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9574发布日期:2022-09-14 10:5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通常顺次续借地排布,也就是说,前一个电芯的正极柱与后一个电芯的负极柱相面对地顺次续接,而且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从板相对于电池模组外置,导致电池包需要分配额外的空间用来容纳bms从板和bms主板,因而还需要线束将电池模组和bms从板进行连接,导致电池包又需要分配额外的空间用来容纳这些线束。
3.可见目前这种电池模组的结构不仅浪费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而且由于需要线束连接,无法实现自动化安装,所以也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组结构不合理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正输出极、负输出极、bms从板以及多个电芯;
6.多个所述电芯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并顺次串联形成电芯组件,所述bms从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7.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电芯组件中位于最边缘的两个所述电芯为外接电芯,两个所述外接电芯中的一者连接有所述正输出极,另一者连接有所述负输出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奇数个;
9.所述正输出极和所述负输出极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外接电芯的长度方向的不同端。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的数量为25、27、29或31个。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偶数个;
12.所述正输出极和所述负输出极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外接电芯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的数量为26、28、30或32个。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外接电芯中靠近所述bms从板的外接电芯为第一外接电芯,两个所述外接电芯中远离所述bms从板的外接电芯为第二外接电芯;
15.所述负输出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接电芯,所述正输出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接电芯。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外接电芯中靠近所述bms从板的外接电芯为第一外接电芯,两个所述外接电芯中远离所述bms从板的外接电芯为第二外接电芯;
17.所述正输出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接电芯,所述负输出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外接电芯。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bms从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控板的安装空间,所述bms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的长度为275-600mm;
20.所述电芯的厚度为20-35mm;
21.所述电芯的高度为90-130mm。
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模组。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4.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正输出极、负输出极、bms从板以及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沿电芯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并顺次串联形成电芯组件,bms从板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从而将bms从板集成在电芯组件的侧部,无需为bms从板提供额外的安装空间,也无需采用复杂走线的线束将bms从板与电芯组件中的每个电芯相导通,节省了安装空间,提高了该电池模组以及应用该电池模组的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以及空间布局合理性,此外还简化了电池组件与bms总线的连线组装难度,提高了该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25.沿电芯的厚度方向,电芯组件中位于最边缘的两个电芯为外接电芯,两个外接电芯中的一者连接有正输出极,另一者连接有负输出极,从而使得该电池模组的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分别位于电芯的并排设置方向的两端,当将多个该电池模组进行组装以及顺次串联的情况下,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的正输出极和负输出极的距离较近,便于连接,也能够起到简化连线难度,减小线束占用空间的效果。
26.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因而,能够实现该电池模组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电池模组;10-电芯;11-第一外接电芯;12-第二外接电芯;13-正输出极;14-负输出极;15-汇流排;16-bms从板;160-避让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实施例一
40.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1包括正输出极13、负输出极14、bms从板16以及多个电芯10。
41.在下文中,将对电池模组1的上述部件进行具体描述。
42.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多个电芯10沿电芯10的厚度方向并排设置并顺次串联形成电芯组件,bms从板16设置于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43.从而仅需在电芯10的厚度方向流出与bms从板16的厚度相当的安装空间,即可将用于控制该电芯组件的bms从板16与电芯组件集成在一起,不仅无需设置额外的专用空间来安装bms从板16,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由于bms从板16与电芯组件就近安装,便于将bms从板16内的电控板与电芯组件中的每个电芯10相电连接,降低了二者间线束连接的难度以及安装空间,从而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44.可选地,为了避免相邻的电芯10之间发生挤压,以及为每个电芯10留出沿厚度方向发生膨胀的空间裕量,多个电芯10以相邻的电芯10之间沿厚度方向的预定间隔的方式并排设置。
45.可选地,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相邻的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极柱极性不同。也就是说,每个电芯10的正极柱和负极柱设置在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而多个电芯10的并排设置方向为电芯10的厚度方向,从而电芯10的并排设置方向与极柱分布方向不同。这种排布方式能够减少多个电芯10在长度方向上的堆叠,使得电芯组件整体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46.可选地,电芯10可以呈扁平状,扁平状的电芯10的厚度是指电芯10较为扁平的维度,扁平状的电芯10的长度是指电芯10的最长的维度,扁平状的电芯10的另一个维度为电芯10的高度。
47.本实施例中,电芯10的长度为275-600mm,例如275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或600mm。
