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8670发布日期:2022-11-29 20: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电池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电动重型车辆,因电池组充电时间较长,本领域通常将电池组固定在支架上,并在车辆底盘上固定与支架配合的托座及锁紧机构,使用时将支架及电池组置于托座上并锁紧固定即可。当电量不足时,可直接将原来的支架及电池组拆下,并将充满电的支架及电池组安装到托座上,以实现快速更换电池组,避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但现有电动重型车辆的电池支撑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锁紧不可靠、安全性差的问题,有待改进或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四连杆锁紧机构的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拆装方便、锁紧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托座,所述支架包括左边杆和右边杆,左边杆和右边杆之间固定有前后间隔分布的下横杆,左边杆和右边杆的内侧分别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左边杆和右边杆上对应固定有竖向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之间固定有前后间隔分布的上横杆,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内侧分别固定有采用角钢制作的电池支撑件,所述托座固定在车辆底盘上,托座包括对应处于左边杆和右边杆下侧的左边梁和右边梁,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固定有前后间隔分布的横梁,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内侧分别固定有插入定位孔的定位柱,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内侧还分别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耳、短摆臂、挤压臂和长摆臂,支耳固定在横梁上,短摆臂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支耳铰接,挤压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短摆臂的上端铰接,挤压臂的另一端固定有下压左边杆或右边杆的压块,长摆臂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挤压臂的两侧,两个长摆臂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横梁铰接,两个长摆臂的上半部通过销轴与挤压臂的中部铰接,两个长摆臂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驱动气缸。
5.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压块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挤压臂的端部,压块上设有安装连接螺栓的安装孔,安装孔为竖向的条形孔,挤压臂在压块的上侧位置设有调高支撑部,调高支撑部上设有安装调高螺栓的螺纹孔。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为弧面,所述左边杆和右边杆上与压块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有垫块,垫块的下侧设有橡胶垫片,垫块的上侧面为外侧高于内侧的斜面。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内侧的锁紧机构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左边梁和右边梁内侧的锁紧机构呈左右对称分布,对称分布的长摆臂对应与同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缸体铰接,对称分布的挤压臂之间设有气弹簧,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挤压臂和短摆臂之间的销轴连接。
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结构相同,左边框包括角立柱、纵连杆、中立柱和斜撑杆,角立柱设有两个并使其对应固定在左边杆的两端,纵连杆的两端对应与两个角立柱固定连接,中立柱的两端对应与纵连杆和左边杆固定连接,斜撑杆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中立柱的两侧,斜撑杆的上端与中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斜撑杆的下端固定在左边杆上,两个斜撑杆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左边杆长度的1/2~2/3。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框还包括辅助立柱、上斜杆和下斜杆,辅助立柱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的外侧,辅助立柱的两端对应与纵连杆和左边杆固定连接,上斜杆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的外侧,上斜杆的两端对应与辅助立柱和斜撑杆固定连接,下斜杆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的内侧,下斜杆与上斜杆共线并使其两端对应与斜撑杆和左边杆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还固定有前后间隔分布的辅助梁,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下侧固定有前后间隔分布的两个支撑梁,两个支撑梁与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分别设有加强筋板。
1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杆和右边杆的下侧分别固定有间隔分布的上垫板和辅助支撑脚,上垫板采用橡胶制作,辅助支撑脚包覆有橡胶;所述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上侧分别固定有与上垫板对应的下垫板,所述垫块处于上垫板和下垫板的正上方。
1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短摆臂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支耳,所述挤压臂通过u型叉头与短摆臂铰接,u型叉头的两侧壁对应处于短摆臂的上端两侧。
1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上的电池支撑件分别上下间隔设有多个,左边框和右边框上的电池支撑件呈左右对称分布,电池支撑件上设有多个固定孔,电池支撑件在固定孔的下侧位置设有连接螺母。
