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组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1536发布日期:2022-12-21 03:2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组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组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已开始批量进入电车、储能等应用领域,其中,刀片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和散热效率高等优点,为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
3.目前,刀片电池的壳体厚度逐渐变薄、极组叠片层数逐渐增多的趋势使得极组与壳体的组装具有一定的困难,具体而言,将极组装入壳体时,时常会出现极组与壳体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进而出现极组刮伤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电池产品的合格率,还存在一定的电池安全隐患。
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极组入壳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组入壳装置,将极组装入壳体时,能够避免极组与壳体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具有提高电池产品合格率和提高电池产品安全性的效果。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极组入壳装置,用于将极组装入壳体中,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极组入壳装置包括:
8.机架,机架上设有麦拉膜卷;
9.壳体定位机构,壳体定位机构用于固定壳体;
10.送膜机构,送膜机构活动安装于机架上,送膜机构用于夹持麦拉膜卷上的部分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穿设壳体;
11.拉膜机构,拉膜机构活动安装于机架上,拉膜机构用于夹持第二开口处的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使麦拉膜覆盖于极组的端面上;
12.极组输送机构,极组输送机构活动安装于机架上,极组输送机构用于夹持极组,并将端面覆盖有麦拉膜的极组由第二开口送入壳体中。
13.可选地,拉膜机构包括热熔组件,热熔组件用于将覆盖于极组端面上的麦拉膜热熔在极组端面上,极组入壳装置还包括裁膜机构,裁膜机构位于第一开口处,裁膜机构用于将送膜机构与极组之间的麦拉膜裁断。
14.可选地,热熔组件包括热熔电加热装置、热熔金属部以及热熔驱动装置,热熔电加热装置与热熔金属部电连接,拉膜机构还包括拉膜安装板,热熔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拉膜安装板上,热熔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热熔金属部靠近极组,以将覆盖于极组端面上的麦拉膜热熔在极组端面上。
15.可选地,拉膜机构还包括拉膜夹爪组件,拉膜夹爪组件设置于拉膜安装板上,拉膜夹爪组件能够夹持第二开口处的麦拉膜,拉膜安装板活动安装于机架上,以带动夹持麦拉膜的拉膜夹爪组件移动,将麦拉膜覆盖于极组的端面上。
16.可选地,壳体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部和第一吸盘,定位部用于固定壳体,第一吸盘能够吸附在壳体的端面上并将壳体扩开。
17.可选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壳体相对的两侧,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一通槽,第二定位部设有第二通槽,第一通槽的长度和第二通槽的长度均与壳体的长度相等,第一通槽的槽口与第二通槽的槽口相对且间隔设置,靠近于第一定位部的部分壳体能够嵌入于第一通槽内,靠近于第二定位部的部分壳体能够嵌入于第二通槽内,第一吸盘位于第一通槽的边沿与第二通槽的边沿之间。
18.可选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的棱边设有第一豁口,第二定位块的棱边设有第二豁口,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的棱边设有第三豁口,第四定位块的棱边设有第四豁口,壳体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第一定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定位块靠近第一定位块,使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配合形成第一通槽,第一定位驱动装置还能够驱动第四定位块靠近第三定位块,使第三豁口和第四豁口配合形成第二通槽,第一吸盘位于第二定位块与第四定位块之间。
19.可选地,极组入壳装置还包括壳体输送机构,壳体输送机构包括壳体输送板和壳体输送驱动装置,壳体能够设置于壳体输送板上,壳体输送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壳体输送板连接,以带动壳体输送板将壳体送至第一定位块与第三定位块之间。
20.可选地,壳体定位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连接,以驱动第一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调整壳体输送板上的壳体的位置。
21.可选地,极组输送机构包括极组夹爪组件、极组夹爪驱动装置以及极组输送安装板,极组夹爪组件能够夹持极组,极组夹爪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极组输送安装板上,极组夹爪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极组夹爪组件连接,以驱动极组夹爪组件靠近和远离极组,极组输送安装板活动安装于机架上,以带动夹持极组的极组夹爪组件移动并将极组由第二开口送入壳体中。
