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8535发布日期:2023-01-25 00:3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在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需要切割电池片,划片机将整片电池片按照生产工艺划为两分片或者多分片,然后通过机械爪放到料盒内,最后通过焊接机自动抓取料盒内的电池片将单片电池片通过焊带或者导电胶连接为电池串。然而,在电池片放置在料盒中的过程中,极易使得电池片和料盒的边缘发生碰撞,而使得电池片发生破裂,进而降低了电池片生产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片在放置到料盒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承放装置包括:底座、挡柱、升降组件和传动组件;
6.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所述第一方向为和所述挡柱垂直的方向;
7.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承放所述电池片,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个表面;
8.所述挡柱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升降组件连接;
9.在所述升降组件沿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作用下相互远离;
10.在所述升降组件沿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作用下相互靠近。
11.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牵引绳和弹性件;
12.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和所述弹性件第一自由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和所述弹性件的第二自由端连接;
13.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绕设两个相对设置所述挡柱中的一个,穿过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并经由所述底座绕设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的所述牵引绳形成驱动段,所述驱动段和所述升降组件接触;
14.在所述升降组件沿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段的长度增长,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在所述牵引绳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所述弹性件为第一伸长量,在所述升降组件沿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所述驱动段的长度减小,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弹性件为第二伸长量,所述第一
伸长量大于所述第二伸长量,所述第二伸长量为所述弹性件的初始伸长量。
15.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柱和多个滚轮;
16.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上均固定有一个所述滚轮,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
17.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滚筒,所述牵引绳第二端依次卷绕所述挡柱上设置的所述滚轮、所述滚筒和所述弹性件的第二自由端连接。
18.可选的,所述牵引绳包括第一牵引段、第二牵引段和第三牵引段;
19.所述第一牵引段连接所述挡柱上的所述滚轮和所述滚筒,所述第二牵引段连接两个所述滚筒中的一个,穿过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形成所述驱动段,并连接两个所述滚筒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牵引段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上的所述滚轮,并用于连接所述弹性件。
20.可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段、所述第二牵引段和所述第三牵引段之间相互独立;
21.所述第一牵引段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柱上的所述滚轮,第一牵引段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滚筒上;
22.在所述升降组件沿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牵引段在所述滚筒上的缠绕量为第一缠绕量;
23.在所述升降组件沿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牵引段在所述滚筒上的缠绕量为第二缠绕量,所述第一缠绕量大于所述第二缠绕量。
24.可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段、所述第二牵引段和所述第三牵引段依次连接。
25.可选的,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挡柱,所述牵引绳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牵引段;
26.每个所述挡柱均通过一条所述第一牵引段和所述滚筒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为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27.可选的,所述电池片承放装置还包括滑轨;
28.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挡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中;
29.或者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
30.可选的,在所述滑轨的第一位置或者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
31.所述第一位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之间处于最小距离的情况下,所述挡柱在所述滑轨或者所述滑槽中的位置。
32.可选的,所述挡柱表面上包裹有一层弹性保护膜层,所述弹性保护膜层用于避免所述电池片在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挡柱之间时直接和所述挡柱的表面接触。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底座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的第二表面上,传动组件和底座连接,挡柱通过传动组件和升降组件连接,因此当需要将电池片放置在底座的第一表面上时,可以使得升降组件沿靠近底座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在将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之间时,可以减少电池片和挡柱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当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之间,且电池片放置结束后,可以使得升降组件沿远离底座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两个
相对设置的挡柱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可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对放置的电池片形成限位,进而完成电池片的放置工作。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承放装置在放置电池片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电池片和挡柱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提升电池片生产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34.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7.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牵引绳的分布示意图;
38.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
40.10:底座;20:挡柱;30:升降组件;40:传动组件;50:滑轨;60:限位件;401:牵引绳;402:弹性件;403:固定柱;404:滚轮;405:滚筒;4011:第一牵引段;4012:第二牵引段;4013:第三牵引段;40121:驱动段。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43.参照图1和图2,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承放装置的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池片承放装置电池片承放装置包括:底座10、挡柱20、升降组件30和传动组件40。
44.底座10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第一方向为第一表面所在平面的长度方向;升降组件30设置在底座10的第二表面上,传动组件40和底座10连接,第一表面用于承放电池片,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底座10相对的两个表面;挡柱20通过传动组件40和升降组件30连接;在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在升降组件30沿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
45.其中,底座10可以为长方体盒体状结构、圆柱形盒体状结构,或者其它盒体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挡柱20为长方形棒状结构,或者圆柱形棒状结构,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底座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为承放电池片的表面。
46.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通过改变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进行改变两个挡柱20之间的容纳空间。挡柱20的数量可以有两个,也可以有大于两个的偶数个,如四个、六个、八个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位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第一方向为和挡柱20垂直的方向,且第一方向可以为第一表面所在平面的长度方向,即若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为矩形表面,则第一方向为和矩形表面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具有充足的滑动空间。
