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973发布日期:2022-12-13 22: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包括两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且其中一个静触头与动触头一端的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另一个静触头与动触头另一端的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的一端设有上凸的第一凸部,所述动触头的一端通过该第一凸部与所述其中一个静触头线接触配合;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设有上凸的第二凸部,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二凸部与所述另一个静触头线接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用于与所述其中一个静触头线接触配合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一弧面,且该第一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凸部用于与所述另一个静触头线接触配合的上表面为上凸的第二弧面,该第二弧面的两端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承接所述第二弧面并外凸的第三弧面,该第三弧面用于引导所述另一个静触头与动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沿动触头的宽度向远离第二凸部的方向移动;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接触的面为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凸部用于与所述其中一个静触头接触的部位,或者,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其中一个静触头用于与所述第一凸部接触的部位,所述第一凹槽呈长条状,并沿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凸部用于与所述另一个静触头接触的部位,或者,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另一个静触头用于与所述第二凸部接触的部位,所述第二凹槽呈长条状,并沿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通过冲压成型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或者,所述动触头的一端铆接有第一铆钉,该第一铆钉的头部构成所述第一凸部,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铆接有第二铆钉,该第二铆钉的头部构成所述第二凸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的四周边缘设有圆倒角。7.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推动杆部件、线圈和动铁芯,推动杆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动铁芯相固定,所述动铁芯配合在线圈的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所述推动杆部件顶部与所述动触头活动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部件包括u型支架、弹簧座、固定片、触点弹簧和推动杆;所述固定片、推动杆的上部和弹簧座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u型支架倒置,且其底部与所述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动触头通过触点弹簧装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与弹簧座之间,所述推动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动铁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上轭铁和至少一下衔铁,上轭铁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的下端面,下衔铁固定在所述动触头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衔铁呈u型,并套装或插装于所述动触头的中部,且所述下衔铁的两端朝上;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者,所述上轭铁和下衔铁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且上轭铁与下衔铁一一上下对
应。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永磁体,该两永磁体分别立在所述动触头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且每个永磁体的磁极方向分别位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罩,所述两静触头分别穿设于所述陶瓷罩顶部,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陶瓷罩内;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所述陶瓷罩外侧;还包括两个u字形轭铁夹,该两个u字形轭铁夹沿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围在所述陶瓷罩外侧,所述两永磁体分别位于对应侧的u字形轭铁夹与陶瓷罩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接触稳定性的触头结构及高压直流继电器,所述触头结构包括两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的两端分别与两静触头相对应;所述两静触头与动触头在接触状态分别呈线接触,且其中一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长度方向一致,另一个静触头与动触头的线接触的方向与所述动触头的宽度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两静触头与动触头由现有的点接触改为线接触,降低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及触点间的电动斥力,且两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覆盖面积形成三角形区域,使两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更稳定。使两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更稳定。使两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 王萌 苏礼季 傅大鹏 陈松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