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2317发布日期:2022-07-23 08:2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2.智能插座是一种能够节约用电量的插座,而且,对智能插座的开、关操作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使用方便。其中,智能插座内部设置有天线模块,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但是,现有智能插座的天线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插座内部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干扰或屏蔽信号,从而降低智能插座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插座,以解决现有智能插座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弱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插座,包括底壳、面壳和天线模块,所述面壳与所述底壳对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控制板组件;所述底壳设置有位于所述容纳腔外部的天线安装位,所述天线模块设置于所述天线安装位。
5.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安装位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壳的安装槽,所述天线模块容置于所述安装槽。
6.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模块设置有扣位,所述天线安装位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与所述扣位卡接配合,用于将所述天线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槽。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天线模块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
8.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天线压盖,所述天线压盖盖合于所述天线模块,且所述天线压盖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压盖与所述底壳卡接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设置若干个卡孔,所述天线压盖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卡扣能够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包括壳体和连接凸缘,所述壳体具有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敞口,所述面壳设置于所述敞口,并与所述空腔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连接凸缘环绕所述敞口,所述天线安装位设置于所述连接凸缘。
12.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挡块压盖,所述挡块压盖位于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面壳卡接固定,所述挡块压盖用于将插块组件固定于所述面壳。
13.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与所述挡块压盖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面壳与所述挡块压盖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和/或,所述面壳与所述挡块压盖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面壳与所述挡块压盖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第三卡孔,所述第三卡扣与所述第三卡孔卡接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组件包括按键板,所述按键板与所述面壳固定连接,所述天
线模块与所述按键板电连接;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与所述按键板配合使用的按键,所述面壳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孔。
15.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导光柱,所述按键开设有导光孔,所述导光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光孔。
16.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具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面壳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孔套装固定于所述连接柱。
17.进一步地,所述面壳设置有第四卡扣,所述按键板通过所述第四卡扣卡接固定于所述面壳;和/或,所述按键板和所述面壳两者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按键板和所述面壳两者中的另一者固定设置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三定位孔插接配合。
18.本实用新型智能插座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设置主要由底壳、面壳和天线模块组成的智能插座,该智能插座组装后,控制板组件位于容纳腔,天线模块位于容纳腔外部的天线安装位。该智能插座将天线模块设置于底壳,而非制作在控制板组件的电路板上,实现了天线模块的单独外置,且天线模块位于容纳腔外部的天线安装位,进一步减少了智能插座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对天线模块的干扰或屏蔽信号,从而增强了智能插座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有利于智能远程操控智能家居设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智能插座除面盖和天线压盖外的其余各部件拼装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挡块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底壳;110-壳体;120-连接凸缘;130-天线安装位;131-安装槽;132-第一定位柱;133-卡凸;134-第一卡孔;135-第二卡孔;200-面壳;210-第二定位孔;220-按键孔;230-连接柱;240-第三卡扣;250-第四卡扣;260-第三定位柱;270-二插限位槽;280-三插限位槽;300-天线模块;310-第一定位孔;320-扣位;400-天线压盖;410-压条;420-第一卡扣;430-第二卡扣;500-挡块压盖;510-第二定位柱;520-第三卡孔;610-二插模块;620-三插模块;710-按键板;711-第三定位孔;720-按键;730-导光柱;740-导光孔;750-弹性臂;760-连接孔;800-面盖。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局部结构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底壳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智能插座除面盖800和天线压盖400外的其余各部件拼装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底壳100、面壳200和天线模块300,具体地,面壳200与底壳100对接形成容纳腔,容纳腔设置有控制板组件,底壳100设置有位于容纳腔外部的天线安装位130,其中,天线模块300设置于天线安装位130。在另一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可与控制板组件电连接。
30.该智能插座组装后,控制板组件位于容纳腔,天线模块300位于容纳腔外部的天线安装位130。该智能插座将天线模块300设置于底壳100,而非制作在控制板组件的电路板上,实现了天线模块300的单独外置,减少了天线模块300所受到的由内部电子元器件导致的干扰或屏蔽信号的影响,从而增强了智能插座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有利于智能远程操控智能家居设备。
31.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设置有天线、铜轴线和铜轴公座等器件,需要说明的是,天线模块300的具体结构,以及智能插座如何利用天线模块300建立与外部设备的远程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进行赘述。
