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9758发布日期:2023-02-03 19: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治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因具有高充电密度、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便携设备及电动汽车上。对于方壳电池而言,为了提高单个方可电池的负载能力,会在单个电池壳内通过集流构件串联/并联有多个芯包,各芯包还通过集流构件与电池盖板实现固定连接。
3.为了便于芯包的极耳与集流构件进行焊接,集流构件通常都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弯折结构,具体地,集流构件20包括底片21及折片22,折片弯折地设置在底片20的两侧上,其中底片21的a端为安装在盖板30上的固定端,底片21的b端为自由端,当芯包40的极耳41与折片22焊接固定后,需要将折片22进行弯折。目前对折片22进行弯折时,需要工人先手动捏持固定b端,然后将折片22往两侧进行按压,以使折片22折弯成为平面结构,使得后续芯包40连同集流构件20能够顺利装入电池壳50内。
4.然而,上述的折弯方式在实际操作时存在如下问题,由工人手动对底片21的b端进行捏持固定,当对折片22按压弯折时,会导致b端往芯包40的方向产生偏位,如此,导致折片22难以弯折为平面,亦即折弯效果较差,其次,工人工作强度较大,导致集流构件20的折弯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的能够辅助对集流构件进行折弯操作的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折弯集流构件,从而能够有效改善集流构件的折弯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折弯效率的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包括:
8.载料壳,所述载料壳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端都设置有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槽;
9.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使得两个所述壳体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芯包的载料腔,且使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靠近以使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壳体的一个中开设有载料槽,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以使所述载料槽的内侧壁形成所述载料腔。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壳体中的一个开设有第一半槽,另一个开设有第二半槽,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以使所述第一半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半槽的内侧壁共同围成所述载料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壳体上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上分别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以使两个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
的一端,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的另一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上还开设有避位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一限位块。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壳体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定位销,另一个上开设有定位孔,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以使所述定位销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包括导向区及卡紧区,所述卡紧区位于所述导向区的底部,两个所述壳体相扣合时,以使底片经所述导向区滑入所述卡紧区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区两侧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往靠近所述卡紧区的方向逐渐减小。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0.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包括载料壳,载料壳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上的至少一端都设置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槽,两个壳体相扣合时,使得两个壳体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芯包的载料腔,且使得两个限位块相靠近以使两个限位槽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如此,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块共同对底片进行夹持固定,当对折片折弯时,能够避免底片受力而靠近芯包,从而使得折片能够顺利地折弯为平面结构,有效提高对集流构件的折弯效果,而且操作人员在实际作业时不需要分出精力对底片进行固定,因此能够快速地对折片进行折弯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对集流构件的折弯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集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2,一种电池集流构件弯折装置10,包括载料壳100,载料壳100包括两个壳体100,两个壳体100上的至少一端都设置有限位块130,且两个限位块130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31,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使得两个壳体110共同围成一用于收容芯包40的载料腔,且使得两个限位块130相靠近以使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21。
27.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能够共同围成一个载料腔,其中载料腔的尺寸与芯包40的尺寸相适配,以使得芯包40能够被载料腔可靠固定。进一步地,在两个壳体110的相同一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0,且两个限位块130相对向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31,当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能够使得两个限位槽131相对齐。如此,将芯包40放