14.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架和托座,使支架设置左边杆和右边杆,在左边杆和右边杆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下横杆,在左边杆和右边杆的内侧分别固定定位块,在定位块上设置定位孔,在左边杆和右边杆上对应固定竖向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在左边框和右边框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上横杆,并在左边框和右边框的内侧分别固定采用角钢制作的电池支撑件;将托座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使托座设置对应处于左边杆和右边杆下侧的左边梁和右边梁,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横梁,在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内侧分别固定插入定位孔的定位柱,并在左边梁和右边梁的内侧分别设置锁紧机构;让锁紧机构设置支耳、短摆臂、挤压臂和长摆臂,其中,支耳固定在横梁上,短摆臂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支耳铰接,挤压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短摆臂的上端铰接,挤压臂的另一端固定有下压左边杆或右边杆的压块,长摆臂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挤压臂的两侧,两个长摆臂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横梁铰接,两个长摆臂的上半部通过销轴与挤压臂的中部铰接,两个长摆臂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驱动气缸。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紧凑、拆装方便、锁紧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通过电池支撑件将电池组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支架及电池组置于托座上并使左边杆和右边杆与左边梁和右边梁一一对应,接着通过驱动气缸
推顶锁紧机构的长摆臂使压块挤压在左边杆和右边杆上,即可将支架锁紧固定在托座上;当电量不足时,通过驱动气缸拉拽长摆臂使锁紧机构解锁后,将原来的支架及电池组卸下,并将充满电的支架及电池组锁紧固定在托座上,即可实现快速更换电池组目的,以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支架设置左边杆和右边杆,使托座设置与左边杆和右边杆对应的左边梁和右边梁,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和对接便利性,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柱,可方便对接定位并防止锁紧时支架相对托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设置由支耳、短摆臂、挤压臂和长摆臂构成的四连杆锁紧机构,只需通过驱动气缸推拉长摆臂即可实现锁紧和解锁功能,且可有效增大锁紧力矩,提高了锁紧可靠性。
15.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轴测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中托座的轴测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中支架的正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中支架的左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中支架的轴测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锁紧时的局部正视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解锁时的局部正视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锁紧时的局部轴测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解锁时的局部轴测图;
27.图12为图10中a位置的放大图;
28.图13为图11中b位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30.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支架1和托座2。使支架1设置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下横杆13,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的内侧分别固定定位块14,在定位块14上设置定位孔,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上对应固定竖向的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在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上横杆17,并在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的内侧分别固定采用角钢制作的电池支撑件18。将托座2固定在车辆底盘上,使托座2设置对应处于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下侧的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之间固定前后间隔分布的横梁23,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的内侧分别固定插入定位孔的定位柱24,并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的内侧分别设置锁紧机构3。使锁紧机构3设置支耳31、短摆臂32、挤压臂33和长摆臂34,其中,支耳31固定在横梁23上,短摆臂32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支耳31铰接,挤压臂33的一
端通过销轴与短摆臂32的上端铰接,挤压臂33的另一端固定有下压左边杆11或右边杆12的压块331,长摆臂34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挤压臂33的两侧,两个长摆臂34的下端通过销轴与横梁23铰接,两个长摆臂34的上半部通过销轴与挤压臂33的中部铰接,两个长摆臂34的上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驱动气缸35。
31.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紧凑、拆装方便、锁紧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重型车电池支撑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首先通过电池支撑件18将电池组固定在支架1上,然后将支架1及电池组置于托座2上并使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与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一一对应,接着通过驱动气缸35推顶锁紧机构3的长摆臂34使压块331挤压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上,即可将支架1锁紧固定在托座2上。当电量不足时,通过驱动气缸35拉拽长摆臂34使锁紧机构3解锁后,将原来的支架1及电池组卸下,并将充满电的支架1及电池组锁紧固定在托座2上,即可实现快速更换电池组目的,以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支架1设置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使托座2设置与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对应的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提高了支撑稳定性和对接便利性,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块14和定位柱24,可方便对接定位,并防止锁紧时支架1相对托座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设置由支耳31、短摆臂32、挤压臂33和长摆臂34构成的四连杆锁紧机构,只需通过驱动气缸35推拉长摆臂34即可实现锁紧和解锁功能,且可有效增大锁紧力矩,提高了锁紧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常使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上的电池支撑件18分别上下间隔设置多个,并使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上的电池支撑件18采用对称设置方式;为提高拆装电池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在电池支撑件18上设置了间隔分布的多个固定孔181,并在固定孔181的下侧位置设置了连接螺母182,以便通过固定孔181和连接螺母182安装固定电池。
