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4739发布日期:2023-01-24 22: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是一种通过将多台计算机设备的网线插入其中,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辅助装置。
3.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在进行线缆连接时,由于线缆的长度较长,会影响美观,看起来杂乱,同时还不便于后期进行检修,于是,我们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网络终端接连分接装置来用于理线整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解决了计算机网络终端和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在进行线缆连接时,后期的检修维护较易于受较长的线缆影响不便于进行操作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且正面设置有网口和开关的分接盒,所述分接盒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与分接盒之间纵向对齐分布、且相向侧相互贴合接触的托座,所述分接盒和托座的后侧设置有一组分别与两者相接触的背板,且背板的四角均穿设有贯穿背板的螺钉,每组所述螺钉均与相邻的分接盒或托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托座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且托座底部开口处吸附设置有一组易拆板,所述托座的正面开设有若干组贯穿托座的过线孔,若干组过线孔均被背板分隔于相对的两侧,且托座的内腔中安装设置有收线组件和限位组件。
8.优选的,所述托座内侧壁的底部固设有一组形状设置为环形的永磁铁定位框,且易拆板设置为可被永磁铁定位框吸附的金属板,所述易拆板的下表面粘设有一层将其底部覆盖的防滑垫。
9.优选的,所述收线组件包括固设于托座顶部内壁上的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中部穿设有一组与之通过平键卡固的绕线轴,每组所述绕线轴的底端同轴固设有一组直径大于绕线轴的直径的托盘,且绕线轴和托盘均位于易拆板的上方。
10.优选的,每组所述收线组件内的绕线轴均朝向一组过线孔的中部,且分处于相邻两组收线组件内的托盘之间具有间隙。
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托座顶部内壁上的基准座,所述基准座的前侧设置有两组轴向平行分布、且两端均与托座之间转动连接的定位轴,每组所述定位轴上均套设有与之转动连接、且数量与收线组件数量相等的线束压合片,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之间对称分布、且相向侧的后端均固设有弹簧,相邻两组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基准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每两组相邻所述线束压合片均被基准座分隔、且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均与水平面之间倾斜分布,所述弹簧的自然长度大于线束压合片与基准座相向侧之间的间距,每两组相邻弹簧均与一组收线组件内的绕线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通过分接盒的底部利用背板和螺钉连接设置有托座对网线进行存放,以及设置有收线组件和限位组件对网线进行整理放置,使得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减少网线过长的部分在外侧散乱影响维护和使用,同时提高了网线连接使用的安全性。
16.2、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通过设置有收线组件,以及收线组件中绕线轴能够缠绕网线进行收集并能够利用托盘对收卷后的网线进行承托,使得网线能够较为整齐的收入托座内使用和放置,且能够减少网线在托座内散乱混杂缠绕在一起,提高了后续维护检修的方便性。
17.3、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中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能够在弹簧的施力作用下于定位轴处相向偏转夹持网线,从而使得线束压合片能够对网线进行一定的限位保持,减少了网线在托座内穿过过线孔连接使用后的松动移动,提高了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使用过程中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分接盒;2、网口;3、开关;4、托座;5、背板;6、易拆板;7、绕线轴;8、托盘;9、过线孔;10、基准座;11、线束压合片;12、弹簧;13、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包括顶部设置有散热格栅且正面设置有网口2和开关3的分接盒1,分接盒1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与分接盒1之间纵向对齐分布、且相向侧相互贴合接触的托座4,分接盒1和托座4的后侧设置有一组分别与两者相接触的背板5,且背板5的四角均穿设有贯穿背板5的螺钉,每组螺钉均与相邻的分接盒1或托座4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分接盒1的底部利用背板5和螺钉连接设置有托座4对网线进行存放,使得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减少网线过长的部分在外侧散乱影响维护和使用,托座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且托座4底部开口处吸附设置有一组易拆板6,托座4的正面开设有若干组贯穿托座4的过线孔9,若干组过线孔9均
