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2.由于聚合物锂离子电芯(软包锂电池)内部有有机溶剂的存在,所以必须要求软包装材料能够抵挡有机溶剂的溶胀、溶解、吸收等。同时由于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高性能表现,要求其软包装材料对氧、水分的阻隔比普通的铝塑复合膜高上万倍。使用这种高阻隔性的软包装材料将聚合物锂离子电芯极片、电解液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绝,使其内部处于真空、无氧、无水的环境,才能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高性能使用要求。
3.聚合物锂离子电芯所用的铝塑膜必须具备良好的热封性能、绝缘性、机械强度和延展性,还必须对空气中的水氧和电池内部的腐蚀性酸碱盐等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有铝塑膜这层包装的存在,聚合物锂离子电芯才能正常使用;若包装失效,电芯使用寿命即终止,导致报废。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封装密封特性是锂电池行业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其中聚合物锂离子电芯极耳中心距不稳定导致极耳出槽的问题也是影响聚合物锂离子电芯密封特性的因素之一。
4.现有技术cn209344255u公开了一种软包装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极耳挡槽,所述极耳挡槽包括极耳金属带挡槽和极耳胶挡槽,所述夹具本体上还设置有固定螺丝槽,所述的固定螺丝槽为通槽,利用螺丝穿过固定螺丝槽可将所述夹具固定在顶封设备上。该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与极耳及极耳胶相匹配的夹具,每个卷芯的极耳及极耳胶都会进行限位,然后再进行封装,从而保证了极耳及极耳胶处于不影响产品质量的范围内,大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降低了电池漏液风险。
5.但该实用新型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不同型号、不同极耳中心距的电芯需要特定的顶封封装极耳定位夹具,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解决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作业时极耳偏位、极耳出槽的技术问题以及成本控制的问题。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置的:一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包括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上顶面为下封装台,所述下封装台上设置有第一极耳限位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封头一侧的支撑杆和可调节定位块,所述支撑杆3和所述下封头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沿所述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可调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杆3上,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2相配合的第二极耳限位台。采用上述方式,对软包锂电池进行二次限位,可避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作业时极耳偏位及极耳出槽的问题。
8.为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限位效果,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为
所述第二极耳限位台。
9.为进一步提高适用性,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为两个。
10.为进一步适用于不同极耳中心距的软包锂电池,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11.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固性,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过孔。
12.为进一步便于调整,所述过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两端为半圆形,所述条形孔的两端的圆心距不小于两个所述螺纹孔之间的圆心距。
13.优选地,所述连接体一侧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所述u型槽。
14.优选的,所述悬臂为l形,包括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短臂以及与所述短臂连接的长臂。
15.优选的,所述u型槽设置在所述长臂的一端。
16.为进一步便于安装,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固位孔。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实现软包锂电池在进行顶封封装作业时,对软包锂电池正负极耳进行二次辅助定位。从而有效解决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作业时极耳偏位、极耳出槽的问题,保证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的厚度一致且外观对称、规则,以致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一致性更高,提高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一次良率。且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可适配不同极耳中心距的软包锂电池。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3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定位块4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优点和目的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定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包括下封头1,上封头,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封头1顶面为下封台,所述上封头的下顶面为上封台。所述下封台上设置有第一极耳限位台。
26.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支撑杆3和可调节定位块4,所述支撑杆和可调节定位块位于所述下封台的一侧,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封台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可调节定位块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形可调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在所述可调节定位块上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相配合的第二极耳限位台。
27.现有的第一极耳限位台多为u型槽,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极耳限位台也设置为u型槽。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比如l型槽等。
28.由于软包锂电池的极耳通常为两个,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节定位块也设置为两个,当然所述可调节定位块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9.所述可调节定位块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方式可选择比如说螺接、卡接、铆接、滑动连接等多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台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等距的螺纹孔,所述可调节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过孔。所述过孔可为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圆形,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孔设置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两端为半圆形,所述条形孔的两端的圆心距不小于两个所述螺纹孔之间的圆心距。安装时,可采用两个螺钉将所述可调节定位块安装到所述支撑杆上。
3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固位孔,便于使用螺丝将所述支撑杆3与封装设备固定连接。
31.采用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通过调节所述安装固位孔与封装设备对应固定连接的螺纹孔的相对位置,可以控制可调节定位块4带有所述u形槽的一侧与下封头2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软包锂电池的极耳平整,不会因为可调节定位块4与下封头2之间的距离太近,导致软包锂电池的极耳弯折变形。
32.所述支撑杆3材质可选用赛钢、铁氟龙、电木、尼龙,优选赛钢,该材质加工性能好,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33.实施例2
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封头1和上封头,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上下对应设置,且下封头所述下封头1上设置有第一极耳限位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2一侧的支撑杆3和可调节定位块4,所述支撑杆3和所述下封头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沿所述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可调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杆3上,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2相配合的第二极耳限位台。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2包括两个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的宽度由软包锂电池正负极耳宽度决定,两个所述u型凹槽的中心距由软包锂电池极耳中心距决定。
35.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3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36.如图3所示,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为两个,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过孔,所述过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两端为半圆形,所述条形孔的两端的圆心距不小于两个所述螺纹孔之间的圆心距,所述连接体一侧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所述u型槽,所述u型槽为所述第二极耳限位台,所述u型槽的宽度由软包锂电池正负极耳宽度决定,所述悬臂为l形,包括与所述连接体连接的短臂以及与所述短臂连接的长臂,所述u型槽设置在所述长臂的一端。
37.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条形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调试时,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在所述支撑杆3上的相对位置,使其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的两个所述u形槽中心距与所述第一极耳限位台的两个所述u型凹槽中心距保持一致。实现软包锂电池在进行顶封封装作业时,对软包锂电池正负极耳进行二次辅助定位。从而有效解决软包锂
电池顶封封装作业时极耳偏位、极耳出槽的问题,保证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的厚度一致且外观对称、规则,以致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一致性更高,提高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一次良率。
38.本实用新型可以适配多型号、不同极耳中心距的软包锂电池,提高了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39.所述可调节定位块4材质可选用绿色纤维板、铝合金材质、模具钢、赛钢、尼龙,优选绿色纤维板和铝合金材质,加工性能好,材料成本低。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通过支撑杆3和可调式定位块4对软包锂电池极耳进行二次辅助定位,保证软包锂电池顶封封印的厚度一致且外观对称、规则,解决软包锂电池顶封作业时极耳偏位、极耳出槽以及因极耳中心距不稳定带来良率低下的问题,且该软包锂电池顶封封装极耳定位装置通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