者不增大其整体尺寸的前提下提升所述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实现安全分断能力的提升和小型化的兼容。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其包括:固定件,包括第一限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第一位置的第一锁头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第二位置的第二锁头;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从动件,包括第二限位座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的至少一锁止结构;储能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从动件;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固定端被限位于所述固定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适于被驱动以控制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进入合闸控制过程或者分闸控制过程;在所述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自由端运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储能,直到所述锁止结构和所述第一锁头解锁,所述储能元件放能;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二端运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储能,直到所述锁止结构和所述第二锁头解锁,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放能,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4.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限位座包括第一底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固定端被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5.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第二底板和从所述第二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臂,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两侧。
16.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从所述第二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臂,所述弹性辅助元件的自由端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臂的一侧。
17.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两侧。
18.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锁头的末端部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锁头的末端部具有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侧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四侧。
19.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悬臂具有第一锁槽,所述第二悬
臂具有第二锁槽,所述第一锁头的末端部的第一侧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锁槽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一端,所述第二锁头的末端部的第三侧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二锁槽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一端。
20.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底板包括底板主体和从所述底板主体的外边缘向外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锁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边缘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二锁头,所述第二限位臂从所述突出部向上延伸。
21.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动件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盘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盘主体的第一作动部和第二作动部,所述第一作动部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元件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二作动部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自由端。
22.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作动部包括从所述盘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一作动臂,所述第一作动臂位于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23.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作动部包括从所述盘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二作动臂和第三作动臂,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作动臂的一侧。
24.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作动壳体,所述作动壳体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环绕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外围的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限位座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的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弹性辅助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25.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锁头具有第二锁定腔,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固定端被卡合于所述第二锁定腔。
26.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第二底板和从所述第二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臂,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两侧,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一侧。
27.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限位座包括第二底板,所述锁止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下表面,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悬臂和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之间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一锁头和所述第二锁头的锁合槽。
28.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动件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包括盘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盘主体的第一作动部,所述第一作动部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还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自由端的一侧。
29.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解锁盘,所述第一解锁盘定位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盘,所述第一解锁盘包括解锁盘主体、从所述解锁盘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一解锁臂和第二解锁臂。
30.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悬臂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且邻近于所述锁合槽的第一解锁区,所述第二悬臂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且邻近于所述锁合的第二解锁
区,所述第一解锁臂包括从所述解锁盘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一下延部和从所述第一下延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内延部,所述第二解锁臂包括从所述解锁盘主体向下延伸的第二下延部和从所述第二下延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内延部,所述第一内延部的上表面和所述解锁盘主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悬臂第一解锁区与所述解锁盘主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3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分断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在分断控制系统的合闸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进行放能;以及控制在分断控制系统的分闸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放能。
32.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33.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34.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35.图1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36.图2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爆炸示意图。
37.图3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固定件的局部示意图。
38.图4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从动件的拆解示意图。
39.图5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限位座的示意图。
40.图6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锁止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41.图7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储能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42.图8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弹性分断辅助元件的示意图。
43.图9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驱动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44.图10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1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12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另一种
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7.图13a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48.图13b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另一工作过程示意图。
49.图13c图示了图2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又一工作过程示意图。
50.图14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爆炸示意图。
51.图15图示了图14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局部拆解示意图。
52.图16图示了图14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局部状态示意图。
53.图17图示了图14所示意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另一局部状态示意图。
54.图18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56.申请概述如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当回路中的电压越来越高或者电流越来越大时,电气分闸过程产生更大的电弧,而当产生的电弧超过一定的极限时会导致电气开关被烧毁或者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在分闸过程中快速灭弧,以保证电气开关在预定电压和电流下的安全分断能力。
57.现有一些用于提升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的技术手段,例如,增大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导电元件的直径、增设磁体来引导电弧,增加灭弧栅等,主要通过拉长电弧来实现快速灭弧,进而实现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然而,上述技术手段都会增加电气开关的成本或者增大开关的尺寸。
58.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分断控制方案。
59.理论上讲,在电气开关中,在一定速度范围内,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转动的速度越快,电弧越快被拉断,因此,可通过加快电气开关在分闸过程中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来提高灭弧速度,进而提高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进一步地,可在电气开关分闸过程中增大对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驱动力来提高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