48.电芯10的厚度为20-35mm,例如20mm、25mm、30mm或35mm。
49.电芯10的高度为90-130mm,例如90mm、100mm、110mm、120mm或130mm。
50.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沿电芯10的厚度方向,电芯组件中位于最边缘的两个电芯10为外接电芯10,两个外接电芯10中的一者连接有正输出极13,另一者连接有负输出极14。具体而言,两个外接电芯10中的一者的正极柱连接有正输出极13,两个外接电芯10中的另一者的负极柱连接有负输出极14,从而电池模组1能够通过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与其他电池模组1或者其他电器件相导通。
51.定义两个外接电芯10中靠近bms从板16的外接电芯10为第一外接电芯11,两个外接电芯10中远离bms从板16的外接电芯10为第二外接电芯12。那么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二外接电芯12;或者,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二外接电芯12,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
52.可选地,多个电芯10通过汇流排15相串联,从而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可以由汇流排15的端部形成。
53.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电芯10的数量可以为偶数个,由于相邻的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极柱极性不同,所以两个外接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极柱的极性相同,均为正极柱或者均为负极柱,且两个外接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不同端的极柱的极性不同,其中一个为正极柱,另一个为负极柱,所以将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分别设置于两个外接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不同端。
54.可选地,根据常用的电池模块的尺寸以及供电需求,当电芯10的数量为偶数个的时候,可以将电芯10的数量设置为例如24、26、28、30或32个,再例如可以将电芯10的数量设置为上述几个数量的二倍。当然,除上述几个偶数数量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电池模块尺寸以及供电需求,选择电芯10的具体偶数数量。进一步地,当电芯10的数量为偶数个,根据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的位置,可以得到两种电池模组1,将这两种电池模组1分别定义为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
55.根据图1和图2所示,将电芯10在图1和图2视角下位于上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位于下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那么第一电池模组的结构为: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二外接电芯12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的第一端。
56.根据图3和图4所示,将电芯10在图3和图4视角下位于上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位于下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那么第二电池模组的结构为: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二外接定心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
57.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芯10的数量可以为奇数个,由于相邻的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极柱极性不同,所以两个外接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的极柱的极性不同,其中一个为正极柱,另一个为负极柱,所以将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分别设置于两个外接电芯1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端。
58.可选地,根据常用的电池模块的尺寸以及供电需求,当电芯10的数量为奇数个的时候,可以将电芯10的数量设置为例如23、25、27、29或31个,再例如可以将电芯10的数量设置为上述几个数量的二倍。当然,除上述几个奇数数量外,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电池模块尺寸以及供电需求,选择电芯10的具体奇数数量。
59.进一步地,当电芯10的数量为奇数个,根据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的位置,可以
得到两种电池模组1,将这两种电池模组1分别定义为第三电池模组和第四电池模组。
60.根据图5所示,将电芯10在图5视角下位于上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位于下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那么第三电池模组的结构为: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二外接电芯12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
61.根据图6所示,将电芯10在图6视角下位于上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位于下方的一端定义为长度方向的第二端。那么第四电池模组的结构为:正输出极13设置于第一外接电芯1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负输出极14设置于第二外接电芯12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
62.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bms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控板的安装空间,从而通过该bms从板16对电控板进行固定、支撑和保护,该电控板用于监控电芯组件中的每个电芯10的工作状态,例如电压等。
63.为了便于通过采集构件将每个电芯10的正极柱、负极柱与电控板相电连接,在bms从板1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避让缺口160,避让缺口160与安装空间相连通,从而使得安装空间内的电控板的接头部分能够经由避让缺口160相对于采集构件裸露,从而使得采集构件能够便利地与电控板电连接。
64.实施例二
65.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电池模组,实施例一所公开的电池模组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电池模组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66.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多个顺次串联的电池模组1,具体而言,前一个电池模组1的正输出极13与下一个电池模组1的负输出极14相连接,在串联路径中位于最端部的正输出极13和负输出极14作为该电池包的外接接头使用。
67.多个电池模组例如可以为上述的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第三电池模组和第四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两种电池模组相组合形成。
68.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具有实施例一中的电池模组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电池模组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