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0472发布日期:2022-06-10 18:3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排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


背景技术:

2.插排,又称插线板、排座等,学名为电线加长组件或延长线插座,插排能与电源连接,并方便电子设备的连接,以此来方便电源对的电子设备的远距离供电或者充电。现在常见的插排上通常会设置有多个插口,可以连接一个以上的电源插头,来减少空间和线路需求。
3.现在常见的插排上的插口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插口基本只含有常规的电源线插口,种类很少,这也导致其功能上只能进行有线供电或者充电,功能较为单一,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包括充电线圈、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座、充电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电源插座、壳体和盖板,所述充电线圈、usb插座、充电pcb和电源插座均嵌装于壳体内,所述充电线圈和usb插口均与充电pcb电性连接,所述盖板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盖板覆盖于充电线圈上,所述usb插座和电源插座均从盖板上露出。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usb插座能方便usb插头的连接,而电源插座能方便电源插头的连接,外部电子设备能通过usb线或者电源线来实现和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以方便对其进行有线充电或者供电,而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充电线圈,则外部电子设备还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无线充电或者供电。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外部设备的有线或者无线充电或者供电,且接口种类多,灵活性强。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设有磁吸部、电源口和usb口,所述磁吸部设于充电线圈上,所述usb插座从usb口上露出,所述电源插座从电源口处露出。磁吸部的设置能方便具有磁吸功能的手机在进行无线充电时的磁吸对位,提高充电稳定性和充电效率,而usb口能对usb插座起一定的隐藏和保护作用,电源口能对电源插座起一定的隐藏和保护作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pcb,所述电源pcb嵌装于壳体内,所述电源pcb与电源插座电性连接。电源pcb能方便对电源插座所接入的电压进行变压或者限流等控制,以提高电源插座的使用灵活性。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安装座和连框,所述安装座和连框相连接,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空腔,所述充电pcb嵌装于空腔内,所述连框上设有凹陷,所述usb插座设于凹陷上。空腔能对充电pcb进行限位,而凹陷能对usb插座进行限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源插座嵌装于安装孔内。安装孔能方便电源插座的安装和限位。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线圈座,所述线圈座安装在连框上,所述充电线圈安装在线圈座上。线圈座能方便对充电线圈进行固定和限位。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暗盒,所述暗盒与壳体相连接。暗盒可以作为预埋于墙体内,来方便壳体的安装,且其能对壳体起一定保护和隐藏作用。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电源插座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暗盒上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与第三孔相连通。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的设置均能方便导线的穿出,避免壳体或者暗盒对导线的设置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插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插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插排结构的未设置盖板和暗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插排结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充电线圈、2.usb插座、3.充电pcb、4.电源插座、5.壳体、6.盖板、7.电源pcb、8.暗盒、51.安装座、52.连框、511.空腔、53线圈座、521.安装孔、522.凹陷、61.磁吸部、62.电源口、63.usb口、512.第一孔、41.第二孔和81.第三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插排结构,包括充电线圈1、usb插座2、充电pcb 3、电源插座4、壳体5和盖板6。
21.壳体5包括安装座51和连框52,安装座51一体式固定连接于连框52的底部,安装座51内设有空腔511,充电pcb 3可以为市售的充电pcb,充电pcb 3固定嵌装于空腔511内,连框52上设有凹陷522,usb插座2设于凹陷522上,且usb插座2和充电pcb 3通过焊接电性连接。
22.壳体5还包括线圈座53,线圈座5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框52上,且充电线圈1固定嵌装在线圈座53上,且充电线圈1和充电pcb 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3.连框52上设有安装孔521,电源插座4通过螺栓固定嵌装于安装孔521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插排结构还包括电源pcb 7,电源pcb 7也能可以为市售的电源pcb,电源pcb 7也固定嵌装于壳体5的空腔511内,且电源pcb 7与电源插座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24.盖板6通过卡扣配合固定连接在壳体5的链板52上,且盖板6上设有磁吸部61、电源口62和usb口63,盖板6的磁吸部61设于充电线圈1上,且usb插座2从usb口63上露出,电源插座3从电源口62处露出。
25.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插排结构还包括暗盒8,暗盒8能预埋于墙体内,之后壳体5通过卡扣配合固定连接,以此来方便实现壳体5于暗盒8上的固定安装,且壳体5的安装座51上设有第一孔512,而电源插座4上设有第二孔41,暗盒8表面上设有第三孔81,且暗盒8内部中空,使得第一孔512和第二孔41均与第三孔81相连通。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充电pcb 3能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并电性连接,从而
使得外部电源能通过充电pcb 3分别给充电线圈1和usb插座2进行供电,同时,电源pcb 7能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并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外部电源能通过电源pcb 7给电源插座4供电。另外,由于第一孔513、第二孔41和第三孔81的设置,上述设备所连接导线能不受阻碍地从本实用新型中穿出。
27.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usb线或者电源线使得电子设备和usb插座2或者电源插座4相连接并电性连接,以此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有线充电或者供电,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能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放置于盖板6的磁吸部61上,使得充电线圈1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或者供电,另外一些具备磁吸功能的手机,如iphone12及以上型号的手机能与磁吸部61实现磁性相吸实现固定,以此提高充电稳定性和充电效率。由此,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外部设备的有线或者无线充电或者供电,且接口种类多,灵活性强。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