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复位的机械温控器结构。
背景技术:2.在我们日常使用的饮水机中,如果加热体上的温控器被干烧跳断之后,一般需要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公司排专门的售后人员上门处理;二:售后人员远程指导用户自己操作,三:用户把机器退回公司处理;而且在温控器复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螺丝刀卸掉机器的外壳后找到加热体上的温控器,然后手动摁压复位,过程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复位的机械温控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温控器跳断后难以复位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可快速复位的机械温控器结构,包括机械温控器,所述机械温控器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口一,所述侧板靠近机械温控器的一侧上固定有圆板一,所述圆板一上固定有通口二,所述通口一和通口二位置对应且相连通,所述通口二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圆板一一侧设置有圆板二,所述圆板一和圆板二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环槽内壁和圆板二固定,所述弹簧一内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一端穿过通口一和通口二,且所述插杆与通口一和通口二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圆板二连接,所述通口一内壁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圆板二远离插杆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的顶针件。
6.作为优选,所述卡位件包括弹簧二和斜块,所述通口一内壁开设有凹口,所述弹簧二设置于凹口内,且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凹口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块滑动设置于凹口内,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与斜块固定,所述插杆外壁与凹口对应处开设有插口。
7.作为优选,所述顶针件包括针体一和针体二,所述针体一的一端与圆板二固定,所述针体一远离圆板二的一端开设有调节孔,所述针体二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调节孔内,所述调节孔内设置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一端与调节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与针体二固定。
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针体二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圆板二靠近插杆的一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插杆处于插孔内的一端与限位环固定。
10.作为优选,所述插杆远离圆板二的一端固定有提手。
11.有益效果:通过针体二和弹簧三,对机械温控器跳断后对针体一的移动进行缓冲,且防止针体一的移动范围过大导致圆板二与圆板一相撞;弹簧二和斜块防止针体一移回过度;当温控器跳断后,温控器会将顶针顶出,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出是机械温控器跳断,然后我们可以按压顶针对机械温控器进行复位,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机械温控器;2、侧板;3、通口一;4、圆板一;5、通口二;6、环槽;7、圆板二;8、弹簧一;9、插杆;10、卡位件;11、顶针件;12、弹簧二;13、斜块;14、凹口;15、插口;16、针体一;17、针体二;18、调节孔;19、弹簧三;20、限位槽;21、限位块;22、插孔;23、环形槽;24、限位环;25、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见图1至3所示,一种可快速复位的机械温控器结构,包括机械温控器1,机械温控器1一侧设置有侧板2,侧板2安装于机器的加热罐上,侧板2上开设有通口一3,侧板2靠近机械温控器1的一侧上固定有圆板一4,圆板一4上固定有通口二5,通口一3和通口二5位置对应且相连通,通口二5内壁开设有环槽6。
18.圆板一4一侧设置有圆板二7,圆板一4和圆板二7之间设置有弹簧一8,弹簧一8的两端分别与环槽6内壁和圆板二7固定,环槽6用于放置弹簧一8的一端,弹簧一8内侧设置有插杆9,插杆9一端穿过通口一3和通口二5,且插杆9与通口一3和通口二5内壁滑动配合。
19.插杆9的另一端与圆板二7连接,圆板二7靠近插杆9的一侧面开设有插孔22,插孔22侧壁开设有环形槽23,环形槽23内转动设置有限位环24,限位环24只能在环形槽23内转动,插杆9处于插孔22内的一端与限位环24固定,插杆9远离圆板二7的一端固定有提手25,保证了插杆9能够和圆板二7同时移动,还能够让插杆9进行单独转动,插杆9的转动不影响圆板二7。
20.通口一3内壁设置有卡位件10,卡位件10包括弹簧二12和斜块13,通口一3内壁开设有凹口14,弹簧二12设置于凹口14内,且弹簧二12的一端与凹口14顶部固定连接,斜块13滑动设置于凹口14内,弹簧二12的另一端与斜块13固定,插杆9外壁与凹口14对应处开设有插口15,当插杆9移回时,斜块13弹入到插口15内,斜块13限制了插杆9的移动范围。
21.圆板二7远离插杆9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的顶针件11,顶针件11包括针体一16和针体二17,针体一16的一端与圆板二7固定,针体一16远离圆板二7的一端开设有调节孔18,针体二17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调节孔18内,调节孔18内设置有弹簧三19,弹簧三19的一端与调节孔18内壁固定连接,弹簧三19的另一端与针体二17固定,调节孔18侧壁开设有限位槽20,限位槽20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针体二17固定,限位块21只能沿着限位槽20移动,限位块21限制了针体二17的移动方向。
22.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针体二17的一端与机械温控器1相抵触,当机械温控器1跳断后,机械温控器1将针体二17像调节孔18内移动,针体二17移动带动弹簧三19压缩,弹簧三19压缩产生弹力,直至弹簧三19压缩到极致,针体二17继续移动带动针体一16移动,针体
一16移动带动圆板二7移动,圆板二7移动带动插杆9移动,圆板二7移动的同时带动弹簧一8压缩,弹簧一8压缩产生弹力,直至插杆9的一端移出通口一3,插杆9移动的同时,插口15的内壁带动斜块13像凹口14内移动,斜块13移动带动弹簧二12压缩,弹簧二12压缩产生弹力,直至斜块13整体移入到凹口14内。
23.让人看到插杆9的一端伸出通口一3后,要复位时,旋转提手25,提手25带动插杆9转动,将插口15的位置与斜块13的位置错开,用手将插杆9像通口一3内移回,插杆9移动带动圆板二7移动,圆板二7移动带动针体一16移动,针体一16移动带动针体二17像机械温控器1移动,直至将机械温控器1复位,最后提动提手25,提手25带动插杆9向外移动,插杆9带动圆板二7和针体一16向外移动,针体一16移动是的弹簧三19弹开,最后转回插杆9,直至插口15的位置与斜块13的位置一致,此时弹簧一8的弹力带动斜块13插入到插口15内。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