60.在现有的电气开关中,主要通过储能弹簧放能时向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提供驱动力。具体地,现有的电气开关在合闸之前,安装有储能簧的安装座被锁定结构锁定于第一锁定位置;在合闸过程中,所述储能簧的一端被驱动,所述储能簧进行储能,然后,所述储能簧作用于所述安装座,使得所述安装座从第一锁定位置解锁,所述储能簧放能,驱动所述安装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可动触头组件向所述静触导电组件运动,接着,所述安装座被锁定
结构锁定于第二锁定位置,所述电气开关保持在合闸状态;在分闸过程中,所述储能簧的另一端被反向驱动,所述储能簧进行储能,然后,所述储能簧作用于所述安装座,使得所述安装座从第二锁定位置解锁,所述储能簧放能,驱动所述安装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动触头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运动,接着,所述安装座被锁定结构锁定于第一锁定位置,所述电气开关保持在分闸状态。
61.本技术的发明人提出,为所述储能簧配置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在分闸过程中与所述储能簧一起放能,在所述安装座从所述第二锁定位置解锁后共同驱动所述安装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运动,增加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以提高所述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62.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的电气开关中,在合闸过程和分闸过程中均通过驱动所述储能簧的一端来进行储能和解锁,通过所述储能簧放能来提供对可动触头组件的驱动力,且储能簧在分闸过程中和合闸中提供的驱动力一致,储能簧在储能时受到的驱动力与其放能时提供的驱动力基本一致,使得合闸时的解锁阻力和分闸时的解锁阻力是一致的,合闸速度与分闸速度一致,合闸时的解锁阻力和分闸时的解锁阻力是一致的,这容易让人陷入思维误区:电气开关的合闸时的解锁阻力和分闸时的解锁阻力是一致的,合闸速度和分闸速度必然是保持一致的,提升分闸速度必然要提升合闸速度,同时,提升分闸速度意味着增大解锁阻力。
63.实际上,是现有的电气开关的结构方案导致了合闸时的解锁阻力和分闸时的解锁阻力相一致、合闸速度和分闸速度相一致、提升分闸速度的同时解锁阻力增大。具体地,现有的电气开关的合闸过程和分闸过程由且仅由同一储能簧储能、放能来实现,所述储能簧在合闸过程中储存的能量与分闸过程中储存的能量一致,在分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与分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一致,使得合闸性能(例如,合闸闸速度、合闸解锁阻力)和分闸性能(例如,分闸闸速度、分闸解锁阻力)一致。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案限制了合闸过程和分闸过程之间的储能模式的独立性、放能模式的独立性。在这样的结构设计方案中,合闸速度的提升是分闸速度提升的附属产物。
64.人们往往忽略了,合闸过程和分闸过程之间储能模式、放能模式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通过调整所述电气开关的结构,合闸速度和分闸速度可以是不一致的。
65.且需要注意的是,影响电气开关的分断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分闸速度,本技术可以引入调控因素来调控分闸过程和合闸过程,仅增大分闸速度。在本技术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可作为该调控因素来调控分闸过程和合闸过程。具体地,设计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在合闸过程中仅储能不放能,在分闸过程中仅放能不再次储能,以提高所述分闸速度,同时降低分闸时的解锁阻力。
66.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分断控制系统,其包括:分断控制系统,其包括固定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从动件、储能元件、弹性分断辅助元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适于被驱动以控制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进入合闸过程或者分闸过程,在所述合闸过程中,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放能,在所述分闸过程中,控制所述储能元件储能,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进行放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大所述分闸过程中对所述从动件的驱动力,提升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67.在介绍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68.示意性分断控制系统如图1至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被阐明,其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开关的分断控制方案,所述分断控制系统通过为其储能元件 30配置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来调控其合闸和分闸过程,提高其在分闸过程中对所述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驱动力,进而增大电气的安全分断能力。在本技术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合闸控制过程与其所应用的电气开关的合闸过程相对应,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分闸控制过程与其所应用的电气开关的分闸过程相对应。
69.具体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适用的电气开关设有静触导电组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所述静触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静触头,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动触头。所述分断控制系统适于在其合闸控制过程中控制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相对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向靠近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并与所述静触头相接合,或者,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控制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相对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向远离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并与所述静触头相分离。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之间将产生电弧,在一定运动速度范围内,所述动触头相对于所述静触头的运动速度越快,灭弧速度越快,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越高。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能够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为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增大分闸过程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相对于所述静触头的运动速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所述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70.更具体地,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包括固定件 10a、从动件 20、储能元件 30、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和驱动组件 50。所述固定件 10a设有第一锁头 13和第二锁头 14。所述从动件 20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10a,适于连接于所述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所述从动件 20设有至少一锁止结构 22,至少一所述锁止结构 22适于与所述第一锁头 13相配合以将所述从动件 20锁定于第一位置 p1,至少一所述锁止结构 22适于与所述第二锁头 14相配合以将所述从动件 20锁定于第二位置 p2。所述储能元件 30安装于所述从动件 20,所述储能元件 30的两端适于被所述驱动组件 50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至少一端适于被所述驱动组件 50驱动,应可以理解,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具有弹性,也可以进行储能和放能。所述驱动组件 50适于被驱动以控制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进入合闸控制过程或者分闸控制过程,在所述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转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两者中至少一个进行储能,控制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两者中至少一个进行放能,以驱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转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两者中至少一个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行放能,以驱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为所述从动件 20提供较大的驱动力。
7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在所述合闸控制过
程中的储能模式可与其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的储能模式不一致,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在所述合闸控制过程中的放能模式也可与其在所述分闸控制过程中的放能模式不一致。
7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通过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调控所述分闸控制过程和所述合闸控制过程中的储能模式、放能模式。考虑到电气开关的分断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分闸速度,可以设计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在合闸控制过程中仅储能不放能,在分闸控制过程中仅放能不再次储能,这样,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小于在合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大于在合闸控制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也就是减小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的同时提升了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提供的驱动力。
73.这里,所述解锁阻力与将所述从动件 20从锁定状态恰好转变为解锁状态所需要提供的驱动力一致,在合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与将所述从动件 20恰好从所述第一位置 p1解锁时所需要提供的驱动力一致,在分闸控制过程中的解锁阻力与将所述从动件 20恰好从所述第二位置 p2解锁时所需要提供的驱动力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阻力与驱动所述驱动组件 50运动的力一致。当人工驱动所述驱动组件 50运动时,所述解锁阻力将与人工在操作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时提供的力相关,所述解锁阻力越小,人工操作越省力。
74.应可以理解,能够满足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在合闸控制过程中仅储能不放能,在分闸控制过程中仅放能不再次储能这一要求的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下面将展示满足这一要求的不同的示例。
75.示例1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包括固定件 10a、从动件 20、储能元件 30、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和驱动组件 50。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适于被驱动以控制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可选择地进入合闸控制过程或者分闸控制过程,在所述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转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 30进行放能,以驱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在所述分闸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转动,控制所述储能元件 30进行储能,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行放能,以驱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可设计为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具有旋转轴线 l,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可转动部件,例如,所述从动件 20、所述驱动组件 50在转动过程中以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具有旋转轴线 l为旋转轴线转动,也就是,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可转动部件的旋转轴线 l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旋转轴线 l一致。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轴向 z与其旋转轴线 l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与其轴向 z垂直。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轴向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轴向 z一致,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径向 r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一致。
