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9017发布日期:2022-10-29 03: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灯带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带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led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led照明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灯带则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灯带结构简单、发光效果好,灯带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如贴在墙上作为指示光源或装饰光源。
3.现有的灯带与灯带、或者灯带与电源线之间连接时,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将电源线与灯带的焊盘焊接在一起,生产工艺复杂,且容易产生虚焊而引起接触不良,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带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灯带与灯带、或者灯带与电源线之间连接时,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且容易产生虚焊而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带连接器,包括底座和上盖;
6.所述底座的前壁和后壁均开设有滑槽,灯带和/或线材可通过所述滑槽插入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定位部,以在所述灯带和/或所述线材插入所述底座内时进行定位;
7.所述上盖内部设有齿状接触片;所述齿状接触片可刺破所述灯带和/或所述线材,使所述灯带和所述线材之间、或者所述灯带和所述灯带之间形成电连接。
8.本技术提供的灯带连接器,通过底座内设置的定位部,利于灯带和/或线材插入底座内时进行定位;另外通过齿状接触片可刺破灯带和/或线材,从而使得灯带和线材之间、或者灯带和灯带之间形成电连接;无需对灯带进行焊接操作,操作简单,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及其连接器示意图;
1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1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连接器中上盖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1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连接器中上盖与底座在初始连接时的示意图;
1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示意图;
14.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灯带连接器以及线材示意图;
15.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带连接器中底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
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8.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带连接器10,包括上盖11、与上盖11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2。灯带20包括本体21和焊盘22,本体21上设置有灯芯(未示出)。
19.上盖11的内部设有齿状接触片115,齿状接触片11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优选的采用2个。齿状接触片115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银、金、铜等等。齿状接触片115与上盖11可分离设置。
20.底座12大致呈砖块状、且其内部中空。底座12的前壁和后壁均具有与中空部分连通的开口,底座12的顶壁也具有与中空部分连通的开口。
21.底座12顶壁的开口的形状与上盖11的形状相匹配,例如两者可以均为方形状、椭圆形状、其它规则或者不规则形状等等。通过底座12顶壁的开口,上盖11可以连接或者装配到底座12上;在连接之后,上盖11的顶壁与底座12的顶壁保持齐平,其它部分均被收容在底座12内。一条灯带20可以通过底座12前壁的开口插入到底座12内,另一条灯带20可以通过底座12后壁的开口插入到底座12内。
22.在一示例中,上盖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上盖11的左右两个外侧壁可以只有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上盖11的左右两个外侧壁上可以都设置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厚度方向布置,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均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块111布置在第二卡块112的上方。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可以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例如硅胶。
23.底座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若上盖11的左右两个外侧壁只有一个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则底座12的左右两个内侧壁上也只有一个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若上盖11的左右两个外侧壁上都设置有第一卡块111和第二卡块112,则底座12的左右两个内侧壁上也都设置有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厚度方向布置,第一卡槽121和第二卡槽122均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槽121布置在第二卡槽122的上方。
24.第二卡块112与第一卡槽121配合时,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处于第一连接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初步固定、且不易脱落。
25.第一卡块112与第一卡槽121配合、且第二卡块112与第二卡槽122配合时,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处于第二连接状态、且齿状接触片115可刺破灯带20的焊盘22,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这样,两条灯带20通过齿状接触片115形成电连接(齿状接触片115的前端可刺破从底座12前壁插入的一条灯带20的焊盘22,齿状接触片115的后端可刺破从底座12后壁插
入的另一条灯带20的焊盘22)。
26.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底座12前壁的开口和底座12后壁的开口均设有滑槽123,灯带20可通过滑槽123插入底座12内。滑槽123可由限位条(未示出)与底座12的底壁之间的间隙界定形成,限位条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开口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条。进一步地,限位条被构造成可相对底座12的底壁上下活动,以调节限位条与底座12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并适应不同厚度尺寸的灯带20的安装。
27.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底座12内设置有定位部124,定位部124与底座12前壁之间的距离和定位部124与底座12后壁之间的距离相同;定位部124包括设置底座12的底壁上的凸条,凸条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延伸。
28.灯带20通过滑槽123插入底座12内时,可通过定位部124进行定位,利于在灯带20与定位部124抵接时,通过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处于第二连接状态并使得齿状接触片115刺破灯带20。
29.在一示例中,上盖11的前壁上设置有凸块113,凸块113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底座12的顶壁上设置有与凸块113相配合的凹槽125。凸块113与凹槽125构成防呆机构。这样在上盖11连接或者装配到底座12上时,可防止上盖11或者底座12反接或者错接。
30.在一示例中,上盖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14,凹槽114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厚度方向延伸。底座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凹槽114相配合的凸块126,凸块126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厚度方向延伸。凹槽114与凸块126构成装配机构。这样在上盖11连接或者装配到底座12上时,通过凹槽114与凸块126的配合,实现装配导向定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盖11的左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凹槽114,上盖11的右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凹槽114;底座12的左内侧壁上设置两个对应的凸块126,底座12的右内侧壁上设置两个对应的凸块126。当然,凹槽114与凸块126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增加或者减少。
31.在一示例中,上盖11和/或底座12至少部分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以不影响灯带20的出光。
32.图6-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带连接器,与图1-图5示例不同的是:从底座12前壁的开口插入的是线材30,从底座12后壁的开口插入的是灯带20;定位部124沿着灯带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延伸长度较长,接近于底座12内腔室的宽度;底座12前壁设置有与线材30相匹配的孔洞,孔洞用于容置线材30的电线且可进行限位。一般的,线材30的电线为三线制,与之对应的底座12前壁的开口设有三个孔洞。
33.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