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加热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5482发布日期:2022-12-13 23:0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加热器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加热器件。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加热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加热围巾、加热腰带、加热护膝、加热脚垫等)中,主体内的线缆与外露的线缆往往并不是一条无间断的线缆,而是两条不同的线缆,两条线缆需要进行接线导通。现有技术中,两条线缆的接线处,普遍是简单的缠绕后外套热缩管,这种接线结构虽然简单,但是两条线缆的导通并不稳定,比较容易分离,而且加热器件在使用时,这种接线结构偶尔会引发电火花,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接线结构以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加热器件。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一端头,第二线缆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二端头,还包括铜扣和注塑体,铜扣分别扣住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注塑体设于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连接处并分别包覆所述铜扣、第一线缆的端头及第二线缆的端头。
5.进一步地,还包括铜箔,所述铜箔包覆所述第一端头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铜箔位于所述铜扣内。
6.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体的材质为阻燃聚丙烯。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的至少部分区域和第二端头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铜扣内重叠。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的端面与所述铜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头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头的端面与所述铜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12.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网尾。
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热器件,包括上述接线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接线结构利用铜扣将两条线缆外露的芯线扣住,从而对两芯线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两芯线的导通,有效地降低通电时两芯线连接处出现电火花的风险,利于提高接线结构使用安全性;利用注塑工艺在两条线缆的连接处成型注塑体以对两条线缆的连接处进行包覆,进一步降低了芯线脱离铜扣的风险以及两条线缆脱离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接线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加热器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接线结构的部分区域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18.标号说明:
19.1、主体;
20.2、第一线缆;21、第一端头;22、铜箔;
21.3、第二线缆;31、第二端头;
22.4、铜扣;
23.5、注塑体;51、网尾;
24.6、重叠区域;
25.7、收紧段。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7.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线缆2和第二线缆3,第一线缆2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一端头21,第二线缆3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二端头31,还包括铜扣4和注塑体5,铜扣4分别扣住第一端头21和第二端头31,注塑体5设于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连接处并分别包覆所述铜扣4、第一线缆2的端头及第二线缆3的端头。
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接线结构利用铜扣4将两条线缆外露的芯线扣住,从而对两芯线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两芯线的导通,有效地降低通电时两芯线连接处出现电火花的风险,利于提高接线结构使用安全性;利用注塑工艺在两条线缆的连接处成型注塑体5以对两条线缆的连接处进行包覆,进一步降低了芯线脱离铜扣4的风险以及两条线缆脱离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接线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29.进一步地,还包括铜箔22,所述铜箔22包覆所述第一端头21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铜箔22位于所述铜扣4内。
30.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线缆2中芯线包括多股金属丝,采用铜箔22将芯线的多股金属丝绑缚在一起,能够保证各个金属丝均能够发挥导通作用。
31.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体5的材质为阻燃聚丙烯。
32.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阻燃聚丙烯材质制作而成的注塑体5具有韧性好且防火的特性,能够有效地避免加热器件中第一、二线缆连接处发生电火花起火现象,利于提高接线结构的使用安全性,保证加热器件用户的人身安全。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21的至少部分区域和第二端头31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铜扣4内重叠。
34.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端头21与第二端头31具有重叠区域6能够进一步提高两条线缆导通的稳定性。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21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4。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头21的端面与所述铜扣4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37.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端头21的长度大于铜扣4的长度且铜扣4安装后,第一端头21的端部露出,可以确保第一端头21与铜扣4充分接触导通,利于保证接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同时方便后续质检。
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头31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4。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头31的端面与所述铜扣4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40.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端头31的长度大于铜扣4的长度且铜扣4安装后,第二端头31的端部露出,可以确保第二端头31与铜扣4充分接触导通,利于保证接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同时方便后续质检。
41.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体5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网尾51。
42.加热器件,包括上述接线结构。
43.实施例一
44.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加热器件,使用时,覆盖在使用者身体的部分皮肤上,用于给使用者提供热量。所述加热器件可以是加热围巾、加热腰带、加热鞋垫、加热护膝、加热护腕、加热臂带、加热胸挂等等。
45.所述加热器件包括主体1和接线结构,所述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线缆2和第二线缆3,所述第一线缆2设于所述主体1上,所述第二线缆3设于所述主体1外,第一线缆2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一端头21,第二线缆3的端头处芯线外露形成第二端头31,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铜扣4和注塑体5,铜扣4分别扣住第一端头21和第二端头31,注塑体5设于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连接处并分别包覆所述铜扣4、第一线缆2的端头及第二线缆3的端头。
46.为保证接线结构的耐用性,可选的,所述注塑体5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网尾51,一个所述网尾51环绕所述第一线缆2的外皮,另一所述网尾51环绕所述第二线缆3的外皮。
47.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一线缆2为加热线缆,第一线缆2的芯线由多股金属丝共同形成,所述金属丝可以是发热电阻丝,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铜箔22,所述铜箔22包覆所述第一端头21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铜箔21位于所述铜扣内。所述铜箔22包覆所述第一端头21以使所述第一线缆2的芯线的外露部分形成一个整体。铜箔22的设置不仅可便于将第一端头21放入铜扣4,而且还能够让第一端头21与铜扣4/第二端头31充分接触导通,降低接线结构内部产生电火花的几率。
4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体5的材质为阻燃聚丙烯,采用阻燃聚丙烯来制作注塑体5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线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49.为进一步保证第一端头21与第二端头31的导通效果,所述第一端头21的至少部分区域和第二端头31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铜扣4内重叠形成重叠区域6,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叠区域6的长度等于铜扣4的长度。
50.为便于后续质检,所述第一端头21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4,所述第一端头21的端面与所述铜扣4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所述第二端头31的端部伸出所述铜扣4,所述第二端头31的端面与所述铜扣4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51.实施例二
52.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铜扣4在扣接第一端头21和第二端头31后,对应于所述重叠区域6处受压形成有收紧段7,如此,可让第一端头21与第二端头31更好地导通。
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线结构及具有该接线结构的加热器件,本接线结构利用铜扣将两条线缆外露的芯线扣住,从而对两芯线进行限位固定并实现两芯线的导通,有效地降低通电时两芯线连接处出现电火花的风险,利于提高接线结构使用安全性;利用注塑工艺在两条线缆的连接处成型注塑体以对两条线缆的连接处进行包覆,进一步降低了芯线脱离铜扣的风险以及两条线缆脱离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接线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注塑体采用阻燃聚丙烯制成,有效地提高加热器件中接线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