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翘板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翘板开关的按压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2.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8695097a在2018年10月16日公开一种翘板开关,它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摆动按钮,摆动按钮的中部通过旋转块可转动的固定于壳体内壁上,摆动按钮的底端固定有限位杆,限位杆通过弹簧一弹性连接有钢球,壳体内于限位杆下方水平固定有限位片,限位片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两个间隙设置的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均与钢球相互配合。据说,当摆动按钮按压至一端时,钢球嵌设于限位槽一中,当摆动按钮按压至另一端时,钢球嵌设于限位槽二中,能够提高接触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上述结构的摆动按钮只通过中部圆形的旋转块转动在壳体内壁上,由于旋转块呈圆形,摆动按钮在转动时不会产生手感变化,导致用户无法感知开关是否通电成功,而且圆形的旋转块在转动时手感既重又生涩,顿挫感强,转动效果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翘板开关的按压转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翘板开关的按压转动结构,包括底座和翘板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按钮上设置有弹性件、且通过所述弹性件朝所述底座前侧弹性活动;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孔;所述两个转孔前侧分别设置有孔内平面;所述孔内平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互之间形成孔内平面夹角;所述翘板按钮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两个转轴前侧分别设置有轴作用面;所述轴作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互之间形成轴作用面夹角;所述翘板按钮以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为支点、按压转动在所述转孔上,并在转动时通过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端部上或所述孔内平面上、和/或通过所述轴作用面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上。
5.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与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端部为尖角或圆角;所述翘板按钮以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尖角或圆角端部为支点,沿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尖角或圆角端部按压转动、或者沿所述孔内平面按压转动。
6.所述翘板按钮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定位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端部上,同时所述轴作用面定位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上,以实现所述翘板按钮相对所述底座的按压转动定位。
7.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角度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角度为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所述孔内平面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的角度。
8.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左右侧壁分别朝所述翘板按钮的方向延伸有左右限位边;所述两个转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限位边上;所述翘板按钮分别朝相反方
向延伸有两个限位侧翼;所述两个转轴位于两个限位侧翼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翘板按钮通过所述两个限位侧翼限位放置在所述定位槽上、且通过所述两个转轴按压转动在所述两个转孔上。
9.所述左右限位边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导向位;所述翘板按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导向配合位、且通过弧形导向配合位导向转动在所述弧形导向位上。
10.所述左右限位边内壁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上;所述翘板按钮左右两侧分别延伸有凸台;所述左右凸台分别位于两个限位侧翼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弧形导向配合位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凸台上;所述左右凸台分别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上;所述翘板按钮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左右弧形导向配合位沿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的轨迹导向转动。
11.所述两个转轴分别朝所述左右凸台外侧延伸设置;所述两个转孔分别凹设在左右限位边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前方;所述左右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左右凸台的尺寸;所述左右凸台分别间隔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上;所述两个转孔与所述两个转轴之间设置有引导部、且相互之间通过引导部导向嵌接。
12.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位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后方;所述引导部端部呈圆弧设置;所述两个转轴分别通过所述引导部导向嵌接在所述两个转孔上。
1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分别利用转孔上至少两个孔内平面形成孔内平面夹角、转轴上至少两个轴作用面形成轴作用面夹角,使翘板按钮以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为支点、按压转动在转孔上,由于翘板按钮以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因此翘板按钮与底座之间的接触位置少,摩擦系数低,转动阻碍小,从而降低翘板按钮在按压转动时的顿挫感,减少用户对翘板按钮施加的按压作用力,让用户可以施加较小的按压作用力即可实现翘板按钮的顺畅转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翘板按钮只能通过圆形的转动位置进行转动,导致转动效果差的问题;而且,翘板按钮在按压转动时能通过轴作用面夹角的端部抵靠在孔内平面夹角的端部上或孔内平面上、和/或通过轴作用面抵靠在孔内平面上,上述构件在相互抵靠时能对翘板按钮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在定位时会进行反作用力的反馈,用户通过按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力度变化感知翘板按钮转动到位,不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能提升翘板按钮在按压转动时的手感。
14.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按压转动稳定、轻盈、顺畅、手感好且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翘板按钮分解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翘板按钮装配结构示意图(翘板按钮未按压转动)。
17.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翘板按钮不同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翘板按钮未按压转动)。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翘板按钮装配结构示意图(翘板按钮按压转动)。
