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排固定结构、高压配电盒、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6862发布日期:2022-10-22 10:2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排固定结构、高压配电盒、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排固定结构、高压配电盒、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2.电动车辆的电池包内受空间的限制,线束与高压配电盒的铜排分上下两层进行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铜排不稳定,导致其与线束之间间隙不足的问题,影响电气安全。
3.因此,如何保证铜排与线束之间的间隙稳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排固定结构,以提高铜排的稳定性,保证铜排与线束之间间隙,提高电气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具有该高压配电盒的电池包,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电动车辆。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排固定结构,用于将铜排固定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所述铜排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铜排配合并对所述铜排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铜排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铜排走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支架。
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
10.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
11.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之间围成所述限位槽。
1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之间通过卡扣结构以及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这两者中的一者在所述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有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在所述限位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可拆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在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这两者中的一者在所述限位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有第一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这两者中的另一
者在所述限位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结构,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可拆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为卡接槽,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为第一卡接凸台。
16.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包括多个所述卡接槽,和/或,所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凸台。
17.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凸台设置有导向面以及锁止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在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配合时驱动所述第一卡接板弹性变形,所述锁止面用于与所述卡接槽的槽壁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卡接凸台脱离所述卡接槽。
18.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耐磨缓冲垫,所述耐磨缓冲垫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与所述铜排之间。
19.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盖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的上盖,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的下壳。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盒,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设置有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铜排固定结构。
21.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配电盒的盒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盖以及下壳,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向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有第三凹凸配合结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对应位置设置有第四凹凸配合结构,所述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与所述第四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可拆卸连接。
2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四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为卡接槽,所述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以及所述第四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为第二卡接凸台。
23.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配电盒。
24.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为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铜排固定结构,通过设置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的支架将铜排固定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支架设置有用于与铜排配合并对铜排进行限位,以防止铜排脱离支架的限位槽,通过该支架对铜排进行支撑限位,可以保证铜排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铜排与线束之间间隙,提高电气安全性。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铜排固定结构安装在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主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侧视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在铜排固定结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在铜排固定结构处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铜排固定结构的底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示中:
35.1为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01为上盖;102为下壳;103为第二卡接板;104为第二卡接凸台;105为走线槽;2为线束;3为铜排;4为支架;401为底座;401a为导向滑槽;402为压盖;403为第一卡接板;404为第一卡接凸台;404a为导向面;404b为锁止面;5为耐磨缓冲垫;6为绝缘支撑垫块;7为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排固定结构,该铜排固定结构的设计使其可以提高铜排的稳定性,保证铜排与线束之间间隙,提高电气安全性。
3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具有该高压配电盒的电池包,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电动车辆。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铜排固定结构安装在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具有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的盒体侧视图。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铜排固定结构,用于将铜排3固定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该铜排固定结构包括支架4,该支架4设置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架4,比如当需要支撑的铜排3长度较长时,可以通过增加单个支架4的长度来提供足够的支撑及限位效果,也可以设置多个沿铜排3走向间隔设置的支架4同时对铜排3进行支撑以保证足够的支撑及限位效果,当设置有多个支架4时,各支架4可以根据线束2以及铜排3的位置沿高压配电盒1的长度边和/或宽度边间隔设置。
41.支架4可以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为一体或分体式结构,即支架4可以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高压配电盒1,或者通过焊
接的方式固定于高压配电盒1。
42.支架4设置有用于与铜排3配合并对铜排3进行限位的限位槽7,该限位槽7用于对铜排3进行限位以防止铜排3脱离支架4,该限位槽7可以为周向封闭的槽,即该限位槽7可以在铜排3周向的各个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限位槽7也可以为周向不封闭的开放槽,比如,由于铜排3会接入高压配电盒1内,因此限位槽7可以不对铜排3远离高压配电盒1的一侧进行限位,也可以达到与周向封闭的限位槽7相同的限位效果,或者限位槽7可以不对铜排3远离线束2的一侧进行限位,只要该限位槽7足够深,能够保证铜排3不会因为自身振动情况下出现的弹性变形脱离支架4即可。
43.上述支架4可以通过同时固定多块并排布置的铜排3,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下相邻两块铜排3之间设置绝缘支撑垫块6,以避免两块铜排3接触。
