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9140发布日期:2022-09-27 20:5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压接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压接钳。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装设网络。目前在固定的区域(例如居家环境或公司)上网,仍是以有线网络为主。意即,须透过电信公司布设的网络线来传输信号。其中,网络线需要透过电讯接头(或称网络端子)与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3.图1为常见的一种电讯接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电讯接头9包括一连接端子91及一信号线92。常见的连接端子91为塑胶外壳,连接端子91 的具有多个导电片911(或称金片)及连接块912。信号线92是由多个线芯 921缠绕而成,外层再包覆不导电的外壳922。配线人员将信号线92的多条线芯921排列于连接端子91的前端,以分别对应于连接端子91的导电片911。习知的压接钳具有端子容置部及齿状压块,使配线人员可将连接端子91置于端子容置部内,并透过齿状压块压接导电片911与线芯921。又,习知的压接钳也具有平面压板,可压接连接块912与信号线92的外壳922,借此固定连接端子91与信号线92。
4.图2a及图2b为另一种电讯接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及图2b所示。此类型的电讯接头9a除了前述的连接端子91与信号线92以外,为了达到屏蔽的效果,电讯接头9a更采用金属壳93。金属壳93套设于连接端子91的外侧,且金属壳93具有二延伸部931,其可缠绕于信号线92的外壳922(如图 2b),借此固定连接端子91与信号线92。具有金属壳93的电讯接头9a,其连接端子91不具有连接块912的结构。因此,前述的压接钳因具有平面压板,而无法应用于电讯接头9a。换言之,必须使用仅具有齿状压板(不具有平面压板)的压接钳才能压接具有金属壳93的电讯接头9a。此外,还必须利用其他工具或徒手操作将延伸部931缠绕于信号线92的外壳922,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压线钳,其包括一钳柄机构、一压接机构以及一传动机构,通过压接机构包括一压齿件、一压接件及一夹具组的设计,且压接件可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以解决习知压线钳无法同时应用在一般电讯接头(仅有塑胶壳)与具有金属壳的电讯接头的问题。
6.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钳,用以压接一电讯接头。压接钳包括一钳柄机构、一压接机构以及一传动机构。钳柄机构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一钳柄及一第二钳柄。压接机构包括一本体、一压齿件、一压接件及一夹具组。本体设置于钳柄机构的一上端。本体包括一端子容置部。压齿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压齿件的一端具有一齿状结构,齿状结构对应于端子容置部。压接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压接件具有一平面端,平面端对应于端子容置部,且平面端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夹具组包括一第一凹部及一第二凹部。第一凹部设置于第一钳柄,第二凹部设置于第二钳柄。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钳柄及第二钳柄之间。传动机构包括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
第一钳柄,另一端连接压齿件及压接件。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钳柄,另一端连接压齿件及压接件。当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推动压齿件及压接件,使压齿件的齿状结构进入端子容置部,压接件的平面端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闭合而共同形成一环状结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压接件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面。压齿件设置于本体的第二侧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传动机构还包括一撑托块及至少一弹簧。撑托块连接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本体,另一端抵接于撑托块。当钳柄机构受到一施力时,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推动撑托块往压接机构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钳柄机构解除施力,撑托块受到弹簧的一弹力而朝远离压接机构的方向移动。又,撑托块带动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复位而使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远离。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撑托块具有一枢轴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压齿件及压接件连接于枢轴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压接件的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且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平面端进入端子容置部。当压接件的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平面端位于端子容置部的外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压接件包括一压接块、一定位板及一定位柱。平面端位于压接块,定位柱穿过压接块并连接至定位板。定位板连接于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压接块具有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靠近于平面端。当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当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二位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压接机构还包括一第一刀片,设置于压齿件的外侧。