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架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架取电系统。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货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需电设备,或者需要对货架本身进行照明供电,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货架大都直接通过外接电线插座供电,或者通过磁吸的方式将供电线直接贴在货架上,但是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不足:
3.1)外接供电线路容易相互缠绕,造成安全隐患;
4.2)当需电设备需要移动位置时,只有更换外接供电线才能使得需电设备取电,用户的使用不方便,使用体验差。
5.并且,现有货架立柱一般是采用钢材制成,因生产工艺限制,其形状多为方管类型,形状单一,应用也比较局限,很难满足一些高端造型的货架。
6.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货架取电系统,其结构简单,可应用范围相对更广。
8.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9.一种货架取电系统,包括供电组件和取电组件,其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将两块背板连接在一起,其包括两侧的左支板和右支板、连接于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之间的基板,在所述基板、所述左支板和所述右支板之间形成前端敞开的导向槽,在所述导向槽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且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梁的安装孔;
10.所述取电组件包括第一取电构件和第二取电构件,所述取电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且使所述第一取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条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取电构件与所述第二导电条电性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左支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在所述右支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导电条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导电条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基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往前延伸的中板,所述中板将所述导向槽分割成左槽部分和右槽部分,在所述左槽部分和/或所述右槽部分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包括至少一往后延伸设置的支臂,在所述支臂末端设置有卡扣,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安装孔相卡接以将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取电组件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第一取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取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前盖内,并且通过所述后盖将所述第一取电构件、所述第二取电构
件固定于所述前盖内。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盖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口,在所述后盖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口相配合以将所述后盖和所述前盖固定在一起。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一取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取电构件均包括导电片、设置于所述导电片两侧的取电臂,所述取电臂的端部折弯后形成一弹性结构。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前盖两侧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条形的卡槽,所述取电臂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卡槽内并且使弹性结构凸出于所述卡槽。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卡臂,所述卡臂可插入到所述卡槽内以将所述弹性结构限定于所述卡槽内。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的货架取电系统,其结构简单,可应用范围相对更广。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一中取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是实施例一中取电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23.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是实施例一中取电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是实施例一中取电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6.图6是实施例二中取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8.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架取电系统,包括供电组件和取电组件5,其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用于将两块背板2连接在一起,其包括两侧的左支板11和右支板12、连接于所述左支板11和所述右支板12之间的基板13,在所述基板13、所述左支板11和所述右支板12之间形成前端敞开的导向槽100,在所述导向槽100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条3和第二导电条4,且在所述导向槽100内、所述基板1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梁6的安装孔130;
29.所述取电组件5包括第一取电构件51和第二取电构件52,所述取电组件5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00内,并且使所述第一取电构件51与所述第一导电条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取电构件52与所述第二导电条4电性连接。
30.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架取电系统,其结构简单,可应用范围相对更广。
31.具体的,通过采用本实施所提供的立柱1结构,可以使取电系统更好隐藏在货架中间,即两块背板2之间,以此可使货架整体更美观。并且,立柱1可用于将横梁6固定,以此可使货架取电系统的结构更为紧凑、整洁,适用于某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货架上,增加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32.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货架取电系统通过在立柱1中内嵌导电条,配合新款取电组
件5,以此可使取电更加方便,有效提高产品使用的便捷性。
33.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左支板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0,在所述右支板1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20,所述第一导电条3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110内,所述第二导电条4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120内,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以此可便于第一导电条3、第二导电条4的安装以及固定。
34.优选的,所述横梁6包括至少一往后延伸设置的支臂61,在所述支臂61末端设置有卡扣610,通过所述卡扣610和所述安装孔130相卡接以将所述横梁6固定于所述立柱1上,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上述设计便捷将横梁6固定于立柱1上,以此可使货架取电系统的结构更为紧凑、整洁,通过横梁6用于将层板固定,有效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此外,上述结构也适用于某些结构较为复杂的货架上,以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电组件5包括前盖53和后盖54,所述第一取电构件51和所述第二取电构件52设置于所述前盖53内,并且通过所述后盖54将所述第一取电构件51、所述第二取电构件52固定于所述前盖53内,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取电组件5的组装简单、快捷,且可实现对第一取电构件51、第二取电构件52的有效固定。
36.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盖53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口530,在所述后盖54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卡块540,通过所述卡块540与所述卡口530相配合以将所述后盖54和所述前盖53固定在一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卡块540与卡口530相卡接以此可实现前盖53和后盖54之间的有效固定,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两者装配的可靠性。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取电构件51和所述第二取电构件52均包括导电片510、设置于所述导电片510两侧的取电臂511,所述取电臂511的端部折弯后形成一弹性结构512,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弹性结构512可使取电组件5更好的固定于导向槽100内,以此提高取电组件5和第一导电条3、第二导电条4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8.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前盖53两侧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呈条形的卡槽531,所述取电臂511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卡槽531内并且使弹性结构512凸出于所述卡槽531,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卡槽531可更好的限定弹性结构512的位置,以确保弹性结构512和第一导电条3、第二导电条4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9.优选的,在所述后盖54上设置有卡臂541,所述卡臂541可插入到所述卡槽531内以将所述弹性结构512限定于所述卡槽531内,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卡臂541可更好的限定弹性结构512的位置,以确保弹性结构512和第一导电条3、第二导电条4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0.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基板1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往前延伸的中板14,所述中板14将所述导向槽100分割成左槽部分101和右槽部分102,在所述左槽部分101和/或所述右槽部分102内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条3和所述第二导电条4。
41.实施例一采用的为单取电槽,实施例二采用的为双取电槽。
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