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8764发布日期:2023-01-06 20:0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蓄电池内阻的存在,在使用蓄电池的过程中,电池或电池组会散发出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一方面会造成储能系统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长期高温运行会对蓄电池造成损害,减短其寿命。
3.现有的电池散热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4.(1)利用空调、风扇等散热方式,将电池热量排放出去,浪费掉了;
5.(2)空调、风扇等带来额外的成本和能量损耗。
6.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散热方法,存在利用空调、风扇等散热方式,排放电池热量且浪费了该热量,空调、风扇等带来额外的成本和能量损耗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8.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集中器,一头与热集中器内部连通、另一头分别与循环泵和电池内部连通的连接管,另设一连接管的一头与电池内部连通、另一头与热集中器内部连通,连接管内设有循环流动的热媒介液。还包括一侧与热集中器外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半导体片,半导体片的另一侧与散热器的板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散热器的片体外侧设有风扇,在半导体片的冷热两面分别引出一导线与电能控制装置电连接,循环泵与电池之间设有速流控制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热集中器内部设有第一弯曲管道,用于增大热交换面积。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内部设有第二弯曲管道,用于增大热交换面积。
11.进一步地,所述速流控制装置包括速流控制电路,与速流控制电路电连接的多个设置于所述电池内部的温度传感器。速流控制电路与所述循环泵的电磁阀电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电能控制装置为电能转换电路组件。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组件包括电能转换电路和pcb板。
13.进一步地,所述电能转换电路包括作为输入端的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d1的正极、mos管q1的漏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作为输出端,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与辅助控制电路的pwm输出端电连接。
14.可选1: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半导体片电连接,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的充电端电连接。
15.可选2: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半导体片电连接,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器的供电端电连接。
16.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散热方法,存在利用空调、风扇等散热方式,排放电池热量且浪费了该热量,空调、风扇等带来额外的成本和能量损耗的问题。本方案采用了半导体片、内设有循环流动热媒介液的连接管、第一弯曲管道、第二弯曲管道、散热器、风扇,一方面使电池能够有效降温,另一方面,通过电能转换电路组件,将热能转换成电能,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能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2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热集中器,2-循环泵,3-电池,4-连接管,5-半导体片,6-散热器,7-风扇,8-导线,9-电能控制装置,10-速流控制电路,11-第一弯曲管道,12-温度传感器,13-辅助控制电路,14-用电器,31-第二弯曲管道,61-板体,62-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如图1、2所示,一种蓄电池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热集中器1,一头与热集中器1内部连通、另一头分别与循环泵2和电池3内部连通的连接管4,另设一连接管4的一头与电池3内部连通、另一头与热集中器1内部连通,连接管4内设有循环流动的热媒介液(图中未示)。还包括一侧与热集中器1外表直接或者间接连接(间接连接是指两者之间通过导热胶或者导热棉等连接)的半导体片5,半导体片5的另一侧与散热器6的板体61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散热器6的片体62外侧设有风扇7(以保证半导体片5的冷端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在半导体片6的冷热两面(图1中的上侧为热面,下侧为冷面)分别引出一导线8与电能控制装置9电连接,循环泵2与电池3之间设有速流控制装置。
27.进一步地,热集中器1内部设有第一弯曲管道11,用于增大热交换面积。
28.进一步地,电池3内部设有第二弯曲管道31,用于增大热交换面积。
29.进一步地,速流控制装置包括速流控制电路10(比如可采用mcu芯片及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型号及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述),与速流控制电路10电连接的多个设置于电池3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2(用于检测电池3温度)。速流控制电路10与循环泵2的电磁阀(图中未示)电连接。速流控制电路10根据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t,调节循环泵2的转速f,关系式
为f=k(t-a),k:流速常数;a:温度常数。
30.进一步地,电能控制装置9为电能转换电路组件。电能转换电路组件包括电能转换电路和pcb板。
31.进一步地,电能转换电路包括作为输入端的电感l1(升压作用)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二极管d1(升压作用)的正极、mos管q1(开关作用)的漏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作为输出端,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栅极与辅助控制电路13的pwm输出端电连接。辅助控制电路13是pwm控制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述),控制开关mos管周期通断,以产生恒定的输出电压。可选地,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半导体片5电连接,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3的充电端电连接。
32.特别说明,本方案中的电池3可以是电池组,根据实际需要,半导体片5可以采用多组,对应的采用多组电能控制装置9。连接管4、第一弯曲管道11、第二弯曲管道31内充满了热媒介液,热媒介液可以是氟化液。热连接管4和热集中器1均为铜材制成,散热器6为铝材制成。
33.实施例2:
34.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电能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器14的供电端电连接。其余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5.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散热方法,存在利用空调、风扇等散热方式,排放电池热量且浪费了该热量,空调、风扇等带来额外的成本和能量损耗的问题。本方案采用了半导体片、内设有循环流动热媒介液的连接管、第一弯曲管道、第二弯曲管道、散热器、风扇,一方面使电池能够有效降温,另一方面,通过电能转换电路组件,将热能转换成电能,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系统效率。
37.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