被背板5分隔于相对的两侧,过线孔9用以被网线穿过进行连接使用,托座4的内腔中安装设置有收线组件和限位组件,通过设置有收线组件和限位组件对网线进行整理放置,使得网线较为整齐的容纳于托座4内存放。
24.具体的,为了使得装置方便操作使用,托座4内侧壁的底部固设有一组形状设置为环形的永磁铁定位框,且易拆板6设置为可被永磁铁定位框吸附的金属板,从而使得使用者在放置盒取出网线时,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易拆板6取下并进行操作,易拆板6的下表面粘设有一层将其底部覆盖的防滑垫,当易拆板6扣入托座4内下方进行放置使用时,能够利用易拆板6底部的防滑垫使其放置较为平稳的进行使用。
25.具体的,为了提高后续维护检修的方便性,收线组件包括固设于托座4顶部内壁上的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中部穿设有一组与之通过平键卡固的绕线轴7,每组收线组件内的绕线轴7均朝向一组过线孔9的中部,使用者可以将使用到的网线放置于托座4内并在一组绕线轴7上进行缠绕,同时在缠绕后使得网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组过线孔9用以连接使用,每组绕线轴7的底端同轴固设有一组直径大于绕线轴7的直径的托盘8,且绕线轴7和托盘8均位于易拆板6的上方,能够利用绕线轴7对网线的收卷和托盘8对网线的承托,减少其在外部占用较多的空间,同时能够减少网线在托座4内散乱混杂缠绕在一起,分处于相邻两组收线组件内的托盘8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两组相邻收线组件之间的转动操作使用产生干涉。
26.具体的,为了减少网线连接使用时的松动,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托座4顶部内壁上的基准座10,基准座10的前侧设置有两组轴向平行分布、且两端均与托座4之间转动连接的定位轴13,每组定位轴13上均套设有与之转动连接、且数量与收线组件数量相等的线束压合片11,网线在连接使用时需要穿过两组相邻的线束压合片11之间的间隙,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11之间对称分布、且相向侧的后端均固设有弹簧12,相邻两组弹簧12的另一端均与基准座10固定连接,每两组相邻线束压合片11均被基准座10分隔、且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11均与水平面之间倾斜分布,弹簧12的自然长度大于线束压合片11与基准座10相向侧之间的间距,每两组相邻弹簧12均与一组收线组件内的绕线轴7处于同一直线,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11受弹簧12的推动作用能够在定位轴13处相向偏转,并利用两组线束压合片11对网线进行一定的夹持限位,减少了网线在托座4内穿过过线孔9连接使用后的松动移动,提高了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使用过程中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27.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时,可以预先将托座4底部的易拆板6向下取出,然后将会使用到的网线放置于托座4内并在一组绕线轴7上进行缠绕,同时在缠绕后使得网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组过线孔9用以连接使用,此时网线的两端分别可以与分接盒1上的网口2和其它网络设备进行连接使用,装置在放置使用过程中,利用易拆板6将托座4的内腔遮罩并对装置进行承载,此时能够利用绕线轴7对网线的收卷和托盘8对网线的承托,减少其在外部占用较多的空间,同时能够减少网线在托座4内散乱混杂缠绕在一起,同时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11受弹簧12的推动作用能够在定位轴13处相向偏转,并利用两组线束压合片11对网线进行一定的夹持限位,以使得网线在托座4内存放时能够减少松动。
28.综上所述,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通过分接盒1的底部利用背板5和螺钉连接设置有托座4对网线进行存放,以及设置有收线组件和限位组件对网线进行整理放置,使得该
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减少网线过长的部分在外侧散乱影响维护和使用,同时提高了网线连接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有收线组件,以及收线组件中绕线轴7能够缠绕网线进行收集并能够利用托盘8对收卷后的网线进行承托,使得网线能够较为整齐的收入托座4内使用和放置,且能够减少网线在托座4内散乱混杂缠绕在一起,提高了后续维护检修的方便性,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中相邻两组线束压合片11能够在弹簧12的施力作用下于定位轴13处相向偏转夹持网线,从而使得线束压合片11能够对网线进行一定的限位保持,减少了网线在托座4内穿过过线孔9连接使用后的松动移动,提高了该计算机网络分接装置使用过程中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