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9355发布日期:2022-11-09 05:0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


背景技术:

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电源线用于连接电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在各种电器设备上都是不可缺少的装置。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技术带插头的电源线仅适用于三插插孔或者两插插孔,不能在两种模式之间自由且切换,适用性较低;
5.2、现有技术带插头的电源线上的绝缘套结构单一,容易强度一般,受到外界事物划伤时容易直接贯穿损坏,影响内部的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解决了现今存在的仅适用于三插插孔或者两插插孔,不能在两种模式之间自由且切换,适用性较低,绝缘套结构单一,容易强度一般,受到外界事物划伤时容易直接贯穿损坏,影响内部的电缆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接地金属插件,所述接头上设置有正极金属插件,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负极金属插件,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组合件,所述组合件上设置有插头,所述安装件内开设有插孔,所述组合件上设置有插柱,所述电源线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内设置有电缆,所述绝缘套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包括苎麻纤维、弹性纤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头、安装件均与电源线相连接且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内的电缆共有三组且一端分别与接头上的接地金属插件、正极金属插件、负极金属插件对应衔接,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安装件上的插孔对应衔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地金属插件包括金属插片、安装座、螺纹孔、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固定安装在金属插片底部,所述螺纹柱与螺纹孔之间相适配且存在螺纹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通过螺纹孔、螺纹柱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与三组电缆中接地的一组相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金属插件包括金属件、金属底座、转轴、磁体、铁质金属件,所述金属底座与三组电缆中正极的一组相连接,所述金属件与金属底座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磁体与铁质金属件相适配且存在磁力吸附,所述负极金属插件的结构与正极金属插件的结构相同,所述负极金属插件下的金属底座与三组电缆中负极的一组相连。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件与插头相连构成一个整体且可流通电流,所述插头共有两组且规格不同,一组所述插头为三插结构其适配的组合件上设置有三组插柱,另一组所述插头为两插结构其适配的组合件上设置有两组插柱。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柱与插孔相互适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编织层共有两组,所述编织层具体为苎麻纤维、弹性纤维相互编织而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通过设置接头、接地金属插件、正极金属插件、负极金属插件、安装件、组合件、插头,负极金属插件与正极金属插件的结构相同,需要三插的连接方式时,可将金属插片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安装在安装座上形成接地金属插件,并将正极金属插件、负极金属插件上的金属件转动至使磁体与铁质金属件吸附,可使接头适用三插插座,之后选择三插的插头,将三插插头端部组合件上的三个插柱分别对应插孔插入,完成连接,从而使整体电源线适用三插的连接结构,若需要适用两插的连接方式,则先将插头替换为两插插头,将两插插头端部组合件上的两个插柱分别对应插入两组插孔插入,之后转动金属插片,将金属插片冲安装座上取下,再将正极金属插件、负极金属插件进行旋转,使两组金属件对应平行从而使接头适用两插插座,之后整体电源线即可适用两插的连接结构,电源线整体可在三插结构、两插结构之间灵活切换,适用性更高;