7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指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指向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部的方向,“外”是指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背离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部
的方向。
78.所述固定件 10a包括作动壳体 11、盖体 15、第一限位座 12、第一锁头 13和第二锁头 14。所述作动壳体 11具有一收容腔 101,所述收容腔 101包括第一安装空间 1011和第二安装空间 1012,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11位于所述作动壳体 11的中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101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11的外围。具体地,所述作动壳体 11包括壳体底板 111、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外边缘向上延伸的壳体周壁 112和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中部向上延伸的内环壁 113。所述内环壁 113将所述收容腔 101的空间划分为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11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 1012,所述壳体底板 111和所述内环壁 113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11,所述内环壁 113和所述壳体周壁 112之间的空间形成环绕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11外围的环形的第二安装空间 1012,如图2和图3所示。
79.在该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 15盖合于所述作动壳体 11。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安装于所述作动壳体 11的第一安装空间 1011内,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安装于所述作动壳体 11的第二安装空间 1012内。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其中,所述定位设置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例如,卡合定位、熔接等。
8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座 12通过卡合定位的方式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作动壳体 11的壳体底板 111具有突出于其内表面的至少一定位凸台 1111,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包括第一底板 121,所述第一底板 121具有从其底表面向上凹陷的至少一定位槽 1201,所述定位凸台 1111适配地卡合于所述定位槽 1201,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的壳体底板 111。所述定位槽 1201可被实施为通槽,即,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底表面贯穿至其上表面的定位槽 1201,所述定位槽 1201也可被设置为非通槽。所述定位凸台 11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槽 1201的深度,也可小于所述定位槽 1201的深度。
81.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具有螺旋弹簧结构,套设于所述内环壁 113。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利用了所述作动壳体 11本身的空间,可以在不大幅增大其整体尺寸或者不增大其整体尺寸的前提下提升所述电气开关的分断能力,实现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安全分断能力的提升和小型化的兼容。
82.所述作动壳体 11还包括贯穿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空心轴 114。在该示例中,所述空心轴 114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底板 121具有形成于中部的第一中心通孔 1202,所述空心轴 114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中心通孔 1202,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套设于所述作动壳体 11的空心轴 114。应可以理解,所述空心轴 114的上端也可齐平于所述壳体底板 111。
8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座 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的第一限位结构 122,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一端。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整体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包括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限位上延部 1222和从所述限位上延部 1222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的限位弯折部 1223,所述限位弯折部 1223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的末端。
84.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所述第二锁头 14用于限制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驱动组件 50的旋转角度,能够将所述从动件 20锁定于第一位置 p1或第二位置 p2。如图3所示,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所述第二锁头 14分别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底板 121
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锁头 13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位置 p1,所述第二锁头 14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所述第一锁头 1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锁头 14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锁头 1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高度,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的中心成夹角,且所述夹角较小,大于0度小于90度,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所述第二锁头 14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 121的中心的夹角接近180度。
85.所述第一锁头 13包括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第一上延部 131和从所述第一上延部 13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的第一弯折部 132,所述第一弯折部 132形成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所述第二锁头 14包括从所述第一底板 121向上延伸的第二上延部 141和从所述第二上延部 14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的第二弯折部 142,所述第二弯折部 142形成所述第二锁头 14的末端。
86.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所述第二锁头 14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可实施为具有其他结构特点的结构。例如,在本技术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或所述第二锁头 14不仅可以限制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驱动组件 50的旋转角度,还可以被用作限定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一端的第一限位结构 122,无需设置额外设置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一端的限位结构。也就是,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或所述第二锁头 14形成用于限定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一端的第一限位结构 122。
87.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可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作动壳体 11,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底板 121可被实施为所述作动壳体 11的壳体底板 111的一部分。相应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特定位置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锁头 13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第一位置 p1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锁头 14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的第二位置 p2向上延伸。
88.特别地,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具有第一锁头 13、第二锁头 14和第一限位结构 122的作动壳体 11工艺较为复杂。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座 12、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所述第二锁头 14一体地形成第一限位构件后,将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可以简化工艺。此外,当所述第一限位座 12和所述第一限位座 12为分体式结构时,便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更换或调整。
89.所述从动件 2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10a。如图4所示,所述从动件 20包括第二限位座 21、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至少一锁止结构 22、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一中心转轴 23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的轴套 24。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包括第二底板 211和从所述第二底板 211向上延伸的至少一限位臂,其中,所述第二底板 211具有位于其中部的第二中心通孔 2101。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包括卡盘 233、从所述卡盘 233向下延伸的第一转轴部分 231和从所述卡盘 233向上延伸的第二转轴部分 232。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中心通孔 2101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板 211,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部分 232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底板 211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部分 231被限位于所述第二底板 211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部分 23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10a,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座的第一中心通孔 1202,被套设于所述作动壳体 11
的空心轴 114。所述第一转轴部分 231适于连接于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述从动件 20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以在其被驱动时带动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转轴部分 232具有空心结构,用于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组件 50。所述轴套 24扣于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的第二转轴部分 232,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转轴部分 232的空心结构对应的空心结构。
90.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底板 211包括底板主体 2111和从所述底板主体 2111的外边缘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2112。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突出部 2112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突出于或齐平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位置 p1的外周缘(即,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设置所述第一锁头 13的位置的外周缘),或者,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的外周缘(即,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设置所述第二锁头 14的位置的外周缘),以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座 21被转动至其突出部 211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位置 p1时,所述突出部 211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相抵触,或,所述第二限位座 21被转动至其突出部 211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时,所述突出部 2112与所述第二锁头 14相抵触,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转动角度。