置在两个壳体110之间后,随着两个壳体110扣合靠近,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能够分别卡住底片21同一端位置上的两侧,从而由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将底片21可靠夹紧固定。如此,通过两个限位块130对集流构件20进行辅助固定,此时通过对折片22施加按压外力便能够将折片22相对于底片21进行折弯时,能够避免底片21受力往靠近芯包40的方向偏位,从而能够使得底片21两侧的折片22可以顺利地折弯为平面结构,从而提高对集流构件20的折弯效果。两个限位块130共同夹持固定底片21,在对折片22折弯时不需要考虑底片21的受力情况,因此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在实际作业时的关注度,因此能够提高对集流构件20的折弯效率。
28.一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0中的一个上开设有载料槽,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以使载料槽的内侧壁形成载料腔。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壳体110设置为盒子状结构,例如将位于下方的壳体110设置为开设有载料槽的下壳结构,而将位于上方的壳体110设置为平板状结构,将上方的壳体110扣合在下方的壳体110上,使得上方的壳体110遮蔽载料槽的开口,从而将放置在载料槽内的芯包40限位固定。
3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另一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0中的一个开设有第一半槽111,另一个开设有第二半槽121,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以使第一半槽111的内侧壁与第二半槽121的内侧壁共同围成载料腔。
3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芯包40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使得两个壳体110能够更好地夹紧固定芯包40,因此将载料腔设置为两个半槽共同围成的结构。具体地,位于下方的壳体110开设第一半槽111,位于上方的壳体110开设第二半槽121。其中,可以将第一半槽111的深度与第二半槽121的深度设置为相一致的结构,如此,由第一半槽111与第二半槽121共同围成载料腔,能够有效提高对芯包40的夹持便利性。
32.请参阅图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0上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块150,两个定位块150上分别开设有定位槽151,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以使两个定位槽151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21的一端,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底片21的另一端。
33.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限位槽131共同夹持固定底片21的一端。为了便于描述,将底片21的两端分别定义为a端及b端,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固定底片21的b端,两个定位槽151的内侧壁共同夹持固定底片21的a端。具体地,在两个壳体110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定位块150,且每一个定位块150上均开设有定位槽151,当两个壳体110相互扣合时,两个定位槽151相对向设置。而且,定位块150与限位块130位于壳体110的同一端上。如此,当芯包40和盖板30由两个壳体110相夹持固定时,由两个限位槽131的内侧壁共同限位固定底片21的b端,两个定位槽151的内侧壁共同限位固定底片21的a端,从而能够提高对底片21的稳定性。
34.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定位块150上还开设有避位槽15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定位块150用于固定底片21的a端,而底片21的a端用于与盖板30固定连接,为了使得底片21的a端可以顺利地容置在定位槽151内,需要对盖板30的部分结构进行避空,因此在定位块150上开设避位槽152,以使得定位块150对底片21与盖板30的连接部分进行避空。
35.一实施例中,壳体110的两端上均设置有一限位块13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芯包40具有正负极耳,且正负极耳分别位于芯包40的两端上,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集流构
件弯折装置10能够对芯包40两端位置上的集流构件20进行同时固定,因此在壳体110的两端上分别安装以限位块130,如此,同时对芯包40两端的集流构件20进行折弯操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集流构件20的折弯效率。
36.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两个壳体11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定位销170,另一个上开设有定位孔,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以使定位销170容置于定位孔内。
3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个壳体110的半槽内侧壁上均开设为与芯包40与盖板30相适配的结构,为了使得两个壳体110能够实现快速且准确地扣合固定在一起,因此在两个壳体110中的一个上安装定位销170,另一个上开设定位孔。例如在位于下方的壳体110上开设定位孔,在位于上方的壳体110上安装定位销170,或者在位于下方的壳体110上安装定位销170,在位于上方的壳体110上开设定位孔。如此,当两个壳体110相扣合固定时,让定位销170容置在定位孔内使得两个壳体110准确扣合。一实施例中,定位销170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也开设有多个,各定位销170一一对应与各定位孔对齐,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两个壳体110扣合时的准度。
38.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限位槽131包括导向区131a及卡紧区131b,卡紧区131b位于导向区131a的底部,两个壳体110相扣合时,以使底片21经导向区131a滑入卡紧区131b内。
39.需要说明的是,将限位槽131设置为由卡紧区131b与导向区131a组成的结构,当芯包40放置在壳体110上时,集流构件20的底片21会经导向区131a滑入卡紧区131b内,然后由卡紧区131b的内侧壁进行卡位固定。
40.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导向区131a两侧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往靠近卡紧区131b的方向逐渐减小。亦即,使得导向区131a的截面结构为漏斗结构,从而有利于对底片21进行导向,从而能够提高底片21滑入限位槽131进行固定的速度。
41.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限位块130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壳体110上,使得限位块130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固定在壳体110上。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