当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第一刀片朝端子容置部的方向移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钳柄机构还包括一收纳元件,其设置于第一钳柄内,且收纳元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一钳柄。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收纳元件具有一收纳槽。收纳元件相对于第一钳柄转动,使收纳槽移动至第一钳柄的外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传动机构还包括一棘轮及一止动块。棘轮设置于第二钳柄,棘轮具有一凸部。止动块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钳柄,止动块具有多个齿部,凸部卡合至该些齿部的其中之一。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随着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棘轮的凸部卡合至该些齿部的另外之一。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钳柄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刀片,设置于第一钳柄朝向第二钳柄的一侧。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钳柄还包括一凹槽及一剪线部。凹槽与剪线部相邻设置,且第二刀片对应于凹槽及剪线部。
21.承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线钳,其包括一钳柄机构、一压接机构以及一传动
机构。压接机构包括一压齿件、一压接件及一夹具组。又,压接件的一平面端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压接件的平面端可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进而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电讯接头。具体而言,当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压接件的平面端则可进入端子容置部,进而可适用于单纯塑胶壳的电讯接头。当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二位置,压接件的平面端位于端子容置部的外侧,进而可适用于具有金属壳的电讯接头。又,可通过夹具组将金属壳的延伸部环绕于信号线的外壳。
附图说明
22.图1为常见的一种电讯接头的示意图;
23.图2a及图2b为另一种电讯接头的示意图;
24.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接钳的示意图;
25.图3b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的后侧示意图;
26.图4a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27.图4b为图3b所示的压接钳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28.图5a至图5c为图4a所示的压接钳的作动示意图;
29.图6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压接如图1所示的电讯接头;
30.图6b为图6a所示的压接钳于a-a线的剖面示意图;
31.图7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压接如图2a所示的电讯接头;
32.图7b为图7a所示的压接钳于a-a线的剖面示意图;
33.图8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固定如图2a所示的电讯接头的信号线与金属壳的示意图;
34.图9a及图9b为图3a所示的压线钳的收纳元件开启的示意图。
35.【符号说明】
36.压接钳1
37.钳柄机构10
38.第一钳柄11
39.前板体111
40.后板体112
41.握把113
42.第二钳柄12
43.前板体121
44.后板体122
45.握把123
46.凹槽124
47.剪线部125
48.第二刀片13
49.收纳元件14
50.收纳槽141
51.压接机构20
52.本体21
53.第一侧面211
54.第二侧面212
55.端子容置部213
56.压齿件22
57.齿状结构221
58.压接件23
59.平面端231
60.压接块232
61.第一定位孔2321
62.第二定位孔2322
63.定位板233
64.定位柱234
65.夹具组24
66.第一凹部241
67.第二凹部242
68.第一刀片25
69.传动机构30
70.第一连杆31
71.第二连杆32
72.撑托块33
73.枢轴部331
74.弹簧34
75.棘轮35
76.凸部351
77.止动块36
78.齿部361
79.第一侧板41
80.开口411
81.第二侧板42
82.开口421
83.电讯接头9、9a
84.连接端子91
85.导电片911
86.连接块912
87.信号线92
88.线芯921
89.外壳922
90.金属壳93
91.延伸部931
具体实施方式
92.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93.在各个实施例的说明中,所谓的“第一”、“第二”是用以描述不同的元件,这些元件并不因为此类谓辞而受到限制。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方向或方位的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以及在

的上方、在

的下方、在

的左侧(边)、在

的右侧(边)、在

的前方(侧、端)或在

的后方(侧、端)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或方位的用语只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和明确,附图中各元件的厚度或尺寸,是以夸张或省略或概略的方式表示,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且每个元件的尺寸并未完全为其实际的尺寸,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揭示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揭示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94.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压接钳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的后侧示意图,图4a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 4b为图3b所示的压接钳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a至图5c为图4a所示的压接钳的作动示意图。