16.2、该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通过设置编织层、苎麻纤维、弹性纤维,编织层由苎麻纤维、弹性纤维编织形成,当绝缘套受到外部事物的划伤时,伤痕在接触到编织层时,由于编织层具有良好的韧性,通过编织层可避免绝缘套继续加深划损,防止绝缘套直接贯穿损伤,保障绝缘套内电缆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孔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柱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截面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层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正极金属插件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接地金属插件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电源线;2、接头;3、接地金属插件;31、金属插片;32、安装座;33、螺纹孔;34、螺纹柱;4、正极金属插件;41、金属件;42、金属底座;43、转轴;44、磁体;45、铁质金属件;5、负极金属插件;6、安装件;7、组合件;8、插头;9、插孔;10、插柱;11、绝缘套;12、电缆;13、编织层;14、苎麻纤维;15、弹性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7,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带插头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1,电源线1一端设置有接头2,通过接头2可使电源线1的一端连接插座,接头2上设置有接地金属插件3,接头2上设置有正极金属插件4,接头2上设置有负极金属插件5,电源线1的另一端设置有安装件6,通过安装件6可与组合件7适配,安装件6上设置有组合件7,通过安装件6、组合件7可便于插头8连接在电源线1上,组合件7上设置有插头8,通过插头8可便于电源线1的另一端连接在电器上,安装件6内开设有插孔9,组合件7上设置有插柱10,电源线1包括绝缘套11,通过绝缘套11可保护电缆12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绝缘套11内设置有电缆12,通过电缆12可传到电流,绝缘套11内壁与外侧之间设置有编织层13,编织层13包括苎麻纤维14、弹性纤维15,通过苎麻纤维14、弹性纤维15可编织形成编织层13。
27.本实施例中,接头2、安装件6均与电源线1相连接且可进行电性连接,电源线1内的电缆12共有三组且一端分别与接头2上的接地金属插件3、正极金属插件4、负极金属插件5对应衔接,电缆12的另一端与安装件6上的插孔9对应衔接;接地金属插件3包括金属插片31、安装座32、螺纹孔33、螺纹柱34,螺纹柱34固定安装在金属插片31底部,螺纹柱34与螺纹孔33之间相适配且存在螺纹连接,金属插片31通过螺纹孔33、螺纹柱34安装在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与三组电缆12中接地的一组相连接,通过螺纹柱34、螺纹孔33可便于金属插片31的拆卸与安装;正极金属插件4包括金属件41、金属底座42、转轴43、磁体44、铁质金属件45,金属底座42与三组电缆12中正极的一组相连接,金属件41与金属底座42之间通过转轴43相连接,磁体44与铁质金属件45相适配且存在磁力吸附,负极金属插件5的结构与正极金属插件4的结构相同,负极金属插件5下的金属底座42与三组电缆12中负极的一组相连,通过转轴43可使金属件41在金属底座42上灵活转动,通过磁体44、铁质金属件45可使金属件41固定位置,通过负极金属插件5、正极金属插件4可传到正极以及负极的电流;组合件7与插头8相连构成一个整体且可流通电流,插头8共有两组且规格不同,一组插头8为三插结构其适配的组合件7上设置有三组插柱10,另一组插头8为两插结构其适配的组合件7上设置有两组插柱10;插柱10与插孔9相互适配;通过插柱10、插孔9可便于组合件7与安装件6结合;编织层13共有两组,编织层13具体为苎麻纤维14、弹性纤维15相互编织而成,通过编织层13可提供较好的韧性,在电源线1上的绝缘套11受到外部事物的划伤时,可避免绝缘套11继续加深划损。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首先根据需求选择两插的插头8或者三插的插头8,若需要三插的插头8可将三插插头8端部组合件7上的三个插柱10分别对应插孔9插入,完成连接,之后将金属插片31通过螺纹柱34与螺纹孔33的螺纹连接安装在安装座32上形成接地金属插件3,并将正极金属插件4、负极金属插件5上的金属件41转动至使磁体44与铁质金属件45吸附,可使接头2适用三插插座,从而使整体电源线1适用三插的连接结构,若需要两插的插头8时,可将两插插头8端部组合件7上的两个插柱10分别对应插入两组插孔9插入,之后转动金属插片31,将金属插片31从安装座32上取下,再将正极金属插件4、负极金属插件5进行旋转,使两组金属件41对应平行从而使接头2适用两插插座,之后整体电源线1即可适用两插的连接结构,电源线1整体可在三插结构、两插结构之间灵活切换,适用性更高,之后将接头2插在对应插座上,将插头8插入电器的对应位置即可,当电源线1上的绝缘套11受到外部事物的划伤时,伤痕在接触到编织层13时,由于编织层13具有良好的
韧性,通过编织层13可避免绝缘套11继续加深划损,防止绝缘套11直接贯穿损伤,保障绝缘套11内电缆12不受影响。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