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可压缩变形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2.专利号为cn201320676808.2的中国专利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孔的内壁面;多个具有弹性的导电体,设于所述收容孔,所述导电体具有一第一接触部用以与一第一电子元件接触,所述导电体具有一第二接触部用以与一第二电子元件接触,所述导电体还设有至少两个导接部与所述导电层接触。上述电连接器存在以下问题:
3.(1)虽然通过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导电层接触,从而使得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直接传输至所述导电层,再由所述导电层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比信号从所述第一接触部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导电路径短。但是,所述导电体通过所述收容孔对所述导电体进行左右的限位,所述导电体易疲乏而永久变形。
4.(2)组装成所述电连接器时,直接将所述导电体对应装入所述收容孔,所述导电体直接与所述收容孔之间直接接触,容易发生剐蹭而损坏所述导电体。
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上下压缩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臂及一固定板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通过设置一挡止臂来挡止所述弹性臂的第一接触部,当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力时可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弹性形变,所述挡止臂限制所述第一接触部发生过度形变,防止所述导电端子疲乏,且所述弹性臂通过所述固定板而固定于一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中,从而达到所述导电端子固定稳定。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8.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一第一电子元件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槽;多个导电端子分别固持于多个所述收容槽,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固定板,自所述固定板延伸一挡止臂;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固定板相互连接,所述弹性臂上下压缩弹性形变,自所述弹性臂靠近所述挡止臂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偏置且抵接于所述挡止臂,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弹性形变且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于所述挡止臂。
9.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挡止臂的抵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
10.进一步,所述挡止臂自所述固定板朝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延伸一应力吸收部,自所述应力吸收部朝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弯折延伸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
靠近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第一位置抵接于所述抵接部,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直至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接触面的第二位置滑移至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弹性形变。
11.进一步,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时,所述应力吸收部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弹性形变,且所述应力吸收部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的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抵接部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方向的弹性形变量。
12.进一步,所述应力吸收部自所述固定板弯折90
°
,所述应力吸收部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一凹槽,所述应力吸收部于所述凹槽处的宽度为w1,所述应力吸收部连接所述固定板处的宽度为w2,所述应力吸收部连接所述抵接部处的宽度为w3,所述抵接部的宽度为w4,其中w1小于w2,且w1小于w4。
13.进一步,w3等于w4,w2小于w4。
14.进一步,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固定板相互连接处弯折180
°
形成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接触至一第二电子元件。
15.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部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偏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至少部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16.进一步,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固定板相互连接处设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呈180
°
弯折,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挡止臂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异侧。
17.进一步,所述弹性臂朝所述折弯部的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板。
18.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弹性臂为分体式,自所述固定板延伸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偏置,自所述弹性臂延伸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至少部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焊接连接,并用于接触一第二电子元件。
19.进一步,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未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于所述挡止臂的上端。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固定板相互连接,所述弹性臂通过所述固定板而间接固定于所述收容槽中,相对于所述弹性臂直接与收容槽接触而固定于所述收容槽中而言,当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弹性臂没有与所述收容槽发生直接接触,不易损坏所述弹性臂,且可以保证整个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收容槽中的稳固性。
21.所述弹性臂可上下压缩弹性形变,所述弹性臂具有比较好的弹性,有利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保持良好的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偏置,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力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弹性形变并抵接于所述挡止臂,通过所述挡止臂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从而使得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直接传输至所述挡止臂,再由所述挡止臂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相比信号从所述第一接触部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传输路径短,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没有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偏置而言,当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受力没有朝所述挡止臂的方向弹性形变,无法保证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挡止臂之间的稳定接触,无法保证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直接传输至