91.具体地,所述突出部 2112具有第一侧边缘 21121、第二侧边缘 21122和延伸于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和第二侧边缘 21122之间的周边缘 21122,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和第二侧边缘 21122从所述底板主体 211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突出部 2112从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位于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的顺时针方向上。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邻近于所述第一锁头 13,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邻近于所述第二锁头 14。
92.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设置所述第一锁头 13处的外边缘,进而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一锁头 13。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设置所述第二锁头 14处的外边缘,进而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二锁头 14。
93.在所述从动件 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突出部 2112到达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位置 p1时,所述突出部 2112的第一侧边缘 21121与所述第一锁头 13的侧边缘相抵触。在所述动件 20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突出部 2112到达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时,所述突出部 2112的第二侧边缘 21122与所述第二锁头 14的侧边缘相抵触。
94.应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时,所述突出部 2112从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沿顺时针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所述第一侧边缘 21121位于所述第二侧边缘 21122的逆时针方向上。
95.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包括从所述第二底板 211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臂 212和第二限位臂 213,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用于限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两端,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用于限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的宽度,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从所述第二底板 211的突出部 2112向上延伸。应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的宽度也
可以被实施为其他设置关系,例如,宽度一致,或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的宽度。
96.所述储能元件 30具有第一端 31、第二端 32和延伸于所述第一端 31和所述第二端 32之间的第一弹性主体 33,所述储能元件 30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轴套 24,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所述第二端 32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从动件 20。当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第二端 32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两侧。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具有位于其一侧的第一限位槽 2121和位于其另一侧的第二限位槽 2122,所述第一限位槽 2121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所述第二限位槽 2122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以避免所述储能元件 30滑脱。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初始状态为: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驱动组件 50未被驱动,且所述从动件 20的锁止结构 22和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一锁头 13相互锁合时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状态,所述分断控制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初始状态为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各个部件的状态,例如,所述储能元件 30的初始状态是指: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驱动组件 50未被驱动,且所述从动件 20的锁止结构 22和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一锁头 13相互锁合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状态,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初始状态是指: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驱动组件 50未被驱动,且所述从动件 20的锁止结构 22和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一锁头 13相互锁合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状态。
98.所述储能元件 30具有螺旋结构,如图7所示,从其第二端 32沿其第一弹性主体 33以第一旋转方向延伸至其第二端 32的第一旋转方向上。例如,当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时,所述储能元件 30从其第二端 32沿其第一弹性主体 33以顺时针方向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二端 32的顺时针方向上的第一端 31,当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时,所述储能元件 30从其第二端 32沿其第一弹性主体 33以逆时针方向延伸至位于所述第二端 32的逆时针方向上的第一端 31。
99.在所述储能元件 30被拉伸的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处于储能状态,在所述储能元件 30从拉伸状态回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处于放能状态。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的转动方向,即,第一方向一致,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固定件 10a相互锁定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从其初始位置(即,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一侧)被所述驱动组件 50带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储能元件 30被拉伸,进入储能状态;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固定件 10a相互解锁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向其初始位置运动,所述储能元件 30进入放能状态。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分闸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从其初始位置(即,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另一侧)被所述驱动组件 50带动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储能元件 30被拉伸,进入储能状态;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固定件 10a相互解锁时,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向其初始位置运动,所述储能元件 30进入放能状态。
100.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具有固定端 41、自由端 42和延伸于所述固定端41第二弹性主体 43,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固定端 41被卡合于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限位结构 122,自由端 4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二
限位臂 213的一侧。所述固定端 41包括从所述第二弹性主体 43向上延伸的转折部 411和从所述转折部 411弯折地延伸的第一勾回部 412,所述固定端 41和所述第二弹性主体 43形成第一勾回槽 413,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固定端 41的第一勾回槽 413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所述自由端 42包括从所述第二弹性主体 43向内弯折的内折部 421和从所述内折部 421弯折地延伸的第二勾回部 422,所述自由端 42和所述第二弹性主体 43形成第二勾回槽 423,如图8所示。
101.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122具有从其一侧向内凹陷的勾槽 1221,所述勾槽 122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一致,且与所述第一勾回槽 413的开口方向相反,以避免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固定端 41滑脱。所述第一勾回槽 413的开口方向为其转折部 411指向其第一勾回部 412的末端,所述勾槽 1221的开口方向为其凹陷处指向其外边缘。
102.所述第二限位臂 213具有从其一侧向内凹陷的卡槽 2131,所述卡槽 213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一致,且与所述第二勾回槽 423的开口方向相反,以避免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活动端 42滑脱。所述第二勾回槽 423的开口方向为其内折部 421指向其第二勾回部 422的末端,所述卡槽 2131的开口方向为其凹陷处指向其外边缘。
103.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被拉伸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处于储能状态,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从拉伸状态回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处于放能状态。在该示例中,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固定件 10a相互锁定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从其初始位置(即,所述第一限位臂的一侧)被所述驱动组件 50带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被拉伸,进入储能状态。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分闸过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向其初始位置运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入放能状态。
104.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具有锁止安装位 p0,所述锁止结构 22固定于所述锁止安装位 p0。所述锁止结构 22包括从所述锁止安装位 p0处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悬臂 221和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悬臂 222。
105.在该示例中,所述锁止安装位 p0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相应地,所述锁止结构 22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一限位臂 212,所述锁止结构 22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内表面,也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铆接、焊接等多种形式。如图6所示,所述锁止结构 22包括固定部 223、从所述固定部 2223一侧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悬臂 221和从所述固定部 223的另一侧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悬臂 222。所述锁止结构 22的固定部 223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所述固定部 223固定并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相应地,所述锁止结构的所述第一悬臂 221和所述第二悬臂 222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两侧,所述第一悬臂 221从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一侧处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侧方延伸,所述第二悬臂 222从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另一侧处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向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侧方延伸。
106.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延伸方向和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的转动方向,即,第一方向相背离,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延伸方向和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的第二方向相背离。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
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以使得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锁止结构 22在拉力作用下实现解锁,能够降低所述锁止结构 22受力弯曲变形导致的屈服疲劳、塑性变形及断裂的风险。
