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0745发布日期:2023-01-07 03:4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


背景技术:

2.激光器,即能发射激光的装置。1954年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获得了高度相干的微波束。1958年a.l.肖洛和c.h.汤斯把微波量子放大器原理推广应用到光频范围,1960年t.h.梅曼等人制成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a.贾文等人制成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r.n.霍耳等人创制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此后,激光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按工作介质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
3.目前,现有的可调波长激光装置多设计成分离式结构(如泵浦源与激光器主体分离等),分离式结构的可调波长激光装置有诸如发射稳定、检修方便等优点,但当需要将可调波长激光装置应用于户外的一些特殊环境时,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例如采用分离式结构的设计方式,增大了可调波长激光装置的整体体积,不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旨在减小可调波长激光装置整体的体积,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携带。
5.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器壳体,所述激光器壳体内并沿激光出射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泵浦源、放大器、凸透镜、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包括腔体壳体,所述腔体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入射透镜,所述腔体壳体内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出射窗,所述腔体壳体内并位于所述入射透镜与所述出射窗之间固定设有光谱仪,所述激光器壳体上开设有手槽,所述手槽内设有防滑纹。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槽呈环状结构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纹均匀分布于所述手槽内。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器壳体靠近所述泵浦源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泵浦源电性连接。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器上开设有电源接线端。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器壳体靠近所述真空腔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出射窗连通。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上开设有激光出射口,所述激光出射口与所述连接头一体成形设置。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上并位于所述激光出射口处套设有胶套。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壳体呈柱状结构设置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器壳体呈柱状结构设置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15.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各部件设置于激光器壳体内,改变
传统的可调波长激光装置的分离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可调波长激光装置整体的体积,从而提高了其结构的合理性,方便了作业人员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0.附图标记:1、激光器壳体;2、泵浦源;3、放大器;4、凸透镜;5、真空腔体;51、腔体壳体;52、入射透镜;53、出射窗;54、光谱仪;6、手槽;7、防滑纹;8、连接器;9、电源接线端;10、连接头;11、激光出射口;12、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激光器壳体1,所述激光器壳体1内并沿激光出射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泵浦源2、放大器3、凸透镜4、真空腔体5,所述真空腔体5包括腔体壳体51,所述腔体壳体51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入射透镜52,所述腔体壳体51内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出射窗53,所述腔体壳体51内并位于所述入射透镜52与所述出射窗53之间固定设有光谱仪54,所述激光器壳体1上开设有手槽6,所述手槽6内设有防滑纹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槽6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防滑纹7均匀分布于所述手槽6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的各部件均设置于激光器壳体1内,改变了传统的可调波长激光装置的分离式结构,从减小了激光装置整体的体积,提高了结构的合理性,方便作业人员携带,此外,本实施
例通过手槽6及其内防滑纹7的设置,提高了作业人员在手握本装置时的便利性和防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可调波长激光装置的实用性。
26.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激光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泵浦源2生成波长为300nm的紫外激光,该激光射出泵浦源2后输入放大器3,继而通过放大器3内的功能晶体的失谐调节来优化放大器3输出的激光的光谱,并使其具备宽带双峰结构,在经过凸透镜4的汇聚作用后,备宽带双峰结构的激光输入真空腔体5内,并与其内的惰性气体相互作用,从生成连续波长的激光,激光通过光谱仪54内的光栅参数设置,可实现一定波长内的调节,可调波长的激光通过出射窗53、连接头10后从激光出射口11射出。
27.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壳体1靠近所述泵浦源2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泵浦源2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上开设有电源接线端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泵浦源2通过电源接线端9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
28.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壳体1靠近所述真空腔体5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与所述出射窗53连通,所述连接头10上开设有激光出射口11,所述激光出射口11与所述连接头10一体成形设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调波长的激光从激光出射口11射出。
29.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头10上并位于所述激光出射口11处套设有胶套1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连接头10与外界硬物发生碰撞时,胶套12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达到保护连接头10的作用。
30.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壳体51呈柱状结构设置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腔体壳体51具有质轻、硬度高和抗腐蚀等优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腔体壳体51还可以采用其他优质材料制成。
31.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壳体1呈柱状结构设置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激光器壳体1具有质轻、硬度高和抗腐蚀等优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激光器壳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优质材料制成。
32.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波长的激光装置,包括激光器壳体1,所述激光器壳体1内并沿激光出射的方向依次固定设有泵浦源2、放大器3、凸透镜4、真空腔体5,所述真空腔体5包括腔体壳体51,所述腔体壳体51内的一端固定设有入射透镜52,所述腔体壳体51内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出射窗53,所述腔体壳体51内并位于所述入射透镜52与所述出射窗53之间固定设有光谱仪54,所述激光器壳体1上开设有手槽6,所述手槽6内设有防滑纹7,所述手槽6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防滑纹7均匀分布于所述手槽6内,即通过将各部件设置于激光器壳体1内,改变传统的可调波长激光装置的分离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减小了可调波长激光装置整体的体积,从而提高了其结构的合理性,方便了作业人员进行携带,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高、便利性高等有益效果。
3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