所述挡止臂,而且所述挡止臂能够限制所述第一接触部过度弹性形变,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于所述收容槽的内壁而言,因为所述挡止臂可朝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弹性形变,所述弹性臂不易疲乏而永久变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23.图2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图;
2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25.图4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沿线a-a的局部剖视图;
26.图5为图3中的电连接器沿线b-b的局部剖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28.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9.图8为将图1中的电连接器与第一电子元件及第二电子元件接触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31.图10为图9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33.图12为图1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4.图13为图11又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5.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36.37.【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定义有一上下方向(导电端子2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方向),如图3所示沿线b-b定义有一左右方向。
40.如图1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向上抵接位于其上方的一第一电子元件200,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可为芯片模块200,和向下焊接位于其下方的一第二电子元件300,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可为电路板300。
41.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多个收容槽11,所述收容槽11上下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多个所述收容槽11用于收容多个所述导电端子2,所述收容槽11的左侧设一第一凸起111,所述收容槽11的右侧设一第二凸起112,所述第一凸起111与所述第二凸起112用于固持所述导电端子2。
42.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一固定板21及一弹性臂22,所述固定板21呈大致平板状,所述弹性臂22具有前后接续的多个弯曲部222,所述固定板21与所述弹性臂22为分体式,成型容易,自所述固定板21延伸一第一焊接部213,所述第一焊接部213朝所述固定板21的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焊接部213位于所述固定板21中心线的右边),所述弹性臂22的第一接触部221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位于所述弹性臂22中心线的右边),自所述弹性臂22延伸一第二焊接部223,所述第二焊接部223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偏置,所述第二焊接部223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偏置使所述弹性臂22的整体长度在有限的空间内长度加长,所述弹性臂22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强,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因为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之间的长度加长,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对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作用力会减小,有利于保证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00上的稳定性;如图4、图8所示,所述第一焊接部213与所述第二焊接部223焊接连接形成一第二接触部24,所述第二接触部24焊接于所述电路板300,因为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4均朝所述
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所述芯片模块200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之间的作用力、所述电路板300与所述第二接触部24之间的作用力均位于所述导电端子2靠近所述挡止臂214的一侧,相对于其中一个作用力靠近所述挡止臂214的一侧,另一作用力远离所述挡止臂214的一侧而言,也就是说,相对于两个作用力斜对而言,两个作用力正对可以抵消更多的作用力,有利于保证所述导电端子2整体的正位度。
43.如图5所示,自所述固定板21的左侧向左延伸一第一固定部211及自所述固定板21的右侧向右延伸一第二固定部212,所述第一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凸起111配合抵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二凸起112配合抵接,从而将所述固定板21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1中,而所述弹性臂22通过与所述固定板21焊接连接而间接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1中,若所述弹性臂22直接与收容槽11接触而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1中,因为所述弹性臂22具有前后接续的多个弯曲部222,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弹性臂22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与所述收容槽11发生直接接触,所述弹性臂22容易与所述收容槽11剐蹭而损坏所述弹性臂22,且所述第一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凸起111及所述第二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二凸起112之间为松配合,不易损坏所述导电端子2,可以保证整个所述导电端子2在收容槽11中的稳定性。
44.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臂22具有前后接续的多个弯曲部222,所述弹性臂22可上下压缩弹性形变,所述弹性臂22具有比较好的弹性,有利于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芯片模块200及电路板300保持良好的接触,自所述弹性臂22靠近所述挡止臂214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且抵接于所述挡止臂214,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受力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弹性形变,保证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的稳定接触,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没有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而言,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受力没有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弹性形变,无法保证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之间的稳定接触,也就是说,无法保证信号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直接传输至所述挡止臂214,导致信号的传输路径变长,以电路板300水平放置时为参照,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部分位于同一竖直线l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焊接部22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完全上下对齐而位于同一竖直线l2上),信号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传输至所述挡止臂214,再由所述挡止臂214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24的传输路径最短。