22.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组入壳装置,在机架上设置麦拉膜卷,送膜机构夹持麦拉膜卷上的部分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穿设壳体,拉膜机构夹持第二开口处的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使麦拉膜覆盖在极组的端面上,极组输送机构夹持极组,并将端面覆盖有麦拉膜的极组由第二开口送入壳体中,由于在极组的端面上覆盖了麦拉膜,将极组装入壳体时,麦拉膜起到了将极组和壳体相互隔开的效果,避免了极组与壳体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极组刮伤的问题出现,具有提高电池产品合格率和提高电池产品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组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34.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35.10、极组;20、壳体;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
36.100、麦拉膜卷;200、壳体定位机构;210、第一定位部;211、第一定位块;212、第二定位块;220、第二定位部;221、第三定位块;222、第四定位块;231、第一吸盘;232、吸杆;233、弹簧;240、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50、壳体定位安装板;260、连接柱;300、送膜机构;310、送膜安装架;320、送膜驱动装置;330、第一夹板;331、阶梯结构;340、第二夹板;400、拉膜机构;411、热熔金属部;412、热熔驱动装置;413、拉膜连接板;420、拉膜安装板;431、拉膜夹爪组件;432、拉膜夹爪驱动装置;500、极组输送机构;510、极组夹爪组件;521、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30、极组输送安装板;540、滑轨;600、裁膜机构;610、裁膜安装板;620、裁膜驱动装置;630、裁膜连接板;641、裁切电加热装置;642、金属丝;700、壳体输送机构;710、壳体输送板;720、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30、第二吸盘;740、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组入壳装置,用于将极组装入壳体中,并且将极组装入壳体时,能够避免极组与壳体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具有提高电池产品合格率和提高电池产品安全性的效果。
4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壳体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极组入壳装置包括机架、壳体定位机构200、送膜机构300、拉膜机构400以及极组输送机构500,机架上设有麦拉膜卷100,壳体定位机构200用于固定壳体20,送膜机构300活动安装于机架上,送膜机构300用于夹持麦拉膜卷100上的部分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通过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穿设壳体20,拉膜机构400活动安装于机架上,拉膜机构400用于夹持第二开口22处的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使麦拉膜覆盖于极组10的端面上,极组输送机构500活动安装于机架上,极组输送机构500用于夹持极组10,并将端面覆盖有麦拉膜的极组10由第二开口22送入壳体20中。
43.组装极组10和壳体20时,送膜机构300夹持麦拉膜卷100上的部分麦拉膜,并拉动夹持的麦拉膜依次通过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穿设壳体20,在第二开口22处,拉膜机构400夹持送膜机构300上的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覆盖在极组10端面上,而后,极组输送机构500将端面覆盖有麦拉膜的极组10由第二开口22送入壳体20中,同时,随着极组10不断进入壳体20,送膜机构300再由第二开口22至第一开口21穿出壳体20为极组10避位,该极组入壳装置通过设置送膜机构300和拉膜机构400,采用壳体20固定、将极组10送入壳体20的方式,在极组10端面覆盖麦拉膜,将极组10装入壳体20时,麦拉膜起到了将极组10和壳体20相互隔开的效果,避免了极组10与壳体20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极组10被刮伤的问题出现,并且由于麦拉膜具有较高的柔软特性,将其覆盖在极组10端面上,可以对极组10与壳体20之间的磕碰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对极组10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提高电池产品合格率和提高电池产品安全性的效果。
4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拉膜机构400和麦拉膜卷100均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拉膜机构400分别设置在极组10的上方和极组10的下方,以达到在极组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覆盖麦拉膜的效果,进而极组10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能够通过麦拉膜与壳体20隔开,避免了极组10上下两个端面与壳体20之间的剐蹭。
