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8771发布日期:2022-11-09 05:0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3.现在有很多变压器都是安装在户外,但是户外的变压器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影响变压器的寿命,特别是在雨季的时候,地面潮湿和空气潮湿会导致户外变压器回潮,从而会导致变压器损坏,影响变压器的正常使用,有一定的不便。
4.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010649u一种户外变压器防潮保护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箱体与挡雨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架,且副支撑架为相互对称的两个,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共同贯穿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中,气体进入风道里面的时候,网孔凹槽板里面的干燥机包能够对进入的气体进行干燥,同时网孔抽屉里面的干燥剂包能够对箱体内部的气体进行干燥,从而能够更好的防止箱体内部的装置因地面影响而回潮,同时能够对进入的气体进行预干燥,从而对变压器更好的进行防护。
5.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对变压器进行防潮干燥时,箱体内部并不是一个密封的环境,会使得外部的潮湿空气进入到箱体内部,若是在空气特别潮湿的状态下,干燥效果差,外部的潮湿空气进入后依然会使得变压器回潮,影响变压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旨在改善箱体内部并不是一个密封的环境,干燥效果差,外部的潮湿空气进入后依然会使得变压器回潮,影响变压器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包括防护组件、变压器本体和除湿散热组件。
8.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箱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箱底部,所述防护箱侧面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变压器本体位于所述防护箱内部且安装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除湿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管、连接管、导热板、散热翅片、风机和吸湿件,两个所述导热管分别位于所述变压器本体两侧,所有所述连接管均等距设置于所述导热管远离所述变压器本体一侧,所有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防护箱侧壁并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
导热板与所述防护箱侧壁外侧固定连接,所有所述散热翅片均等距设置于所述导热板外侧,两组所述风机均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上,所述吸湿件设置于所述防护箱内侧壁底部。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变压器本体安装在底板上,整个防护箱和底板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使得外部的潮湿的空气不会进入到防护箱内部,起到对变压器本体防潮的作用,同时防护箱也会对变压器本体进行保护,防止撞击和高空坠物,吸湿件能够将防护箱内部的湿气进行干燥处理,进一步防止防护箱内部的空气潮湿,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更好地防护。当变压器本体在运行时产生热量时,产生热热量通过导热管传递给连接管,连接管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散热翅片将导热板上热量进行散热,风机能够快速的将散热翅片上的热量散发到空气当中,提高变压器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导热管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在密封的环境下也能够进行正常的散热,不影响变压器本体的散热,提高变压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四个所述槽钢分别安装于所述变压器本体底部四角处,四个所述槽钢底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槽钢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底部与底板悬空支撑,防止变压器本体与底板接触导致底部空气不流通而出现变压器本体底部潮湿,进一步提高干燥防潮以及散热的效果。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遮阳板,所述遮阳板两端底部安装设置于所述防护箱两侧壁顶端。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遮阳板具有遮阴的效果,防止变压器本体在长期在太阳下暴晒影响其使用寿命。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遮阳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反光镀锌层。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反光镀锌层能够防止遮阳板生锈,提高遮阳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反光作用,对路人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吸湿件包括盒体、盒盖和除湿包,所述防护箱侧壁开设有槽口,所述盒体开口处与槽口处的所述防护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盒体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除湿口,所述除湿包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盒盖与槽口处的所述防护箱侧壁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盒盖封堵槽口。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除湿包放入到盒体中,除湿包通过除湿口对防护箱内部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吸湿干燥,提高除湿防潮效果,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盒盖的可处拆卸连接,方便对除湿包进行更换,提高除湿效果。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盒盖和所述防护箱侧壁上共同设置有固定螺栓。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盒盖和所述防护箱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需要对除湿包进行更换时,将固定螺栓从螺纹孔内旋出,然后将盒盖取下,即可将除湿包进行更换,更换后将盒盖盖上,再将固定螺栓旋进螺纹孔内部即可。
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穿线孔内部黏贴有密封垫圈。
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变压器本体的导线通过穿线孔进行穿线,通过密封垫圈对穿
线孔和导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高防护箱的密封性。
2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24.1、防护箱和底板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使得外部的潮湿的空气不会进入到防护箱内部,起到对变压器本体防潮的作用,同时防护箱也会对变压器本体进行保护,防止撞击和高空坠物。
25.2、吸湿件能够将防护箱内部的湿气进行干燥处理,进一步防止防护箱内部的空气潮湿,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更好地防护。