32.作为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压块331采用了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挤压臂33端部位置的安装方式,其中,压块331上设有安装连接螺栓的安装孔3311,并使安装孔3311采用了竖向的条形孔结构,以便调节压块331的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使挤压臂33在压块331的上侧位置设置了调高支撑部332,在调高支撑部332上设置了安装调高螺栓(图中未示出)的螺纹孔3321。这一结构设置当压块331的高度位置确定后,利用在螺纹孔3321中安装的调高螺栓顶住压块331,可防止压块331上窜,保证了锁紧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压块331的安装稳固性,本实用新型通常将安装孔3311和螺纹孔3321分别间隔设置多个。作为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压块331的下端面采用了弧面,并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上与压块331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了垫块4,在垫块4的下侧设置了橡胶垫片,且使垫块4的上侧面采用了外侧高于内侧的斜面。这一结构设置可有效避免挤压不实的现象,在锁紧过程中通过垫块4的斜面结构会使压块331越压越紧,增强了施力效果和锁紧可靠性,通过橡胶垫片可起到振动缓冲作用,能有效减缓锁紧机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
33.作为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使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内侧的锁紧机构3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了两个,并使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内侧的锁紧机构3采用了左右对称设置方式,以提高锁紧的稳固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对称分布的锁紧机构3采用了同一驱动气缸35,即,对称分布的长摆臂34对应与同一驱动气缸35的活塞杆和缸体铰接,以减少驱动气缸数量,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在对称分布的挤压臂33之间设置了气弹簧36,并使气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挤压臂33和短摆臂32之间的销轴连接,通过设置气弹簧36,一方面可提供辅助锁紧力,以免驱动气缸的气压不足影响锁紧效果,另一方面可起到平衡协调作用,
以使对称分布的锁紧机构同步动作,提高了结构稳定性。需要指出的是,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内侧的锁紧机构3不限于分别间隔设置两个,还可以分别间隔设置三个或以上;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内侧的锁紧机构3也不限于对称设置方式,将各锁紧机构3分别单独设置驱动气缸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
34.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使左边框15和右边框16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并使两者对称分布。左边框15具体包括角立柱151、纵连杆152、中立柱153和斜撑杆154,其中,角立柱151设有两个并使其对应固定在左边杆11的两端,纵连杆152的两端对应与两个角立柱151固定连接,中立柱153的两端对应与纵连杆152和左边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斜撑杆154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中立柱153的两侧,斜撑杆154的上端与中立柱153的上端固定连接,斜撑杆154的下端固定在左边杆11上,两个斜撑杆154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左边杆11长度的1/2~2/3。这一设置的左边框15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大的特点,通过设置对称分布的两个斜撑杆154,并使两个斜撑杆154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左边杆11长度的1/2~2/3,有利于提高支撑强度,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整体重量。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为提高支架1的结构和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还使左边框15设置了辅助立柱155、上斜杆156和下斜杆157,其中,辅助立柱155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154的外侧,辅助立柱155的两端对应与纵连杆152和左边杆11固定连接,上斜杆156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154的外侧,上斜杆156的两端对应与辅助立柱155和斜撑杆154固定连接,下斜杆157设有两个并使其对称分布在两个斜撑杆154的内侧,下斜杆157与上斜杆156共线并使其两端对应与斜撑杆154和左边杆11固定连接。作为具体实施方式,为提高托座2的结构和支撑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之间固定了前后间隔分布的辅助梁25,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的下侧固定了前后间隔分布的两个支撑梁26,并在两个支撑梁26与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之间分别设置了加强筋板。
35.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左边杆11和右边杆12的下侧分别固定了间隔分布的上垫板19和辅助支撑脚110,并使上垫板19采用橡胶制作,使辅助支撑脚110包覆橡胶;在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的上侧分别固定了与上垫板对应的下垫板27,且使垫块4处于上垫板19和下垫板27的正上方。这一结构通过设置上垫板19、辅助支撑脚110和下垫板27可有效避免因水平误差致使支架1与托座2贴合不实的问题,提高了两者结合的紧密性,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起到振动缓冲作用,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使垫块4处于上垫板19和下垫板27的正上方位置,提高了锁紧施力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通常在短摆臂32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支耳31,并使挤压臂33通过u型叉头333与短摆臂32铰接,且让u型叉头333的两侧壁对应处于短摆臂32的上端两侧,以保证结构和动作的稳定性。
36.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