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
背景技术:2.高频变压器是工作频率超过中频(10khz)的电源变压器,主要用于高频开关电源中作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也有用于高频逆变电源和高频逆变焊机中作高频逆变电源变压器的。按工作频率高低,可分为几个档次:10khz-50khz、50khz-100khz、100khz~500khz、500khz~1mhz、10mhz以上。高频变压器是作为开关电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开关电源中的拓扑结构有很多。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897899u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包括高频变压器箱体与抓持组件,高频变压器箱体的顶部横向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将高频变压器箱体的顶部侧面对称分隔,容置槽的槽底两端设有竖直滑槽,竖直滑槽与高频变压器箱体对应侧面相对的槽壁下部设有向高频变压器箱体内部凹陷的卡槽,卡槽与高频变压器箱体对应侧面相对的槽壁下部设有向高频变压器箱体内部凹陷的插槽;抓持组件包括握杆、两个升降板、两个卡块与定位块,握杆能够恰好卡设于容置槽内,握杆的底部两端设有能够恰好卡设于竖直滑槽的升降板,升降板与插槽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卡块,当卡块的上表面与卡槽的顶壁接触时,定位块能够恰好卡设于卡槽内,定位块的侧面设有与插槽紧配的插柱,虽然该专利能够解决高频变压器携带的问题,但是在该专利文件中,定位块卡在卡槽内部的稳定性以及插柱插入插槽内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使得握杆仍然存在较大可能性的自由滑动趋势,并且在握杆收回容置槽内部之后,定位块和插柱无法与该高频变压器为一体式设置,需要对其进行单独存放,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解决了现有的高频变压器携带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包括高频变压器本体,所述高频变压器本体顶端和两侧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内活动安装有握杆,所述握杆与容置槽均呈匚型设置,所述高频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滑槽,且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位于第二插孔的上方;
7.所述握杆两个竖直段的内侧均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匹配的插杆,所述握杆上设有控制插杆运动的调节机构。
8.优选的,所述握杆两个竖直段内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插杆滑动贯穿滑块。
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把手、牵引绳和复位组件,所述握杆水平段的顶端活动
安装有把手,且所述插杆位于活动槽内部的一端与把手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握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牵引绳匹配的穿线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与插杆配合的复位组件。
10.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与插杆位于活动槽内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牵引绳贯穿固定板和复位弹簧。
11.优选的,所述握杆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轮、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轮和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三导向轮,且所述牵引绳绕过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通过把手拉动牵引绳,从而能够使得牵引绳拉动插杆从插孔内部脱离,由此能够使得滑块、插杆以及握杆的整体在竖直方向运动,实现对握杆的展开以及收纳操作,并且在调节完成后,通过复位弹簧对插杆的反向推动能够使其插入到与其高度对应的插孔内部,保证握杆、滑块以及插杆整体的稳定性,无需借助外部构件,且始终保持该用于携带高频变压器的构件始终与高频变压器本体为整体构造,更加方便对高频变压器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的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高频变压器本体;2、握杆;3、容置槽;4、把手;5、牵引绳;6、第一导向轮;7、滑槽;8、第一插孔;9、第二导向轮;10、第三导向轮;11、活动槽;12、固定板;13、复位弹簧;14、插杆;15、滑块;16、第二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图3,一种便携式高频变压器,包括高频变压器本体1,高频变压器本体1顶端和两侧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容置槽3,容置槽3内活动安装有握杆2,握杆2与容置槽3均呈匚型设置,高频变压器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置槽3连通的滑槽7,两个滑槽7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插孔8和第二插孔16,第一插孔8位于第二插孔16的上方,第一插孔8和第二插孔16不同高度位置的设置。从而能够使得握杆2在容置槽3内部滑动至不同高度,改变其与高压变频器本体1的组合状态后,能够保证握杆2与高压变频器本体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0.参照图3,握杆2两个竖直段的内侧均开设有活动槽11,活动槽11内滑动安装有与第一插孔8和第二插孔16匹配的插杆14,握杆2两个竖直段内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滑动安装于滑槽7的内部,插杆14滑动贯穿滑块15,通过滑块15的设置,从而能够保证插杆14在水平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插杆14与活动槽11不在同一水平面。
21.参照图1-图3,握杆2上设有控制插杆14运动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把手4、牵
引绳5和复位组件,握杆2水平段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把手4,插杆14位于活动槽11内部的一端与把手4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牵引绳5,握杆2的内部开设有与牵引绳5匹配的穿线槽,活动槽11的内部安装有与插杆14配合的复位组件。
22.参照图3,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板12和复位弹簧13,活动槽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与插杆14位于活动槽11内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牵引绳5贯穿固定板12和复位弹簧13。
23.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若需要对该高压变频器本体1进行携带时,先拉动把手4,使其拉动牵引绳5,牵引绳5拉动插杆14在活动槽11内部滑动,并使得插杆14从第二插孔16内部脱离,同时插杆14挤压复位弹簧13,然后向上拉动握杆2,使其带动滑块15在滑槽7内部滑动,当插杆14移动至第一插孔8的高度时,松开把手4,此时复位弹簧13则反向推动插杆14,使其插入到第一插孔8的内部,保证握杆2与高压变频器本体1整体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握杆2即可方便对高压变频器本体1进行携带,同理,若需要将握杆2收回至容置槽3的内部,重复操作上述步骤,使得握杆2向下运动至插杆14与第二插孔16位于同一高度时,松开把手4,使得插杆14插入到第二插孔16内部即可。
24.参照图2和图3,握杆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轮6、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轮9和一组呈对称分布的第三导向轮10,牵引绳5绕过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9和第三导向轮10,通过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9和第三导向轮10的设置,能够对牵引绳5进行改向和防护,避免牵引绳5磨损过度而断裂。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