107.所述第一悬臂 221包括第一锁槽 201和位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处的第一锁止面 224,所述第二悬臂 222包括第二锁槽 202和位于所述第二锁槽 202处的第二锁止面 225。所述第一锁槽 201和所述第二锁槽 202均为通槽,即,所述第一锁槽 201贯穿于所述第一悬臂 2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二锁槽 202贯穿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第一锁止面 224从所述第一锁槽 201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锁止面 223从所述第二锁槽 202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锁止面 224位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止面 225位于所述第二锁槽 202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一端。
108.所述第一悬臂 221和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形成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曲线形的,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固定面成钝角,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固定面即为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用于固定地安装锁止结构 22的面。所述第一锁槽 201和所述第二锁槽 202的形状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腰孔形,所述第一锁槽 201和所述第二锁槽 202可以是闭环槽,也可以是开环槽。
109.所述第一锁头的末端部 13,即,所述第一锁头 13的第一弯折部 132适于伸入所述第一锁槽 201,并在一定条件下被锁定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部具有第一侧 1301和第二侧 1302,所述第一侧 130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侧 1302突出。所述第二锁头 14的末端部,即,所述第二锁头 14的第二弯折部 142适于伸入所述第二锁槽 202,并在一定条件下锁定于所述第二锁槽 202,所述第二锁头的末端部具有第三侧 1401和第四侧 1402,所述第三侧 140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相对于所述第四侧 1402突出。
110.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部的第一侧 1301位于所述第二侧 1302的逆时针方向上,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的第一方向相背离,以使得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锁止结构 22、第一锁头 13和第二锁头 14形成的锁合构件处于第一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部的第一侧 130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突出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部的第一侧抵靠于所述第一锁止面223,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锁定。直到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一悬臂 221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锁头 13解锁,所述锁合构件被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使得所述从动件 20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锁合构件被切换至第二解锁状态时,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并在所述第一锁槽 201经过所述第一锁头 13,所述第一锁头 13的末端部的第二侧 1302未突出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所述第一锁槽 201可以越过所述第一锁头 13,使得所述从动件 20继续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直到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储能完成放能,和/或,所述从动件 20的第二限位座 21的突出部 2112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一锁头 13相抵,所述从动件 20沿第一方向运动,并在所述第一锁槽 201的第一锁止面 224经过所述第一锁头 13时,由于所述第一锁头 13的第一侧 1301突出于所述第一锁槽 201,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锁定,所述锁合构件被切换至所述第一解锁状态。
111.所述第二锁头 14的末端部的第三侧 1401位于所述第四侧 1402的顺时针方向上,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在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的第二方向相背离,以使得所述锁合构件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时,所述从动件 20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锁头 14的末端部的第四侧 1402未突出于所述第二锁槽 202,第二锁槽 202可以越过所述第二锁头 14,使得所述从动件 20继续向第一方向运动。直到所述储能元件 30完成放能,和/或,所述从动件 20的第二限位座 21的突出部 2112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锁头 14相抵,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并在所述第二锁槽 202的第二锁止面 225经过所述第二锁头 14时,由于所述第二锁头 14的第三侧 140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 r上突出于所述第二锁槽 202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一端,所述第二锁头 14的末端部的第三侧抵靠于所述第二锁止面 225,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二锁头 14锁定,所述锁合构件被切换至第二锁合状态。直到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二锁头 14解锁,所述锁合构件被切换至第二解锁状态,使得所述从动件 20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112.进一步地,在该示例中,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还能够通过为所述锁止结构 22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上的力来使得所述锁止结构 22被拨离所述第一锁头 13或者第二锁头 14,避免其在延伸方向上被压缩的同时实现快速解锁。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借助所述驱动组件 50向所述锁止结构 22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上的力。
113.在该示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组件 50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动件 20的驱动盘 51和被限位于所述驱动盘 51的第二中心转轴 52,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的中心轴线、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旋转轴线 l重合。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转动来驱动所述驱动盘 51转动。所述驱动盘 51包括盘主体 511和连接于所述盘主体 511的至少一作动部。所述盘主体 511具有位于其中部的驱动孔 501,所述驱动孔 501贯穿所述盘主体 511的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被卡合于所述驱动孔 501,并穿过所述驱动孔 501,伸入所述第一中心轴的空心结构和所述轴套 24的空心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述驱动组件 50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从动件 20。
114.在该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通过所述作动部来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第二端 32其中之一来实现合闸控制和分闸控制。在该示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与所述储能元件 30第一端 31或第二端 32的起始位置不同。相应地,所述驱动盘 51配置了至少两个作动部,即,连接于所述盘主体 511的第一作动部 515和第二作动部 516,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作动部 515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元件 30的至少一端。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二作动部 516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
115.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作动部 515包括从所述盘主体 511向下延伸的第一作动臂 512,所述第二作动部 516包括从所述盘主体 511向下延伸的第二作动臂 513和第三作动臂 514。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对应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一限位臂 212,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位于所述储能元件 30第一端 31和第二端 32之间。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位于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的一侧,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被驱动时,所述作动部能够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的一端,以实现所述
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的储能。如图12所示,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也可位于所述第二作动臂 512的一侧,被所述第二作动臂 512带动运动。
116.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具有位于其一侧的向内凹陷的第一驱动槽 5121,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位于其另一侧的第二驱动槽 5122,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以避免所述储能元件 30滑脱。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具有从其邻近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的一侧向内凹陷的凹槽 5133,所述凹槽 513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一致,所述凹槽 5133的开口方向为其凹陷处指向其外边缘,以避免在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从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滑脱。
117.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可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内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的外侧,对此,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
118.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的下端部用于限制所述驱动盘 51被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一锁头 13在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的下端部的运动路径上,在所述驱动盘 51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 51被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的下端部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第一锁头 13,阻止所述驱动盘 51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也可以被实施为所述第一限位座 12设置所述第一锁头 13处的外周缘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以限制所述驱动盘 51被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
119.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的下端部用于限制所述驱动盘 51被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二锁头 14在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的下端部的运动路径上,在所述驱动盘 51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 51被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的下端部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第二锁头 14,阻止所述驱动盘 51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也可以被实施为所述第一限位座 12设置所述第二锁头 14处的外周缘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齐平于或者突出于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以限制所述驱动盘 51被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角度。
120.所述第一悬臂 221包括第一臂主体 2211和从所述第一臂主体 221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的第一侧端部 2212,所述第二悬臂 222包括第二臂主体 2221和从所述第二臂主体 222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向外延伸的第二侧端部 2222。所述第一侧端部 2212能够与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相配合来实现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之间的解锁,所述第二侧端部 2222能够与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相配合来实现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二锁头 14之间的解锁。