以下说明,请参考前述附图。首先,本实施例的压接钳 1用以压接一电讯接头9、9a,意即,压接钳1可压接二种不同类型的电讯接头9(如图1)及电讯接头9a(如图2a)。在本实施例中,压接钳1包括一钳柄机构10、一压接机构20以及一传动机构30。钳柄机构10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一钳柄11及一第二钳柄12,使压接钳1可呈现开启状态或闭阖状态。本实施例的第一钳柄11包括一前板体111、一后板体112及一握把113。又,前板体111及后板体112间隔设置于握把113内,使前板体111及后板体112 之间具有一空间。同样的,第二钳柄12包括一前板体121、一后板体122及一握把123。前板体121及后板体122间隔设置于握把123内,使前板体121 及后板体122之间具有一空间。本实施例的压接机构20及传动机构30设置在第一钳柄11及第二钳柄12之间,且位于握把113、123的上方。另须说明的是,图4a所示的前板体111及前板体121是以虚线表示,而图4b所示的后板体112及后板体122是以虚线表示。
95.在本实施例中,压接机构20包括一本体21、一压齿件22(如图4b所示)、一压接件23及一夹具组24。本体21设置于钳柄机构10的一上端。意即,本体21靠近于远离握把113、123的一端。又,本体21包括相对的一第一侧面 211(如图4a)及一第二侧面212(如图4b)、以及一端子容置部213。第一侧面211为靠近于前板体111、121的侧面,而第二侧面212为靠近于后板体 112、122的侧面。端子容置部213是用以容置连接端子91的槽体。端子容置部213横列于本体21,使端子容置部213的相对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一侧面211 及第二侧面212。
96.较佳的,本实施例的压接钳1还包括一第一侧板41及第二侧板42。第一侧板41设置于本体21的第一侧面211的外侧,而第二侧板42设置于第二侧面212的外侧。换言之,本体21设置于第一侧板41及第二侧板42之间,可使压接钳1具有简洁的外观。如图4a及4b所示,对应的,第一侧板41具有一开口411,及第二侧板42具有一开口421,以对应于端子容置部213。
97.本实施例的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21。具体而言,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可被传动机构30带动,而在本体21往上或往下运动,其细节于后进一步说明。较佳
的,压接件23设置于本体21的第一侧面211,如图4a所示;压齿件22设置于本体21的第二侧面212,如图4b所示。由于端子容置部213横列于本体21,端子容置部213的相对二端可分别对应于压齿件22与压接件23。如图4b所示,压齿件22的一端具有一齿状结构221,齿状结构221对应于端子容置部213位于第二侧面212的一端。如图4a及图 5a所示,压接件23具有一平面端231,平面端231对应于端子容置部213靠近于第一侧面211的一端。意即,齿状结构221及平面端231分别朝向端子容置部213的相对二端。配线人员将连接端子91置入端子容置部213时,可将导电片911对应于齿状结构221。
98.请参考图4a、图4b及图5a所示,传动机构30包括一第一连杆31及一第二连杆32,其位于压接机构20的下方。第一连杆31的一端连接第一钳柄 11,另一端连接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同样的,第二连杆32的一端连接第二钳柄12,另一端连接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因此,当配线人员对第一钳柄 11与第二钳柄12施力,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如图5a 至图5c的作动),而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可向上推动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使压齿件22的齿状结构221(请参考图4b所示)可进入端子容置部213,而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可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213。以下先说明传动机构30的其他结构,再进一步说明平面端231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213的内容。
99.较佳的,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30还包括一撑托块33,且撑托块33位于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的上方。撑托块33连接于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 32、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具体而言,撑托块33具有一枢轴部331,而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连接于枢轴部331。通过枢轴部331的设置,使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可将来自于左侧、或右侧的力量,平顺地转换成向上推动的力量。另外,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亦可共同于枢轴部331对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施加往上移动的力量,以避免力量分散的情形。
100.较佳的,传动机构30还包括至少一弹簧34,如图5a及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30包括二弹簧34,且设置于撑托块33上方的左、右二端。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本体21,另一端抵接于撑托块33。具体而言,本体21 具有容置弹簧34的凹槽(图未示)。弹簧34设置于凹槽内,使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本体21。又,部分撑托块33亦可设置于凹槽内,使弹簧34的另一端抵接于撑托块33。当钳柄机构10受到施力,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 相互靠近时(如图5a至图5c的作动),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推动撑托块33往压接机构20的方向移动并压缩弹簧34。因此,当钳柄机构10解除施力(即配线人员松开钳柄机构10),撑托块33受到弹簧34的一弹力而朝远离压接机构20的方向移动。