26.3、通过导热管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在密封的环境下也能够进行正常的散热,不影响变压器本体的散热,提高变压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导热管、连接管、导热板、散热翅片和风机之间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吸湿件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图。
32.图中:10-防护组件;110-防护箱;111-穿线孔;120-底板;130-遮阳板;20-变压器本体;30-除湿散热组件;310-导热管;320-连接管;330-导热板;340-散热翅片;350-风机;360-槽钢;370-吸湿件;371-盒体;3711-除湿口;372-盒盖;373-除湿包;37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4.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包括防护组件10、变压器本体20和除湿散热组件30。
36.其中,防护组件10对变压器本体20进行密封防潮同时具有保护的作用,除湿散热组件30能够对变压器本体20进行散热同时可以防止防护箱110内部的潮湿,对防护箱110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
37.请参阅图1,防护组件10包括防护箱110和底板120,底板120设置于防护箱110底部,具体的,底板120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防护箱110底部。防护箱110侧面设置有穿线孔111,具体的,穿线孔111用于变压器本体20的导线穿线,方便变压器本体20的连接,穿线孔
111可设置在防护箱110两侧面,也可以设置在防护箱110后侧,根据导线实际安装方式进行确定;其中,将变压器本体20安装在底板120上,整个防护箱110和底板120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使得外部的潮湿的空气不会进入到防护箱110内部,起到对变压器本体20防潮的作用,同时防护箱110也会对变压器本体20进行保护,防止撞击和高空坠物。
38.在具体设置时,穿线孔111内部黏贴有密封垫圈,具体的,密封垫圈可采用密封及弹性良好的橡胶材质。其中,变压器本体20的导线通过穿线孔111进行穿线,通过密封垫圈对穿线孔111和导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高防护箱110的密封性。
39.请参阅图1,变压器本体20位于防护箱110内部且安装设置于底板120上。
40.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除湿散热组件30包括导热管310、连接管320、导热板330、散热翅片340、风机350和吸湿件370,两个导热管310分别位于变压器本体20两侧,所有连接管320均等距设置于导热管310远离变压器本体20一侧,具体的,所有连接管320与导热管310一体成型。所有连接管320另一端分别贯穿防护箱110侧壁并与导热板330固定连接,具体的,防护箱110侧壁上开设有与所有连接管320相对应的贯穿口,所有连接管320分别通过对应的贯穿口贯穿防护箱110侧壁且与导热板330焊接固定。且导热板330与防护箱110侧壁外侧固定连接,具体的,防护箱110侧壁开设有凹槽,导热板330焊接固定于凹槽内部。所有散热翅片340均等距设置于导热板330外侧,具体的,所有散热翅片340与导热板330一体成型。两组风机350均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散热翅片340上,具体的,两组风机350分别通过螺栓安装于散热翅片340上。吸湿件370设置于防护箱110内侧壁底部,具体的,吸湿件370可设置多个,增加防护箱110内部空气干燥的效果。其中,吸湿件370能够将防护箱110内部的湿气进行干燥处理,进一步防止防护箱110内部的空气潮湿,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更好地防护。当变压器本体20在运行时产生热量时,产生热热量通过导热管310传递给连接管320,连接管320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330,散热翅片340将导热板330上热量进行散热,风机350能够快速的将散热翅片340上的热量散发到空气当中,提高变压器本体20的散热效果。通过导热管310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20在密封的环境下也能够进行正常的散热,不影响变压器本体20的散热,提高变压器本体20的使用寿命。
41.在具体设置时,四个槽钢360分别安装于变压器本体20底部四角处,具体的,四个槽钢360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变压器本体20底部四角处。四个槽钢360底端分别与底板120上表面固定连接,具体的,四个槽钢360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底板120上表面固定。其中,通过槽钢360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20底部与底板120悬空支撑,防止变压器本体20与底板120接触导致底部空气不流通而出现变压器本体20底部潮湿,进一步提高干燥防潮以及散热的效果。
42.在具体设置时,防护组件10还包括遮阳板130,遮阳板130两端底部安装设置于防护箱110两侧壁顶端,具体的,遮阳板130为倒v型结构,通过焊接与防护箱110两侧壁顶端固定。其中,遮阳板130具有遮阴的效果,防止变压器本体20在长期在太阳下暴晒影响其使用寿命。
43.进一步地,遮阳板130上表面还设置有反光镀锌层,具体的,反光镀锌层可采用电镀反光膜。其中,反光镀锌层能够防止遮阳板130生锈,提高遮阳板130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反光作用,对路人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44.在具体设置时,吸湿件370包括盒体371、盒盖372和除湿包373,防护箱110侧壁开
设有槽口,盒体371开口处与槽口处的防护箱110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盒体371设置有耳板,耳板与吸湿件370固定连接。盒体371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除湿口3711,除湿包373设置于盒体371内部,盒盖372与槽口处的防护箱110侧壁可拆卸连接,且盒盖372封堵槽口。其中,将除湿包373放入到盒体371中,除湿包373通过除湿口3711对防护箱110内部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吸湿干燥,提高除湿防潮效果,进一步提高变压器本体2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盒盖372的可处拆卸连接,方便对除湿包373进行更换,提高除湿效果。
45.进一步地,盒盖372和防护箱110侧壁上共同设置有固定螺栓374。盒盖372和防护箱110侧壁上共同设置有与固定螺栓374相配合的螺纹孔。其中,当需要对除湿包373进行更换时,将固定螺栓374从螺纹孔内旋出,然后将盒盖372取下,即可将除湿包373进行更换,更换后将盒盖372盖上,再将固定螺栓374旋进螺纹孔内部即可。
46.该具有保护结构的户外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将变压器本体20安装在底板120上,整个防护箱110和底板120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使得外部的潮湿的空气不会进入到防护箱110内部,起到对变压器本体20防潮的作用,同时防护箱110也会对变压器本体20进行保护,防止撞击和高空坠物。吸湿件370能够将防护箱110内部的湿气进行干燥处理,进一步防止防护箱110内部的空气潮湿,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更好地防护。当变压器本体20在运行时产生热量时,产生热热量通过导热管310传递给连接管320,连接管320再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330,散热翅片340将导热板330上热量进行散热,风机350能够快速的将散热翅片340上的热量散发到空气当中,提高变压器本体20的散热效果。通过导热管310的设置,使得变压器本体20在密封的环境下也能够进行正常的散热,不影响变压器本体20的散热,提高变压器本体20的使用寿命。
47.需要说明的是,风机350和导热管3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8.风机35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