47.在底座1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的升降组件30可以包括外壳和与外壳活动连接的凸块,凸块可以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底部,凸块的顶部和传动组件40接触,凸块的底部和划片机的顶升机构连接。在顶升机构的作用下,凸块向远离或者靠近底座10的的方向运动。挡柱20可以通过传动组件40和升降组件30连接,进而在升降组件30在划片机的顶升机构的作用下朝靠近或者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48.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组件30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焊接机的顶升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升降组件30在顶升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升降组件30发生位移,进而不会导致相邻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可以保证在相邻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小状态时上料,进而提升上料过程的精确度。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升降组件30设置在底座10的第二表面上,传动组件40和底座10连接,挡柱20通过传动组件40和升降组件30连接,因此当需要将电池片放置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时,可以使得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在将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时,可以减少电池片和挡柱20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当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且电池片放置结束后,可以使得升降组件30沿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可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对放置的电池片形成限位,进而完成电池片的放置工作。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承放装置在放置电池片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电池片和挡柱20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提升电池片生产的良品率。
50.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片承放装置的第一状态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距离增大时对应的状态,如图1所示,电池片承放装置的第人状态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距离减小时对应的状态,如图2所示。
51.需要说明的是,传动组件40可以为滑轮牵引绳401形成的可以拉动两个相对挡柱20,进而改变两个相对挡柱20之间的距离的传动件,也可以为气缸、推动杆等形成的推动两个相对挡柱20,进而改变两个相对挡柱20之间的距离的传动件,或者其它可以改变两个相对挡柱20之间的距离的传动组件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传动组件40包括牵引绳401和弹性件402;牵引绳401的第一端和弹性件402第一自由端连接,牵引绳401的第二端和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连接;牵引绳4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绕设两个相对设置挡柱20中的一个,穿过底座10的第二表面,并经由底座10绕设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中的另一个,位于底座10的第二表面的牵引绳401形成驱动段40121,驱动段40121和升降组件30接触。
53.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02可以为弹簧、橡皮筋、或者压缩碟簧等任一具有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弹性件402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牵引绳401的第一端和弹性件402第一自由端连接,牵引绳401的第二端和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连接。牵引绳4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可以通过滚轮、滚筒、滑轮或者辊轴等转动件饶设两个相对设置挡柱20中的一个,之后穿过底座10的第二表面,部分外漏与底座10第二表面的底部,形成驱动段40121,之后通过同样的方式饶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中的另一个。其中,驱动段40121为和升降组件30接触的牵引绳401的部分,即驱动段40121的一端饶设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中的一个和弹性件402的第一自由端连接,即驱动段40121的另一端饶设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中的另一个和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连接。进而使得弹性件402和牵引绳401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当牵引绳401的驱动段40121之间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即可以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弹性件402的伸长量发生变化。
54.即是,在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驱动段40121向靠近底座10的方向弯曲,且在驱动段40121的两个端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和牵引绳401整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得驱动段40121的长度变长,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牵引绳401的作用下相互远离,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距离增大的同时使得弹性件402为第一伸长量。
55.相反的,在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且在驱动段40121的两个端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和牵引绳401整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弹性件402的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弹性件402为第二伸长量,第一伸长量大于第二伸长量,第二伸长量为弹性件402在伸长前的初始伸长量。这样,可以通过牵引绳401和弹性件402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增大,且在取消外力时,可以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回缩到初始大小。
56.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0还包括固定柱403和多个滚轮404;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上均固定有一个滚轮404,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固定柱403,固定柱403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固定柱403上设置有滚筒405,牵引绳401第二端依次卷绕挡柱20上设置的滚轮404、滚筒405和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连接。
5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定柱403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相互远离的一侧,因此在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挡柱20和固定柱403之间的距离缩小,又由于固定柱403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因此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柱403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挡柱20和固定柱403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情况下,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反的,在挡柱20和固定柱403之间的距离增大的情况下,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减小。
58.还需要说明的是,将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上的滚轮命设为第一滚轮和第