45.进一步地,为实现送膜机构300对两个麦拉膜卷100上的麦拉膜的夹持和输送,如图2至图4所示,送膜机构300包括送膜安装架310、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第一夹板330以及两个第二夹板340,第一夹板330和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的固定端均固定在送膜安装架310上,且第一夹板330位于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之间,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板340连接,在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的驱动下,两个第二夹板340能够分别朝向和远离第一夹板330移动,由此使两个第二夹板340与第一夹板330配合夹持两个麦拉膜卷100上的麦拉膜,送膜安装架310活动设置在机架上,使第一夹板330靠近于拉膜机构400的一端以及两个第二夹板340靠近于拉膜机构400的一端能够依次通过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穿设壳体20,并能够由第二开口22至第一开口21穿出壳体20。可选地,上述送膜驱动装置320可以是往复式气缸或往复式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两个第二夹板340上均设有阶梯结构331,且两个第二夹板340上的阶梯结构331均朝向第一夹板330设置,当第二夹板340与第一夹板330配合夹持麦拉膜时,阶梯结构331的台阶踏面和台阶垂面均能够增大第二夹板340与麦拉膜的接触压强,提高了第二夹板340与第一夹板330夹持麦拉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送膜机构300夹持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穿设壳体20时,阶梯结构331的作用尤为突出,能够实现穿设壳体20的过程中送膜机构300始终保持夹紧麦拉膜的状态。
46.可选地,两个送膜驱动装置320的驱动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板340连接通过六角螺丝紧固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
47.可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拉膜机构400包括热熔组件,热熔组件用于将覆盖于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极组入壳装置还包括裁膜机构600,裁膜机构600位于第一开口21处,裁膜机构600用于将送膜机构300与极组10之间的麦拉膜裁断,使得极组入壳装置不仅完成了极组10与壳体20的组装工作,还完成了为极组10包覆绝缘膜的工作,具体而言,麦拉膜在拉膜机构400的作用下覆盖在极组10的端面上,并在热熔组件的作用下使覆盖在极组10端面的麦拉膜热熔在极组10的端面上,在极组输送机构500的作用下,极组10和热熔在其端面的麦拉膜一同由壳体20的第二开口22进入壳体20,此时麦拉膜并未与麦拉膜卷100断开,当极组10装入壳体20后,送膜机构300也退出了壳体20,设置在第一开口21处的裁膜机构600将极组10与送膜机构300之间的麦拉膜裁断,使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与麦拉膜卷100断开,而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实现了其与极组10的固定。
48.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5所示,裁膜机构6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裁膜机构600分别对应两个麦拉膜卷100上的麦拉膜,分别对极组10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麦拉膜进行裁断。
49.可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极组入壳装置还包括两个收放卷机,两个麦拉膜卷100分别设置在两个收放卷机上,当送膜机构300夹持两个麦拉膜由第一开口21向第二开口22移动时,收放卷机正转放出麦拉膜卷100上的麦拉膜,当极组10由第二开口22进入壳体20时,由于覆盖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还未与麦拉膜卷100断开,因此将极组10装入壳体20时,收放卷机反转收回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与麦拉膜卷100之间的麦拉膜,使得极组10与麦拉膜卷100之间的麦拉膜能够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便于下一次送膜机构300夹持麦拉膜。
50.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裁膜机构600包括裁膜安装板610、裁膜驱动装置620、裁膜连接板630、裁切电加热装置641以及金属丝642,裁膜驱动装置620的固定端固定在裁膜安装板610上,裁膜驱动装置620的驱动端与裁膜连接板630连接,裁切电加热装置641与裁膜连接板630通过连接件连接且金属丝642缠绕或紧固安装在裁切电加热装置641上,裁切电加热装置641通电后,金属丝642温度升高,在裁膜驱动装置620的驱动下,裁膜连接板630带动裁切电加热装置641和金属丝642靠近麦拉膜,直至金属丝642将麦拉膜烫断,而后在裁膜驱动装置620的驱动下,裁膜连接板630带动裁切电加热装置641和金属丝642远离麦拉膜,由此实现对麦拉膜的切断。可选地,上述裁膜驱动装置620可以是往复式气缸、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可选地,上述金属丝642可选用镍铬电热合金或铁铬铝合金等材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裁膜机构600可以是其他能够裁断麦拉膜的结构形式,例如,设置旋转气缸以及与旋转气缸驱动端连接的切刀,采用切刀将麦拉膜切断等。可选地,连接件与裁膜连接板630之间、连接件与裁切电加热装置641之间可以通过内六角螺丝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可选地,金属丝642可以缠绕在裁切电加热装置641上,以增大其二者电连接面积。
51.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热熔组件包括热熔电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热熔金属部411以及热熔驱动装置412,热熔金属部411可以是块状、条状或板状等结构,热熔电加热装置与热熔金属部411电连接,拉膜机构400还包括拉膜安装板420,热熔驱动装置412的固定端固定于拉膜安装板420上,热熔驱动装置412的驱动端设有拉膜连接板413,热熔金属与拉膜连接板413通过连接件连接,热熔电加热装置通电后热熔金属部411温度升高,在热熔驱动装置412的驱动下,拉膜连接板413带动热熔金属部411靠近极组10,以将覆盖于极组10