45.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包括靠近所述抵接部2143的一侧具有一接触面2211,当所述芯片模块200未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接触面2211的第一位置p1抵接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上端,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直至所述芯片模块200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接触面2211的第二位置p2滑移至抵接于所述抵接部2143,反之,当所述芯片模块200未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接触面2211抵接的不是所述抵接部2143的上端(譬如所述接触面2211抵接的是所述抵接部2143的中部),在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后,所述接触面2211可能滑移至抵接所述抵接部2143的下端,此时所述抵接部2143高出所述接触面2211的第二位置p2的部分会造成更多的信号损耗;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抵接部2143均向右弹性形变,所述接触面2211与所述抵接部2143之间为滑移接触,有利于所述弹性臂22弹性形
变;所述接触面2211与所述挡止臂214的抵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芯片模块200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接触面2211与所述挡止臂214抵接的方向平行于所述芯片模块200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而言,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之间不会产生瞬断,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的抵接更稳定,且由于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受到的力会往下传递给多个所述弯曲部222,所述弯曲部222受力易疲乏,特别是靠近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第一个所述弯曲部222所受的力更大,更易疲乏,所述接触面2211与所述挡止臂214抵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芯片模块200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所述挡止臂214对所述接触面2211的反作用力会抵消部分所述弯曲部222所受的力,所以所述弯曲部222不易疲乏。
46.如图2、图4所示,所述挡止臂214自所述固定板21弯折90
°
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延伸一应力吸收部2141,自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自折弯线l1处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弯折延伸一抵接部2143,相对于所述抵接部2143朝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平行的方向延伸而言,所述抵接部2143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弯折延伸使所述抵接部214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之间的抵接力量更大,有利于所述抵接部2143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之间抵接更充分、更稳定,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靠近所述固定板21的一侧设一凹槽2142,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包括一第一连接部2141a、一中间部2141b和一第二连接部2141c,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连接所述挡止臂214与所述固定板21,所述中间部2141b位于所述凹槽2142的上方且与所述凹槽2142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2141c连接中间部2141b与所述抵接部2143,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w4,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w4,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减小,使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强,有利于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更好地吸收应力,所述挡止臂214不会过度变形而疲乏,更有效的保护到所述挡止臂214,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挡止臂214对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有一个斜向上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芯片模块200之间抵接更加稳定,有利于提升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芯片模块200的之间刮擦效果,且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增加,有利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抵接部2143之间充分抵接,保证了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抵接部2143之间的稳定接触。
47.所述第二连接部2141c的宽度w3等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w4,相对于w3小于w4而言,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连接所述抵接部2143处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弯折时不易断裂,且能缓冲所述抵接部2143传递到所述中间部2141b的力,以免所述中间部2141b受到的力过大而断裂;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及所述抵接部2143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弹性形变,且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的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的弹性形变量,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吸收部分应力,弹性形变量逐渐减小,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221过度变形以及所述挡止臂214过度变形而疲乏;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增加使所述挡止臂214的强度更大,不易疲乏,且不易断裂。
48.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在组装应用时,所述导电端子2自上而下插入所述收容槽11,至所述第一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凸起111配合抵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二
凸起112配合抵接固定板21收容槽1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向上超出所述收容槽11,所述第二接触部24向下超出所述收容槽11,将所述第二接触部24焊接至所述电路板300,将所述芯片模块200自上而下抵接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所述抵接部2143及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均向右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弹性形变量。
49.如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二实施例。
5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一体形成,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相互连接处弯折180
°
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24,所述第二接触部24用于抵接接触至所述电路板300。
