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6724发布日期:2023-03-29 11:4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能源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现今的新能源车大多是通过大电流的高压电驱动电机转动进而驱动车辆行驶。其中,新能源车电驱系统的电压普遍达到三四百伏,甚至有车企开始采用八九百伏的高压电驱系统。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大电流的高压电则必然会用到奈高压高电流的开关。然而,现今的新能源车高压开关的高压部件多是裸露在外,比如高压开关的接线柱,接线柱与高压线束连接,并带有高压电。如果车辆出现故障,检修车辆过程中,维修人员很容易误触碰到高压开关上带高压电的接线柱,导致触电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可以防止维护人员误触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开关由于接线柱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包括:底壳和扣设在所述底壳上的上壳,所述底壳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壳通过所述限位孔活动连接有接触桥,所述接触桥远离所述限位孔的一端设有磁力铁芯,所述磁力铁芯上活动连接有电磁驱动线圈,所述接触桥上设有两个接触构件,所述底壳之内对应两个所述接触构件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线柱远离所述接触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接线柱远离所述接触构件的一端均栓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用于栓接固定高压线束。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驱动线圈开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电磁驱动线圈通过所述通孔套设在所述磁力铁芯上。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力铁芯上套设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触桥和所述电磁驱动线圈抵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位置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接线孔。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对应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位置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二接线孔。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接线孔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防止误触碰的防护塞。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塞上设有小揪手。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驱动线圈上设有控制线插座,所述控制线插座贯穿所述上壳。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壳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开设有螺丝安装孔。
15.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包括:底壳和扣设在底壳上的上壳,底壳底部开设有限位孔,底壳通过限位孔活动连接有接触桥,接触桥远离限位孔的一端设有磁力铁芯,磁力铁芯上活动连接有电磁驱动线圈,接触桥上设有两个接触构件,底壳之内对应两个接触构件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远离接触构件的一端和第二接线柱远离接触构件的一端均栓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用于栓接固定高压线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设置在上壳和底壳的空腔内,可以防止维护人员误触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开关由于接线柱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的剖视图。
19.图中:1、底壳;11、限位孔;12、接触桥;121、磁力铁芯;122、接触构件;13、电磁驱动线圈;131、通孔;132、控制线插座;14、第一接线柱;15、第二接线柱;151、固定螺母;16、螺旋弹簧;17、第一接线孔;18、安装构件;181、螺丝安装孔;2、上壳;21、第二接线孔;22、防护塞;221、小揪手。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包括:底壳1和扣设
在底壳1上的上壳2,底壳1底部开设有限位孔11,底壳1通过限位孔11活动连接有接触桥12,接触桥12远离限位孔11的一端设有磁力铁芯121,磁力铁芯121上活动连接有电磁驱动线圈13,接触桥12上设有两个接触构件122,底壳1之内对应两个接触构件122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
25.需要说明的是,现今的新能源车高压开关的高压部件多是裸露在外,比如高压开关的接线柱,接线柱与高压线束连接,并带有高压电。如果车辆出现故障,检修车辆过程中,维修人员很容易误触碰到高压开关上带高压电的接线柱,导致触电伤亡事故。
2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设置在上壳2和底壳1的空腔内,使上壳2和底壳1形成一道绝缘屏障,当检修人员不小心触碰到高压开关时,上壳2和底壳1可以很好的将高压部件包裹起来,避免被触碰发生触电事故。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开关由于接线柱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27.其中,上壳2和底壳1的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于绝缘陶瓷、绝缘塑料等。
28.进一步的,第一接线柱14远离接触构件122的一端和第二接线柱15远离接触构件122的一端均栓接有固定螺母151,固定螺母151用于栓接固定高压线束。高压线束的端部设有连接环,高压线束通过连接环套设在固定螺母151,通过固定螺母151将连接环牢牢栓接在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上。
29.进一步的,电磁驱动线圈13开设有贯通的通孔131,电磁驱动线圈13通过通孔131套设在磁力铁芯121上。
30.可以理解的是,当电磁驱动线圈13通电时产生强大的磁力来驱动磁力铁芯121,吸引磁力铁芯121往上移动,进而带动接触桥12向上移动,直到与第一接线柱14以及第二接线柱15接触,使第一接线柱14与第二接线柱15导通,以此实现开关的功能。
31.进一步的,磁力铁芯121上套设有螺旋弹簧16,螺旋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桥12和电磁驱动线圈13抵接。
3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螺旋弹簧16的张力,又因为接触桥12始终收到向下的重力,所以接触桥12和电磁驱动线圈13均受到相互排斥的力。在电磁驱动线圈13没有通电时,接触桥12与电磁驱动线圈13的距离最远,第一接线柱14与第二接线柱15不导通。
33.进一步的,底壳1侧壁靠近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的位置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接线孔17。
34.进一步的,上壳2对应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的位置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二接线孔21。
35.进一步的,第二接线孔2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防止误触碰的防护塞22。
3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线孔17用于穿设高压线束,高压线束的连接端穿过第一接线孔17并栓接在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上。在拆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防护塞22拿出,通过第二接线孔21用匹配的螺丝拆装工具对固定螺母151进行拆装,以实现对高压线束的拆装。
37.其中,防护塞22为绝缘塑料制成,防护塞22可以将第二接线孔21堵塞,防止被触碰发生触电事故。
38.进一步的,防护塞22上设有小揪手221。便于检修人员掀开防护塞22。
39.进一步的,电磁驱动线圈13上设有控制线插座132,控制线插座132贯穿上壳2。
40.进一步的,底壳1外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构件18,安装构件18开设有螺丝安装孔181。
41.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新能源车防漏电开关,包括:底壳1和扣设在底壳1上的上壳2,底壳1底部开设有限位孔11,底壳1通过限位孔11活动连接有接触桥12,接触桥12远离限位孔11的一端设有磁力铁芯121,磁力铁芯121上活动连接有电磁驱动线圈13,接触桥12上设有两个接触构件122,底壳1之内对应两个接触构件122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第一接线柱14远离接触构件122的一端和第二接线柱15远离接触构件122的一端均栓接有固定螺母151,固定螺母151用于栓接固定高压线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接线柱14和第二接线柱15设置在上壳2和底壳1的空腔内,可以防止维护人员误触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有效解决了传统高压开关由于接线柱直接裸露在外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4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