同时,撑托块33带动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 32复位而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远离,即图5c至图5a的作动。换言之,通过撑托块33及弹簧34的设置,使钳柄机构10可于解除施力时,达到自动复位的功能,以提升配线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101.请参考图5a至图5c所示,较佳的,传动机构30还包括一棘轮35及一止动块36。棘轮35设置于第二钳柄12,而止动块36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钳柄 11。因此,当棘轮35与止动块36也可随着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或远离。如图5b所示,棘轮35具有一凸部351,止动块36具有多个齿部 361。当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至一定距离时(如图5b),凸部 351卡合至该些齿部361的其中之一。此时,即便配线人员停止施力,通过凸部351与齿部361的卡合,以固定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的相对位置,意即,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之间的距离仍不会变动。又,随着第一钳柄 11与第二钳柄12更靠近时,棘轮35的凸
部351卡合至该些齿部361的另外之一。换言之,随着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凸部351可自其中一个齿部361移动至其他齿部361,令配线人员可以分段施力,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102.图6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压接如图1所示的电讯接头9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压接钳于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压接如图2a所示的电讯接头9a的示意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压接钳于a-a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a、图6b、图7a及图7b所示。本实施例的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可被定位于一第一位置(如图6a及图6b所示)或一第二位置(如图7a及图7b所示),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 相互靠近时(即压接钳1于闭阖状态时),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可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213。具体而言,在压接单纯塑胶壳的电讯接头9时,可将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定位于第一位置(如图6a及图6b所示),且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则可进入端子容置部213。在压接具有金属壳93的电讯接头9a时,可将压接件23定位于第二位置(如图7a及图7b所示),且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位于端子容置部213的外侧。
103.较佳的,本实施例的压接件23包括一压接块232、一定位板233及一定位柱234。平面端231位于压接块232的顶端。定位柱234可例如但不限于螺丝。定位柱234穿过压接块232并连接至定位板233,意即,压接块232通过定位柱234而被设置于定位板233。定位板233连接于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板233也是通过连接于撑托块33的枢轴部331而与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连接,如图4a及图5a所示。
104.较佳的,压接块232具有一第一定位孔2321及一第二定位孔2322,第二定位孔2322靠近于平面端231。以图6a及图7a为例,第二定位孔2322位于上方,而第一定位孔2321位于下方。因此,当定位柱234穿过第一定位孔 2321而将压接块232连接至定位板233时,平面端231被定位于第一位置(如图6a及图6b所示)。本实施例未特别限定第一定位孔2321的位置,或压接块232的长度,仅需在压接钳1于闭阖状态(即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 相互靠近)时,平面端231进入端子容置部213内,进而可用于压接具有连接块912的连接端子91。
105.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电讯接头9包括连接端子91及信号线92。连接端子91为塑料件,其包括多个导电片911及连接块912。信号线92包括多个线芯921。线芯921排列于连接端子91的前端,并对应于导电片911。连接块 912位于连接端子91的后端。当配线人员欲压接电讯接头9时,可先将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定位至第一位置,如图6a及图6b所示。此时,压接块 232于定位柱234上方的长度较长。接着,将电讯接头9的连接端子91置于端子容置部213,且导电片911对应于压齿件22的齿状结构221,而连接块 912对应于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最后,对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施力,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而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可向上推动压齿件22及压接件23(如图5c所示)。压齿件22被向上推动,使得齿状结构221可进入端子容置部213,通过齿状结构221将导电片911压接至线芯921。压接件23被向上推动,而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将连接端子91的连接块912向上挤压而嵌入信号线92的外壳922,以固定连接端子91与信号线92。须说明的是,电讯接头9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所示,图6b仅绘制连接端子91的外壳。
106.又,当定位柱234穿过第二定位孔2322,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被定位于第二位置(如图7a及图7b所示)。由于第二定位孔2322位于上方,故定位柱234穿过第二定位孔2322而