19.图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翘板按钮不同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翘
板按钮按压转动)。
2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座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翘板按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参见图1-图12,本翘板开关的按压转动结构,包括底座1和翘板按钮2;所述翘板按钮2上设置有弹性件、且通过所述弹性件朝所述底座1前侧弹性活动;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孔4;所述两个转孔4前侧分别设置有孔内平面16;所述孔内平面16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互之间形成孔内平面夹角a;所述翘板按钮2两侧分别设置有转轴5;所述两个转轴5前侧分别设置有轴作用面17;所述轴作用面17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相互之间形成轴作用面夹角b;所述翘板按钮2以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为支点、按压转动在所述转孔4上,并在转动时通过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端部上或所述孔内平面16上、和/或通过所述轴作用面17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16上。
24.本实施例分别利用转孔4上至少两个孔内平面16形成孔内平面夹角a、转轴5上至少两个轴作用面17形成轴作用面夹角b,使翘板按钮2以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为支点、按压转动在转孔4上,由于翘板按钮2以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因此翘板按钮2与底座1之间的接触位置少,摩擦系数低,转动阻碍小,从而降低翘板按钮2在按压转动时的顿挫感,减少用户对翘板按钮2施加的按压作用力,让用户可以施加较小的按压作用力即可实现翘板按钮2的顺畅转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翘板按钮2只能通过圆形的转动位置进行转动,导致转动效果差的问题;而且,翘板按钮2在按压转动时能通过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抵靠在孔内平面夹角a的端部上或孔内平面16上、和/或通过轴作用面17抵靠在孔内平面16上,上述构件在相互抵靠时能对翘板按钮2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在定位时会进行反作用力的反馈,用户通过按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力度变化感知翘板按钮2转动到位,不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能提升翘板按钮2在按压转动时的手感。同时,翘板按钮2依靠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始终朝底座1前侧弹性活动,以提高轴作用面17、孔内平面16之间的配合效果。
25.具体地讲,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与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端部为尖角或圆角;所述翘板按钮2以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尖角或圆角端部为支点,沿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尖角或圆角端部按压转动、或者沿所述孔内平面16按压转动。即翘板按钮2在转动时,轴作用面夹角b的尖角或圆角端部会沿孔内平面夹角a的尖角或圆角端部按压转动,或者轴作用面夹角b的尖角或圆角端部会沿孔内平面16按压转动。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翘板按钮2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定位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端部上,同时所述轴作用面17定位抵靠在所述孔内平面16上,以实现所述翘板按钮2相对所述底座1的按压转动定位。
27.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角度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角度为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所述孔内平面夹角a的角度大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的角度。
28.本实施例中,孔内平面16设置两个、且二者之间形成钝角的孔内平面夹角a;轴作用面17设置两个、且二者之间形成直角的轴作用面夹角b;翘板按钮2在未按压转动时,两个
轴作用面17分别与两个孔内平面16之间相互间隔配合,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与孔内平面夹角a的端部相互间隔配合或依靠。
29.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3左右侧壁分别朝所述翘板按钮2的方向延伸有左右限位边9;所述两个转孔4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限位边9上;所述翘板按钮2分别朝相反方向延伸有两个限位侧翼6;所述两个转轴5位于两个限位侧翼6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翘板按钮2通过所述两个限位侧翼6限位放置在所述定位槽3上、且通过所述两个转轴5按压转动在所述两个转孔4上。
30.为了使翘板按钮2的按压转动更加稳定、合理,所述左右限位边9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导向位18;所述翘板按钮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导向配合位19、且通过弧形导向配合位19导向转动在所述弧形导向位18上。弧形导向位18和弧形导向配合位19的导向配合能够促使翘板按钮2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导向转动,以减少翘板按钮2在转动时所产生的非必要位移,提高翘板按钮2的按压转动稳定性和合理性。
31.所述左右限位边9内壁分别设置有凹槽20;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18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20上;所述翘板按钮2左右两侧分别延伸有凸台21;所述左右凸台21分别位于两个限位侧翼6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弧形导向配合位19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右凸台21上;所述左右凸台21分别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20上;所述翘板按钮2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左右弧形导向配合位19沿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18的轨迹导向转动。
32.所述两个转轴5分别朝所述左右凸台21外侧延伸设置;所述两个转孔4分别凹设在左右限位边9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右弧形导向位18前方;所述左右凹槽20的尺寸大于所述左右凸台21的尺寸;所述左右凸台21分别间隔放置在所述左右凹槽20上;所述两个转孔4与所述两个转轴5之间设置有引导部10、且相互之间通过引导部10导向嵌接。
33.凹槽20和凸台21的配合能使翘板按钮2预定位在底座1上,同时限位侧翼6和定位槽3的配合能使翘板按钮2左右限位在底座1上,而且配合引导部10的导向作用,能提高翘板按钮2、底座1的装配便捷性。
34.本实施例中,轴作用面夹角b的端部位于凸台21前端、且供翘板按钮2作用转动支点,弧形导向配合位19位于凸台21后端、且供翘板按钮2作用导向转动位置,前后配合的轴作用面夹角b、弧形导向配合位19能使翘板按钮2轻盈、顺畅地按压转动在转孔4上,同时翘板按钮2在按压转动时也能进行上下、左右、前后限位,确保翘板按钮2的按压转动稳定性和合理性。
35.所述引导部10设置在所述转轴5上、且位于所述轴作用面夹角b后方;所述引导部10端部呈圆弧设置,圆弧设置的引导部10轴作用面大,强度高;所述两个转轴5分别通过所述引导部10导向嵌接在所述两个转孔4上,从而有效地将翘板按钮2导向嵌接在底座1上,同时不会出现变形损坏的问题。
36.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