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4395发布日期:2023-01-31 21:3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2.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一种无需布线的电力传送技术,也称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到用电装置,发射端(充电器)与接收端(用电装置)之间不用导线连接。由于该充电装置方便携带和使用,首先在移动智能设备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充电技术通过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电波等方式来实现。
3.目前使用的磁性片有烧结铁氧体和塑胶磁片。烧结铁氧体的制备工艺复杂,成品率低,成本高,而塑胶磁片是在磁粉中添加塑胶粉末复合而成,塑胶粉末与磁粉颗粒相互隔离开,导致磁导率较低,因此使用效果不佳。而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磁导率高,功率损耗小,而且薄,厚度仅为0.015-0.030mm,可以制成卷材,适合量产。
4.在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外接真空设备的真空吸附件(如吸嘴、吸盘等)对物料进行吸取,为确保真空吸附件的灵活性,需要真空吸附件可360
°
转动,并且需要真空吸附件时刻保持真空吸附状态,而现有的真空吸附件一般是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设备连接,在真空吸附件的转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真空管道缠绕在真空吸附件上的现象,影响真空吸附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性强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真空旋转轴,所述安装座设有真空腔体以及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的真空外接口,所述真空外接口用于连接真空设备,所述真空旋转轴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部、转动部和连接部,所述驱动部外露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真空腔体内并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外露于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设有所述真空腔体连通的真空接口,所述真空接口用于连接吸嘴或吸盘。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设有与所述真空接口连通的连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连通孔相对于所述真空旋转轴的轴心均匀间隔分布。
10.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外接口处还设有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用于外接真空设备。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转动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圈的收容槽。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设有与所述安装组连接的转动轴承。
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座抵触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座抵触的第二限位件。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外部构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设置真空旋转轴与安装座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部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从而驱动真空旋转轴转动;通过连接部的真空接口与吸盘或吸嘴连接,即可实现真空转轴的转动,又可确保真空接口持续保持真空状态,并且当真空旋转轴转动时,安装座上的真空外接口的位置不变,避免了真空管道缠绕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的爆炸图。
20.标号说明:
21.1、安装座;11、真空腔体;12、真空外接口;13、真空接头;2、真空旋转轴;21、驱动部;22、转动部;23、连接部;231、真空接口;24、第一限位件;25、第二限位件;26、连通孔;3、固定座;4、转动轴承;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3.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包括安装座1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的真空旋转轴2,所述安装座1设有真空腔体11以及与所述真空腔体11连通的真空外接口12,所述真空外接口12用于连接真空设备,所述真空旋转轴2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部21、转动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驱动部21外露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转动部22位于所述真空腔体11内并与所述安装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23外露于所述安装座1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23设有所述真空腔体11连通的真空接口231,所述真空接口231用于连接吸嘴或吸盘。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真空旋转轴2与安装座1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部21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从而驱动真空旋转轴2转动;通过连接部23的真空接口231与吸盘或吸嘴连接,即可实现真空转轴的转动,又可确保真空接口231持续保持真空状态,并且当真空旋转轴2转动时,安装座1上的真空外接口12的位置不变,避免了真空管道缠绕的现象。
2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22设有与所述真空接口231连通的连通孔26。
26.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连通孔26便于连通所述真空接口231与所述真空腔体11,确
保所述真空接口231真空状态的有效性。
27.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26的数量为多个。
28.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连通孔26的数量进行设置。
29.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连通孔26相对于所述真空旋转轴2的轴心均匀间隔分布。
30.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所述连通孔26相对于所述真空旋转轴2的轴心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真空接口231真空状态的有效性。
31.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外接口12处还设有真空接头13,所述真空接头13用于外接真空设备。
32.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真空接头13便于与外部真空设备连接。
3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转动部2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5。
34.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密封圈5利于提升所述真空腔体11的密封性。
3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1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圈5的收容槽。
36.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收容槽便于对所述密封圈5进行收容,确保所述密封圈5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3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22设有与所述安装组连接的转动轴承4。
38.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转动轴承4便于所述转动部22转动。
3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21设有与所述安装座1抵触的第一限位件24,所述连接部23设有与所述安装座1抵触的第二限位件25。
40.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5便于对所述真空旋转轴2进行限位,降低了所述真空旋转轴2松脱的风险。
41.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座3,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固定座3连接,所述固定座3用于连接外部构件。
42.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固定座3便于对所述安装座1进行固定,确保了所述安装座1的稳定性。
43.实施例一
44.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用于对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进行吸取,所述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包括安装座1以及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的真空旋转轴2,所述安装座1设有真空腔体11以及与所述真空腔体11连通的真空外接口12,所述真空外接口12用于连接真空设备,所述真空旋转轴2包括依次相连的驱动部21、转动部22和连接部23,所述驱动部21用于连接外部驱动设备,如驱动电机、dd马达、分割器等,所述驱动部21外露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端,所述转动部22位于所述真空腔体11内并与所述安装座1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23外露于所述安装座1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23设有所述真空腔体11连通的真空接口231,所述真空接口231用于连接吸嘴或吸盘,具体的,还包括固定座3,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固定座3连接,所述固定座3用于连接外部构件,所述固定座3便于对所述安装座1进行固定,确保了所述安装座1的稳定性。
45.优选的,所述转动部22设有与所述真空接口231连通的连通孔26,所述连通孔26便于连通所述真空接口231与所述真空腔体11,确保所述真空接口231真空状态的有效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2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通孔26相对于所述真空旋转轴2
的轴心均匀间隔分布,如此,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真空接口231真空状态的有效性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外接口12处还设有真空接头13,所述真空接头13用于外接真空设备,所述真空接头13便于与外部真空设备连接;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转动部2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利于提升所述真空腔体11的密封性;更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密封圈5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便于对所述密封圈5进行收容,确保所述密封圈5安装位置的稳定性;详细的,所述转动部22设有与所述安装组连接的转动轴承4,所述转动轴承4便于所述转动部22转动。
47.优选的,请结合图2,所述驱动部21设有与所述安装座1抵触的第一限位件24,所述连接部23设有与所述安装座1抵触的第二限位件25,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5便于对所述真空旋转轴2进行限位,降低了所述真空旋转轴2松脱的风险;详细的,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与所述驱动部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25与所述连接部2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晶合金电磁屏蔽片的真空旋转结构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设置真空旋转轴与安装座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部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从而驱动真空旋转轴转动;通过连接部的真空接口与吸盘或吸嘴连接,即可实现真空转轴的转动,又可确保真空接口持续保持真空状态,并且当真空旋转轴转动时,安装座上的真空外接口的位置不变,避免了真空管道缠绕的现象;设置多个连通孔相对于真空旋转轴的轴心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提升了真空接口真空状态的有效性;设置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便于对真空旋转轴进行限位,降低了真空旋转轴松脱的风险。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