将压接块232连接至定位板233时,压接块 232上方的长度较短。因此,当压接钳1于闭阖状态(即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位于端子容置部213的外侧,即位于端子容置部213的下方。当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被定位于第二位置时,可适用于压接具有金属壳93的电讯接头9a(如图2a所示)。须说明的是,电讯接头9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图1所示,图7b仅绘制连接端子91的外壳。
107.具体而言,如图2a及图2b所示,电讯接头9a除了连接端子91及信号线92以外,还包括金属壳93。如图2a所示,金属壳93设置于连接端子91 的外侧,使得电讯接头9a无连接块912的结构。又,金属壳93还具有二延伸部931,并位于信号线92的外侧。当配线人员欲压接具有金属壳93的电讯接头9a时,可先将定位柱234穿过位于上方的第二定位孔2322,使压接件23 的平面端231被定位于第二位置。接着,将电讯接头9a的连接端子91置于端子容置部213内,如图7a及图7b所示。最后,同样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带动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向上推动压齿件22及压接件 23。此时,压齿件22的齿状结构221进入端子容置部213,以将导电片911 压接至线芯921。由于压接件23的平面端231被定位至第二位置,平面端231 于此时位于端子容置部213的外侧。
108.导电片911压接完成后,再将电讯接头9a移至夹具组24的位置,如图6 所示,通过夹具组24将金属壳93的延伸部931环绕于信号线92的外壳922 (完成后如图2b所示)。如图4a、图4b所示,本实施例的夹具组24包括一第一凹部241及一第二凹部242。第一凹部241设置于第一钳柄11,第二凹部242设置于第二钳柄12。配线人员把信号线92连同金属壳93的延伸部931 置于夹具组24,且延伸部931置于第一凹部241或第二凹部242,如图8所示。图8为图3a所示的压接钳用于固定如图2a所示的电讯接头9a的信号线92 与金属壳93的示意图。接着,再对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施力,使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此时,第一凹部241与第二凹部242闭合而共同形成一环状结构(如图5c所示),借此将延伸部931弯折,并使延伸部 931缠绕于信号线92的外壳922,形成如图2b所示的电讯接头9a,借此固定连接端子91与信号线92。
109.请参考图3b及图4b所示,较佳的,压接机构20还包括一第一刀片25,其设置于压齿件2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刀片25是以螺锁的方式设置于压齿件22的外侧,并位于第二侧板42的开口421内。第一刀片25可用于裁切突出于穿透式连接端子91的线芯921。具体而言,连接端子91又可以分成穿透式、及非穿透式二种类型。穿透式的连接端子91是指连接端子91的前端具有多个开孔,使线芯921可穿出连接端子91外侧,如图1所示。非穿透式的连接端子则是前端为封闭而不具开孔的类型,本实施例是以穿透式的连接端子91为例说明。
110.由于信号线92的线芯921的尺寸小,使得配线人员难以将信号线92的多条线芯921排列并对齐于连接端子91的前端。为了方便操作,大部分的配线人员会将线芯921拉出于穿透式连接端子91的外侧,如图1所示。习知技术是利用其他刀具修剪凸出于连接端子91的线芯921,而本实施例可通过第一刀片25修剪线芯921。由于第一刀片25设置于压齿件22,故可随着压齿件 22一并作动。当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第一刀片25可连同压齿件22朝端子容置部213的方向移动(可参考图6b及图7b所示),以裁切凸出于连接端子91的线芯921。
111.另外,配线人员必须先剥除信号线92的外壳922,使被包覆于外壳922 内的线芯921露出。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的钳柄机构10还包括一第二刀片13,设置于第一钳柄11朝
向第二钳柄12的一侧。当配线人员需要剥除信号线92的外壳922时,可将信号线92第一钳柄11及第二钳柄12之间,并对应至第二刀片13。接着,对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施力,使第一钳柄11 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此时,第二刀片13抵顶(或刺入)信号线92的外壳922。配线人员可旋转信号线92,使外壳922被划一圈的切痕,以裁切并剥除外壳922。较佳的,第二钳柄12还包括一凹槽124(可先参考图9a及图9b 所示),用以容置信号线92,使信号线92可于凹槽124内旋转,以便于配线人员的操作。
112.较佳的,第二钳柄12还包括一剪线部125(可先参考图9a及图9b所示),其为平面的结构。凹槽124与剪线部125相邻设置,且第二刀片13可同时对应于凹槽124及剪线部125。当配线人员需要裁切信号线92时,可将信号线 92置于剪线部125。当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互靠近时,第二刀片25 即可裁切信号线92。
113.图9a及图9b为图3a所示的压线钳的收纳元件开启的示意图,请参考图9a及图9b所示。较佳的,钳柄机构10还包括一收纳元件14,其设置于第一钳柄11内,例如,位于前板体111与后板体112之间的空间。又,收纳元件14具有一收纳槽141,用以置放所欲收纳的零件。例如,收纳槽141可用于置放替换的刀片。在本实施例中,收纳槽141的形状与第二刀片13的形状大致相同,用以收纳供替换的第二刀片13。又,收纳元件14的一端枢接于第一钳柄11的前板体111及后板体112,使收纳元件14相对于第一钳柄11 转动。一般的情况下,收纳元件14及其收纳槽141位于第一钳柄11前板体 111与后板体112之间。待须替换第二刀片13时,配线人员可将收纳元件14 向外拉出。此时,收纳元件14相对于第一钳柄11转动,使收纳槽141移动至第一钳柄11的外侧,供配线人员可取出新的第二刀片13。在其他实施例中,钳柄机构10亦可设置于第二钳柄12,本实用新型并无限制。
114.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线钳,其包括一钳柄机构、一压接机构以及一传动机构。压接机构包括一压齿件、一压接件及一夹具组。又,压接件的一平面端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压接件的平面端可选择性地进入端子容置部,进而可适用不同类型的电讯接头。具体而言,当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一位置,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互靠近时,压接件的平面端则可进入端子容置部,进而可适用于单纯塑胶壳的电讯接头。当平面端被定位于第二位置,压接件的平面端位于端子容置部的外侧,进而可适用于具有金属壳的电讯接头。又,可通过夹具组将金属壳的延伸部环绕于信号线的外壳。
115.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