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1361发布日期:2022-05-11 17:2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快插插拔的快插,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导电(模块)的连接靠螺栓/螺母锁紧,例如,当需要实现a导电模块和b导电模块之间的导电通路时,使a导电模块和b导电模块靠螺栓/螺母锁紧。此种导电方式,具有组装费力、耗时间以及组装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目前能源、输变电、电动汽车领域、工业用电等领域的电气设备日趋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包括:外壳(1)、内壳(2)、左侧折弯铜排(3)、右侧折弯铜排(4)和柔性复合触指(5);
6.所述左侧折弯铜排(3)和所述右侧折弯铜排(4)左右相对设置,一端形成u形腔体,另一端形成伸长臂;所述内壳(2)为与所述u形腔体结构配合的u形壳体;所述内壳(2)嵌入到所述u形腔体内;所述内壳(2)的左侧和右侧,相对各设置底部长槽(2.4);所述底部长槽(2.4)中各嵌入安装所述柔性复合触指(5);
7.所述内壳(2)、所述左侧折弯铜排(3)、所述右侧折弯铜排(4)和所述柔性复合触指(5)形成的整体件,套入到所述外壳(1)的内部空壳(1.2)中,并使所述左侧折弯铜排(3)和所述右侧折弯铜排(4)的伸长臂从所述内部空壳(1.2)中伸出;所述外壳(1)内的上侧设置内部触指安装槽(1.8),使所述柔性复合触指(5)置于所述内部触指安装槽(1.8)和所述底部长槽(2.4)之间,通过所述内部触指安装槽(1.8)和所述底部长槽(2.4),固定住所述柔性复合触指(5);
8.所述外壳(1)、所述内壳(2)、所述左侧折弯铜排(3)和所述右侧折弯铜排(4)通过固定件固定。
9.优选的,所述外壳(1)和所述内壳(2)均采用绝缘工程塑料。
10.优选的,所述外壳(1)包括基板(1.9),所述基板(1.9)的上方设置外挡板(1.1),所述外挡板(1.1)的内部具有内部空壳(1.2),所述内部空壳(1.2)的中心开设斜插口(1.3);所述基板(1.9)的下方设置低挡板(1.5);
11.所述内部空壳(1.2)的左右两侧,相对开设侧方定位圆孔(1.6);所述内部空壳(1.2)的内部,设置内部支撑顶(1.7)和内部触指安装槽(1.8);
12.所述内壳(2)的左右两侧,相对开设侧方孔洞(2.1),所述侧方孔洞(2.1)与所述侧方定位圆孔(1.6)同轴心设置;所述内壳(2)的内部形成u形的内部空腔(2.2),用于插入快
插的公端;所述内壳(2)的两侧,相对各开设底部短槽(2.3),与所述外壳(1)的内部支撑顶(1.7)配合,用于固定所述内壳(2);
13.所述内壳(2)的外表面,形成斜顶(2.5);
14.所述左侧折弯铜排(3)和所述右侧折弯铜排(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体成形的顶部平板部(3.1)、中部折弯部(3.2)和底部平板部(3.3);所述中部折弯部(3.2)与所述内壳(2)的斜顶(2.5)相配合;所述顶部平板部(3.1)开设顶部圆孔(3.1.1),通过所述顶部圆孔(3.1.1),与外部导电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底部平板部(3.3)开设底部圆孔(3.3.1),所述底部圆孔(3.3.1)、与所述内壳(2)的侧方孔洞(2.1)同轴心设置,用于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固定。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具有以下优点:
16.1)容错能力大,塑壳底部斜口可导正未对正的外部插入件;
17.2)通流能力强,适合在狭小空间进行导电连接;
18.3)允许一定的安装误差,外部件插入柔性复合触指后压紧,有足够的导电接触力;
19.4)安装方便,内壳与折弯铜排、柔性复合触指装配后套入外壳即可;
20.5)结构紧固,工作状态下能承受长时间的震动;
21.6)使用寿命长,滑动可达10000次以上。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另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的剖面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在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壳在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壳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弯铜排的立体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壳、左侧折弯铜排和右侧折弯铜排的组装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参考图1-图4,包括:外壳1、内壳2、左侧折弯铜排3、右侧折弯铜排4和柔性复合触指5;
34.左侧折弯铜排3和右侧折弯铜排4左右相对设置,一端形成u形腔体,另一端形成伸长臂;内壳2为与u形腔体结构配合的u形壳体;内壳2嵌入到u形腔体内;内壳2的左侧和右侧,相对各设置底部长槽2.4;底部长槽2.4中各嵌入安装柔性复合触指5;
