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226发布日期:2022-09-23 21:3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无线通讯系统飞速发展,网络制式越来越多,对天线工作带宽和增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线呈宽带化的趋势发展。双极化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技术,组合了+45
°
和-45
°
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同时工作的收发双工模式下,因此,和传统单极化天线相比,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节省单个定向基站的天线数量,对安装环境要求低,有效保证分集接收的增益。
3.天线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辐射振子的性能,目前的振子宽带多为1710~2700mhz,若要增加带宽,需将1710~2700mhz和3300~3700mhz两类振子经过合路器,才能实现1710~3700mhz的带宽。而现有振子缺少2700~3700mhz段的驻波和辐射特性,导致辐射在2700mhz辐射段效果差,出现射闪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超宽带双极化振子,能够实现1710~3700mhz频段驻波,改善辐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包括辐射振子主体、寄生片、巴伦底座和调节柱,所述寄生片装于辐射振子主体上方,所述巴伦底座与辐射振子主体连接,所述巴伦底座设于辐射振子主体的几何中心下方,所述辐射振子主体包括介质板和四个振子臂,所述四个振子臂装嵌于介质板上,所述四个振子臂均设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连接于振子臂的末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质板为正方形结构,所述介质板的四角设有大圆孔,所述介质板的中心设有四个小圆孔,四个所述小圆孔呈正方形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振子主体下方设有巴伦底座,所述巴伦底座包括两根巴伦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底座与巴伦支撑柱为压铸一体成型,两根所述巴伦支撑柱分别与其中两个相邻的振子臂连接,所述巴伦支撑柱通过介质板中心的小圆孔与底板连接,所述巴伦底座用于电流匹配和支撑振子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振子主体下方还设有两根同轴电缆,所述两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分别与另外两个相邻的振子臂连接,所述两根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分别与巴伦支撑柱所连接的两个相邻的振子臂连接,形成馈电结构,所述馈电结构对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产生激励。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子臂呈叶子形状、水滴形状、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振子臂与巴伦底座顶部连接,所述振子臂与巴伦底座的连接处为振子臂的中心部,所述振子臂远离巴伦底座的一端为振子臂的尖端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子臂的中心部与尖端部之间形成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为圆形、方形或其它形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寄生片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结构,所述寄生片的面积要小于辐射振子主体,所述寄生片通过若干根绝缘支撑柱与辐射振子主体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柱设于振子臂的末端,所述调节柱垂直于振子臂安装,所述调节柱通过焊接、铆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于振子臂末端,所述调节柱穿过介质板的大圆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子辐射主体与巴伦底座一体成型。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巴伦底座装于反射底板上,所述反射底板上方设有反射挡板,所述反射挡板垂直设于反射底板边缘。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寄生片与辐射振子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巴伦支撑柱的高度。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振子以中心频点2700mhz来设计,能够实现1710~3700mhz频段的辐射,实用性大幅提高,并且不需使用合路器将多套不同频段振子结合来实现宽带辐射,改善现有振子在2700-3300mhz频段驻波差,辐射效果差的缺点。
17.在振子上增加寄生片,有利于改善辐射特点,经过底板反方向辐射。而经过试验,寄生片的安装高度,即寄生片与介质板之间的距离,是寄生片与反射底板距离的四分之一时,3700mhz频段的增益效果更高。
18.而在振子的尖端部垂直设置的调节柱,有效减少振子尺寸,提升高频段的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驻波比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指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增益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包括辐射振子主体1、寄生片2、巴伦底座3和调节柱4,所述寄生片2装于辐射振子主体1上方,所述巴伦底座3与辐射振子主体1连接,所述巴伦底座3设于辐射振子主体1的几何中心下方,所述辐射振子主体1包括介质板11和四个振子臂12,所述四个振子臂12装嵌于介质板11上,所述四个振子臂12均设有调节柱13,所述调节柱13连接于振子臂12的末端。
24.所述介质板11为正方形结构,所述介质板11的四角设有大圆孔111,所述介质板11的中心设有四个小圆孔112,四个所述小圆孔112呈正方形设置。
25.所述辐射振子主体1下方设有巴伦底座3,所述巴伦底座3包括两根巴伦支撑柱31
和底座32,所述底座32与巴伦支撑柱31为压铸一体成型,两根所述巴伦支撑柱31分别与其中两个相邻的振子臂12连接,所述巴伦支撑柱31通过介质板11中心的小圆孔112与底板32连接,所述巴伦底座3用于电流匹配和支撑振子臂12。
26.所述辐射振子主体1下方还设有两根同轴电缆5,所述两根同轴电缆5的外导体分别与另外两个相邻的振子臂12连接,所述两根同轴电缆5的内导体分别与巴伦支撑柱31所连接的两个相邻的振子臂12连接,形成馈电结构,所述馈电结构对超宽带双极化定向振子产生激励。
27.所述振子臂12呈叶子形状、水滴形状、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振子臂12与巴伦底座3顶部连接,所述振子臂12与巴伦底座3的连接处为振子臂12的中心部,所述振子臂12远离巴伦底座3的一端为振子臂12的尖端部。
28.所述振子臂12的中心部与尖端部之间形成镂空结构121,所述镂空结构121为圆形。
29.所述寄生片2为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结构,所述寄生片2的面积要小于辐射振子主体1,所述寄生片2通过若干根绝缘支撑柱21与辐射振子主体1固定连接。
30.所述调节柱13设于振子臂12的末端,所述调节柱13垂直于振子臂12安装,所述调节柱13通过焊接、铆接或其他方式连接于振子臂12末端,所述调节柱13穿过介质板11的大圆孔111。
31.所述振子辐射主体1与巴伦底座3一体成型。
32.所述巴伦底座3装于反射底板6上,所述反射底板6上方设有反射挡板61,所述反射挡板61垂直设于反射底板6边缘。
33.所述寄生片2与辐射振子主体1之间的距离小于巴伦支撑柱31的高度。
34.所述寄生片2与介质板11之间的距离为寄生片2与反射底板6距离的四分之一。
3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本实用新型振子以中心频点2700mhz来设计,能够实现1710~3700mhz频段的辐射,实用性大幅提高,并且不需使用合路器将多套不同频段振子结合来实现宽带辐射,改善现有振子在2700-3300mhz频段驻波差,辐射效果差的缺点。
36.在振子上增加寄生片,有利于改善辐射特点,经过底板反方向辐射。而经过试验,寄生片的安装高度,即寄生片与介质板之间的距离,是寄生片与反射底板距离的四分之一时,3700mhz频段的增益效果更高。
37.而在振子的尖端部垂直设置的调节柱,有效减少振子尺寸,提升高频段的性能指标。
38.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