4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铜排固定结构,可以通过支架4对铜排3进行支撑定位,保证铜排3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铜排3与线束2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间隙,保证电气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整个电池包的安全性、可靠性。
45.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支架4包括底座401以及压盖402,其中,底座401设置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当盒体包括上盖101以及下壳102时,底座401可以设置于上盖101,也可以设置于下壳102,压盖402与底座401可拆卸连接,压盖402与底座401之间围成限位槽7。
46.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比如,在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示例中,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示例中,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第三个示例中,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以及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第四个示例中,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通过抱箍、扎带等结构可拆卸连接。
47.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个示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方案,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48.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401与压盖402这两者中的一者在限位槽7的两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卡接板403,第一卡接板403向底座401与压盖4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接板403设置有第一凹凸配合结构,底座401与压盖4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在限位槽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底座401与压盖402可拆卸连接。
49.或者,可以使压盖402与底座401在限位槽7的一侧可转动连接,压盖402与底座401这两者中的一者在限位槽7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一卡接板403,第一卡接板403向底座401与压盖4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延伸,第一卡接板403设置有第一凹凸配合结构,底座401与压盖4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在限位槽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与第二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底座401与压盖402可拆卸连接。
50.上述两种示例中,支架4中的底座401设置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而支架4中的压盖402与底座401连接固定,在其他的示例中,若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包括上盖101以及下壳102,则可以将底座401设置于下壳102,压盖402设置于上盖101,当高压配电盒1的上盖101与下壳102组合时,底座401与压盖402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可以不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依靠高压配电盒1的上盖101以及下壳102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底座401
与压盖402的配合,当然也可以设置可拆卸连接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底座401与压盖402的连接稳定性。
51.具体地,上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卡接槽可以为通槽或者盲槽,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为第一卡接凸台404,第一卡接凸台404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如楔形、棱柱形等等。
52.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包括多个卡接槽,和/或,第一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二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包括多个第一卡接凸台404,这样可以使不同位置的卡接槽以及第一卡接凸台404配合,从而实现限位槽7大小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铜排3。
53.如图7所示,为便于装配并提高压盖402与底座401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示例中,第一卡接凸台404设置有导向面404a以及锁止面404b,导向面404a用于在压盖402与底座401配合时驱动第一卡接板403弹性变形,锁止面404b用于与卡接槽的槽壁配合以防止第一卡接凸台404脱离卡接槽。
54.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便于第一卡接板403与底座401配合,可在第一卡接板403与底座401之间设置导向限位结构,以便于两者的配合,具体地,如图7所示,底座401用于与第一卡接板403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导向滑槽401a,该导向滑槽401a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卡接板403的宽度,第一卡接凸台404设置于该导向滑槽401a内,且导向面404a朝向第一卡接板403进入导向滑槽401a的方向,第一卡接板403的端部设置有圆角结构或倒角结构以便于使第一卡接板403更容易进入导向滑槽401a
55.为了防止支架4对铜排3的绝缘层造成损伤,在本实用新型示例中,铜排固定结构还包括耐磨缓冲垫5,如图1所示,该耐磨缓冲垫5设置于限位槽7的槽壁与铜排3之间。
5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高压配电盒1,该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铜排固定结构,由于上述铜排固定结构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因此,具有该铜排固定结构的高压配电盒1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7.该高压配电盒的盒体包括上盖101以及下壳102,上盖101与下壳102可拆卸连接以围成一个容纳其他电气元件的容置空间。
58.上盖101与下壳10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或者,上盖101与下壳10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上盖101与下壳102之间通过卡扣结构以及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上盖101与下壳102之间通过抱箍、扎带等结构可拆卸连接。
59.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示例中,上盖101与下壳102之间采用与上述底座401与压盖402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的方式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上盖101与下壳102这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第二卡接板103,第二卡接板103向上盖101与下壳1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接板103设置有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上盖101与下壳10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对应位置设置有第四凹凸配合结构,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与第四凹凸配合结构相互配合卡接以使上盖101与下壳102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卡接板103可以围绕高压配电盒1的上盖101与下壳102的配合面间隔设置多个,也可以使上盖101与下壳102在一侧可转动连接,在另一侧通过第二卡接板103上的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与第四凹凸配合结构配合连接。
60.具体地,上述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四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一者为卡接
槽,卡接槽可以为通槽或者盲槽,第三凹凸配合结构以及第四凹凸配合结构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为第二卡接凸台104,第一卡接凸台104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如楔形、棱柱形等等。
61.作为优选地,高压配电盒1通常通过固定支架设置于电池包内部,高压配电盒1与电池包箱盖之间空间有限,高压配电盒1与电池包之间的线束通常要绕过高压配电盒1进行走线,增加了线束的长度以及走线的难度,容易产生走线折弯半径不足、固定不牢靠等问题,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的底部与固定支架之间形成有走线槽105,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于将走线槽105与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内部连通的穿线孔,这样既可以便于走线,从而便于走线布置,避免走线折弯半径不足,又能够对线束起到固定的作用。
62.在图2和图3示例中,该走线槽105由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的下壳102的底部局部向上拱起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走线槽105也可以由固定支架向下凹陷形成,或者该走线槽105可以由高压配电盒的盒体1的下壳102的底部局部向上拱起以及固定支架向下凹陷共同构成。
63.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以及一种电动车辆,该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配电盒1,该电动车辆包括上述电池包,因此,具有该高压配电盒1的电池包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电动车辆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
6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