端面上的麦拉膜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实现麦拉膜在极组10端面上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的面积是由热熔金属部411的横截面面积决定的,若热熔金属部411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则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的面积较小,若热熔金属部411的横截面面积较大,则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的面积大,甚至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的麦拉膜的面积可以与极组10端面的面积相等。可选地,热熔驱动装置412可以是往复式气缸、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进一步地,如前文提到的,两个拉膜机构400分别设置在极组10的上方和极组10的下方,两个拉膜机构400中的热熔金属部411相对于极组10对称设置,使得热熔在极组10上下两个端面的麦拉膜位置相对称。可选地,拉膜连接板413与连接件之间以及连接件与热熔金属部411之间可以通过内六角螺丝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
52.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拉膜机构400还包括拉膜夹爪组件431,拉膜夹爪组件431设置于拉膜安装板420上,拉膜夹爪组件431能够夹持第二开口22处的麦拉膜,拉膜安装板420活动安装于机架上,以带动夹持麦拉膜的拉膜夹爪组件431移动,将麦拉膜覆盖于极组10的端面上,由此实现拉膜机构400夹持和拉动麦拉膜的效果。
53.优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拉膜机构400还包括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的固定端固定在拉膜安装板420上,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的驱动端与拉膜夹爪组件431连接,如前文提到的,极组入壳装置设有两个拉膜机构400,因而在两个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各自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调节两个拉膜夹爪组件431之间间距的效果,进而实现了调节两个拉膜夹爪组件431夹持的麦拉膜之间间距的效果。可选地,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可以是往复式气缸、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可选地,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的驱动端与拉膜夹爪组件431可以通过内六角螺丝或焊接等方式连接。
54.可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壳体定位机构200包括定位部和第一吸盘231,定位部用于固定壳体20,第一吸盘231能够吸附在壳体20的端面上并将壳体20扩开,即,将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的截面积扩大,便于极组10进入壳体20以及避免极组10与壳体20之间的剐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壳体20可以由铝质、钢质或者非金属材质制成,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55.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7所示,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210和第二定位部220,第一定位部210和第二定位部220分别设置于壳体20相对的两侧,第一定位部210设有第一通槽,第二定位部220设有第二通槽,第一通槽的长度和第二通槽的长度均与壳体20的长度相等,第一通槽的槽口与第二通槽的槽口相对且间隔设置,靠近于第一定位部210的部分壳体20能够嵌入于第一通槽内,靠近于第二定位部220的部分壳体20能够嵌入于第二通槽内,第一吸盘231位于第一通槽的边沿与第二通槽的边沿之间,当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时,壳体20的两个侧边容易发生起翘问题,进而使得壳体20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将靠近于第一定位部210的部分壳体20嵌入第一通槽内,同时将靠近于第二定位部220的部分壳体20嵌入第二通槽内,实现了对壳体20两个侧边的限位,避免了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时壳体20两个侧边发生起翘的问题,降低了壳体20发生变形的几率,使得壳体20整体结构一致性较好,进而提高了电池产品的良品率。
56.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第一定位部210包括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二定位块212,第一定位块211的棱边设有第一豁口,第二定位块212的棱边设有第二豁口,第二定位部220包括第三定位块221和第四定位块222,第三定位块221的棱边设有第三豁口,第四定位块222的棱边设有第四豁口,壳体定位机构200还包括第一定位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
定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定位块212靠近第一定位块211,使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配合形成第一通槽,第一定位驱动装置还能够驱动第四定位块222靠近第三定位块221,使第三豁口和第四豁口配合形成第二通槽,第一吸盘231位于第二定位块212与第四定位块222之间。可选地,上述第一定位驱动装置可以是往复式气缸、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
