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6055发布日期:2022-07-09 03:1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护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罩。


背景技术:

2.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都是用于架空配网线路输电作业的电力设备,需长期置放在户外使用,而裸露在外的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经常会受到环境侵蚀和动物的干扰,容易发生电力故障,所以通常需要在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接线柱上套装防护罩,将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接线柱的裸露部分进行电气隔离,而现有的防护罩难以同时满足两者的安装需求,需单独设计所对应的防护罩进行安装。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其可同时满足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的安装需求,且安装便捷。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缝,所述第二罩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缝连通的第二开缝。
7.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一罩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罩体配合安装的嵌入槽。
8.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二开缝上设置有掰孔。
9.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开缝,所述第三开缝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缝的长度,且所述第三开缝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缝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罩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开缝,所述第四开缝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缝的长度,且所述第四开缝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开缝相对设置。
10.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夹紧帽。
11.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夹紧帽与安装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夹紧帽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夹紧帽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开缝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五开缝。
12.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夹紧帽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的卡块。
13.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一罩体呈圆台状,且所述第一罩体的顶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的横截面积。
14.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二罩体呈圆台状,所述第二罩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罩体的轴线为同一直线。
15.所述的防护罩中,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设置
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通过弧面与所述上开口过渡连接,形成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的收口结构。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罩,通过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分体结构满足对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的安装需求,在安装时只需对所述第二罩体进行选配即可,提高了本防护罩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一的拆解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的实施方式二的拆解示意图。
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第一罩体、2-第二罩体、3-夹紧帽、11-第一开缝、12-安装座、13-嵌入槽、14-第三开缝、15-安装环、16-卡槽、21-第二开缝、22-掰孔、23-第四开缝、31-通孔、32-第五开缝、3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部”、“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7.请参阅图1至图6,本是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所述第二罩体2设置于所述第一罩体1的顶部,且所述第二罩体2与所述第一罩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罩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缝11,所述第二罩体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缝11连通的第二开缝21。
28.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二罩体2设置有两种规格,一种用于套装电缆头,另一种则用于套装变压器低压侧接线柱,通过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的分体结构满足对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的安装需求,在安装时只需对所述第二罩体2进行选配即可,提高了本防护罩使用的灵活性;而在使用时,运维人员只需将所述第一开缝11和所述第二开缝21掰开,使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撑开至一定角度,使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卡入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的腔体内,从而使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进行电气隔离。
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透明pc材料,运维人员可通过透明的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观察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
侧的使用状态,若第一罩体1或第二罩体2上出现烧焦痕迹,则可判断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存在故障的风险。
30.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罩体2配合安装的嵌入槽13;通过所述第二罩体2的底部与所述嵌入槽13嵌合,运维人员可根据安装需求对所述第二罩体2进行拆换,通过所述第二罩体2配合所述嵌入槽13的结构实现第二罩体2的快速拆换,并且还可便于运维人员检修,若运维人员需要对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检修只需将所述第二罩体2向上拉离所述第二罩体2,即可对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检修,无需将整个防护罩进行拆卸。
31.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缝21上设置有掰孔22;所述掰孔22可便于运维人员掰开所述第二开缝21和第一开缝11,使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可张开一定角度;此外,由于有部分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出线为折弯出线,所述掰孔22还可用作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出线,以满足特殊的安装需求。
32.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开缝14,所述第三开缝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开缝11的长度,且所述第三开缝14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缝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罩体2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开缝23,所述第四开缝2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缝21的长度,且所述第四开缝23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开缝21相对设置;在使用时,相对设置的第一开缝11和第三开缝14可便于运维人员将所述第一罩体1掰开,且有效增大所述第一罩体1的张开角度,使安装更加便捷,并且若电缆头前端线头尺寸较大,可通过所述第一开缝11和所述第三开缝14同时撑开以夹持固定前端线头,同样地,相对设置的第二开缝21和第四开缝23可便于运维人员将第二罩体2掰开,且有效增大所述第二罩体2的张开角度,使安装更加便捷,并且若变压器低压侧的前端线头尺寸较大,可通过所述第二开缝21和所述第四开缝23同时撑开以夹持固定前端线头。
33.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夹紧帽3;通过所述夹紧帽3卡紧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避免第一罩体1出现晃动的问题;所述夹紧帽3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选配,若不需要装配所述夹紧帽3可将其进行拆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帽3由绝缘硅胶制成,且其颜色根据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相位进行设置,运维人员可通过所述夹紧帽3快速判断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相位。
34.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环15,所述夹紧帽3与安装环15可拆卸连接;所述夹紧帽3的底部设置有通孔31,所述夹紧帽3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开缝11设置有与所述通孔31连通的第五开缝32;所述夹紧帽3通过所述第五开缝32实现张合动作,通过所述第五开缝32使所述夹紧帽3可跟随所述第一罩体1张合;在使用时,所述夹紧帽3包围在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的外围,通过所述通孔31与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卡合。
35.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15上设置有多个卡槽16,所述夹紧帽3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槽16配合连接的卡块33;在安装时,所述夹紧帽3通过多个卡块33与多个卡槽16卡合完成与所述安装环15的快速连接。
36.如图1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体1呈圆台状,且所述第一罩体1的顶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罩体2的底部的横截面积;通过的第一罩体1与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卡合,使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与电缆头或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增
加贴合。
37.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罩体2呈圆台状,所述第二罩体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罩体1的轴线为同一直线;圆台状的第二罩体2可便于与电缆头卡合,使所述第二罩体2与电缆头贴合,避免第二罩体2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38.如图3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罩体2的顶部设置有上开口(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第二罩体2的底部设置有下开口(未在图中示出),所述下开口通过弧面与所述上开口过渡连接,形成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的收口结构;所述第二罩体2设置为上述收口结构可便于与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卡合,使所述第二罩体2与变压器低压侧的接线柱贴合,避免第二罩体2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39.综上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罩体1和所述第二罩体2的分体结构满足对电缆头和变压器低压侧的安装需求,在安装时只需对所述第二罩体2进行选配即可,提高了本防护罩使用的灵活性。
4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