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7991发布日期:2022-09-06 21:1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2.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进行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根据与母线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和封闭式电流互感器等形式。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传统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基本由上盖壳体、下盖壳体、上磁芯、下磁芯及绕组线圈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将绕组线圈的引线连接到测试设备,导致电流互感器的应用场景受到安装距离的限制,且长距离传输的引线也增加了测量误差,测试精度较低,测试灵活性差,使用不便。而对于某些能够进行无线传输的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则又常常将磁芯和用于传输电流信号的电路板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不便于维修,可维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可实现较长通信距离的无线传输,增加测试范围和测试灵活度,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引线长距离传输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高,可维护性好。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提供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包括上磁芯和下磁芯组件,所述上磁芯能够连接所述下磁芯组件,并围绕被测母线,所述无引线电流互感器还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上盖、下壳体和电池底座,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壳体上盖活动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并能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电池底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壳体上盖的一端并能封堵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壳体上盖被配置为容纳所述上磁芯,所述第一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下磁芯组件;
7.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下磁芯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以及
8.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底座内,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底座包括盒体和电池盖,所述盒体包括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并能够封堵所述第三容纳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盒体还包括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容纳腔能够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四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电路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盒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件,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接件,所述电池底座封堵所述第二容纳腔时,所述第三卡接件能够卡接所述第四卡接件。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下磁芯组件包括:
13.下磁芯,所述下磁芯能够对准连接所述上磁芯;
14.磁芯骨架,所述磁芯骨架固定连接所述下磁芯,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壳体;
15.线圈,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磁芯骨架,并能够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以及
16.下磁芯盖板,所述下磁芯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壳体,并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下磁芯盖板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被配置为容纳所述被测母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下壳体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所述隔离层设置有引导孔,所述线圈穿过所述引导孔以连接所述电路板。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转接件,所述壳体上盖设置有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接件,以使所述壳体上盖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上盖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当所述壳体上盖转动并对应所述第一容纳腔时,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卡接所述第二卡接件。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上盖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的内侧壁,所述上磁芯能够在所述壳体上盖内滑动,并分别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壳体上盖的内底壁。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的内部,并分别抵接所述内底壁和所述上磁芯,所述弹性件能够推抵所述上磁芯连接所述下磁芯组件。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引线电流互感器,下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实现下磁芯组件和电路板的隔离设置,安全性高,便于检测维修,可维护性好;电路板的无线传输功能可实现较长的通信距离,增加测试范围和测试灵活度,极大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引线长距离传输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高且减少了引线成本。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引线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引线电流互感器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上磁芯;