57.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7所示,壳体定位机构200还包括壳体定位安装板250和四个连接柱260,四个连接柱260的其中两个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定位块212的两端,另外两个连接柱26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四定位块222的两端,四个连接柱260的另一端分别与壳体定位安装板250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壳体定位安装板250连接,由此实现在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定位块212朝向第一定位块211移动、第四定位块222朝向第三定位块221移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定位安装板250、第二定位块212以及第四定位块222上均设有螺纹孔,连接柱260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螺纹孔与外螺纹螺纹配合,由此实现壳体定位安装板250通过连接柱260与第二定位块212和第四定位块222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58.可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壳体定位机构200还包括吸杆232和弹簧233,吸杆232的一端与第一吸盘231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定位安装板250固定连接,弹簧233设置在吸杆232上,按压第一吸盘231使第一吸盘231吸附在壳体20端面上,而后拉动弹簧233,使吸杆232带动第一吸盘231提拉壳体20,实现将壳体20扩开的效果,并且由于弹簧233具有一定的弹性,拉动弹簧233使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的形式,可以对壳体20的扩开尺寸进行缓冲微调,避免在扩开壳体20的过程中发生壳体20局部断裂的问题。可选地,上述吸杆232的另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壳体定位安装板250设有螺纹孔,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实现吸杆232与壳体定位安装板250的固定连接,当然,吸杆232与壳体定位安装板250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是将第一吸盘231吸附壳体20端面的一侧与吸气气源通过吸气管连通,在吸气气源的作用下,使第一吸盘231吸附在壳体20端面上并将壳体20扩开,只要是能够采用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的方案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59.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弹簧233、吸杆232以及第一吸盘231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成组设置,多个第一吸盘231沿壳体20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以提高对壳体20施加的吸附作用力的大小和均匀性,使得壳体20能够较为均匀和稳定地扩开。
60.优选地,如图2至图8所示,极组入壳装置还包括壳体输送机构700,壳体输送机构700包括壳体输送板710和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壳体20能够设置于壳体输送板710上,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的驱动端与壳体输送板710连接,以带动壳体输送板710将壳体20送至第一定位块211与第三定位块221之间,由此实现壳体20的自动上料,省去了人工上料,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当然,将极组10与壳体20组装完毕后,还可以通过壳体输送机构700实现下料工序,此时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反向驱动,以带动壳体输送板710反向移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为丝杠模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也可以是往复式气缸等其他驱动装置。
61.优选地,如图2至图8所示,壳体输送机构700还包括两个导柱740,两个导柱740分别位于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的两侧,且两个导柱740的驱动端均与壳体输送板710连接,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驱动壳体输送板710移动时,导柱740能够为壳体输送板710提供导向和
支撑作用,使得壳体20的上下料过程更为平稳。
62.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8所示,壳体输送机构700还包括第二吸盘730,第二吸盘730设置在壳体输送板710上,且第二吸盘730吸附壳体20的一侧端面与吸气气源通过连接管连通,使得第二吸盘730能够将壳体20吸附在壳体输送板710上,以提高壳体输送机构700输送壳体20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吸盘7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吸盘730沿壳体输送板710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提高固定壳体20的均匀性。