121.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包括第一作动主体 5131和从所述第一作动主体 5131的一侧向侧方延伸的第一解锁部 5132。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包括第二作动主体 5141和从所述第二作动主体 5141的一侧向侧方延伸的第二解锁部 5142。
122.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具有与所述第一作动主体 513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末端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也就是,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和所述第一作动主体 5131的衔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末端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被沿第一方向转动至其的第一解锁部 5132到达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一悬臂 221处时,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抵触于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侧
端部 2212的内表面。
123.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侧端部 2212越靠近所述第一臂主体 2211,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越小。也就是,所述第一侧端部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沿靠近所述第一臂主体 2211的方向呈递减趋势。
124.相应地,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侧端部 221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也就是,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和所述第一作动主体 5131的衔接处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侧端部 221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o之间的径向距离,即,所述第一解锁部 5132和所述第一作动主体 5131的衔接处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第一侧端部 221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转动并沿所述第一侧端部 2212的内表面运动时,对所述第一悬臂 221提供偏离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延伸方向的力,迫使所述第一悬臂 221被向外顶出,脱离所述第一锁头 13,实现解锁。
125.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具有与所述第二作动主体 5141连接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末端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也就是,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和所述第二作动主体 5141的衔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末端的运动路径的内侧,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被沿第二方向转动至其的第二解锁部 5142到达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处时,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抵触于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侧端部 2222的内表面。
126.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侧端部 2222越靠近所述第二臂主体 2221,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越小。也就是,所述第二侧端部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沿靠近所述第二臂主体 2221的方向呈递减趋势。
127.相应地,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侧端部 222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也就是,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和所述第二作动主体 5141的衔接处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 o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侧端部 222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中心o之间的径向距离,即,所述第二解锁部 5142和所述第二作动主体 5141的衔接处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径向上突出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第二侧端部 2222的内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转动并沿所述第二侧端部 2222的内表面运动时,对所述第二悬臂 222对提供偏离所述第二悬臂 221的延伸方向的力,迫使所述第二悬臂 222被向外顶出,脱离所述第二锁头 14,实现解锁。
128.由于所述第一锁头 13的第一侧 1301相对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向外突出,即,相对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在所述第一悬臂 221的非延伸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二锁头 14的第三侧 1401相对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径向 r上向外突出,即,相对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在所述第二悬臂 222的非延伸方向上突出,因此,对所述第一悬臂 221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的力可以使得所述锁止结构 22与所述第一锁头 13快速解锁,对所述第二悬臂 222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的力可以使得所述锁
221向外顶出,脱离所述第一锁头 13,所述第一锁头 13和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一悬臂 221解锁。
137.此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被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带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p1。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被卡持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因此,所述储能元件 30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使得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向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运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可带动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向靠近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组件 50的第二作动臂 513的下端部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第一锁头 13,无法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转运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固定端 4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被所述第二作动臂 513卡合在所述第一位置 p1,因此,所述第二限位座 21解锁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并未放能。
138.在所述储能元件 30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二限位臂 213到达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处。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处的第二锁止面 225越过所述第二锁头 14后,在所述储能元件 30的完成放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突出部 2112的第一侧边缘 21121抵触于所述第一锁头 13后返回所述第二锁头 14,然后被所述第二锁头 14锁定,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相接合并维持在相接合的状态。
139.所述驱动组件 50被反向驱动后,即,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进入分闸过程。
140.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盘 51的第一作动臂 512驱动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沿第二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因扭转变形而产出了扭力矩,对所述第二限位座 21产生拉力,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有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趋势,然而,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被所述第二锁头 14锁止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的第二位置 p2,因此,所述第二限位座 21保持静止。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自由端 42被保持静止的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二限位臂 213卡持,也处于静止状态。
141.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被持续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直到所述驱动组件 50的第三作动臂 514的下端部的一侧抵触于所述第二锁头 14,所述第三作动臂 514的第二解锁部 5142抵触于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向所述第二悬臂 222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的力,将所述第二悬臂 222向外顶出,脱离所述第二锁头 14,所述第二锁头 14和所述锁止结构 22的第二悬臂 222解锁。所述储能元件 30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二限位臂 213对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卡持结束,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也进入放能状态,也就是,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入放能状态,为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提供同向的驱动力,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既受到储能元件 30的最大扭力矩的作用,又受到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最大扭力矩的作用,储能元件 30的最大扭力矩的作用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最大扭力矩的作用叠加,与传统的分断控制结构相比,从动件 20受到的力成倍数增加,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运动速度增大。所述第二限位座 21带动的所述可触头导电组件运动
的运动速度增大,使得所述可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快速地向远离所述静触头的方向运动,所述电气开关的分断速度加快,安全分断能力得以提升,安全分断能力得以增大。在分断过程中拉长、拉断需要花费的时间变短,对电气开关造成的损伤越小。
142.在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第一限位臂 212到达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处,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锁止结构 22的第一悬臂 221处的第一锁止面 224越过所述第一锁头 14后,又在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完成放能,和/或所述第二限位座 21的突出部 2112的第二侧边缘 21122抵触于所述第二锁头 14后返回所述第一锁头 13,然后被所述第一锁头 13锁定,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相接合并维持在相分离的状态。
143.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传统的电气开关,在相同的分断速度要求下,本技术的储能元件 30的尺寸较小,与所述储能元件 30配合的部件,例如,锁止结构 22的尺寸也随之减小。由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储能元件 30尺寸较小,因此,驱动所述储能元件 30进行储能的驱动力将减小,所述储能元件 30是通过驱动组件 50运动而被带动运动的,相应地,驱动所述驱动组件 50运动的驱动力将减小,这样,在操作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时可以更加省力,特别是在人工操作所述分断控制系统时,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144.示例2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包括固定件 10a、从动件 20a、储能元件 30a、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和驱动组件 50a。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固定件 10a包括作动壳体 11a、盖体 15a、第一限位座 12a、第一锁头 13a和第二锁头 14a。所述作动壳体 11a具有一收容腔 101a。所述盖体 15a盖合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第一收容腔 101a内。特别地,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利用其形状配置定位地设置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具体地,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收容腔 101a的形状和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形状不一致,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收容腔 101a的形状接近圆形,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形状接近方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卡合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