32.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天线安装位130包括开设于底壳100的安装槽131,天线模块300容置于安装槽131。
33.在对天线模块300进行组装时,可以将天线模块300置于底壳100的安装槽131中,利用安装槽131实现对天线模块300的容纳,以降低天线模块300移位的风险。
34.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设置有扣位320,天线安装位130设置有卡凸133,其中,卡凸133与扣位320卡接配合,用于将天线模块300固定于安装槽131。
35.通过在天线模块300设置扣位320,并相应在天线安装位130设置与之对应的卡凸133,使得在将天线模块300放置于安装槽131后,能够利用卡凸133与扣位320的卡接配合,实现对天线模块300的固定,以使天线模块300能够稳定地处于天线安装位130,而不会发生移位。这种对天线模块300进行固定的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对天线模块300的有效固定,而且,还能够实现天线模块300的快速装拆,从而提高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组装效率。
3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将他线模块300固定于安装槽131
37.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00为条形板结构,相应地,安装槽131也为条形,以适配天线模块300的形状。其中,扣位320设置于天线模块300的一个长边,卡凸133的位置与天线模块300的该长边对应。
38.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1的底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32,天线模块300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32对应的第一定位孔310,第一定位柱132与第一定位孔310插接配合。
39.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对天线模块300安装过程中的预定位,从而提高天线模块300的组装效率。而且,该设置还能够对天线模块30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天线模块300在智能插座工作过程中发生移位。
40.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柱132分别靠近安装槽13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相应地,开设于天线模块300的第一定位孔310的数量也为两
个,且位置与两个第一定位柱132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32的数量也可以多于两个,相应地,开设于天线模块300的第一定位孔310的数量也多于两个,在此不做限定。
41.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32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定位孔310的形状与第一定位柱132的形状匹配,该设置能够避免因锋利棱角而对组装人员以及天线模块300造成的划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3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矩形等。
42.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插座还可以包括天线压盖400,具体地,天线压盖400盖合于天线模块300,且天线压盖400与底壳100固定连接。
43.天线压盖40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天线模块300起到一定的遮挡与保护作用,减少天线模块300受到的污染,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对天线模块300的进一步固定,从而使得天线模块300稳定地处于天线安装位130。
44.本实施例中,天线压盖400与底壳100卡接固定。这种将天线压盖400固定于底壳100的方式,能够实现天线压盖400的快速装拆,从而利于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组装。
45.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1设置若干个卡孔,天线压盖400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卡扣,该卡扣能够与该卡孔卡接配合。
46.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孔134和第二卡孔135,天线压盖400包括压条410、第一卡扣420和第二卡扣430,其中,第一卡扣420和第二卡扣430分别设置于压条410高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卡扣420能够与第一卡孔134卡接配合,第二卡扣430能够与第二卡孔135卡接配合。
47.在对天线压盖400进行组装时,可以先使位于压条410一端的第一卡扣420与第一卡孔134相对,使位于压条410另一端的第二卡扣430与第二卡孔135相对,然后,对天线压盖400施加按压力,以使第一卡扣420卡入第一卡孔134、第二卡扣430卡入第二卡孔135,从而实现天线压盖400的组装。
48.天线压盖400与底壳100的这种连接形式,使得天线压盖4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能够与底壳100卡接,避免了天线压盖400端部翘起的情形,从而保证了天线压盖400封盖天线模块300的可靠性。
49.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安装槽131的任意一个侧壁或底璧上设置卡孔,天线压盖400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孔,以实现天线压盖400的组装,在此不做限定。
50.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底壳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和连接凸缘120,具体地,壳体110具有空腔和与空腔连通的敞口,其中,面壳200设置于敞口,并与空腔共同形成容纳腔;连接凸缘120环绕敞口,天线安装位130设置于连接凸缘120。
5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安装位130与面壳200可以设置于智能插座的同侧。通过将天线安装位130与面壳200设置于智能插座的同侧,能够优化天线模块300的走线路径,减少天线模块300与控制板组件之间的走线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安装位130与面壳200也可以设置在智能插座的不同侧。
52.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挡块压盖5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智能插座还可以包括挡块压盖500,挡块压盖500位于容纳腔并与面壳200卡接固定,挡块压盖500用于将插块组件固定于面壳200,其中,插块组件包括二插模块610和三插模块620。
53.挡块压盖500与面壳200卡接固定的设置形式,能够实现挡块压盖500在面壳200上
的快速装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组装效率。另外,二插模块610和三插模块620的设置,还使得该智能插座既能够满足二脚插头的使用要求,又能够满足三脚插头的使用要求。
54.需要说明的是,二插模块610和三插模块62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5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插座的面壳200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1,并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相应地,面壳200开设有与二插模块610对应的插脚孔,以及与三插模块620对应的插脚孔。
56.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块组件还可以仅包括二插模块610,或者,仅包括三插模块620。
57.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面壳200还设置有二插限位槽270和三插限位槽280,其中,二插模块610安装于二插限位槽270,三插模块620安装于三插限位槽280。
58.请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挡块压盖500设置有第二定位柱510,请继续参照图5,面壳200设置有第二定位孔210,其中,第二定位柱510与第二定位孔210插接配合。
59.通过在面壳200设置第二定位孔210,并在挡块压盖500设置与之对应的第二定位柱510,能够在挡块压盖500组装过程中,为挡块压盖500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挡块压盖500的组装效率。