63.可选地,如图2至图8所示,壳体定位机构200还包括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40,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40的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连接,以驱动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调整壳体输送板710上的壳体20的位置,提高壳体20与极组10相对位置的准确度,便于极组10装入壳体20以及避免由于其二者相对位置准确度低而导致的极组10与壳体20发生剐蹭的问题。可选地,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40可以是往复式气缸、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壳体20上料时,先将壳体20放置在壳体输送板710上,在壳体输送驱动装置720的驱动下,壳体输送板710将壳体20输送至第一定位块211与第三定位块221之间,而后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40分别驱动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使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分别向壳体20靠拢,然后在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定位块212朝向第一定位块211移动、第四定位块222朝向第三定位块221移动,使得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配合形成第一通槽、第三豁口和第四豁口配合形成第二通槽,并将部分壳体20嵌入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以实现壳体定位机构200对壳体20的固定,将第一吸盘231吸附在壳体20端面上,拉动弹簧233,使吸杆232带动第一吸盘231提拉壳体20,实现将壳体20扩开的效果,此时,由于壳体20的两侧分别嵌入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进而通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实现了对壳体20两个侧边的限位,避免了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时壳体20两个侧边发生起翘的问题。
64.可选地,如图2至图9所示,极组输送机构500包括极组夹爪组件510、极组夹爪驱动装置以及极组输送安装板530,极组夹爪组件510能够夹持极组10,极组夹爪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极组输送安装板530上,极组夹爪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极组夹爪组件510连接,以驱动极组夹爪组件510靠近和远离极组10,极组输送安装板530活动安装于机架上,以带动夹持极组10的极组夹爪组件510移动并将极组10由第二开口22送入壳体20中,以实现极组10与壳体20的组装;另外,该结构设置还能够实现对极组10位置的调整,使得极组10与壳体20的相对位置更加精准,进一步降低了极组10装入壳体20时与壳体20发生剐蹭的几率。
65.优选地,如图2至图9所示,极组夹爪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和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的固定端固定在极组输送安装板530上,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的驱动端与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固定端连接,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驱动端与极组夹爪组件510连接,通过设置两个极组夹爪驱动装置实现对极组夹爪组件510的位置分级调控,以最大程度地扩大在极组10宽度方向上,麦拉膜的覆盖尺寸,进而尽可能地扩大了麦拉膜覆盖极组10表面的面积,本实施例中,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的行程大于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行程,以形成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粗调、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微调的形式,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的行程也可以小于或等于与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行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定即可。可选地,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和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
522可以是往复式气缸或丝杠模组等驱动装置。可选地,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的驱动端与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固定端可以通过内六角螺丝或焊接等方式连接。
66.优选地,如图2至图9所示,极组输送安装板530上还设有滑轨540,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设置在滑轨540上,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滑轨540滑动配合,滑轨540既能为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和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起到支撑作用,还能为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极组夹爪驱动装置对极组夹爪组件510和极组10位置调节的准确度。
67.优选地,如图2至图9所示,上述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极组夹爪组件510以及滑轨540的数量均为多个且成组设置,每组中的滑轨540均固定在极组输送安装板530上,且沿极组10的长度方向,多组中的滑轨540间隔均匀设置,以提高极组输送机构500对极组10的夹持作用力以及夹持稳定性。