二滚轮,在底座10的壳体中还设置有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第五滚轮、第六滚轮、第七滚轮、第八滚轮、第九滚轮和第十滚轮。其中,第三滚轮和设置在第一滚轮和滚筒405之间的位置的底部,使得滚筒405和第三滚轮之间的牵引绳401处于倾斜状态。第四滚轮和设置在第二滚轮和滚筒405之间的位置的底部,使得滚筒405和第四滚轮之间的牵引绳401也处于倾斜状态。第五滚轮和第六滚轮设置在驱动段40121的两端,第五滚轮和第三滚轮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七滚轮,第六滚轮和第四滚轮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八滚轮。第九滚轮设置在弹性件402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一滚轮之间的位置,使得位于弹性件402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一滚轮之间的牵引绳401具为弯折走线。同样的,第十滚轮设置在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和第二滚轮之间的位置,使得位于弹性件402的第二自由端和第二滚轮之间的牵引绳401具为弯折走线。这样,通过改变第七滚轮和第八滚轮之间的驱动段40121的长度,即可以使得第一滚轮和滚筒405之间的牵引绳401的长度、第二滚轮和滚筒405之间的牵引绳401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在牵引绳401和弹性件402的作用下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5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牵引绳401包括第一牵引段4011、第二牵引段4012和第三牵引段4013;第一牵引段4011连接挡柱20上的滚轮404和滚筒405,第二牵引段4012连接两个滚筒405中的一个,穿过底座10的第二表面形成驱动段40121,并连接两个滚筒405中的另一个,第三牵引段4013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上的滚轮404,并用于连接弹性件402。这样,当改变第二牵引段4012中驱动段40121的长度时,即使得第一牵引段4011和第三牵引段4013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第一牵引段4011中连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且由于第三牵引段4013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上的滚轮404,并用于连接弹性件402,因此在第三牵引段4013的长度发生变化时,使得弹性件402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可以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在弹性件40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距离。
6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牵引段4011、第二牵引段4012和第三牵引段4013之间可以相互独立,即牵引绳401可以由多条互相独立的牵引绳401组成,第一牵引段4011、第二牵引段4012和第三牵引段4013之间也可以依次连接,形成一条牵引绳4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6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牵引段4011、第二牵引段4012和第三牵引段4013之间相互独立。
62.具体的,第一牵引段4011的一端固定在挡柱20上的滚轮404,第一牵引段4011的另一端缠绕在滚筒405上。在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得驱动段40121的长度变长,进而拉动第二牵引段4012两端连接的滚筒405发生转动,进而在滚筒40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牵引段4011在滚筒405上的缠绕量为第一缠绕量。相反的,在升降组件30沿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得驱动段40121的长度变长,进而拉动第二牵引段4012两端连接的滚筒405发生转动,进而在滚筒405的作用下,第一牵引段4011在滚筒405上的缠绕量为第二缠绕量。由于第一缠绕量大于第二缠绕量,因此使得连接挡柱20上的滚轮404和滚筒405的第一牵引段4011的长度变短,进而使得连接挡柱20上的滚轮404和滚筒405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两个滚轮404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对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的控制。
63.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牵引段4011、第二牵引段4012和第三牵引段
4013依次连接。
64.具体的,当改变第二牵引段4012中驱动段40121的长度时,即使得第一牵引段4011和第三牵引段4013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第一牵引段4011中连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且由于第三牵引段4013连接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上的滚轮404,并用于连接弹性件402,因此在第三牵引段4013的长度发生变化时,使得弹性件402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可以使得相对设置的两个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在弹性件40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距离,同样可以实现对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的控制。
65.此外,为增加电池片放置在底座10上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5所示,底座10的第一表面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柱20,牵引绳401包括多个第一牵引段4011;每个挡柱20均通过一条第一牵引段4011和滚筒405连接,第二方向为和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66.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挡柱20和固定柱403之间距离的变化和上述挡柱20和固定柱403之间距离的变化一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这样,底座10的第一表面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柱20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电池片的两端之间均有多个挡柱20进行限位,以使得电池片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一表面后的位置更为稳固。此外,底座10的第一表面的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挡柱20之间的间隔相等,进而使得电池片在两端处受到的挡柱20的限位点的分布更为均匀,更有利于电池片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一表面后保持位置的稳定性。
6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承放装置还包括滑轨50;滑轨50固定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挡柱20滑动连接在滑轨50中;或者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挡柱20滑动连接在滑槽中。
68.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挡柱20通过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开设的滑槽实现挡柱20和底座10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而改变相邻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挡柱20通过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的滑轨50实现挡柱20和底座10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而改变相邻两个挡柱20之间的距离。
69.可选的,在滑轨50的第一位置或者滑槽的第一位置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60;第一位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处于最小距离的情况下,挡柱20在滑轨50或者滑槽中的位置。
70.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6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滑轨50的第一位置或者滑槽的第一位置上,由于第一位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处于最小距离的情况下,挡柱20在滑轨50或者滑槽中的位置,因此当挡柱20滑动到滑轨50的第一位置或者滑槽的第一位置,可以在限位件60的限位作用下,停止滑动,进而避免挡柱20被拉出滑轨50或者滑槽。
71.可选的,挡柱20表面上包裹有一层弹性保护膜层,弹性保护膜层用于避免电池片在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时直接和挡柱20的表面接触。
72.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保护膜可以为聚氯乙烯膜、或者橡胶膜等具有一定弹性的保护膜层,进而可以减少电池片和挡柱20之间的应力,进一步减轻电池片在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时发生的损坏。
7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升降组件30设置在底座10的第二表面上,传动组件40和底座10连接,挡
柱20通过传动组件40和升降组件30连接,因此当需要将电池片放置在底座10的第一表面上时,可以使得升降组件30沿靠近底座10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在将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时,可以减少电池片和挡柱20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当电池片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且电池片放置结束后,可以使得升降组件30沿远离底座10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在传动组件40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可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柱20对放置的电池片形成限位,进而完成电池片的放置工作。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承放装置在放置电池片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电池片和挡柱20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进而避免电池片在放置过程中发生损坏,提升电池片生产的良品率。
74.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5.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76.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