51.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和所述挡止臂214一体形成,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4与所述弹性臂22及所述固定板21一体形成,所述导电端子2的加工简便,且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之间连接更加稳固,由于所述第二接触部24是弯折180
°
形成,所述弹性臂22的平面与所述固定板21的平面没有贴合在一起,当所述芯片模块200自上而下抵接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弹性臂22的平面与所述固定板21的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小,所述弹性臂22的弹性形变能力更强,所述弹性臂22和所述挡止臂214一体形成相比于所述弹性臂22和所述挡止臂214焊接连接而言,节约成本,且不易破坏所述第二接触部24的结构。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24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部分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5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在组装应用时,所述导电端子2自上而下插入所述收容槽11,至所述第一固定部211与所述第一凸起111配合抵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二凸起112配合抵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向上超出所述收容槽11,所述第二接触部24向下超出所述收容槽11,将所述第二接触部24抵接接触至所述电路板300,将所述芯片模块200自上而下抵接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所述抵接部2143及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均向右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弹性形变量,用于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200,所述第二接触部24向下超出所述收容槽11焊接所述电路板300。
53.如图11至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的第三实施例。
54.如图12、图13所示,其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自所述固定板21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接触部24,所述第二接触部24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300,于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相互连接处形成一折弯部23,所述折弯部23呈180
°
弯折,使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相互平行,所述折弯部23与所述挡止臂214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两异侧,且所述弹性臂22朝所述折弯部23的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板21。
55.相比于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2朝所述折弯部23的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板21,由公式:c=εs/d可知,减少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之间的正对面积s,降低所述导电端子2的电容c,提高所述导电端子2的高频性能,且所述折弯部23与所述挡止臂214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两异侧,相比所述折弯部23与所述挡止臂214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同侧而言,只需要弯折一次即可成型,成型简便,且由于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固定板21均为冲压下料成型,所述折弯部23与所述挡止臂214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同侧时,冲压机器
没有足够的空间操作,所述弹性臂22与所述挡止臂214成型困难,另外,所述第二接触部24焊接于所述电路板300,所述第二接触部24与所述电路板300之间固定更稳定,二者之间的接触更稳定。本实施例其余结构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在组装应用时,所述导电端子2自上而下插入所述收容槽11,至所述折弯部23与收容槽11的内壁配合抵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212与所述第二凸起112配合抵接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向上超出所述收容槽11,所述第二接触部24向下超出所述收容槽11,将所述第二接触部24焊接至所述电路板300,将所述芯片模块200自上而下抵接至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所述抵接部2143及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均向右发生弹性形变,且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弹性形变量,用于向上抵接所述芯片模块200,所述第二接触部24向下超出所述收容槽11焊接所述电路板300。
57.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8.(1)所述第二接触部24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且所述第二接触部24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至少部分位于同一竖直线l2上,信号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传输至所述挡止臂214,再由所述挡止臂214传输至所述第二接触部24,信号传输路径最短,有利于实现高频,以及所述弹性臂22朝所述折弯部23的方向超出所述固定板21,减少弹性臂22与固定板21之间的正对面积,降低所述导电端子2的电容,有利于实现高频;
59.(2)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偏置,当所述芯片模块200向下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时,所述第一接触部221受力时朝所述挡止臂214的方向弹性形变,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的抵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芯片模块200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以及所述抵接部2143自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之间不会产生瞬断,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挡止臂214的抵接更稳定,保证信号从最短的传输路径传输,且所述接触面2211与所述挡止臂214抵接的方向垂直于所述芯片模块200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所述挡止臂214对所述接触面2211的反作用力会抵消部分所述弯曲部222所受的力,所述弯曲部222不易疲乏,且通过设置所述挡止臂214来挡止所述第一接触部221朝所述挡止部的方向过度变形而疲乏;
60.(3)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均小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w4,在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足够大保证所述第一接触部221与所述抵接部2143之间的稳定接触的前提下,通过减小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来提高所述应力吸收部2141的弹性形变能力,使所述挡止臂214能更好地吸收部分应力,且从所述抵接部2143到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弹性形变量逐渐减小,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221过度变形而疲乏,另外,所述第一连接部2141a的宽度w2增加,所述挡止臂214的强度更大,不易疲乏且不易断裂;
61.(4)所述第二连接部2141c的宽度w3等于所述抵接部2143的宽度w4,所述第二连接部2141c的宽度比所述中间部2141b的宽度w1大,所述第二连接部2141c朝所述第一接触部221的方向弯折时不易断裂,且能缓冲所述抵接部2143传递到所述中间部2141b的力,以免所述中间部2141b受到的力过大而断裂。
62.以下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