145.所述作动壳体 11a还包括贯穿所述壳体底板 11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空心轴 114a。在该示例中,所述空心轴 114a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底板 111a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包括第一底板 121a,所述第一底板 121a具有形成于中部的第一中心通孔 1202a,所述空心轴 114a能够穿过所述第一中心通孔 1202a,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套设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空心轴 114a。
146.如图14所示,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a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一位置 p1a,所述第二锁头 14a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二位置 p2a。所述第一锁头 13a和所述第二锁头 14a分别突出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一底板 121a,用于限制所述从动件 20a的旋转角度,将所述从动件 20a锁定于第一位置 p1a或第二位置 p2a。
147.特别地,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锁头 13a或所述第二锁头 14a还可以被用作限定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一端。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头 13a具有第一锁定腔 133a,所述第二锁头 14a具有第二锁定腔 143a。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一端被卡合于所述第二锁头 14a的第二锁定腔 143a或者所述第一锁头 13a的第一锁定腔 133a。
148.在本技术的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可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一底板 121a可被实施为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壳体底板 111a的一部分。相应地,所述第一锁头 13a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壳体底板 111a的第一位置 p1a,所述第二锁头 14a突出地形成于所述壳体底板 111a的第二位置 p2a。
149.所述从动件 20a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10a。所述从动件 20a包括第二限位座 21a、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至少一锁止结构 22a、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第一中心转轴 23a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a的轴套 24a。
150.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包括从所述第二底板 211a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臂 212a。所述第二底板 211a具有位于其中部的第二中心通孔 2101。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a包括卡盘、从所述卡盘向下延伸的第一转轴部分和从所述卡盘向上延伸的第二转轴部分。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a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板 211a,其中,所述第二转轴部分能够穿过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底板 211a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部分被限位于所述第二底板 211a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10a,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一中心通孔 1202a,被套设于所述作动壳体 11a的空心轴 114a。所述第一转轴部分适于连接于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述从动件 20a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以在其被驱动时带动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转轴部分具有空心结构,用于可传动地连接所述驱动组件 50a。所述轴套 24a扣于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a的第二转轴部分,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转轴部分的空心结构对应的空心结构。
151.特别地,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不仅用于限制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两端,还可用于限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一端。所述储能元件 30a具有第一端 31a、第二端 32a和延伸于所述第一端 31a和所述第二端 32a之间的第一弹性主体 33a,所述储能元件 30a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轴套 24a,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和所述第二端 32a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从动件 20a。当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和第二端 32a分居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的两侧。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具有位于其一侧的第一限位槽 2121a和位于其另一侧的第二限位槽 2122a,所述第一限位槽 2121a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所述第二限位槽 2122a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二端 32a,以避免所述储能元件 30a滑脱。在该示例中,当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对应于所述第一锁头 13a。
152.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具有固定端 41a、自由端 42a和延伸于所述固定端41第二弹性主体 43a。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固定端 41a被伸入并被卡合于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一锁头 13a的第一锁定腔 133a或者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二锁头 14a的第二锁定腔 143a。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臂 212a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 2121a同侧的第三限位槽 2123a,用于卡持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以避免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滑脱。
153.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具有锁止安装位 p0a,所述锁止结构 22固定于所述锁止安装位 p0a。所述锁止结构 22a包括从所述锁止安装位 p0a处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悬臂 221a和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悬臂 222a。
154.在该示例中,所述锁止安装位 p0a形成于所述限位底板 211a。相应地,所述锁止结构 22固定于所述锁止结构 22a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 211a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连接、铆接、焊接。所述锁止结构 22a包括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 2223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悬臂 221a和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二悬臂 222a。所述第一悬臂 221a和所述第二悬臂 222a之间形成适配于所述第一锁头 13a和所述第二锁头 14a的锁合槽 224a,使得所述第一锁头 13a卡合于所述锁合槽 224a,进而使得所述从动件 20a的锁止结构 22a被锁定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第一位置 p1a,或者,使得所述第二锁头 14a卡合于所述锁合槽 224a,进而使得所述从动件 20a的锁止结构 22a被锁定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第二位置 p2a。当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锁止结构 22a被锁定于所述第一锁头 13a,如图16所示。
155.具体地,所述第一悬臂 221a包括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臂主体 2211a和从所述第一臂主体 2211a向上弯折的第一侧端部 2212a。所述第二悬臂 222a包括从所述固定部 332a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二臂主体 2221a和从所述第二臂主体 2221a向上弯折的第二侧端部 2222a。所述第一侧端部 2212a和所述第二侧端部 2222a相对且相互间隔,形成所述锁合槽 224a。
156.所述驱动组件 50a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从动件 20a的驱动盘 51a和被限位于所述驱动盘 51a的第二中心转轴 52a,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中心转轴 23a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a的中心轴线、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旋转轴线 l重合。在所述分断控制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a转动来驱动所述驱动盘 51a转动。所述驱动盘 51a包括盘主体 511a和连接于所述盘主体 511a的至少一作动部。所述盘主体 511a具有位于其中部的驱动孔 501a,所述驱动孔 501a贯穿所述盘主体 511a的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中心转轴 52a被卡合于所述驱动孔 501a,并穿过所述驱动孔 501a,伸入所述第一中心轴的空心结构和所述轴套 24a的空心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述驱动组件 50a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从动件 20a。
157.在该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a通过所述作动部来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和第二端 32a其中之一来实现合闸控制和分闸控制。在该示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与所述储能元件 30a第一端 31a或第二端 32a的起始位置相近。相应地,所述驱动盘 51a配置了同一个作动部,即,连接于所述盘主体 511a的第一作动部 515a,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作动部 515a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和第二端 32a之间,同时,可作动地设置于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的一侧。
158.所述第一作动部 515a包括从所述盘主体 511a向下延伸的第一作动臂 512a,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位于所述储能元件 30a第一端 31a和第二端 32a之间。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位于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的一侧,且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与所述储能元件 30a第一端 31a位于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的同侧,以使得所述驱动盘 51a被驱动时,所述第一作动部 515a能够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一端,以实现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和/或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储能。
159.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具有位于其一侧的向内凹陷的第一驱动槽 5121a,用于卡
持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和,位于其另一侧的第二驱动槽 5122a,用于卡持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二端 32a。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槽 5121a同侧的第三驱动槽 5123a,用于卡持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以避免在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时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从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滑脱。
