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3213发布日期:2022-09-06 22:3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头。


背景技术:

2.充电头,也称呼为“usb电源适配器”,充电头的输出为usb接口,便于与数据线连接,此外,充电头还具有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或者平板等手持设备充电。
3.但现目前广泛使用的充电头,大部分充电头上的插脚不具有折叠功能,造成收纳以及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面积,少部分充电头上的插脚能够折叠弯曲,但其需要手动操作,进行插脚的拔出和推回,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头,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通过按压实现插脚的弹出,使用非常方便。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充电头,包括外壳、线路板和插接部,所述线路板装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插接部套接于所述外壳一端,并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插接部包括壳体、底板、插脚、旋转组件和弹性按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相扣接,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外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插脚的容置槽,所述插脚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按件嵌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旋转组件活动抵接,按压所述弹性按件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弹性按件相互分离,所述旋转组件旋转,并带动所述插脚伸出所述容置槽。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槽和弹片,所述旋转组件位于所述旋转槽内,并与所述弹片抵接。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旋转组件设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弹片抵接的凸起。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弹性按件包括按键和复位弹簧,所述按键嵌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按键设有用于与所述旋转组件抵接的凸台,所述旋转组件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抵接槽。
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底部设有限位台,所述活动槽的周侧设有导向块,所述按键周侧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匹配的滑块。
11.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按键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安装槽。
1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活动槽的端面与所述按键的端面的形状和大小设为一致。
13.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按键的端面设为水滴状。
14.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抵接。
1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外壳设有数据接口。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线路板和插接部,所述线路板装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插接部套接于所述外壳一端,并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插接部包括壳体、底板、插脚、旋转组件和弹性按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相扣接,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外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插脚的容置槽,所述插脚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按件嵌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旋转组件活动抵接,按压所述弹性按件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弹性按件相互分离,所述旋转组件旋转,并带动所述插脚伸出所述容置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可以通过按压弹性按件,使插脚伸出容置槽,需要收纳和携带时,手动将插脚压入容置槽即可,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按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脚、旋转组件和弹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数据接口、2.插接部、21.壳体、211.容置槽、212.旋转槽、213.弹片、214.活动槽、2141.限位台、2142.导向块、215.缓冲弹簧、22.底板、23.插脚、24.旋转组件、241.凸起、242.抵接槽、25.弹性按件、251.按键、2511.凸台、2512.滑块、2513.安装槽、25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头,包括外壳1、线路板和插接部2,所述线路板装设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插接部2套接于所述外壳1一端,并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所述插接部2包括壳体21、底板22、插脚23、旋转组件24和弹性按件25,所述壳体21与所述底板22相扣接,所述旋转组件24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壳体21外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插脚23的容置槽211,所述插脚23设于所述容置槽211、并与所述旋转组件24连接,所述弹性按件25嵌设于所述壳体21,并与所述旋转组件24活动抵接,按压所述弹性按件25时,所述旋转组件24与所述弹性按件25相互分离,所述旋转组件24旋转,并带动所述插脚23伸出所述容置槽2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未使用时,弹性按件25与所述旋转组件24抵接,旋转组件24被限定位置,无法旋转,此时插脚23整体位于容置槽211内,需要进行充电使用时,按压弹性按件25,弹性按件25与旋转组件24分离,旋转组件24向上旋转,带动插脚23伸出容置槽211,充电结束后,手动将插脚23推入容置槽211,推动过程中,旋转组件24向下转动,并与所述弹性按件25抵接,此时,插脚23被完全收纳于容置槽211,下次使用时,继续按压弹性按件25即可,其结构简单,充电使用非常方便。
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壳体21内设有旋转槽212和弹片213,所述旋转组件24位于所述旋转槽212内,并与所述弹片213抵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转槽212,便于旋转组件24的转动,其中弹片213的设置,当弹性按件25与旋转组件24脱离时,可以通过弹片213,将旋转组件24向上推动,使旋转组件24顺利转动,带动插脚23伸出容置槽。
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旋转组件24设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弹片213抵接的凸起24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起241,便于旋转轴与弹片213的抵接,并通过弹片213为旋转轴提供向上的推力,使旋转轴与弹性按件25脱离后,可以顺利向上转动,带动插脚23伸出容置槽211。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件25包括按键251和复位弹簧252,所述按键251嵌设于所述壳体21,所述复位弹簧252的顶端与所述按键251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52的底端与所述壳体21连接,所述按键251设有用于与所述旋转组件24抵接的凸台2511,所述旋转组件24上设有与所述凸台2511相匹配的抵接槽242,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弹性按件25的设置,其结构简单,便于通过复位弹簧252,实现按键251的上下位置活动,从而进行与旋转组件24的抵接或分离,其结构简单,抵接效果好。
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壳体21设有活动槽214,所述活动槽214的底部设有限位台2141,所述活动槽214的周侧设有导向块2142,所述按键251周侧设有与所述导向块2142相匹配的滑块251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活动槽214,便于弹性按件25整体的安装,而导向块2142与滑块2512的配合设置,可以对按键251的位置移动进行导向和限定,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按键25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252的安装槽2513,本实施例这样的设置,便于复位弹簧252与按键251的稳定连接,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214的端面与所述按键251的端面的形状和大小设为一致,具体地,所述按键251的端面设为水滴状,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按键251设置为水滴状,按压使用方便,且外形独特美观,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1内安装有缓冲弹簧215,所述缓冲弹簧215的一端与所述壳体21内壁连接,所述缓冲弹簧215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组件24抵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弹簧215,可以提供支撑力,并使旋转组件24稳定旋转。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设有数据接口11,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与外部数据线的连接,进行充电使用。
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