60.本实施例中,面壳200设置有三处第二定位孔210,相应地,挡块压盖500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柱510,三个第二定位柱510分别与三个第二定位孔210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61.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面壳200的第二定位孔210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及排布形式,相应地,设置于挡块压盖500的第二定位柱510的数量及位置与之对应。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在面壳200设置第二定位孔210、在挡块压盖500设置第二定位柱510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将第二定位孔210设置于挡块压盖500,将第二定位柱510设置于面壳200。
63.请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挡块压盖500开设有四个第三卡孔520,相应地,请继续参照图5,面壳200设置有四个第三卡扣240,四个第三卡扣240分别一一对应地与四个第三卡孔520卡接,实现挡块压盖500与面壳200的卡接固定。当然,第三卡孔520和第三卡扣240还可以采用其他数量及排布形式,本实施例仅以图中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6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三卡孔520设置于面壳200、将第三卡扣240设置于挡块压盖500。
65.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控制板组件可以包括按键板710,按键板710与面壳200固定连接,天线模块300与按键板710电连接;智能插座还可以包括与按键板710配合使用的按键720,其中,面壳200开设有按键孔220,按键720设置于按键孔220。
66.具体地,按键板710上设置有电子开关,通过设置按键720,当用户按压按键720时,通过按键720能够间接地按压电子开关,进而控制电子开关的状态切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控制智能插座的通断,从而提升使用体验。
67.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面壳200设置有两个第四卡扣250,两个第四卡扣250分别设置在按键孔220的两侧,按键板710通过两个第四卡扣250卡接固定于面壳200。
68.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按键板710开设有第三定位孔711,相应地,请继续参
照图5,面壳200固定设置有第三定位柱260,第三定位柱260能够与第三定位孔711插接配合,实现按键板710在面壳200上的定位。
69.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插座还可以包括导光柱730,具体地,按键720开设有导光孔740,导光柱730固定设置于导光孔740。
70.导光柱730的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智能插座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导光孔740直观地获知该智能插座当前的工作状态。
71.具体地,导光柱730可以具有按键720按下后的第一指示状态和按键720弹起后的第二指示状态。其中,导光柱730与按键板710的指示灯相对,第一指示状态可以为导光柱730亮,第二指示状态可以为导光柱730不亮。当然,第一指示状态和第二指示状态还可以通过导光柱730显示不同颜色区分。
72.其中,按键板710还设置有排针和射频模块等,按键板710的具体结构及如何进行控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73.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按键720具有弹性臂750,弹性臂750开设有连接孔760,面壳200朝向容纳腔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柱230,连接孔760套装固定于连接柱230。
74.通过在按键720的弹性臂750开设连接孔760,使得按键720能够通过连接孔760与面壳200的连接柱23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按键720相对于面壳200的固定。另外,通过在按键720设置弹性臂750,当用户松开按键720时,弹性臂750可以很好地控制按键720回弹复位。
75.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30为热融柱,弹性臂750通过连接孔760压入热融柱,通过热融方式完成固定,以防止在按压按键720时弹性臂750脱离连接柱230。
76.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该智能插座还可以包括面盖800,具体地,面盖800连接于底壳100,且将天线模块300和面壳200罩设在内,面盖800开设的功能插孔与面壳200开设的功能插孔相对。
77.通过设置将天线模块300和面壳200罩设在内的面盖800,并使面盖800开设的功能插孔与面壳200开设的功能插孔相对,在保证智能插座正常使用的同时,还能够对智能插座内部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智能插座的外部结构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使得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外观更加大气。
7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面盖800与底壳100卡接固定。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装拆效率。
79.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底壳100上的锁暗盒螺丝孔区域还设置有加强结构,使得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受力操作性更好,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变形,即使暴力安装,也能够减少整体的变形及开裂风险,而且,还能减少钢片模内注塑成本。
80.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上述结构的组装过程可以为:首先,以面壳200为安装基体,将二插模块610设置于二插限位槽270,将三插模块620设置于三插限位槽280;然后,将挡块压盖500通过第二定位柱510与面壳200上第二定位孔210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三卡孔520与面壳200上第三卡扣240的卡接配合,实现挡块压盖500与面壳200的组装;之后,将导光柱730压入按键720的导光孔740内,并使按键720弹性臂750的连接孔760压入面壳200的连接柱230,利用热融方式完成弹性臂750的固定;随后,将上述组装完成的结构安装至底壳100的空腔,使面壳200处于底壳100的敞口位置,将与按键板710相连的天线模块300安装于安装槽131,具体地,利用天线模块300的第一定位孔310与安装槽131的第一定位柱132的插接
配合,以及天线模块300的扣位320与安装槽131的卡凸133的卡接配合,天线模块300在底壳100的安装;然后,利用天线压盖400两端的第一卡扣420和第二卡扣430分别与安装槽131的第一卡孔134和第二卡孔135卡接配合,实现天线压盖400的安装;最后,将面盖800连接于底壳100,完成组装过程。
81.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插座还包括其他功能模块(图中未示出),如:强电模块、弱电模块和弹片组件等,这部分结构同样设置于底壳100的空腔中,本实施例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当按键板710装入容纳腔后,可以通过排针与弱电模块的排母连接,从而完成按键板710与弱电模块的电性连接。
82.该智能插座将面壳200、二插模块610、三插模块620、挡块压盖500、按键板710和天线模块300等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至底壳100,实现了本实施例智能插座的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上述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与智能插座的其他功能模块相连,从而使得智能模块的安装拆解更加简单,组装效率更高。
83.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84.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5.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侧”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8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