160.所述驱动组件 50a还包括解锁盘 53a,用于为所述第一悬臂 221a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的驱动力,或者,为所述第二悬臂 222a提供偏离其延伸方向的驱动力,以降低所述第一悬臂 221a或所述第二悬臂 222a的变形时间,更明确地,降低所述第一悬臂 221a或所述第二悬臂 222a被压缩的时间,以降低所述锁止结构 22a因长期处于屈服状态造成的疲劳风险。
161.具体地,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解锁盘 53a定位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盘 51a,所述第一解锁臂 53和所述驱动盘 51a同步被驱动。所述第一解锁盘 53a定位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盘 51a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为本技术所局限,例如,卡合、一体成型、焊接、熔接等。
162.所述第一解锁盘 53a包括解锁盘主体 531a、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向下延伸的第一解锁臂 532a和第二解锁臂 533a。所述第一解锁臂 532a包括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向下延伸的第一下延部 5321a和从所述第一下延部 5321a向内延伸的第一内延部 5322a。所述第二解锁臂 533a包括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向下延伸的第二下延部 5331a和从所述第二下延部 5331a向内延伸的第二内延部 5332a。
163.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悬臂 221a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且邻近于所述锁合槽 224a的第一解锁区 2213a,所述第二悬臂 222a具有位于其下表面且邻近于所述锁合 224的第二解锁区 2223a。
164.所述第一内延部 5322a的上表面和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的下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悬臂 221a第一解锁区 2213a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的下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以使得所述第一解锁臂 532a到达所述第一悬臂 221a的第一解锁区 2213a时,所述第一悬臂 221a的第一解锁区 2213a受到向上的力被抬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悬臂 221a越过所述第一锁头 13a,所述锁止结构 22a与所述第一锁头 13a瞬间解锁。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第一悬臂 221a被压缩的时间,降低其屈服性疲劳的风险,还可以加快解锁。
165.所述第二内延部 5332a的上表面和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悬臂 222a第二解锁区 2223a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第一解锁臂 532a到达所述第二悬臂 222a的第二解锁区 2223a时,所述第二悬臂 222a的第二解锁区 2223a受到向上的力被抬起,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悬臂 222a越过所述第二锁头 14a,所述锁止结构 22a与所述第二锁头 14a解锁。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第二悬臂 222a被压缩的时间,降低其屈服性疲劳的风险,还可以加快解锁。
166.应可以理解,所述驱动盘 51a的盘主体 511a和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可以合二为一。相当于,所述解锁盘主体 531a成为所述驱动盘 51a的盘主体 511a的一部分,所述驱动盘 51a包括从所述驱动盘 51a的盘主体 511a向下延伸的第一作动臂 512a、第一解锁臂 532a和第二解锁臂 533a,所述第一作动臂 512a、所述第一解锁臂 532a和所述第二解锁臂 533a相互间隔。
167.下面对所述合闸控制过程和分闸控制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168.当所述分断控制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 50a未被驱动,所述锁止结构 22a的锁合槽 224a与所述第一锁头 13a锁合。
169.在合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组件 50a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驱动盘 51a的第一作动臂 512a驱动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一端 31a沿第一方向运动,同时,所述驱动盘 51a的第一作动臂 512a驱动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储能元件 30a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发生形变,进入储能状态。
170.所述储能元件 30a因扭转变形而产出了扭力矩,对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产生推力,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有沿第一方向运动的趋势,然而,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锁止结构 22a的锁合槽 224a与所述第一锁头 13a锁合,所述锁止结构 22a被所述第一锁头 13a锁止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一位置 p1a,因此,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保持静止。直到所述驱动组件 50a的所述第一解锁臂 532a到达所述第一悬臂 221a的第一解锁区 2213a,所述第一悬臂 221a的第一解锁区 2213a受到向上的力被抬起,所述第一悬臂 221a越过所述第一锁头 13a,所述锁止结构 22a与所述第一锁头 13a瞬间解锁。
171.接着,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被所述第一作动臂 51带动向所述第二位置 p2a运动。同时,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二端 32a被卡持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因此,所述储能元件 30a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使得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锁止结构 22a的第二悬臂 222a向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二位置 p2a运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可带动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向靠近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方向运动。
172.在所述储能元件 30a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锁合槽 224a与所述第二锁头 14a锁定(如图17所示),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相接合并维持在相接合的状态。所述从动件 20a的第一限位臂 212a到达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处。
173.所述驱动组件 50a被反向驱动后,即,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进入分闸过程。
174.在分闸控制过程中,所述驱动盘 51a的第一作动臂 512a驱动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二端 32a沿第二方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a因扭转变形而产出了扭力矩,对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产生推力,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有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趋势,然而,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锁止结构 22a的锁合槽 224a与所述第二锁头 14a锁合,所述锁止结构 22a被所述第二锁头 14a锁止于所述第一限位座 12a的第二位置 p2a,因此,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保持静止。在这个过程中,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自由端 42a被保持静止的第二限位座 21a的第一限位臂 212a卡持,也处于静止状态。
175.所述储能元件 30a的第二端 32a被持续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直到所述驱动组件 50a的所述第二解锁臂 533a到达所述第二悬臂 222a的第二解锁区 2223a,所述第二悬臂 222a的第二解锁区 2223a受到向上的力被抬起,所述第二悬臂 221越过所述第二锁头 13,所述锁止结构 22a与所述第二锁头 13瞬间解锁。所述储能元件 30a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的第一限位臂 212a对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的卡持结束,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也进入放能状态,也就是,所述储能元件 30a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a进入放能状态,为所述第二限位座 21a提供同
32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第四端被卡持于所述限位臂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一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第三端同步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相对于各自的初始状态发生形变,进入储能状态,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对所述从动件 20产生作用力,使得所述从动件 20有相对于所述固定件 10沿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的趋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可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一致,也可不一致。然而,所述从动件 20被锁定于所述第一锁头 13处,被所述第一锁头 13阻止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运动。直到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对所述从动件 20产生作用力克服了所述第一锁头 13对所述从动件 20的阻力,所述从动件 20被从所述第一锁头 13处解锁,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二锁头 14处,进而通过所述从动件 20带动所述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向靠近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运动至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处。接着,所述从动件 20的至少一锁止结构 22和所述固定件 10a的第二锁头 14相互锁合,所述从动件 20被锁定于所述第二锁头 14处,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保持在彼此相接合的状态。
181.在所述分闸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一端 31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的第三端被卡持于所述限位臂的另一侧,所述驱动组件 50被驱动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储能元件 30的第二端 32和所述弹性辅助元件的第四端同步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首先,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相对于各自的初始状态发生形变,进入储能状态,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对所述从动件 20产生作用力,使得所述从动件 20有相对于所述固定件 10沿第二预设方向运动的趋势,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可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一致,也可不一致。然而,所述从动件 20被锁定于所述第二锁头 14处,被所述第二锁头 14阻止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运动。直到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对所述从动件 20产生作用力克服了所述第二锁头 14对所述从动件 20的阻力,所述从动件 20被从所述第二锁头 14处解锁,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进入放能状态,带动所述从动件 20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运动至所述第一锁头 13处,进而通过所述从动件 20带动所述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向远离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导电组件的静触头相分离。接着,所述从动件 20的至少一锁止结构 22和所述固定件 10的第一锁头 13相互锁合,所述从动件 20被锁定于所述第一锁头 13处,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保持在彼此相分离的状态。在所述分闸过程中,所述储能元件 30和所述弹性分断辅助元件 40一起放能,相比于传统的分闸方案中仅通过所述储能元件 30放能,为所述从动件 20和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提供了较大的驱动力,可增大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进而增大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182.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断控制系统被阐明,所述分断控制系统适用于电气开关,能够在分闸控制过程中为电气开关的可动触头导电组件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增大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运动速度,进而增大电气开关的安全分断能力。
183.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