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装式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2.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依塑料薄膜的种类又被分别称为聚乙酯电容(又称mylar电容),聚丙烯电容(又称pp电容),聚苯乙烯电容(又称ps电容)和聚碳酸酯电容;
3.申请号201620858168.0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呈筒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电容芯体,电容芯体的两个极端上分别设有能便于更换引脚的可拆卸结构,可拆卸结构包括与其中一个极端相连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引脚安装筒,在引脚安装筒内安装有引脚,引脚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接近引脚安装筒敞口端,定位槽内设有径向穿设引脚安装筒、绝缘填充层和外壳的定位销,其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更换引脚,结构可靠。2、拆装方便,能快速的批量更换;
4.虽然上述方案解决了引脚更换困难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中,电容在安装时,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不同的安装使用环境,为此,提出一种贴装式薄膜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贴装式薄膜电容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贴装式薄膜电容器,包括薄膜电容器本体、底座,所述薄膜电容器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接组件,所述薄膜电容器本体可通过卡接组件与所述底座相卡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安装组件,所述底座可通过螺纹安装组件与电路板相固定连接;
7.所述卡接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粘性物,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底部粘接有第二粘性物,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卡接有防护壳。
8.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薄膜电容器本体底部的多个卡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的卡接环。
9.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还包括所述卡接环顶部开设的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卡接环的顶部,多个所述卡块与多个所述卡槽相卡接。
10.优选的:多个所述卡块均匀分布在所述薄膜电容器本体的底部,多个所述第一粘性物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卡块的底部。
11.优选的:所述螺纹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座顶部的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侧均形成有凸起。
12.优选的:所述螺纹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外壁均形成有凸起的限位块。
13.优选的:所述滑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位于所述滑板顶部且靠近外侧边缘的位置。
14.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底座通过螺杆与电路板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弧形孔,两个所述弧形孔贯穿所述底座。
16.优选的:所述两个弧形孔在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所述薄膜电容器本体底部的引脚从所述弧形孔内部穿过。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8.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撕下第一粘性物或第二粘性物底部的防护层,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贴装在需要的位置,通过环形槽内卡接的防护壳防止灰尘进入导致第二粘性物效果降低,当薄膜电容器本体需要用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拉出,通过拧动螺纹孔内的螺杆可将薄膜电容器本体安装在电路板上需要的位置,用不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推回滑槽内,不占用空间,便于收纳,为安装方式提供多种选择。
19.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卡块卡入外卡槽,然后向右转动,使卡块卡入内卡槽,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与底座进行连接,内卡槽与卡块均形成有相互契合的锲面,使其能够更紧密的卡接,且此种连接方式便于拆卸。
2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立体结构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图。
26.附图标记:1、薄膜电容器本体;2、底座;3、卡接环;4、卡块;5、卡槽;6、螺杆;7、滑槽;8、滑板;9、防护壳;10、第一粘性物;11、环形槽;12、第二粘性物;13、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装式薄膜电容器,包括薄膜电容器本体1、底座2,薄膜电容器本体1的底部焊接有多个卡块4,底座2的顶部焊接有圆形卡接环
3,圆形卡接环3的直径与薄膜电容器本体1一致,且位于薄膜电容器本体1的正下方轴心处,圆形卡接环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卡槽5,每个卡槽5分为外卡槽和内卡槽,通过将卡块4卡入外卡槽,然后向右转动,使卡块4卡入内卡槽,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连接,内卡槽与卡块4均形成有相互契合的锲面,使其能够更紧密的卡接,且此种连接方式便于拆卸,只需逆向旋转薄膜电容器本体1,使卡块4脱离内卡槽,然后向上拉,便可完成拆卸。
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滑槽7,多个滑槽7围绕着底座2呈圆形均匀排列,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滑板8,滑板8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凸出的限位块,滑槽7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凸出的挡块,当拉出滑板8到一定长度时,限位块与挡块接触,使滑板8无法继续拉出,从而对滑板8的拉出长度进行限位,滑板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位于滑板8顶部靠近外侧边缘的位置,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6,当薄膜电容器本体1需要用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8拉出,通过拧动螺纹孔内的螺杆6可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安装在电路板上需要的位置,用不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8推回滑槽7内,不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多个卡块4的底部均粘贴有第一粘性物10,第一粘性物10的底部粘贴有防护层,当不需要通过底座2安装时,可撕下第一粘性物10底部的防护层,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贴装在需要的位置,第一粘性物10可以为pet双面胶、无纺布基材双面胶、泡棉双面胶中的任意一种;底座2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内部粘贴有第二粘性物12,目的在于提供多种安装方式供选择,第二粘性物12的底部同样粘贴有保护层,且材质与第一粘性物10相同,环形槽11的内壁卡接有防护壳9,防止灰尘进入导致第二粘性物12效果降低,防护壳9在与环形槽11卡接后和底座2的底部处在同一平面,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弧形孔13,使薄膜电容器本体1底部的引脚可以从中穿过,便于和电路板进行连接,弧形的形状设计使薄膜电容器本体1在旋转时不会损坏引脚。
3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将卡块4卡入外卡槽,然后向右转动,使卡块4卡入内卡槽,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连接,内卡槽与卡块4均形成有相互契合的锲面,使其能够更紧密的卡接,且此种连接方式便于拆卸,只需逆向旋转薄膜电容器本体1,使卡块4脱离内卡槽,然后向上拉,便可完成拆卸;
33.通过撕下第一粘性物10或第二粘性物12底部的防护层,从而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贴装在需要的位置,通过环形槽11内卡接的防护壳9防止灰尘进入导致第二粘性物12效果降低,当薄膜电容器本体1需要用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8拉出,通过拧动螺纹孔内的螺杆6可将薄膜电容器本体1安装在电路板上需要的位置,用不到螺纹连接时,将滑板8推回滑槽7内,不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