35.内壳2、左侧折弯铜排3、右侧折弯铜排4和柔性复合触指5形成的整体件,套入到外壳1的内部空壳1.2中,并使左侧折弯铜排3和右侧折弯铜排4的伸长臂从内部空壳1.2中伸出;外壳1内的上侧设置内部触指安装槽1.8,使柔性复合触指5置于内部触指安装槽1.8和底部长槽2.4之间,通过内部触指安装槽1.8和底部长槽2.4,固定住柔性复合触指5;
36.外壳1、内壳2、左侧折弯铜排3和右侧折弯铜排4通过固定件固定。
37.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详细介绍:
38.(一)外壳1
39.参考图5-图6,外壳1由强度和韧性优异的绝缘工程塑料加工而成,外壳1包括基板1.9,基板1.9的上方设置外挡板1.1,外挡板1.1的内部具有内部空壳1.2,内部空壳1.2的中心开设斜插口1.3;基板1.9的下方设置低挡板1.5;
40.内部空壳1.2的左右两侧,相对开设侧方定位圆孔1.6;内部空壳1.2的内部,设置内部支撑顶1.7和内部触指安装槽1.8;基板1.9的两侧还开设圆孔1.4。
41.使用时,内部空壳1.2内部可容纳内壳、折弯铜排与柔性复合触指;斜插口1.3可校正未对正的外部插入件;圆孔1.4用于通过螺栓,使盖板与外壳1相互固定;侧方定位圆孔1.6可用于穿过定位销轴,使内壳2、外壳1与折弯铜排相互固定,避免相互运动;内部支撑顶1.7用于与内壳2相对应特征配合,使内、外壳之间无空隙紧密配合;内部触指安装槽1.8用于放置柔性复合触指,使用时内部触指安装槽1.8与内壳2相应特征共同卡死柔性复合触指,避免其脱落。
42.(二)内壳2
43.参考图7-图8,内壳2的左右两侧,相对开设侧方孔洞2.1,侧方孔洞2.1与侧方定位圆孔1.6同轴心设置;内壳2的内部形成u形的内部空腔2.2,用于插入快插的公端;内壳2的两侧,相对各开设底部短槽2.3,与外壳1的内部支撑顶1.7配合,用于固定内壳2;内壳2的外表面,形成斜顶2.5;
44.其中,侧方孔洞2.1用于与外壳、折弯铜排的孔洞对正,再由螺钉穿过三个孔将外壳、导电弹片触指、内壳固定;内部空腔2.2用于放置插入快插的公端,底部短槽2.3用于与外壳上的内部两侧凸起配合,固定内壳的位置;底部长槽2.4与外壳的内部触指安装槽配合,共同固定柔性复合触指。斜顶2.5用于与折弯铜排的折弯特征配合,将其固定。
45.(三)折弯铜排
46.参考图9和图10,左侧折弯铜排3和右侧折弯铜排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体成形的顶部平板部3.1、中部折弯部3.2和底部平板部3.3;中部折弯部3.2与内壳2的斜顶2.5相配合;顶部平板部3.1开设顶部圆孔3.1.1,通过顶部圆孔3.1.1,与外部导电连接件连接固定;底部平板部3.3开设底部圆孔3.3.1,底部圆孔3.3.1、与内壳2的侧方孔洞2.1同轴心设置,用于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固定。
47.折弯铜排由导电性佳的铜排加工而成,表面电镀以降低接触电阻。其中,顶部圆孔3.1.1用于与外部导电连接件相连接固定,中部折弯部3.2用于与内壳的斜顶特征相配合固定,底部圆孔3.3.1用于与外壳、折弯铜排的孔洞对齐,穿过销轴使三者固定。
48.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主要由外壳1、内壳2、折弯铜排和柔性复合触指5组成。结构轻便,仅由四种零部件构成,可快速装配;牢固可靠,柔性复合触指与折弯铜排由内外壳共同固定位置,内壳套入外壳内部后,内外壳装配体再通过螺
栓定位;容错能力大,未完全对正的外部件由底部插入后,塑壳底部的斜口可自动校正,。
4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插拔的高压塑壳快插,由外壳1、内壳2、折弯铜排和柔性复合触指5四部分组成。
50.其中,外壳1由强度和韧性优异的绝缘工程塑料加工而成,使用时将装配好的内壳、触指与铜排装配体套入外壳内部并固定。
51.内壳2由强度和韧性优异的绝缘工程塑料加工而成,使用时内壳与外壳通过销轴固定相对位置,可防止触指从中间脱落。
52.折弯铜排由导电性佳的铜排折弯而成,表面进行电镀处理以降低接触电阻,可起到连接导电弹片触指与外部导电件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使用时铜排的两面分别与内外壳的壁面相贴合,由内外壳共同固定位置。
53.柔性复合触指使用时由内外壳的对应两凹槽共同固定位置防止跑偏。
54.为保证与导电排的良好接触,该快插允许有一定的安装误差,从而保证了良好接触力和足够的导电接触力。该快插可安装于受电部位,给电部位的导电排配合其他开关机构形成闭合与开路。为保证与导电排的良好接触,该快插允许有一定的安装误差,从而保证了良好接触力和足够的导电接触力。
55.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法:
56.首先将两个折弯铜排相互压紧,将内壳压入两铜排形成的u形中,随后将两片柔性复合触指放入内壳的长凹槽中,将整个装配体推入外壳中,待内外壳装配到位后,通过螺栓将内外壳固定,随后将外部盖板通过螺钉装配在外壳安装板上,其中螺栓未拧到底,与安装板之间可以上下滑动。
57.该产品具有的优势:
58.1)容错能力大,塑壳底部斜口可导正未对正的外部插入件;
59.2)通流能力强,适合在狭小空间进行导电连接;
60.3)允许一定的安装误差,外部件插入柔性复合触指后压紧,有足够的导电接触力;
61.4)安装方便,内壳与折弯铜排、柔性复合触指装配后套入外壳即可;
62.5)结构紧固,工作状态下能承受长时间的震动;
63.6)使用寿命长,滑动可达10000次以上。
6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