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及锂电池产品。
背景技术:2.锂电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其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不免会遇到震动。由于电池内部缺少防震结构,或防震效果不佳,往往会发生电池模组碰撞错位的情况,导致电池内部焊点断裂,造成电池短路或电解液泄露,不仅影响使用,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降低使用安全性。
3.因此,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及锂电池产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及锂电池产品,用于解决震动发生时,电池内部碰撞错位,影响电池使用的技术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包括减震组件;
7.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用于对电池模组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第一减震件以及贴设于电池模组的表面的第二减震件。
8.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端的两防震棉片;
9.所述防震棉片上,对应电池模组的各电芯端部的位置均开设有电芯限位孔。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件为防震硅胶垫,所述防震硅胶垫胶粘于电池模组的顶部表面。
11.可选地,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池模组位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设于电池模组周围的若干加强筋,至少部分所述加强筋抵触于电池模组的侧面。
12.一种锂电池产品,包括上盖和下壳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卡合固定,并围设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防震结构。
13.可选地,还包括bms板,所述bms板通过导流片焊接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bms板上开设有至少两限位孔,所述安装腔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的防呆柱,所述防呆柱插入所述限位孔中,将所述bms板定位于所述安装腔内预定的焊接位置。
15.可选地,所述bms板设置有用于插接充放电接头的凸出端,所述上盖对应于所述凸出端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开口,所述凸出端上设置有防呆连接器。
16.可选地,所述bms板靠近所述上盖一侧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电池模组的使用温度的热敏电阻。
17.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极耳,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焊接于所述bms板上。
1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9.发生震动时,第一减震件和第二减震件共同作用提供缓冲防震作用,降低剧烈震动对电池模组的影响。第一减震件固定电池模组位置,保障电池模组的内部稳定性,使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防止电池模组因晃动发生形变,从而克服了电池模组碰撞错位,导致焊点断裂,造成电解液泄露或电池短路的问题。
20.通过上述设计,防震效果更佳明显,降低外部震动对电池模组的冲击,同时提高电池模组内部稳固性,不仅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2.图1为一种锂电池产品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锂电池产品正视图;
24.图3为一种锂电池产品侧视图;
25.图4为bms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bms板装配示意图;
27.图示说明:上盖1、下壳体2、电池模组3、减震组件4、第一减震件41、第二减震件42、固定件5、bms板6、限位孔61、凸出端62、热敏电阻63、防呆柱21、加强筋22、连接片7、极耳71。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及锂电池产品,用于解决震动发生时,电池模组碰撞错位,影响电池使用的技术问题。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一
31.一种电池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4;
32.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用于对电池模组3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第一减震件41以及贴设于电池模组3的表面的第二减震件42。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件41包括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3两端的两防震棉片;
34.所述防震棉片上,对应电池模组3的各电芯端部的位置均开设有电芯限位孔。
35.需要说明的是,防震棉片为具有一定支撑硬度的绝缘材质,各电芯两端可卡入电
芯限位孔,通过胶粘的方式与防震棉片连接,以达到固定电池模组3的目的。在震动发生时,防震棉片不仅降低震动对电池模组3的冲击,还可固定各电芯位置,使各电芯之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避免各电芯之间碰撞错位,导致电解液泄露、焊点断裂的问题。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件42为防震硅胶垫,所述防震硅胶垫胶粘于电池模组3的顶部表面。
37.需要说明的是,防震硅胶垫除了提供缓冲减震作用,还具有阻止热量传递的作用,而且硅胶为完全绝缘的材料,具有绝缘保护的作用,防止震动过程中电池短路而造成爆炸、火灾等危险事故。
38.进一步地,电池防震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池模组3位置的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包括固定设于电池模组3周围的若干加强筋,至少部分所述加强筋抵触于电池模组3的侧面。
39.具体地,固定件5为楔形加强筋,抵触于电池模组3的侧面,进一步限制电池模组3位置,并提供加强筋塑胶强度和刚度;请参阅图2,电池模组3包括多个串联的电芯,多个电芯层叠排列,楔形加强筋设置于电池模组3周围的底部空隙和顶部空隙,底部空隙和顶部空隙对角设置,填充电池模组安装腔内多余空间,使电池模组3位置更加稳固,且活动空间更小。
40.通过加强筋与减震组件4的配合,多方位固定电池模组3位置,减小了电芯与电芯之间、电池模组与其他组件之间的活动空间,使得电芯与电芯之间、电池模组与其他组件之间均不会发生碰撞错位,避免焊点断裂、电解液泄露等问题,防震效果更加明显,且组装过程简单,材料易得,更符合工业化生产和自动化装配需求。在实际的电池生产和组装过程中,上述减震组件4和固定件5可根据实际所需调整形状和大小,本实施例仅提供一种情况作为参考。
41.实施例二
42.一种锂电池产品,包括上盖1和下壳体2,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壳体2卡合固定,并围设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电池模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防震结构。
43.具体地,下壳体2侧板内侧还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固下壳体的加强筋22,加强筋22横向贯穿下壳体2侧板内侧,使电池外壳更加牢固,避免剧烈震动导致电池外壳变形或损坏。
44.进一步地,一种锂电池产品还包括bms板6,所述bms板6通过导流片焊接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电池模组3电连接。
45.需要说明的是,bms板6管理和控制电池的整个状态,监控电池的使用状态,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导流片焊接可以使bms板6与电池模组3连接更稳定。
46.进一步地,所述bms板6上开设有至少两限位孔61,所述安装腔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61相配合的防呆柱21,所述防呆柱21插入所述限位孔61中,将所述bms板6定位于所述安装腔内预定的焊接位置。
47.具体地,安装腔内设置防呆柱21,插入bms板6的限位孔61中,一是为了方便bms板6的安装,避免将bms板6装反,有利于产品生产组装自动化,二是使bms板6与下壳体2定位连接,便于通过导流片焊接于安装腔内,也可防止bms板6在震动过程中发生脱落,避免与电池模组3或电池外壳发生碰撞,损坏组件等。通过上述设计,电池模组3与bms板6之间的焊点更
牢固,防止震动过程中发生焊点断裂,影响电池使用,减少电池使用寿命。
4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3上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若干连接片7,所述连接片7上设置极耳71,所述极耳71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焊接于所述bms板6上。
49.具体地,连接片7上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并采用smt高精密设备贴片焊接,抗震能力强,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50.进一步地,所述bms板6设置有用于插接充放电接头的凸出端62,所述上盖1对应于所述凸出端62的位置设置有避让开口,所述凸出端62上设置有防呆连接器。
51.具体地,凸出端62采用贴片式防呆连接器,朝着更小尺寸、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不仅实现了smt自动化生产,还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52.进一步地,所述bms板6靠近所述上盖1一侧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电池模组3的使用温度的热敏电阻63。具体地,当检测到温度异常时,其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可及时反应,控制电池内部停止充放电,能有效保护电池的使用安全。
53.注意,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而非对其限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