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3736发布日期:2022-06-29 06:5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接地线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接地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接地线是在电气线路检修和变电施工时使用的一种电气接地保护装置,能够防止电气作业人员在作业时,由于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而导致触电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接地线夹持装置是一种将高压接地线与铁塔主材固定连接的装置,使高压接地线通过铁塔主材接地,起到防止电气作业人员触电的保护作用。然而现有的接地线夹持装置上仅设置一个金属夹块,在驱动杆旋转的过程中,金属夹块移动缓慢需要耗费电工较长的工作时间和体力。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地线夹持装置,两个金属夹块可快速靠近夹紧或反向远离,提高了电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电工操作。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接地线夹持装置,包括:
7.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上梁、下梁和连接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内设置空腔;所述上梁、下梁和连接梁之间围合形成夹持腔;
8.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所述空腔设置,且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梁的两端;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9.第一金属夹块,所述第一金属夹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段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持腔;所述第一金属夹块通过导线和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10.第二金属夹块,所述第二金属夹块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段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持腔;所述第二金属夹块通过导线和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11.所述驱动杆转动,驱动所述第一金属夹块和第二金属夹块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以调节夹持腔的夹持空间。
12.可选的,所述驱动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之间的凸缘部,所述驱动杆上位于凸缘部的两侧分别套设有弹簧,两个弹簧均和所述凸缘部连接。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夹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段上;所述第一夹紧部向所述第二金属夹块外凸;
14.所述第二金属夹块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段上;所述第二夹紧部向所述第一金属夹块外凸。
15.可选的,包括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所述第一平衡杆一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夹
块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第二平衡杆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夹块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驱动杆上。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衡杆连接在所述第一金属夹块上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
17.所述第二平衡杆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夹块上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
18.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平滑段和第二平滑段,所述第一平衡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平滑段直径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套设在所述第一平滑段上,所述第二平衡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平滑段直径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套设在所述第二平滑段上。
19.可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以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梁上。
20.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连接有把手部。
21.可选的,还包括包裹部件,所述包裹部件具有容纳所述金属外壳的容纳腔,所述包裹部件上设置电子标签。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技术的接地线夹持装置在转动驱动杆时,两个金属夹块可快速靠近夹紧或远离,提高了电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电工操作。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5.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地线夹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地线夹持装置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1、上梁;12、下梁;13、连接梁;2、驱动杆;21、凸缘部;22、第一螺纹段;23、第二螺纹段;24、弹簧;25、第一平滑段;26、第二平滑段;27、外螺纹;28、把手部;3、第一金属夹块;4、第二金属夹块;5、导线;6、第一平衡杆;7、第二平衡杆。
30.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接地线夹持装置,包括金属外壳、驱动杆2、第一金属夹块3和第二金属夹块4。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上梁11、下梁12和连接所述上梁11和下梁12之间的连接梁13,所述连接梁13内设置空腔。所述上梁11、下梁12和连接梁13之间围合形成夹持腔。所述驱动杆2贯穿所述空腔设置,且所述驱动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梁13的两端,所述空腔和所述夹持腔相连通。所述驱动杆2包括第一螺纹段22和第二螺纹段23,所述第一螺纹段22和第二螺纹段23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段22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持腔。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通过导线5和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段23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夹持腔;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通过导线5和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驱动杆2转动,驱动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和第二金属夹块4相向靠近或反向远离,以调节夹持腔的夹持空间,实现夹紧或脱离。
35.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壳体能够限制两个金属夹块转动,使得在驱动杆2转动时,两个金属夹块仅能沿驱动杆2的轴线方向移动。
36.本技术的接地线夹持装置在转动驱动杆2时,两个金属夹块可快速靠近夹紧或远离,提高了电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电工操作。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杆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22和第二螺纹段23之间的凸缘部21,所述驱动杆2上位于凸缘部21的两侧分别套设有弹簧24,两个弹簧24均和所述凸缘部21连接。凸缘部21能够限制两个金属夹块的移动,且方便安装弹簧24。在两个金属夹块靠近凸缘部21时,两个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且抵顶在两个金属夹块上,使得两个金属夹块保持和螺纹相抵,位置固定不会晃动,同时弹性部件还能防止两个金属夹块过于靠近。另外,凸缘部21分别和两个螺纹段之间具有未设置螺纹的部位,这些部位上套设弹簧,方便在拆卸时,弹簧能推钉金属夹块,使得金属夹块能接触到螺纹段上,而不会运动失效,不能相对分离。
38.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段22上;所述第一夹紧部向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外凸。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包括第二连接部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段23上;所述第二夹紧部向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外凸。两个夹紧部相向外凸,利于在夹持腔侧配合夹持或松开。
39.可选的,包括第一平衡杆6和第二平衡杆7,所述第一平衡杆6一端和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驱动杆2上;所述第二平衡杆7一端和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驱动杆2上。其中,所述第一平衡杆6连接在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上远离所述驱动杆2的一端;所述第二平衡杆7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夹块4上远离所述驱动杆2的一端。通过两个平衡杆的设置,利于在金属夹块两侧同时提供支撑力,使得金属夹块在移动过程中保持水平,不偏斜,夹紧效果好。
40.所述驱动杆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平滑段25和第二平滑段26,所述第一平衡杆6上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平滑段25直径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套设在所述第一平滑段25上,所述第二平衡杆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平滑段26直径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套设在所述第二平滑段26上。平滑段的设置,方便两个平衡杆滑动。
41.所述驱动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外螺纹27,以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梁13上。驱动杆2两端螺纹连接的方式,结构稳定,不易松开旋转。所述驱动杆2上连接有把手部28,便于电工操作。
42.可选的,接地线夹持装置还包括包裹部件(未图示),所述包裹部件具有容纳所述金属外壳的容纳腔,所述包裹部件上设置电子标签。通过设置电子标签,方便在入库和出库过程中被rfid阅读器识别,从而更新取放记录,便于统一化管理。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