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电池箱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7480发布日期:2022-10-14 20:3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板、电池箱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和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电池箱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2.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充放电行为,同时将伴随着电池发热的情况,为了确保动力电池或储能电池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动力电池或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出。
3.为了将动力电池或储能电池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液冷板进行散热,液冷板与电池箱的下箱体为分体式,这种结构使得液冷板占用电池包的空间,降低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且液冷板多采用埋管式的方式,导致液冷板厚度大,重量大,加工复杂,影响电池箱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板,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液冷板,包括本体和盖板,所述本体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密闭腔室,所述本体包括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和若干第一导流筋,若干所述第一导流筋将所述密闭腔室分隔成彼此连通的若干流道,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均与所述流道连通。
7.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导流筋,所述第二导流筋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筋之间,且所述第二导流筋沿所述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8.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筋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厚度。
9.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筋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
10.可选地,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11.可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5mm-3mm。
12.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波浪形或折线形。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筋的厚度为10mm-12mm。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在不增加电池箱的尺寸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1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6.一种电池箱,包括上箱体和上述的液冷板,所述上箱体和所述液冷板扣合连接形成箱体。
17.可选地,所述上箱体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上箱体和所述液冷板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螺母螺纹连接,沿所述
第一连接孔的周向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顶部与所述液冷板抵接;
18.或,沿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周向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顶部与所述上箱体抵接;
19.所述限位凸台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内壁紧密贴合。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电池包,在保证能量密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
21.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2.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的电池箱,所述电池模组安装于上述电池箱。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通过设置液冷板包括若干第一导流筋,且若干第一导流筋将密闭腔室分隔成彼此连通的流道,与现有技术中盘管式的液冷板相比,一方面,无需额外设置管路,降低了液冷板的重量;另一方面,与管路弯折处的加工工艺相比,上述液冷板通过压铸成型的方式即可加工完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25.通过将液冷板集成在电池箱上,与现有技术额外设置液冷板相比,能够减小电池箱的尺寸,同时,减少电池箱的重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未示出密封件);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
32.100、上箱体;200、液冷板;210、本体;211、冷媒入口;212、冷媒出口; 213、第一导流筋;220、盖板;230、流道;240、第二导流筋;250、加强筋; 300、紧固螺栓;400、螺母;500、限位凸台;600、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板,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
38.具体地,如图1-5所示,上述液冷板包括本体210和盖板220,本体210和盖板220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室。本体210包括冷媒入口211、冷媒出口212和若干第一导流筋213,其中,若干第一导流筋213将上述密闭腔室分隔成若干流道230,若干流道230之间彼此连通。冷媒入口211和冷媒出口212均和流道 230连通,冷媒能够从冷媒入口211进入流道230,然后沿着流道230的流向依次流经每个流道230后从冷媒出口212流出,在冷媒流经每个流道230的过程中,会将与液冷板200接触的电芯中的热量带走,进而实现为电芯降温的目的,提高电芯的使用寿命。
39.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筋213的顶部可以与盖板220密封连接,一方面,使得冷媒只能按照流道230的设置进行流动,而不会从第一导流筋213的顶部与盖板220之间的空隙流动,能够增加冷媒在底板200内流动的时间,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提高本体210和盖板220之间的连接均匀性,避免盖板220 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局部鼓包的现象,保证盖板220的平整度。
