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2435发布日期:2022-09-21 03:4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五金端子和塑胶主体,现有的五金端子的内部的接触点只包括上接触点和下接触点,就使得对插件在与五金端子对接时,对插件只与五金端子的上接触点和下接触点相接触,从而导致五金端子的内部与对插件还存在间隙,在使用过程中五金端子的内部在左右方向上存在可供对插件移动的空间,导致在震动环境下,对插件相对于五金端子的接触点左移或者右移,就会导致五金端子的接触点的表面磨损,导致接触点电阻的加大,由于接触点电阻的加大,在大电流通过时容易产生高温,从而损坏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大电流电连接器。
4.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
5.塑胶主体,设置有安装槽;
6.五金端子,部分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五金端子插入所述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对插件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
7.第一弹片,设置于所述插接孔的底部的内侧壁上;
8.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插接孔的顶部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分别用于抵持所述对插件的相对两外侧壁,以限制所述对插件在所述插接孔内的上下移动;以及
9.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对插件的外侧壁相接触,并限制所述对插件在所述插接孔内的左右移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和所述第四弹片相对设置在所述插接孔内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第三弹片和所述第四弹片分别用于与所述对插件的相对两外侧壁相抵持,以限制所述对插件在所述插接孔内的左右移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片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三弹片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对插件的外侧壁相抵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的结构相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作为接触点与所述对插件的外侧壁相抵持。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作为接触点与所述对插件的外侧壁相抵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五金端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不小于所述五金端子的数量,多个所述安装槽与多个所述五金端子一一对应。
17.本技术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配合,能够限制对插件在五金端子的插接孔内上下移动,本技术通过在五金端子的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部,使得对插件在五金端子的插接孔内的左右移动受到限制,以使对插件相对于插接孔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插件在五金端子的插接孔内相对左移或右移这一问题,避免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与对插件相接触的部位因对插件在插接孔内相对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左右移动引起的磨损,从而避免出现对插件分别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接触的部位的电阻加大的问题,从而避免因相接触的部位电阻加大而导致的相接触的部位在大电流通过时产生高温,损坏电连接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电连接器的高可靠性,延长了电连接器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一实施例中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20.图2为一实施例中大电流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实施例中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五金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实施例中大电流电连接器五金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实施例中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五金端子的剖视图。
24.1、塑胶主体;11、安装槽;2、五金端子;21、插接孔;3、限位部;31、第三弹片;32、第四弹片;33、固定端;34、自由端;35、凸起部;36、通孔;4、对插件;5、第一弹片;51、第一凸起;6、第二弹片;61、第二凸起。
25.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参考图1、图2和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该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1、五金端子2、第一弹片5、第二弹片6和限位部3,塑胶主体1设置有安装槽11;五金端子2部分插入于安装槽11内,五金端子2插入安装槽1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21,对插件4插接于插接孔21内;第一弹片5设置于插接孔21的底部的内侧壁上;第二弹片6设置于插接孔21的顶部的内侧壁上,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分别用于抵持对插件4的相对两外侧壁,以限制对插件4在插接孔21内的上下移动;限位部3设置于插接孔21的侧壁上,限位部3用于与对插件4的外侧壁相接触,并限制对插件4在插接孔21内的左右移动。
30.本技术的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相配合,能够限制对插件4在五金端子2的插接孔21内上下移动,本技术通过在五金端子2的插接孔2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部3,使得对插件4在五金端子2的插接孔21内的左右移动受到限制,以使对插件4相对于插接孔21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插件4在五金端子2的插接孔21内相对左移或右移这一问题,避免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与对插件4相接触的部位因对插件4在插接孔21内相对于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左右移动引起的磨损,从而避免出现对插件4分别与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相接触的部位的电阻加大的问题,从而避免因相接触的部位电阻加大而导致的相接触的部位在大电流通过时产生高温,损坏电连接器的情况出现,保证了电连接器的高可靠性,延长了电连接器的使用时间。
31.具体地,对插件4在五金端子2内的左右移动方向即为附图1-2中的x轴所在直线方向。
32.具体地,对插件4在五金端子2的插接孔21内上下移动的方向即为附图2及附图5中的y轴所在直线方向。
33.具体地,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以实现对插件4与电连接器的电流导通。
34.具体地,第二弹片6在水平方向上呈横v型,且第二弹片6一体折弯成型,将第二弹片6设置成横v型,可以使得对插件4插入插接孔21并挤压第二弹片6时,第二弹片6能够向对插件4提供朝向第一弹片5的作用力,加大插接孔21内部对对插件4的固定力度。
35.参考图1和图3,限位部3包括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相对设置在插接孔21内的相对两侧壁,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分别用于与对插件4的相对两外侧壁相抵持,以限制对插件4在插接孔21内的左右移动。
36.具体地,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以实现对插件4与电连接器的电流导通。
37.具体地,参考图4,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均包括固定端33和自由端34,固定端33与插接孔21的侧壁连接,自由端34不与插接孔21的侧壁连接。固定端33设置在靠近插接孔21的入口的一端,如此,能够避免对插件4插入插接孔21时破坏第三弹片31和第四弹片32。
38.参考图1和图4,第三弹片31设置有凸起部35,第三弹片31通过凸起部35与对插件4的外侧壁相抵持。
39.具体地,第三弹片31为弧形弹片,凸起部35即为弧形弹片朝向插接孔21内凸起的部位,第三弹片31的凸起部35与对插件4的接触点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片31的轴线处开设有通孔36,如此就使得第三弹片31的凸起部35与对插件4的接触点为
两个,增加了插接孔21与对插件4的接触点,使用时2个接触点并联,减小了接触点的电阻,同时还使得对插件4不能在插接孔21内左右移动,有效减小使用过程中接触点表面磨损而引起的接触点的电阻增加的异常,避免电连接器在大电流通过时产生高温损害电连接器,保证了电连接器的高可靠性。
40.参考图3,第四弹片32和第三弹片31的结构相同。
41.参考图1和图5,第一弹片5上设置有第一凸起51,第一凸起51作为接触点与对插件4的外侧壁相抵持,以限制对插件4往插接孔21内部的下方移动。
42.参考图1和图5,第二弹片6朝向第一弹片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61,第二凸起61作为接触点与对插件4的外侧壁相抵持,以限制对插件4往插接孔21的内部上方移动。
43.具体地,第一弹片5与第二弹片6相配合,使得对插件4插入插接孔21时,对插件4与第一弹片5的第一凸起51及第二弹片6的第二凸起61紧密接触,且第二弹片6与对插件4相抵持,这样就能实现对插件4在插接孔21上下方向的固定,以使对插件4不能在插接孔21的上下方向移动。
44.具体地,第三弹片31、第四弹片32、第一弹片5和第二弹片6与对插件4相接触的接触点有6个,6个接触点并联,进一步减小了限位部3与对插件4的接触部位的电阻,减小了电连接器在大电流通过时产生高温损坏电连接器的可能性。
45.参考图1,五金端子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一个实施例中,五金端子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五金端子2与正极电源线连接,另外一个五金端子2与负极电源线连接。
46.参考图1和图2,安装槽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装槽11的数量不小于五金端子2的数量,多个安装槽11与多个五金端子2一一对应。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