30.2、下磁芯组件;21、下磁芯;22、磁芯骨架;23、线圈;24、下磁芯盖板;241、弧形槽;
31.3、壳体;31、壳体上盖;311、第二转接件;312、第一卡接件;313、第一限位块;314、内侧壁;315、内底壁;32、下壳体;321、第一容纳腔;322、第二容纳腔;323、第四卡接件;324、隔离层;3241、引导孔;325、第一转接件;326、第二卡接件;33、电池底座;331、盒体;3311、第
三容纳腔;3312、第四容纳腔;3313、第三卡接件;332、电池盖;34、弹性件;
32.4、电路板;
33.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引线电流互感器,包括上磁芯1和下磁芯组件2,上磁芯1能够连接下磁芯组件2,并围绕被测母线(图中未示出)。无引线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壳体3、电路板4和电池5。壳体3包括壳体上盖31、下壳体32和电池底座33,下壳体32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321和第二容纳腔322,壳体上盖31活动连接于下壳体32的一端并能对应第一容纳腔321,电池底座33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32远离壳体上盖31的一端并能封堵第二容纳腔322。壳体上盖31被配置为容纳上磁芯1,第一容纳腔321被配置为容纳下磁芯组件2。电路板4电连接下磁芯组件2,电路板4设置于第二容纳腔322内,实现与下磁芯组件2的隔离设置,安全性高,便于检测维修,可维护性好。下磁芯组件2向电路板4提供工作电量和被测母线的电流信号,电路板4具备电流测量和无线传输功能,将被测母线的电流信号无线传输给相应的接收测试设备,实现无线检测。电池5设置于电池底座33内,电池5电连接电路板4,作为备用电源。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引线电流互感器在现场使用时,转动打开壳体上盖31,使被测母线穿过上磁芯1和下磁芯组件2之间,再转动合拢壳体上盖31,使上磁芯1和下磁芯组件2连接形成闭合的磁芯圈,电路板4即可向相应的接收测试设备传输被测母线的电流信号。电路板4的无线传输功能可实现较长的通信距离,增加测试范围和测试灵活度,极大提高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引线长距离传输引起的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高且减少了引线
成本。
40.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电池底座33包括盒体331和电池盖332,盒体331包括第三容纳腔3311,第三容纳腔3311被配置为容纳电池5,电池盖332可拆卸连接盒体331并能够封堵第三容纳腔3311。通过电池底座33,将电池5与电路板4隔离开来,更为安全可靠,且便于更换电池5。
41.作为优选方案,盒体331还包括第四容纳腔3312,第四容纳腔3312能够连通第二容纳腔322,第四容纳腔3312被配置为容纳电路板4。如图2所示,第四容纳腔3312对应连通第二容纳腔322,能够为电路板4上的元器件提供避让空间,结构较为紧凑。
42.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图4所示,盒体331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卡接件3313,下壳体32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卡接件323,电池底座33封堵第二容纳腔322时,第三卡接件3313能够卡接第四卡接件3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接件3313为卡块,第四卡接件323为卡槽,通过第三卡接件3313与第四卡接件323的卡接,能够实现盒体331与下壳体32的快速、牢固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卡接件3313与第四卡接件323也可采用不同的连接结构形式,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43.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下磁芯组件2包括下磁芯21、磁芯骨架22、线圈23和下磁芯盖板24。下磁芯21能够对准连接上磁芯1;磁芯骨架22固定连接下磁芯21,且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32;线圈23缠绕于磁芯骨架22,并能够电连接电路板4,为电路板4提供工作电能和被测母线的电流信号。线圈23可采用一定圈数的铜导线。下磁芯盖板24可拆卸连接于下壳体32,并能够封堵第二容纳腔322,避免下磁芯组件2整体脱落。下磁芯盖板24设置有弧形槽241,弧形槽241被配置为容纳被测母线,通过改变弧形槽241的弧度,可容纳大直径被测母线,适应大电流测试要求。
44.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下壳体32还包括隔离层324,隔离层324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21和第二容纳腔322之间,隔离层324设置有引导孔3241,线圈23穿过引导孔3241以连接电路板4。隔离层324能有效隔离下磁芯组件2和电路板4的工作空间,且能固定引导线圈23,安全性更高,且便于检测维修。
45.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下壳体32设置有第一转接件325,壳体上盖31设置有第二转接件311,第一转接件325转动连接于第二转接件311,以使壳体上盖31对应第一容纳腔3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件325为转轴,第二转接件311为转动槽,通过转动槽卡接转轴实现壳体上盖31和下壳体32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不同的活动连接方式,例如将转轴设置在壳体上盖31上,将转动槽设置在下壳体32上,这均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6.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壳体上盖31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312,下壳体32还设置有第二卡接件326,当壳体上盖31转动并对应第一容纳腔321时,第一卡接件312能够卡接第二卡接件3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件326为凸起的卡接块,第一卡接件312为卡接槽,当卡接槽卡接卡接块时,能够避免壳体上盖31转动打开,增加闭合度,避免形成漏磁,提升无引线电流互感器的冷启动性能,可在被测母线的电流较低时保持正常工作,扩大适用范围。
47.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壳体上盖3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313,第一限位块313设置于壳体上盖31的内侧壁314,上磁芯1能够在壳体上盖31内滑动,并分别抵接第一限位块313和壳体上盖31的内底壁315。第一限位块313能够限制上磁芯1在壳体上盖31
内的相对位置,避免滑落。
48.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壳体3还包括弹性件34,弹性件34设置于壳体上盖31的内部,并分别抵接内底壁315和上磁芯1,弹性件34推抵上磁芯1连接下磁芯组件2,使上磁芯1和下磁芯21紧紧贴合在一起,减少磁路损失,更能适应大电流测试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为压缩弹簧,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采用弹片作为弹性件34,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49.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