40.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220和本体210之间,以及盖板220和第一导流筋213之间可以通过摩擦焊的方式进行连接,摩擦焊具有焊接质量好,加工效率高的优点,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进行连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41.优选地,第一导流筋213的厚度可以为10mm-12mm,示例性地,可以为10mm、 11mm或12mm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42.优选地,继续参见图1,还可以设置第二导流筋240,且将第二导流筋240 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导流筋213之间,第二导流筋240沿流道230的长度方向延伸。更为优选地,第二导流筋240与第一导流筋213平行设置,一方面,第二导流筋240对冷媒的流向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第二导流筋240能够将相邻第一导流筋213之间的流道230一分为二,被第二导流筋240分隔之后的流道230的横截面积小于原流道230的横截面积,进而通过降低横截面积达到了增大冷媒流速的目的,而冷媒的流动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带走的热量就越多,因而提高了底板200的散热效率。
43.优选地,第二导流筋240设置的相邻第一导流筋213的中间位置处,使得第二导流筋240两侧的冷媒流速相同。
44.优选地,第二导流筋240的厚度可以与第一导流筋213的厚度相同,避免第二导流筋240与盖板220之间具有间隙,使的冷媒从该间隙处流出,影响第二导流筋240的工作可靠性。
4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导流筋240也可以与盖板220密封连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盖板220与本体210之间的连接均匀性,保证盖板220的工作可靠性;另一方面,彻底避
免盖板220与第二导流筋240之间具有间隙,保证第二导流筋240工作的可靠性。
46.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还可以在本体210上设置加强筋250,用于增加本体210的强度。一方面,设置加强筋250来保证本体210的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体210的厚度,有利于减小液冷板的尺寸,进而降低液冷板的重量。
47.优选地,加强筋250的厚度可以为1.5mm-3mm,示例性地,可以为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 2.6mm、2.7mm、2.8mm、2.9mm或3mm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与第一导流筋213和第二导流筋240的厚度相比,加强筋250厚度较小,能够避免加强筋 250影响冷媒的流速。
48.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250的形状可以为波浪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250的形状还可以为折线形;在其它实施例中,加强筋250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49.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50为折线形,且加强筋250设置在流道230内,第二导流筋240设置在加强筋250的中间。
50.优选地,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冷媒的流向,在本实施例中,冷媒按照蛇形路线进行流动,有利于延长冷媒的流动路线,提高散热效率。
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在不增加电池箱尺寸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
52.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电池箱包括上箱体100和上述的液冷板200。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扣合连接形成箱体。
53.通过将具有散热功能的液冷板200集成在箱体上,无需额外在电池箱内安装散热装置即可保证电芯的工作温度,进而与安装散热装置的电池箱相比,可以减小尺寸,降低重量,且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54.优选地,为了保证电池箱内部的平整度,底板200靠近上箱体100的一侧为平面。在本实施例中,液冷板200的本体210靠近上箱体100,与液冷板200 的盖板220靠近上箱体100相比,降低了本体210与盖板220之间的连接难度,以及盖板220的加工难度。
55.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相连,为了增加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外界的水进入电池箱内导致电池短路,可以在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设置密封件。具体地,可以在上箱体100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可以沿上箱体10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液冷板200上开设若干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可以沿液冷板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密封件上可以开设若干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可以沿密封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紧固螺栓300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螺母400螺纹连接。
56.由于电池箱的尺寸较大,使用的紧固螺栓300较多,因此,很难保证每个紧固螺栓300的紧固力相同,螺栓的紧固力不同会导致密封件各处的形变量不同,进而使得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各处的密封性能不一,不利于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的密封。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沿第一连接孔的周向设置限位凸台500,安装时,限位凸台500的顶部与液冷板200抵接,通过限位凸台500的厚度来限制密封件的压缩量,进而能够保证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箱体100与液冷板200之间的彻底密封,可以设置限位凸台500的外表面与第三连接孔的内壁紧密贴合,避免外界的水从限位凸台
500与密封件之间的缝隙进入箱体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沿第二连接孔的周向设置限位凸台500,安装时,限位凸台500的顶部与上箱体 100抵接,通过限位凸台500的厚度来限制密封件的压缩量,进而能够保证上箱体100和液冷板200之间的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箱体100与底板200之间的彻底密封,可以设置限位凸台500的外表面与第三连接孔的内壁紧密贴合,避免外界的水从限位凸台500与密封件之间的缝隙进入电池箱内部。
5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600 和上述的电池箱。其中,电池模组600安装在电池箱内。
5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