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结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9444发布日期:2022-10-15 00: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板总成(1)以及均安装于所述水冷板总成(1)上的框架(2)和转换头组件(3),所述转换头组件(3)位于所述框架(2)的外部,所述转换头组件(3)具有独立设置的进水槽(3111)和出水槽(3112),所述进水槽(3111)与所述水冷板总成(1)的进水孔(111)连通,所述出水槽(3112)与所述水冷板总成(1)的出水孔(1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组件(3)包括转换头本体(31)、密封垫(32)和紧固件(33),所述转换头本体(31)通过所述紧固件(33)与所述水冷板总成(1)固装,所述密封垫(32)夹设于所述转换头本体(31)与所述水冷板总成(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本体(31)与所述水冷板总成(1)中的一者凹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垫(32)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本体(31)包括外壳(311)、进水管(312)和出水管(313),所述外壳(311)内凹有所述进水槽(3111)和所述出水槽(3112),所述进水管(312)与所述外壳(311)连接并与所述进水槽(3111)连通,所述出水管(313)与所述外壳(311)连接并与所述出水槽(311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3111)和所述出水槽(3112)均沿平行于所述水冷板总成(1)的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3111)和所述出水槽(3112)平行且相对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2)和所述出水管(313)位于所述外壳(311)的同侧;所述进水管(312)贯穿所述出水槽(3112)与所述进水槽(3111)连通,所述出水管(313)直接与所述出水槽(3112)连通,或者所述出水管(313)贯穿所述进水槽(3111)与所述出水槽(3112)连通,所述进水管(312)直接与所述进水槽(3111)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2)和所述出水管(313)位于所述外壳(311)背离所述框架(2)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总成(1)包括顶板(11)以及与所述顶板(11)焊接的底板(12),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之间形成冷却通道,所述顶板(11)开设有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的所述进水孔(111)和所述出水孔(112)。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冷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结构及电池包,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结构包括水冷板总成以及均安装于水冷板总成上的框架和转换头组件,转换头组件位于框架的外部,转换头组件具有独立设置的进水槽和出水槽,进水槽与水冷板总成的进水孔连通,出水槽与水冷板总成的出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结构能够降低冷却液泄露风险,转换头组件置于框架的外部,冷却液发生泄露不会危及框架内电池的安全,且转换头组件破损后可快速拆卸更换,不影响电池包继续使用。不影响电池包继续使用。不影响电池包继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亮 闵忠国 孙永刚 吴清平 陈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