68.优选地,如图2至图9所示,极组输送机构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极组输送机构500分别设置在极组10相对的两侧,以进一步提高对极组10的夹持作用力以及夹持稳定性。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膜夹爪组件431和极组夹爪组件510的具体结构均为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示例性地,以拉膜夹爪组件431为例,拉膜夹爪组件431可以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和驱动端分别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连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夹爪靠近和远离第二夹爪,以实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开合。
70.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组入壳装置的工作过程做出简要说明,参见图1至图9:
71.壳体20输送装置吸住壳体20,并将壳体20输送至第一定位块211与第三定位块221之间,两个第二定位驱动装置240分别驱动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实现对壳体20位置的调整,在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定位块212和第四定位块222分别靠近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使得壳体20的两个侧边分别嵌入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拉动弹簧233,使吸附在壳体20端面上的第一吸盘231将壳体20扩开;
72.送膜机构300分别夹持两个麦拉膜卷100上的部分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朝向第一方向d1移动,使麦拉膜由第一开口21进入壳体20再由第二开口22穿出壳体20,此时收放卷机正转放出麦拉膜;
73.拉膜机构400上的拉膜夹爪组件431夹持麦拉膜,并拉动麦拉膜继续沿第一方向d1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在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的驱动下,两个拉膜夹爪组件431的间距扩大,使得上下两个麦拉膜之间的间距扩大;
74.极组输送机构500夹持极组10,并将极组10移动到两个拉膜夹爪组件431夹持的两个麦拉膜之间,拉膜夹爪驱动装置432再次驱动拉膜夹爪组件431,缩小两个拉膜夹爪组件431之间的间距,使得上下两个麦拉膜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两个麦拉膜分别覆盖在极组10的上下两个端面上,在麦拉膜覆盖极组10端面的过程中,多个极组夹爪组件、多个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以及多个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互相配合,使得麦拉膜能够顺利覆盖在极组10端面,即,当麦拉膜即将覆盖在极组10的某一区域时,对应的极组夹爪组件松开极组10、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和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配合使极组夹爪组件远离极组10,实现为麦拉膜避位,当麦拉膜覆盖在极组10的该区域上后,对应的第一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1和第二极组夹爪驱动装置522配合使极组夹爪组件靠近极组10、极组夹爪组件夹持
极组10,在此过程中,其余极组夹爪组件始终为夹持极组10的状态;
75.在热熔驱动装置412的驱动下,热熔金属部411朝向麦拉膜移动,并将覆盖在极组10端面的部分麦拉膜热熔在极组10端面上;
76.极组输送机构500输送极组10向第二方向d2移动,并使极组10由第二开口22进入壳体20,直至极组10完全送入壳体20,在极组10进入壳体20的过程中,沿第一方向d1设置的多个极组夹爪组件依次松开极组10,为壳体20避位,在此过程中,送膜机构300同步沿第二方向d2移动,直至由第一开口21完全退出,并且在此过程中,位于极组10与麦拉膜卷100之间的麦拉膜在收放卷机反转的作用下收回到麦拉膜卷100上,需要说明的是,送膜机构300同步沿第二方向d2移动时,送膜机构300可以始终夹持麦拉膜,也可以松开麦拉膜;
77.在裁膜驱动装置620的驱动下,金属丝642靠近麦拉膜,并将麦拉膜熔断,由此完成将麦拉膜包覆在极组10端面的工序以及将极组10装入壳体20的工序;
78.在第一定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定位块212和第四定位块222分别远离第一定位块211和第三定位块221,壳体输送机构700承载着极组10与壳体20的组装体至指定位置,完成极组10与壳体20的组装体的下料工序。
79.本实施例提供的极组入壳装置,通过设置送膜机构300和拉膜机构400,在极组10端面覆盖麦拉膜,将极组10装入壳体20时,麦拉膜起到了将极组10和壳体20相互隔开的效果,避免了极组10与壳体20之间发生剐蹭的问题,对极组10起到了保护作用,具有提高电池产品合格率和提高电池产品安全性的效果;其次,设置热熔组件和裁膜机构600,实现了在极组10的端面上包覆麦拉膜的效果,并且,壳体定位机构200设置第一吸盘231,将第一吸盘231吸附在壳体20端面上并将壳体20扩开,便于极组10能够顺利地装入壳体20,进一步降低了将极组10装入壳体20时与壳体20发生剐蹭的几率,同时,设置第一定位部210和第二定位部220,在第一定位部210上设置与壳体20长度相等的第一通槽,在第二定位部220上设置与壳体20长度相等的第二通槽,将靠近于第一定位部210的部分壳体20嵌入第一通槽内、将靠近于第二定位部220的部分壳体20嵌入第二通槽内,利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实现对壳体20两个侧边的限位,防止在扩开壳体20时,壳体20的两个侧边发生起翘的问题,降低壳体20发生变形的几率,使得壳体20整体结构一致性较好,进而提高良品率。
8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