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5567发布日期:2022-12-28 02:2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线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线束牵引到各个加工设备处进行加工。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牵引设备一般按照既定程序对线束进行牵引,无法根据实际工况确定线束的牵引情况,例如上游设备放线速度较慢、线束出现卡死等,常出现因为拉力过大而导致线束断裂,影响线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束拉线装置,以减少因为拉力过大而导致线束断裂,提高线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线束拉线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夹持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且可滑动方向与所述固定座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可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固定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运动时,检测所述夹持组件给予其所夹持的线束的拉力大小。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拉线装置,夹持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上,且可滑动方向与固定座的运动方向相同,另外,夹持组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固定座相连接,当固定座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时,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拉动夹持组件,进而牵引夹持组件所夹持的线束,拉力传感器能够在运动时检测夹持组件给予其所夹持的线束的拉力大小,以能够在拉力过大时降低牵引速度或者停止牵引,以避免线束由于牵引力过大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线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线束拉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驱动件和夹爪,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夹爪驱动连接,以控制所述夹爪的开闭,所述固定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固定座相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双轴气缸,所述夹爪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双轴气缸的活动端和固定端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9.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槽。
10.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驱动齿轮以及齿条;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
置;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配合,以驱动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基座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11.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稳定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稳定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环绕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的端部与所述稳定架通过轴承相连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拉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线束拉线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标号说明:
15.基座-100、夹持组件-300、固定座-110、拉力传感器-400、固定架-310、第一驱动件-320、夹爪-330、第二驱动件-210、齿条-220、稳定架-230。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本实用新型由于夹持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上,且可滑动方向与固定座的运动方向相同,另外,夹持组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固定座相连接,当固定座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时,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拉动夹持组件,进而牵引夹持组件所夹持的线束,拉力传感器能够在运动时检测夹持组件给予其所夹持的线束的拉力大小,以能够在拉力过大时降低牵引速度或者停止牵引,以避免线束由于牵引力过大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线束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1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1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地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0.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拉线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100、驱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300。
21.具体地,该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100上,该基座100上可滑动地设置有固定座110,该固定座110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在一实施例中,基座1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图中未标注),固定座110通过与第一滑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滑轨可滑动连接。固定座110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第一滑轨上作往复运动。
22.夹持组件300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10上,且可滑动方向与固定座110的运动方向相同,具体地,固定座110上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轨(图中未标注),夹持组件300通过与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滑块(图中未标注)与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另外,夹持组件300还通过拉力传感器400与固定座110相连接,即该拉力传感器400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组件300和固定座110连接,且拉力传感器400的设置方向与固定座110的运动方向相平行。由此,在驱动组件驱动固定座110运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300运动时,拉力传感器400可以检测夹持组件300给予其所夹持的线束的拉力大小。
23.根据所检测到的拉力大小,可以对拉线装置进行对应控制,例如当拉力大于一定阈值时,可以降低拉线装置的牵引速度或者关停驱动组件停止牵引,当拉力小于或等于该阈值时,则可以继续牵引。应该说明的,该阈值可以根据线束实际可承受拉力的大小进行设定,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24.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拉线装置能够及时检测给予线束的拉力大小,以根据该拉力大小对线束装置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线束在牵引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线束断裂。
25.在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0包括固定架310以及设置于固定架310上的第一驱动件320和夹爪330,该第一驱动件320和夹爪330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一驱动件320控制夹爪330的开闭,固定架310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10上,且固定架310通过拉力传感器400与固定座110相连接。具体地,固定架310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二滑块以与设置于固定座110上的第二滑轨相配合,使得固定架310能够在固定座110上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在固定座110的运动方向上,固定架310与固定座110相对的表面上连接有拉力传感器400,以在固定座110拉动固定架310时,检测拉力的大小,即夹持组件300给予其所夹持的线束的拉力大小。
2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0为双轴气缸,该夹爪330包括分别设置于双轴气缸的活动端和固定端上的第一夹持部(图中未标注)和第二夹持部(图中未标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由此,当双轴气缸工作时,其活动端和固定端相对远离或者靠近,进而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跟随运动,从而控制夹爪330的开启和关闭。并且,采用双轴气缸进行控制,相比于单轴气缸还可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27.可选地,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槽,以防止在对线束的牵引过程中出现线束脱落的情况,保证牵引过程的正常进行。
28.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210、驱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以及齿条220,该第二驱动件210设置于固定座110上,驱动齿轮固定于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上且与输出轴同轴设置,以在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驱动齿轮同步转动。齿条220设置于基座100上,且该齿条220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当第二驱动件210驱动驱动齿轮转动时,驱动齿轮与齿条220相配合,从而可以驱动固定座110沿基座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29.在一实施例中,该驱动组件还包括稳定架230,该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穿过基座100与驱动齿轮相连接,稳定架230设置于基座100上,且环绕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该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的端部与稳定架230通过轴承相连接。由此,稳定架230连接于基座100和输出轴上,可以保证第二驱动件210的输出轴在转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输出轴转动时
发生偏移或者倾斜。
30.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300分别设置于固定座110的两侧,从而可以保证线束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倾斜。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3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